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县城总体规划方案修编(-2025)说明书(可编辑) .doc
《易门县县城总体规划方案修编(-2025)说明书(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门县县城总体规划方案修编(-2025)说明书(可编辑) .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易门县县城总体规划方案修编(20072025年)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 规划总论1一、 规划修编原因1二、 规划修编主要内容2三、 规划依据3四、 规划原则3五、 规划期限4六、 规划范围4第二章 现状概述6一、 地理位置6二、 自然条件6三、 资源情况8四、 历史沿革9五、 社会经济10第三章 现状分析11一、 现状用地分析11二、 现状存在的问题13第四章 发展条件分析14一、 发展机遇14二、 有利条件14三、 发展制约问题15第五章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6一、 经济现状概述16二、 市域经济比较分析18三、 发展定位与目标19四、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21第六章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40一、
2、编制总则40二、 县域村镇职能结构41三、 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50四、 县域基础设施规划52第七章 城镇规模73一、 人口规模73二、 建设用地规模75第八章 城镇性质与目标76一、 城镇性质76二、 城镇职能78三、 发展目标78四、 建筑风格设计78第九章 总体布局规划80一、 布局原则80二、 城镇用地发展方向80三、 用地布局规划80第十章 道路交通规划87一、 现状概述87二、 规划原则与目标89三、 道路交通规划89第十一章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92一、 现状及存在问题92二、 规划原则92三、 绿化系统规划93四、 景观系统规划95五、 水系规划96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规划100一、
3、主要环境问题100二、 环境保护目标102三、 环境保护措施103四、 环卫设施规划108第十三章 基础工程规划111一、 给水工程规划111二、 排水工程规划112三、 电力工程规划114四、 电信工程规划116第十四章 综合防灾规划117一、 防震工程规划117二、 人防工程规划119三、 消防工程规划120四、 防洪工程规划122第十五章 旧城改造123一、 县城现状123二、 改造原则123三、 旧城改造的建议124四、 旧城改造措施127第十六章 建设控制规划129一、 建设控制释义129二、 建设控制规划129第十七章 郊区规划131一、 郊区发展的优势131二、 郊区规划指导思想
4、131三、 郊区规划131第十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132一、 规划原则132二、 规划期限132三、 城镇规模132四、 近期建设规划132五、 近期技术指标133第十九章 远景发展设想134一、 规划期限134二、 发展条件分析134三、 远景发展设想134第二十章 规划实施建议136一、 完善规划体系136二、 加强规划管理136三、 规划审查技术系统138规划总论规划修编原因 易门县于2000年进行了易门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该规划对易门县城建设起了良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易门县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的颁布,易门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
5、就显得日益迫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2000年版总体规划要点 (1)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1999年-2020年,其中:近期:1999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2)人口规模 现状(1999年):19314人;近期(2005年):3.4万人;中期(2010年):3.8万人;远期(2020年):4.5-5万人。 (3)用地规模 近期(2005年):3.0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88平方米;远期(2020年):4.6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8.14平方米。 (4)城镇性质 昆明西部邻近地区及玉溪西北部的重要城镇,以绿色产业
6、发展为主,商贸繁荣的园林城市。主要修编原因 (1)城镇规模的变化 现状2006年龙泉镇总人口是55943人,其中驻地人口48216人,用地规模为448.5公顷,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已突破上版总体规划的规模。 (2)城镇功能的改变 易门县城打造“滇中水城、菌乡易门”两大品牌,“滇中水城”模式已初具规模,使城镇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原有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功能已不适宜现有城镇的发展。 (3)城镇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镇的不断发展,原有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道路不尽完善,部分道路交叉口过多,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易门县城城区四面环山,仅东部和东南部地势比较平缓,其用地发展方向主要应向县城东南部方向发展,原
7、总体规划确定的过境路走向及城区路网不能与县城用地发展方向很好的结合,制约了易门县城的发展;水网等基础设施规划已不适应现有城镇的发展。 综上所述,原总体规划已不适应现有易门城镇的发展,因而需要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满足易门县城的建设发展需求。规划修编主要内容 1、城镇规划期限 2、城镇发展目标及规划指导思想 3、城镇规划区范围 4、城镇性质 5、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6、城镇用地规划布局 7、县城基础设施及专业规划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易门县城
8、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 (6)易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参考文献 (1)易门县志 (2)易门县统计年鉴(2000-2005年)规划原则区域整体原则 从较高层次上把握易门县城经济与城镇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整体考虑易门县城的道路交通、环境绿化、风景旅游以及工业布局等问题。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环境保护利用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提高城镇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加强环保意识,推动经济稳步发展。逐步改造完善建成区,积极开发新区。有效地规划交通网,有效地节水、节能,促进城镇生态良性循环,创建新世纪的城镇。特色原则 结合自然环境,吸收地方民族特色配合县
9、城风貌,创建其特有的城镇风貌。在该原则指导下,确定城镇形象和整体空间景观形态。动态弹性原则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城镇动态发展的需要,在安排好近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远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重视规划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地解决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并协调好近远期发展规划,使规划能够更有力地指导易门县城建设。集约发展土地原则 充分合理运用土地,集约建设易门县城,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增强城镇聚集效益,实现空间环境优化组合。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 近期:2007-2012年; 远期:2013-2025年; 远景:2026-2050年。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东至曾所平地,西至岩子头,南至菜花坝
10、,北至浑水塘,总面积为113.79平方公里。 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范围北起易门铜业有限公司、东源水泥有限公司、付家大山南麓一带,西至南屯水库西侧,南到罗所一带,东接现有砖瓦厂、意发玻璃厂一线,建设用地面积为896.9公顷。 现状概述地理位置 易门县位于滇中高原西部,玉溪市西北,东经10154至10218、北纬2426至2457之间。东邻安宁、晋宁,西和双柏隔绿汁江相望,南接峨山,北部与禄丰、安宁两县市接壤,具有便捷的交通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县政府驻地龙泉镇,东南距玉溪市红塔区86公里,东北距省会昆明90公里。县城至安丰营38.7公里的高等级公路与安楚公路贯通,可直达昆明、楚雄等地。自然条件地形地貌
11、县境处于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之间。东、北、西三面均是高山,中部为坝子,东南部扒河河谷稍低。约呈撮箕形。最西部为绿汁江谷底,中间为深切和中切割中山山地,东部为中山山地。境内海拔最高点小街老黑山顶2608米,最低点绿汁江出口处矣独莫947米。境内山峦重叠,河谷纵横,山地占总面积97%。 县城龙泉镇处于武定、易门大断裂和绿汁断裂、晋宁断裂的交汇处,有地震隐患,为七度设防区。 易门县地势东、北部稍高,西、南部偏低,呈马蹄形。东西横距44公里,南北纵距57公里,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全境高山河谷占97%,县内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山间盆地有方屯坝子、柏树坝子、二街坝子、韩所坝子、江口坝子、十街坝子、水桥坝子、
12、平滩坝子、绿汁坝子等九个坝子,面积为46.7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气候条件 易门地处低纬度高原,由于境内高山、丘陵、盆地、河谷交错,海拔高差悬殊大,呈现立体性气候,具有气候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的特点。同时随地形、海拔的不同,造成小区气温、降水差异,有“十里不同天”之说。 全县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四种气候类型。境内气温7.0-22.4,年均气温16.0,月均最高气温21.7,月均最低气温8.3,多年平均降雨量817.4毫米,年日照约2203.8小时,年霜期121天,年均风速1.6米/秒,风向多为南风和西南风。 不同层次的气候为易门发展粮、烤烟、蔗、冬早蔬菜、亚热带瓜
13、果、香料、林木、畜牧提供了有利条件。水文条件 易门东部山脉是金沙江与元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易门属元江红河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两条,西面是绿汁江,绿汁江平均流量28立方米/秒,绿汁江流经绿汁江断裂带,两岸山石壁立,地堑天成,相对高差1572米;东面是扒河,为绿汁江最大支流,从县境北向东流,绕县境东部向南流,全长104公里,平均坡度0.95%,年平均流量3.54立方米/秒,流域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相对高差为984米。 易门境内山高河窄,水低田高,难以利用,中部山区为褶皱浅切中山,岩溶面积514平方公里,占全县山区面积33.6%,石灰岩层,蓄水条件差。 县境内水资源总量11.086亿立方米。河流
14、径流面积共660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深205.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5亿立方米,年均积水面1531平方公里。全县泉约为15处,年均径流为55.3毫米,总储量0.84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流量8470万立方米,以大龙泉水质较佳,枯季日均出水量约为1.7万立方米。此外,还有珍珠泉、间歇泉、龙潭、锶泉等,水质均优,其中锶泉为“云南山泉”之源泉和“大龙清”等名优佳酿用水。资源情况旅游资源 易门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观较丰富,风景名胜约三十余处,景区景点分布于全县四乡三镇,自然景物具备江、河、瀑、泉、山、林、洞等多种形态,中亚热带高原气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类动植物群体,呈垂直分布形式;人文景物则具
15、有古今民族文化特点。易门风景名胜主要有誉为“滇西第一名胜”的龙泉国家森林公园和闻名遐尔的大龙泉“二月二”戏会;有钟奇秀丽被誉为“金三峡”的大谷厂水库;有迄今1.5亿年侏罗纪恐龙化石群等,还有静乐庵、岔河、间歇泉、石莲寺、马头山、双龙寺、梅营珍珠泉、北山寺等景区。这些景区有的以自然景观为主,有的以人文景观为主,更多的则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动植物资源 易门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县境内森林46万余亩。用材林主要为云南松、华山松、翠柏、樟、滇油杉等26种,可供采集的中草药材有龙胆草、何首乌、枸杞、等240余种,野生食用菌20余种,香料、油料、植物15余种,珍稀植物有黄杉、红豆杉、榉树、红椿、
16、山茶、桂花、银杏等19种,果木24种。全县自然植被已知其使用价值的有317种。 野生动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境内有野生动物10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穿山甲、小熊猫、白鹂、孔雀、鼯鼠等。龙泉国家森林公园更是县内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矿产资源 易门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主要矿种包括铜、铁、钨、钴、铅、锌、铀等,非金属矿藏有大理石、花岗岩、磁土、白云石、磷、石膏等。易门是全省主要铜矿产地之一,铜矿分布在绿汁江两岸。已探明的铜矿点51处,矿床10个,铜金属量约122.6吨,是中国八大铜矿之一。土地资源 易门属山区县,土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小。在耕地中,旱地多,平田少,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可开发利用面积不大。
17、县内绝大多数农地已被利用,加之部分坡度大、耕层浅、冲刷严重的旱地应退耕还林,此外村镇和交通建设也占用部分土地,使耕地发展的余地愈来愈小。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将进一步突出。历史沿革 易门古为梁州地,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县,名双柏,属益州郡,地域兼及今易门、双柏、新平。蜀汉时属?降都督领、建宁郡。魏晋南北朝时属宁州,晋宁郡。唐初属钩州,更名唐封。南诏国时,属拓东节度辖地。大理国时属鄯阐府,为高福世守之地。 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设?门千户所,属巨桥万户府(今昆阳)。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复置县,始名易门,属中庆路。明、清两代属云南府,民国直归省管。 中华
18、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1至3月属滇中专员公署,3月后属玉溪专员公署,1970年起属玉溪地区。1998年6月28日起属玉溪市。 社会经济 2006年,全县总人口171176人,设3镇4乡,即龙泉镇、六街镇、绿汁镇和浦贝乡、十街乡、铜厂乡、小街乡。境内居住有汉、彝、哈尼、回、苗、白等多个民族。 2006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7653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8465万元,第二产业为75082万元,第三产业为62988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为217582万元,农业生产总值为58985万元,财政总收入为26890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为3053元,乡镇企业总收入为246386万元。现状分析现状用地分析居
19、住用地 县城现状居住用地主要为单位自建房,办公、居住等混合建设,无统一开发、规划、建设的小区,不利于良好居住环境的形成。公共设施用地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山和兴文街一带,基本无大型的商业用地,造成城镇景观不能很好形成。现状公共设施用地大部分与居住用地混建,造成居住、办公等相互干扰。工业用地 县城现状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易兴路沿线,主要以陶瓷为主,应加强对其技改和环境治理措施,减轻或消灭其对县城造成的污染,污染较严重的应加与搬迁。仓储用地 县城现状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工业用地旁。绿化用地 县城现状绿地主要集中在夷源园,以及在南屯水库周边已建成的水体绿化景观。对外交通用地 现客运站位于兴隆路福
20、利公司南侧,随着城镇的扩大,将不能满足县城对外交通的需要。道路广场用地 城区现状现已形成南北向为西环路、长青路、杨柳街、东环路、东和路,东西向为文昌路、龙泉路、象山路、朝阳路、中心街、南华街等,作为骨架的路网。 过境公路易兴路从县城境内穿过,影响城镇的对外开放,对县城也造成极大的交通隐患。 城区范围内广场设施用地较少,人们缺少集散、休息场所,也不利于地震防灾以及城镇形象的体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基础设施不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给排水设施规模不足,标准不够。特殊用地 现状特殊用地主要为军事用地,分布在合作水库北侧,规划保留。现状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所占比例(%)人均建设用地(
21、人/平方米)R居住用地142.131.68 29.47 C公共设施用地67.715.09 14.04 M工业用地115.325.71 23.91 W仓储用地4.51.00 0.93 T对外交通用地0.60.13 0.12 S道路广场用地74.616.63 15.47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13.93.10 2.88 G绿地21.34.75 4.42 D特殊用地8.51.90 1.76 建设总用地448.510093.02其他用地766.18-水 域45.0-总用地1214.68-现状存在的问题 1、城区北部入口处缺乏特色,未能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 2、南屯水库、合作水库水量充足,其景观资源较好
22、,但未能较好的利用。 3、现有城镇绿化系统不完善,城山、西山分别位于其东西两侧,山体绿化较好,但公园未能利用周边良好的自然条件。 4、城山位于城区中心位置,是易门历来文化传承之所在,但现有建筑杂乱,影响城镇天际线,需逐步拆迁,适当改造建设部分园林风格的低层建筑,恢复绿化。 5、易兴路作为县城主要干道,隔离带过窄,绿化树过高,人行道种植雪松不妥。应增加绿地面积,突出景观效果,提升人流通行能力。 6、城镇道路不尽完善,部分道路交叉口过多,造成很大的交通隐患。 7、上轮总规确定的过境路走向、县城发展路网制约了易门县城的发展。 8、县城区域内建筑风格过于零乱、地方特色不明显、整体协调性差。 发展条件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易门县县城总体规划方案修编2025说明书可编辑 易门县 县城 总体规划 方案 2025 说明书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0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