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图文文库.doc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图文文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图文文库.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31.1项目背景31.2项目目标31.3建设内容42项目建设路线72.1业务需求分析72.2信息资源分析72.2.1信息资源分类82.3项目建设思路102.3.1资源定位和梳理目录和交换体系112.3.2资源加工和管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112.3.3资源分析和应用业务和辅助领导决策应用122.4安全需求133项目建设方案143.1项目整体架构143.2应用系统163.2.1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163.2.2全员人口管理系统193.2.3其他智慧应用系统243.3支撑系统253.3.1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253.3.2基础支撑系统293.3.3综
2、合数据采集系统323.3.4数据比对清洗系统343.4数据库建设343.4.1六大基础库353.4.2结构化信息资源库353.4.3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库363.4.4目录信息资源库363.4.5共享信息资源库363.4.6信息资源专题库373.4.7业务数据库383.5标准规范体系建设383.5.1标准体系概述383.5.2标准体系的建设原则393.5.3标准规范403.5.4管理制度413.6安全保障体系建设413.6.1安全管理制度423.6.2物理安全423.6.3网络安全423.6.4主机安全423.6.5应用安全433.6.6数据安全434运行维护441 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为了响
3、应“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高度融合的要求,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城市管理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经济运行分析体系和公安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大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支撑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绿色引擎”作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是在已有智慧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全市政务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和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汇总整合,为领导和各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并在数据中心建设的
4、同时,实现全员人口管理系统的应用示范建设。1.2 项目目标通过梳理整合各局委办政务信息资源,建立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实现政务数据的集中,为各局委办业务应用提供权威数据;建设目录和共享交换体系,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定位,实现政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基础设施,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智能、直观、易用的信息资源服务应用,支持业务系统应用和辅助领导决策。具体建设目标:l 梳理政务外网信息梳理信息资源的内容及分布情况。l 建立标准体系建立电子政务外网数据标准规范、目录与交换体系数据和接口标准。l 建设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基于电子政务外网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定位。l 搭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搭建智
5、慧城市数据中心,依据信息资源分类,建立主题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利用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的即席查询、OLAP多维分析、交互式图表设计和展现等功能,辅助建设智慧城市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为各政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和辅助决策的支持。l 建设智慧城市相关应用以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目录系统和交换体系为基础,利用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工具建设辅助决策应用系统,提供人口业务应用服务、综合信息查询展示、信息简报呈现、数据分析等资源服务应用。1.3 建设内容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重点是数据中心、交换体系、目录体系以及领导决策信息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
6、统,项目提供宏观经济、人口等专题智能化展现的服务平台,提供人口相关业务支撑。本项目服务对象包括各局委办。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基础设施,通过目录与交换体系从各局委办获取相关信息资源,依据业务重点和领导关注的领域对已获取数据重新整合构建主题库,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商业智能等先进技术将数据资源转为有用的知识,多形式展示信息简报,为政务业务和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以下是智慧城市项目系统建设的框架图。智慧城市项目框架图l 应用系统层智慧城市应用系统主要包括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和人口业务系统。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数据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和挖掘,为各部门领
7、导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人口业务系统主要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人口相关数据基础上建设人口业务应用。l 支撑层支撑层包括GIS引擎、中间件、单点登录/统一管理(SSO/UUM)、工作流引擎等基础支撑功能,以及在数据仓库基础上建立的支持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通过这些基础的功能和系统支撑上层应用系统建设。l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包括六大基础库、业务数据库,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专题库等,此外还包括目录数据库和存储非结构数据的公文政策文件库,并且数据中心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工整理的,作为政务数据的权威数据源。l 数据采集层数据采集层包括对各委办局数据通过共享交换系统进行采集和对社区数据检索综合数据
8、采集系统进行采集。采集的数据首先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比对清洗,再通过共享交换平台整合到数据中心,同时在数据中心对信息资源进行编目,实现资源的定位和管理。l 数据来源层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委办局的业务系统和社区数据。各委办局的业务系统数据采集通过交换系统完成,社区数据采集通过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实现。l 标准规范制定制定信息资源采集、应用的标准和规范,具体包括:电子政务外网数据标准规范、目录与交换体系数据和接口标准。l 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信息资源安全的重要基础,本项目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层面使用技术手段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并建立责权
9、分明的安全管理制度。2 项目建设路线2.1 业务需求分析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涉及多领域、多方面,要实现统筹社会发展的目标,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全面了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总结归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必须以涵盖多领域的宏观数据为基础,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手段,辅助各委办局的业务和决策。基础数据需要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入手,充分利用各领域、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深入挖掘信息资源之间的内在规律,综合分析重大问题的成因和发展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结合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现阶段政务系统信息资源体系建设
10、迫切需要建设综合数据中心,其建设的目的是为各委办局提供具有宏观性、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直观性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宏观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与发展、社会稳定、文教卫生、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如何将海量的数据资源经过定位、梳理、加工、挖掘、分析、管理等流程形成支撑业务、辅助决策的信息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重要工作。2.2 信息资源分析智慧城市项目采集的信息资源来自各个委办局,涉及各委办局业务系统、办公系统和公文流转系统等,数据类型多样化,信息资源可以分为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两方面。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政务工作中产生的各类公告、公文、政策法规等文件信息,结构化数据包括各委办局
11、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如人口基础信息,经济数据统计信息等数据资料。以上信息资源物理分散、种类繁多,由于各部门业务系统之间存在壁垒,使这些宝贵的资源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和应用,无法发挥更高的效益和价值。政务信息资源除了具有信息资源的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如下特征:(1)事实性和权威性由于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务系统正常运作和正确行使职能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必须真实、准确、精确和客观,即政务信息资源具有事实性。与此同时,政府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担负着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必然具有权威性。政务信息资源的事实性和权威性是其首要的和最基本的特性,是政务信息资源的中心价值。(2)简单性
12、和可靠性由于政务系统的日常运作、管理和决策依赖政务信息资源,过于详细复杂的政务信息资源,必然导致各部门信息泛滥、信息超载,造成管理混乱,干扰决策,人为制造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障碍。政务信息资源必须简单明了,即具有简单性。同时,不可靠的政务信息资源将给国家、社会、企业和公民带来巨大灾难,政务信息资源必须具有可靠性。(3)相关性和时效性由于各政府部门往往都有确定的职能权限和工作范围,所以只会关注与本部门管理和决策相关的信息资源,因此,政务信息资源具有相关性。例如,对于教育卫生工委而言,有关人口年龄结构信息资源就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数将会对教育资源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只有及时有效的政
13、务信息资源才真正对各委办局工作有作用,因此政务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也很重要。只有提供最新的政务信息资源,不断更新政务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进行日常管理、制定科学决策和应对突发事件。2.2.1 信息资源分类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分析,是实现采集、处理、服务、利用政务信息的有效手段。下面将政务信息按照不同的分类模式进行多种分类,保证在使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1政府信息与政府部门信息政府信息是指国家政府以及国家各级政府行政产生和使用的信息。政务信息主要分国家政府信息、地方政府信息,国家政府信息的效用范围是全国各地。而地方政府信息的效用范围通常是该地方政府管辖的地区。政府部门信息主要是指政府各部门
14、发布的、并且只针对本部门适用的信息,也可能是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发布的、与本部门相关文件等信息。2按信息加工深度分类从加工处理分析的深度上,将信息分为原始信息、目录型信息、三次信息以及专题信息。从其作用来看:原始信息主要是供机关工作人员阅读的;目录型信息主要是为原始信息建立各种索引,为用户查找政务信息提供多种途径;三次信息主要是为政府各委办局进行工作总结、规划和决策提供综合数据;专题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为解决专门问题或某一特殊事件而及时采集的政务信息。3按信息的功能分类政务信息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具有立法功能的政策法规党务信息;带有管理性质的行政管理信息;具有预警功能的危机型信息;具有提醒监
15、督功能的信访型信息;提供综述分析汇总功能的报告型信息;具有为社会公众和企业服务功能的服务型信息;为解决社会疑难复杂问题,研究机构为政府提供的研究报告,即研究型信息;机构改革、调整、干部任免等方面的文件,即内部人事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主要由政府各委办局产生。4信息的服务对象和信息职能分类政务信息是面向整个社会的,不同的群体所关注的信息会有差别。因此,依据政务信息服务的不同对象可以将其分为: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面向农村的信息、专门针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文件等。政务信息许多来源于各委办局,所以政务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职能。如人事组织类信息、财务类信息、宣传类信息等。有些职能型信息是各个政府部门都拥有的,
16、而有些则是某个政府部门独自拥有的。因为不同的部门拥有某些相同的职能,如人事职能、财务职能;不同的政府部门也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能。正是政府职能使得政府部门拥有某些相同的政务信息,如人事类政务信息、财务类政务信息;同时也由于各政府部门的不同职能的也各自拥有不同的政务信息。5按信息的公开程度和运行周期分类政务信息由于涉及面广,既有面向公众的政务信息,又有涉及政府机密的绝密政务信息。因此,按信息的保密程度可分为:社会公开政务信息,即可向公众发布、公开的信息,如一些政府公告、政策法规、政府办事流程等;部门间共享信息,即各政府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或部门间工作联系共同利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并不宜向社会公开;部门专有
17、的政务信息,即只能在部门内部或部门内少数人之间传播的信息;政府绝密信息,如涉及国家安全的绝密文件、尖端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等。政务信息具有一定的运行周期,有的信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具有效用,有的每隔一段时间需要遵照执行,有的只是临时发布并只在一段时间有效。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把政务信息分成:常规政务信息,如政策法规文件、政府公文、政府办事指南等;周期性政务信息,如政府年度报告、周期性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文件、夏季城市用电政策等;动态性政务信息,是指政府开展的一些重大活动发布的信息,也包括政府为处理一些重大事件从社会和媒体采集到的有关信息;突发性政务信息,是指如重大疫情、土地纠纷、重大事故、防汛抗旱
18、、抗灾救灾等事件产生的有关政务信息。6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主题分类政务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形式上也可以反映出信息的某些作用。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将政务信息分为: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技术标准、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政府公告、会议资料、规划资料、政府工作日志、政府档案等。信息都具有一定的主题,人们查找信息一般都从主题去查找,因此政务信息需要按主题进行分类。主题分类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多种,如按照信息的主题内容,给出代表这一内容的主题词,主题词的选择可以借助现有的政务主题词表或各学科主题词表。另一种按主题内容分类的方法是,利用现有的文献分类表(如中国图书分类法),将政务信息分门别类地组织
19、起来,并给予相应的类号。当然也可以根据政务信息的特点,编制政务信息分类表,将政务信息按此分类表归类。2.3 项目建设思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目前各部门已有系统,可获取的所有数据信息,根据工作的重点,利用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业务系统,建设提升业务水平、服务领导决策的人口业务系统和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政务信息资源广博、多样化,准确、充分和全面的利用这些资源,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编目;为保证信息资源的数据完整性,同时满足各职能部门协同工作,需要将编目信息进行共享交换;围绕不同领导的关注重点,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定向汇总;传统的统计报表不能直观展现效果,需要打破传统报表的局
20、限性,实现多种应用方式,将信息资源转变为知识,为领导制定政策、管理党务政务,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针对以上需求,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实现资源编目、共享交换、分类及应用。2.3.1 资源定位和梳理目录和交换体系政务信息资源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基础,由于政务信息资源覆盖面广,并且物理分散、形式多样,对信息资源进行定位和梳理,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首要工作。目录与交换体系是智慧城市项目的基础设施,需要满足如下需求:满足各委办局系统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汇总需求,为共享交换系统提供技术支撑环境。各级政务部门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各类报表、多媒体等不同类型的共享信息资源需要将信息编目,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条目,形成综合性
21、政务信息目录,实现数据的大汇总。智慧城市项目的目录与交换体系的建设,实现将各委办局业务系统的共享数据信息汇总为电子政务外网智慧城市数据中心,为物理集中的政府信息资源的数据仓库提供技术实现方法。2.3.2 资源加工和管理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是电子政务外网的后台服务中心,为了构建智慧城市数据中心,需要建立国家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目录数据库等基础类数据库。国家基础数据库指国家对几大基础数据库已经定义,包括有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基础数据库、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和感知库等;业务数据库是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能中必不可少的业务数据,是历史积累下来的数据
22、,如税务、财政、统计、工商等业务系统基础数据信息;目录数据库指汇总各职能部门不同类型信息的综合库。在这些数据库基础上实现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包括集成GIS功能的可视化分析展示系统、共享交换体系技术支撑系统、目录体系技术支撑系统和综合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比对清洗系统。在支撑系统基础上建设应用系统。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重点工作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业务上的支撑、为各委办局提供智能、高效地综合报表、多功能图表的数据资源,以六大基础类数据库为核心,按不同的领域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构建主题库,形成辅助业务和决策的科学依据数据,是政务发展和业务水平提升的必然需求。2.3.3 资源分析和应用业务和辅助领导决策应用基于目
23、录与交换基础设施,各部门共享的数据逻辑汇总成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将数据中心的信息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方便、直观地为各委办局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是智慧城市项目应用要满足的根本需求。智慧城市项目应用应满足以下要求: 全面准确整合人口数据,支撑人口业务应用。智慧城市项目需要从计生委、公安、民政等部门,以及社区采集详细、准确的人口数据,为人口应用提供数据基础,为设计人口业务的各部门提供业务支撑。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人口业务系统实现了计生、流动人口等基本的人口管理和服务功能,为人口发展和管理服务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分专题展示统计分析信息,条理清晰。领导信息资源服务系统面向各委办局领导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城市 数据中心 建设 方案 图文 文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