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doc
《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国 安 徽 黄 山 生 态 农 业 科 技 园 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 中国安徽黄山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 设 计 说 明 中国黄山市生态农业科技园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说明目 录 第一章 基地概况第二章 规划依据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第四章 总体规划布局第五章 建筑控制要求第六章 交通道路规划第七章 项目开发规划第八章 专项规划第九章 规划实施措施,分期建设2006年2月第一章 基地概况本次规划的基地占地约650亩,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今后也是黄山市新城区重要地块。1.1休宁县概况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地带,距黄山风景名胜区仅43公里,全县总面
2、积2151平方公里,辖9镇24乡、259个行政村,总人口27.4万,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县。休宁县前身为休阳县,自东汉建安十三年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休宁县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含“吉庆平宁”之意。境内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有新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胜景,还有星罗棋布的徽派建筑群及名胜古迹。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千百年来,钟灵毓秀的休宁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名儒朱升、数学家程大位、戏曲家汪延讷和汪士慎、丁云鹏、胡正言、海阳四家等书画艺人,以及众多的当代名人,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孙
3、起孟、原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吴象等,都曾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休宁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齐云山。齐云山距县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站在山上,俯视远方,那一望无垠的山川秀色尽收眼底,还不时被飞云流烟淹没,如幕如障,峰峦朦胧,若浮若沉,美不胜收。齐云山上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珠泉碧潭,天桥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之美景将她编织成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都曾为齐云山留下许多佳句墨宝。齐云山的人文景观虽历经
4、浩劫,现仍然尚存摩崖碑刻577处。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1993年齐云山登山索道开通后,至今已有上百万国内外游客登山揽胜。休宁县还有被徐霞客称为比浙江天台更具神韵的云岩湖,有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和龙井潭。在文人墨客中广有“休宁山色横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的赞誉。即便是普通的村庄、田园也无处不迷人。1.2 区位交通条件 基地南临交通国道慈张线(今后黄山新城区的百米景观大道),位于休宁入口处,是去黄山的必经之路,具有十分便捷交通条件。同时该基地也是今后黄山新城区的门户,具有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 1.3自然地理条件 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
5、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紫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宜栎松、油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黄山市具有优越自然条件,蕴孕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市自然分布着七百多种树木,加上引种培育的树种,共有1000多种之多。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有100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有香果树,红楠,花榈木,红椿;省定保护木种有金钱松,南方铁彬,三尖杉,银杏,掌楸,黄山木兰,樟树,天目木姜子、连香权、领春木、天女花、青钱杉和中华猕猴桃等15种;还有黄山松、华东黄杉、红
6、豆杉、光皮桦和青檀等树种、都很名贵,属于优良建筑用材的树种,约有一百余种,主要为杉、松、檫、樟、楠、楮、栲等。杉木多分布在休宁流口和溪口,松树多分布于祁门、黟县和黄山区,毛竹主要分布在休宁、黄山区和祁门,其它杂木主要分布在牯牛降和清凉峰,以及祁门、黟县、歙县和黄山区。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3%,木材蓄积量为2400万立方米,毛竹约5000万根,年产茶叶2.5万吨左右,是华东木材的重要产地和著名的茶叶产区 。1.4生态景观条件基地东北面被山林包围。山林植被覆盖条件较好,具有很好的绿色景观资源。基地内农田,菜地分布较广,且生长良好,具有很好的自然生态条件。背面山体,和东面山体都有自然水体具备了很好的自
7、然水资源。基地内部也有渠水贯穿,因此为水景提供了很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山,水,林基地周遍和内部具备了自然生态景观的基本元素,以此依托可以营造具有生态特色的休闲观光园区。第二章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J5028998)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规范(GB5028292)9、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第三章
8、 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3.1规划指导思想 依据黄山作为旅游型中等城市,以山、人文为特色的旅游基地城市性质,以黄山旅游休闲市场和浙沪旅游网络为市场依托,利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经济项目,安徽省大力发展旅游特色经济的契机,利用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机,发挥基地优越自然生态资源条件,结合黄山市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黄山市高科技型的农业休闲观光园,使其成为城市新区的热点、亮点和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发展战略的加速实现;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新型的模式,为农业经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3.2规划目标3.2.1黄山市生态农业科技园将围绕农业为主题展开,以园区原有路网为基础,综合周边道路、景观、山体建筑、村落
9、,布局自然; 在“新黄山、古徽州”理念下,以乡村和生态为特色,以农业为龙头,集观光、休闲、度假和其它特种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崇尚自然、人地和谐、天人合一按照阴阳八卦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自然和利用自然,以臻天时、地利、人和和诸吉咸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2.2设计成为具有国家级水平的以农业科技为主导的生态休闲观光园区,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农业教育、农业科研教学、农业文化传播、自然保护、农林业生产等功能,成为面向省内外、市内外、区内外的度假休闲聚居环境。3.2.3发挥黄山市生态农业科技园将发挥整个黄山市,休宁县的生态、景观、经济等各方面的作用,使黄山市生态农业科技园优美的现
10、代的景观为整个黄山市增色;使黄山市生态农业科技园的生态环境不满足其自身的生态平衡,而且辐射更大的范围,服务更多民众;使休闲观光园项目休宁县乃至黄山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开发。3.3规划原则3.3.1农业开发与园区建设相结合 整个园区建设在现有农业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在不改变现有农业用地性质的基础上,以农业休闲观光项目为龙头,依托高科技农业形成的技术力量,结合生产性农业项目,真正形成:观光科技生产观光的园区产业链,充分挖掘农业的观光性,技术性,经济性,使三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发展。3.3.2城市建设与园区建设相结合随着黄山市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黄山将大力发挥旅游为主
11、导的第三产业,作为新城区的门户,农业休闲观光园的重要性随之增加,开发建设黄山市农业休闲观光园,将成为带动新城区发展的催化剂。因此观光园的建设必须在政策、规划、建设、开发等多方面与黄山市新城区的建设有机结合,真正做好门户的作用。3.3.3项目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休闲观光开发的项目、容量要根据山体体量、朝向、坡度、水体性质、用地条件等特点相应确定,努力使开发活动受控于环境容量范围之内,使之服从于自然生态环境。3.3.4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目前全国地区各类休闲观光园区纷纷兴起,要使本区脱颖而出,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靠基地的自然条件和优美风光,充分利用现有基地内农业资源,开发以农业项目为主的以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农业 科技园 概念性 总体规划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