空港地区总体规划.doc
《空港地区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港地区总体规划.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总 则3(一)编制目的3(二)规划重点3(三)规划依据3(四)规划期限4(五)规划范围4二、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与发展规模4(一)功能定位4(二)经济发展目标5(三)发展规模5三、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6(一)总体发展理念6(二)总体发展战略6四、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用地布局7(一)范围确定及目的7(二)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方式7(三)机场跑道周边地区产业选择8(四)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空间布局8五、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9(一)城乡总体空间结构9(二)城乡聚落体系10(三)城乡土地利用12(四)空间管制分区规划13六、产业布局规划14(一)产业布局原则14(二)产业选择重点15(三)产业发
2、展空间布局16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0(一)布局原则20(二)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20(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导引20八、综合交通规划22(一)交通发展愿景及目标22(二)综合交通规划22(三)机场集疏运系统规划24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26(一)给水工程规划26(二)排水工程规划27(三)电力工程规划30(四)通信工程规划31(五)燃气工程规划32(六)热力工程规划33(七)环卫设施规划34十、综合防灾规划35(一)防洪规划35(二)消防规划36(三)抗震规划36(四)人防规划37十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37(一)规划目标37(二)生态空间规划38(三)环境功能区划39(四)环境保护与污染
3、防治措施40十二、远景规划构想44(一)展望目标44(二)远景规划规模44(三)远景规划布局结构45十三、规划实施建议45(一)创新整体发展的机构与机制45(二)产业指向发展与引导政策46(三)乡村土地流转与土地集约利用政策47(四)以各类法定规划作为地区开发的保障48一、总 则(一)编制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有关规划要求,加快建设南京市中心城南部次区域;深入推进南京市“一带三港”发展战略,促进南京空港产业集聚区和空港新城的发展;构筑南京空港地区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指导空港地区的有序开发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南京禄口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9
4、-2030)。(二)规划重点1、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2、城乡空间规划3、机场跑道周边地区布局规划4、综合交通规划、机场集疏运系统规划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6、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3、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009)4、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2009-2030)(2009)5、禄口空港地区发展战略规划(2007)6、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08)(四)规划期限近期:2009-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即2050年
5、前后。(五)规划范围规划以禄口国际机场为中心,将半径10公里左右区域确定为禄口空港地区范围。具体包括江宁区禄口街道、横溪街道以及溧水县柘塘地区,东至宁杭高速公路和秦淮河(二干河),南至横山地区、西至云台山、北至北环路及凤凰山,总面积约473.2平方公里。二、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与发展规模(一)功能定位长三角门户型的国际化、现代化空港城。具体职能内涵:1、全国航空物流主枢纽禄口机场远期规划为全国十大综合枢纽机场,南京的区域职能、未来发展和现实需要也都明确了其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物流基地和国际航空货运中心的地位。2、南京都市圈与都市区新兴增长极核空港地区的发展带动宁湖杭城市带和南京都市圈的形成,使得
6、南京可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竞合长三角、拓展经济腹地。都市区南翼新增长点的培育,符合南京总体规划确定的“多中心、开敞式”发展战略,通过空港地区的建设,可以改变当前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圈层扩散模式,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新载体。3、以空港产业为核心的综合新城区临空地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国际、国内和区域不同层面的竞争,应成为承接高端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有必要也有条件将空港地区建设成为以空港经济为核心,开放程度高的、经济充满活力的、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城市职能完善的综合新城区,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4、生态持续的城乡统筹先导区空港地区应该统筹自身发展优势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7、发展成为南京市城乡统筹的重点改革示范区域,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大都市边缘新城区的城乡统筹,建设成为生态持续的城乡统筹先导区。(二)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300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900亿元;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2800亿元。(三)发展规模1、总体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城镇总人口:2015年22-26万人,2020年32-40万人,2030年50-60万人;乡村人口:2015年约5.5万人,2020年约4万人,至2030年约1.5万人;城市化率:2015年约为80%,2020年约为90%,2030年95-98%。(2)用地规模规划2015年
8、,城镇建设用地35-45平方公里;规划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55-65平方公里;规划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80-100平方公里。2、分片区规模地区城镇人口规模(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现状2015年2020年2030年远景现状2015年2020年2030年远景禄口8.9121416193542556023.82528353850556570柘塘1.6461013203030402.7812151825354045横溪1.522.5334451.522.5344656铜山1.522.5334351.91.52233435丹阳0.81.21.5223351.01.21.5232435
9、总计13.32226324050609010028.93545556580100110120三、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一)总体发展理念1、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模式是空港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接纳国际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从空港经济发展规律看,空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区位选择对环境品质的要求较高;而从空港地区自身看,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产业结构转型、优化、提升的结合点和重要方向。2、精明增长与城市增长管理空港地区急需确立精明增长与城市增长管理的理念,转变发展模式,由单一开发区模式转变为综合性城市发展模式;在目前诸多的发展方向中选择最优的发展可能并协调其他发展趋向;在明确城市发展功能和分区的基
10、础上确定最佳的开发时序和适宜的开发强度;建立一个具有优良环境的生态型、具有较大应变性的弹性城市空间结构。(二)总体发展战略1、大区域协同联动发展战略向都市圈腹地辐射延伸、聚合南京南部发展轴线、构筑一体化的空港新城。2、产业指向与集群提升战略产业门类由拼接结构向关联指向空间有序转变、产业空间由行政区内敛向优势区域扩张转变、产业业态由松散游离向集群链接发展转变、产业能级由中低端配套向辐射提升转变。3、空间集约与弹性开发战略实施紧凑集约的空间开发模式,采用弹性应变的空间生长方式,进行先期引导的空间运作战略。4、人居与产业环境高品质塑造战略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型,从经济主导向保护与开发并重转型,
11、从开发区导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型。5、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形成“都市组团+都市绿郊”的城乡格局,建立“新城新市镇新村”的城乡体系,实施公共服务配套与优化管治,推进乡村农业高效化。四、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用地布局(一)范围确定及目的范围确定:指机场跑道及紧邻机场跑道周边的地区,主要为围绕机场地区半径公里范围。目的:重点对机场临近跑道周边的用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对适宜发展的用地功能进行预留;在城市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与城市发展进行对接。(二)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方式1、机场跑道周边地区因其特殊的区位及交通条件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该地区进行适度开发建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2、机场跑道周边地
12、区的建设应遵循开发与控制并重的原则,在保障机场安全运营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释放机场周边地区的土地价值。3、机场跑道周边地区往往在机场与城市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地区形成临空指向性较强的产业分布,越临近机场跑道、区域交通联系越便捷,其产业的临空指向性也越强。4、机场侧净空地区的开发建设条件一般要优于端净空地区。(三)机场跑道周边地区产业选择1、产业选择原则机场跑道周边地区应以发展临空指向性产业为导向;兼顾现有的产业基础;综合已有相关研究的产业配置建议;为未来重点产业预留可能。2、产业选择重点围绕航空运输产业体系的机场配套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以机场配套产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战略重点,主要安排
13、航空公司基地、飞机维修及零配件加工、物流产业。(四)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空间布局1、空间布局思路综合考虑机场用地范围内的功能分区要求;联动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兼顾当前实际发展需求。2、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用地布局(1)机场封闭区域与开放区域机场航站楼地区及飞行区相对封闭,是机场核心运营区,有严格的管理控制要求。机场航站楼与飞行区以外地区相对开放,可与城镇整体考虑、统筹规划,是产业布局的重点。(2)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用地布局机场东端地区:保留现状的东方航空公司基地、机场综合服务区、机场货站、机场保税物流区,端净空发展生态农业。机场北侧临跑道地区:新建机场货站,在机场货站两侧,发挥临靠跑道的优势,发展航空
14、快递公司基地、保税物流产业。机场南侧临跑道地区:新建飞机维修基地,在其后方预留飞机零配件加工工业发展空间。机场西端地区:在现状中航邮的基础上,适当预留其发展空间,在中航邮南侧安排航空公司基地(如深圳航空公司基地)、综合服务区,在端净空地区以生态农业空间为主。五、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一)城乡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区总体空间结构为“一轴、四片”:1、“一轴”:沿宁高发展轴2、“四片”:区域内四大功能片区(1)建设集中片主要为沿宁高发展轴和机场布局的建设用地集中片区,以生产、生活职能为主。在有步骤的进行景观营造和产业整合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城镇空间和产业集群,成为宁高城市发展轴上重要的节点。(2)生
15、态农业片以生态农业和乡村聚落为主的城镇周边的非集中建设用地片区。主要集中在规划区内中部的横溪地区,该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其对大区域和空港地区的主要作用为生态维护,适宜于发展现代科技农业、生态种植业、生态旅游业等高效都市农业。(3)两个山林生态片分别为云台山山林生态片和横山山林生态片,是南京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二)城乡聚落体系规划形成“新城-新市镇-新村”三级聚落体系。1、新城包括禄口新城和柘塘新城,是综合性的产业、服务与生活中心,是南京都市发展区的次区域中心。禄口新城主要发展航空制造业、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为机场提供服务的航空培训、商务、会展业,为区域提供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以及配套的生活居
16、住功能。2030年禄口新城规划人口约42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柘塘新城主要发展航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地区性综合服务中心,以及配套的生活居住功能。2030年柘塘新城规划人口约3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2、新市镇横溪发展成为以商贸、居住、工业物流为主的新市镇,成为服务新村的服务节点和联系城乡的基地。规划横溪新市镇2030年人口3万人,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3、新村规划新村分为两级,其中:一级新村为铜山、丹阳;二级新村为规划保留的村庄。(1)一级新村规划铜山:依托铜山地区的现有建设基础和金城学院、金肯学院的建设,发展生态居住、高等教育为主的功能。规划2030年人口3.5
17、万人(含高校1.5万人),建设用地4平方公里。丹阳: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边界贸易;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适度发展工业,吸纳周边地区的人口集聚。规划2030年人口3万人,建设用地3平方公里。(2)二级新村规划1)布局思路:因地制宜,分区指导位于远景城镇建设地区的村庄,融入城镇、就近拆并;位于机场跑道周边地区的村庄:确保安全,全部撤除,人口并入禄口新城;位于万顷良田试点区的村庄:结合项目,全部撤除(人口主要并入横溪、丹阳集中建设点);位于生态旅游地区的村庄:依托资源,适当保留(拆迁人口进入禄口新城为主);位于一般农业地区的村庄:综合服务,适当保留(拆迁人口进入禄口新城为主)。2)数量规模整合形成二级新村1
18、3个,人口1.5万人、村庄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3)村庄布局布局模式:形成“旅游服务型、生态休闲型、综合服务型”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类型个数名称人口职能定位旅游服务型4中星300旅游风景区的特色服务点甘村400夏坝3500石塘300生态休闲型5谷塘凹500提供农家特色生态休闲服务的农村居民点许村650陈塘500张公450溧塘500综合服务型4彭福600为一般农业地区提供综合服务的农村居民点。许呈300桑元2000吴峰4500合计1315000(三)城乡土地利用1、城镇建设用地2030年空港地区城镇建设以禄口新城、柘塘新城、机场作业区、横溪新市镇为主,城镇建设用地面
19、积114.7平方公里。其中:禄口新城规划建设用地约50平方公里,柘塘新城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机场作业区建设用地约18平方公里,横溪新市镇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其它主要的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工业集中用地面积约8.2平方公里。2、村镇建设用地2030年空港地区村镇建设用地面积约8.8平方公里。其中:(1)一级新村2030年铜山规划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丹阳规划建设用地3平方公里。(2)二级新村2030年规划区规划二级新村总人口1.5万人,需要建设用地约1.8平方公里。2030年规划村庄人口减少4.9万,可节约用地约24.1平方公里(现状村庄建设用地面积31.8平方公里,4.9万人城
20、镇化需要用地约5.9平方公里,另减去规划1.5万人农业人口的1.8平方公里用地,可节约用地指标24.1平方公里)。3、农业用地规划耕地面积约260.8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198平方公里。4、生态空间规划保护沿山地区山林(云台山、横山),用地面积约62.5平方公里。5、水域规划保留秦淮河、横溪河、溧水河、二干河、胜利河等河流,以及红星水库、赵村水库、驻驾山水库、排驾山水库、安山水库、明镜寺水库、大岘水库、泗陇水库等水体,并在水系周边营造绿地空间,展现生态化的景观风貌。规划区内水域面积约26.4平方公里。城乡用地汇总表序号用地类型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比例()1城镇建设用地114.72
21、4.22村镇建设用地8.81.93农业用地260.855.14生态空间62.513.25水域26.45.6合计473.2100(四)空间管制分区规划1、已建区已建区主要是指城镇建设已经成熟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设已经基本饱和,可扩展的新建设用地非常少,从生态和环境质量的角度,已经不宜再增加建设密度,这些地区进一步的发展应以内涵提升为主。总体管制要求:在已建区内原则上不再增加建设密度,加强配套建设,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功能置换,营造尺度适当的城市开放空间,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主要区域:机场作业区,禄口新城地区、柘塘新城地区、铜山、横溪、丹阳的集中建成区域等。2、适建区适建区是指在规划中适宜于居住、产业
22、发展的区,是规划期内重点进行开发建设的区域。总体管制要求:适建区原则上可以进行集中的建设,具体地块的开发与建设指标应遵循详细规划;应当合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紧凑拓展,控制无序蔓延、闲置土地的现象,同时避免过度开发。主要区域:禄口新城、柘塘新城,横溪新市镇,丹阳、铜山1级新村和2级新村,以及机场周边地区等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区域等。3、限建区限建区指限制建设的地区,主要是具有生态意义、文化或景观价值等,适宜作为旅游、度假、休闲等低强度、低密度开发的特定用途的地区;或者重大基础设施走廊地区。总体管制要求:按照生态承载容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严格在规定的区域内按照规定性质、规定的强度进行有节制的使用
23、。推行积极的保护政策,逐渐调减现有的建成量,对现有损害生态功能区域的农业与建设等行为(如农药、化肥的使用,农村居民点的扩建等等)进行控制和引导。主要区域:旅游度假区、水库周边地区(约100米范围内)、沿山局部地区,以及城市集中建设周边地区等。4、禁建区禁建区指禁止建设的地区,包括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而不适宜开发的成片地区,如山体、生态廊道等,以及规划强制划定并有相关法律保障的地区,如基本农田等。总体管制要求:应该特别注意生态质量的维护,对已被破坏的地区要进行生态恢复,增强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引导绿色空间相融相通。总体上以保护为核心,严格禁止无关的建设行为进入。该区域内必须实施的有关建设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港 地区 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