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
《南昌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南昌全市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2001年末人口440.15万人(含南昌市区及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本规划范围为南昌市区(以下简称南昌市),总面积617.07平方公里,2001年末人口174.67万人。南昌市为江西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中部地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2001年,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实现富民强市总目标,致力做好两篇文章总要求,即把南昌建设成为现代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文明花园式英雄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加速态势,大多数经济指标呈两位数增长,创下南昌市近几年最好成绩,走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前列,出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局面。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
2、值485.62亿元,同比增长12.1%,比全省平均高出3.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6.52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2.5%.在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南昌市已经制订了南昌市中心城总体规划布局构想(2001-2010)(见附图1)。根据重新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南昌市中心城2001年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190万人;2005年将扩大到180平方公里,210万人;2010年发展到260平方里,260-300万人。形成一个核心区(昌南、昌北)和五个卫星城区(莲塘、望城、湾里、乐化、罗家片区)的城市新格局。十年间,中心城面积将扩大一倍,人口
3、增长40%,城市面貌和人口分布状况将有极大改变。为此,必须高起点的制订南昌市商业发展规划,以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消费水平新一轮提高的需要。 一、南昌市商业发展现状分析九五期间,南昌市商贸业有较大增长。表现在(l)经济指标稳步提高。200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41亿元,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达157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2和20。2000年商贸业实现增加值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2 ,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2.7。(2)流通改革逐步深化。全市粮、棉、猪、菜、副食品、化肥、生产资料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已经完成了国有商贸企业改革
4、,组建了七大商贸集团,放活了中小企业。(3)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九五期间,新建改造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引进外资773万美元,内资9421万元。新型业态不断呈现,一批购物中心、超市、连锁店很快兴起。(4)市场建设初见成效,为适应搞活大流通的需要,近年来,全市市场建设累计投资56亿元,至200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257个,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市场提供就业岗位12.1万个,2000年成交总额15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7个,年上交增值税近8亿元。中国九大日用品市场之一的洪城大市场2000年商品交易额达71亿元,创税利6000万元。本次普查,2001年末南昌市商业共有12056户,经
5、营面积已达156.66万平方米,人均达0.897平方米。(含各类市场,其中零售、餐饮,服务业86.56万平方米,人均0.496平方米) 但是,从总体上评价,南昌市商业仍处于传统商业为主体开始向现代商业转变的阶段。主要表现在:(l)传统商业仍占主要地位,现代连锁大型综合超市、品牌专卖店才开始进入,现代化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尚未出现;(2)商业大多集中于旧城区,面貌陈旧,尚未形成不同功能多层次商业布局的新格局;(3)多元化的商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大多是竞争力不强的国有集体商业企业和新发展的个体私营商业,规模化程度很低,而外资跨国商业和全国连锁商业集团刚刚开始进入;(4)作为中国中部地区五大中心城市之
6、一,又处于中国三大经济区的结合点和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大流通的功能,至少区域性的集散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当然,商业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南昌市整个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1214美元),城市整体发展规划的实施(规模扩大、人口增长)相关,而新的十年将为南昌市商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二、南昌市商业发展的新机遇新的十年,南昌市商业发展将面临四大新机遇(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为商业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根据南昌市中心城总体规划布局构想,南昌市商业将有条件形成三个层次布局:(l)核心区的内层(内环线以内)形成中心商业区,而且将形成赣江两岸(昌南、昌北)协调发展,重点发展北岸(昌北)的新格局;(2)核心
7、区的外层(外环线以内,内外环线之间)将随人口迁入形成若干区域性商业中心,将是商业发展新的增长点;(3)五个卫星城区商业。十年间,中心城面积扩大一倍,人口增长40 ,(由 190万人增到 260300万人,增加 70110万人),将为商业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和购买力增长的基础条件。 (二)经济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为商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南昌市2000年人均GDP1214美元,正处在经济增长的起飞点。十年中,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引入,支柱产业汽车、航空、造纸、制药产业增强,传统工业由东部梯度转移进入,现代生态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集散,以及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商贸服务
8、业的迅速发展,南昌市经济总值将较快增长,在居住人口相应增长的基础上,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必将很快提高。据预测,2010年南昌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800亿元,比2000年435亿元,增长314,人均3630美元,比2000年1214美元增长199。2000年南昌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34元,2005年将达9600元,2010年将增到17500元。由于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预测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3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一倍,2010年将达600亿元,比2005年再翻一番。巨大的社会消费品购买力增长将为商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中国入世承诺实现,为南昌市商贸
9、业发展融入国际化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根据承诺,中国的零售业、批发业、代理业,特许经营业等各类分销系统将逐步对外资全面开放。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和中部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国际商业将会以多种形式进入。作为先导的国际零售业已经开始进入,并将形成适度的连锁规模,向周边城市发展。由于江西加工工业移入,无污染的现代生态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优势,也有可能发展成为国际商业采购中心之一,南昌市由于地理和交通条件的优势,有可能成为集散配送中心之一。不仅国际商业,将加快进驻南昌,而且国内大型连锁商业集团也将由东。南、北三面进入南昌市(现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商业集团已开始进入)。因此南昌市的商业将改变封闭状态,走
10、向全面开放的国际、国内化商业中心城市。 (四)省、市政府对商贸业的重视并列入支柱产业之一。 这是商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南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全省实现三个率先,把南昌市建成中国中部现代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现代文明花园式英雄城市,并对商业提出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流通的具体要求,这些都为商业发展的正确定位和发展思路提供切实的依据。商业的发展必须根据省、市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南昌市总体发展规划,进行商业规划,并且随着这些总体目标和总体规划的实施而逐步实施。这将为商业发展提供确实的政策法律依据和规划保障。由此,南昌市商业将进入新一轮十年大发展时
11、期。 三、南昌市商业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20022010年南昌市商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逐步建成现代化和国际化商业(2010年必须实现现代化,而国际化需视多方环境,时间还要长一些)。功能定位应该是l,中国中部地区旅游、购物休闲中心之一;2,中国中部地区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总体目标定为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商业的理由是:(l)目前南昌市商业正在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变的起点上,十年时间完全有可能实现现代化;(2)都市改造步伐加快,旧城区只拆不建,新城区按现代化城市规范建设,必然带动商业减老增新,逐步成为现代商业;(3)国际、国内现代商业进入,必然带动南昌市商业现代化。 2010年南昌市商业现代化目标应
12、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l)商业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2)主要商业业态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3)商业的行业结构(如购物、餐饮、娱乐等)和商品经营结构适应现代消费需求;(4)商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和管理技术水平,尤其信息化达到先进水平。 至于国际化程度,需视南昌市产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逐步实现。到2010年可以体现南昌市商业有一定程度的国际化水平,如跨国商业集团进入,国际采购中心进入,国外商务、旅游者进入,南昌商业跨国发展程度以及在南昌市商业中经营理念、商业布局、业态结构、管理技术水平等符合国际规范的程度。 功能定位中国中部旅游、购物中心之一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的理由是(l)中国中部五大
13、中心城市(郑州、武汉、合肥、南昌、长沙)都在快速发展,发展的水平不同项目各有长短,发展条件也各有不同,因此南昌市利用庐山、梅岭国际高级旅游度假区,井岗山、南昌本身历史名城旅游区以及资源、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成为二个中心之一应属题中之义,而且发展得好,应在中部五大城市商贸业中名列前茅;(2)商业以人为本,城市规模 发展,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高,购买力增长,到一定规模(如260万人,600亿元零售额规模)必然引起中外商业的注目,引起中外名牌商业企业的竞相进入,商业的层次就会不断提高,就有条件形成中部地区旅游购物中心之一(争取领先成为旅游胜地,购物天堂);(3)大市场和大流通还有相当潜力。南昌市市场
14、交易额发展一直大于零售额。2001年全市市场交易额186亿元,比2000年157亿元增长18.4,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8亿元,比2000年l44.4亿元增长11.4,市场交易额的规模和增长率均高于零售额,说明市场的集散作用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如洪城大市场2001年交易额82.38亿元,已是体制较新、规模较大、起点较高、配套较好现代化交易市场。已成为外来外去为主体的集散市场。南昌深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立足南昌,面向全省,辐射华东的全国十强(农产品)市场的第二位。何况京九线在南昌设站及南郊向塘编组站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因此应力争建成中国中部对周边有强大辐射力的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实现
15、功能定位二个中心的要求,必须要有具体项目支撑:(1)以国际、国内闻名的庐山、梅岭、井冈山、南昌城为主体,组织强吸引力的旅游网络,与国际旅游业合作重组南昌旅游业;并且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把南昌建成中国最优美的城市之一。(2)以城内大商场为主体,包括一个市级商业中心和近十条各有特色的专业街为基础,充分显示既有现代化商业,又有江西古文化底蕴的南昌商业风采;(3)以外环线周边十个大市场及市外三大现代物流园区为支撑,对周边省区发展强辐射功能。市场从业人员可由目前12.1万人增加到20万以上。而且要吸引全国东部、南部省份的经营者进入,大规模经营商业,使南昌成为中国中部的万商云集地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一个目
16、标(现代化、国际化),二个中心(中部地区旅游、购物中心,物流集散中心),除改变传统商业观念,正确制订商业规划以外,南昌市商业必须实现四大改变。 1.提高层次。目前南昌市商业层次不明,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层次差距扩大,商业经营必须提高层次,拉开档次。针对不同消费层次,形成相适应不同层次的商业。不同层次的商业也应有不同的目标市场。从南昌市经济发展趋势看,应形成大众化消费和较高层次消费商业,以适应先富起来群体和国内外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2.扩大布局。不能再以旧城区为框框考虑商业发展,而应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来考虑商业的发展。不能从昌南旧城区80平方公里,而应从260平方公里来考虑商业布局。而且,新
17、的发展区将有大批居民迁入,购买力也相对较高,会形成区域性商业中心(即次商业中心,下同),而且是今后十年商业发展的重点和亮点。 3.完善功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消费提高到一定水平,必然出现综合消费.按发达国家、发达城市先导经验,到达人均GDP4000美元左右,其消费结构将是吃、穿、用基本消费占60,多样化、服务型消费占40。因此商业除发展提高购物功能外,还应着力发展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旅游、宾馆等多样化功能,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4.强化辐射。考虑商业发展不能局限于零售商业,(当然更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国有集体系统商业),而应考虑强化辐射的集散型商业。尤其作为省会城市和中部五大中心城
18、市之一的南昌市,更应较多考虑其辐射功能。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加入WTO提供的批发、代理、特许经营等商机,也应强化南昌市商业的辐射功能。 四、南昌市商业发展的量化指标和层次布局2010年南昌市商业在一个目标(现代化、国际化)二个中心(中部地区旅游购物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的基础上,其量化指标是:l.零售商业总面积(含购物、餐饮、服务业)260万m2,比2001年 86.56万m2 增加200.4。 2.大市场经营面积600万m2,比 2001年 138万m2增加334。 3.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00亿元,比2001年160.8亿元增加273,大市场交易额达600亿元比2001年 186
19、亿元增加223。 4.人均商业面积1平方米,比2001年0.496平方米增加一倍;商业每平方米营业额 2.3万元比 2001年 l.86万元增加 23.6。 以上发展均按实际逐步扩大,而且都是推陈出新,有增有减按需扩大。从2002-2010年近十年南昌市商业发展,在260平方公里,260万人口的规划区域范围内,应逐步形成六个层次商业:(l)一个市级商业中心,近十条名符其实的专业特色街;(2)四个(或六个)区域性商业中心;(3)五个卫星城区商业中心;(4)按居住区不同规模和消费特点形成一批社区商业中心;(5)在城郊结合部发展十个大型规范的专业市场;(6)市外大流通,建设三大物流集散中心。 (一)
20、一个市级商业中心,近十条以上名符其实的专业特色街。 市级商业中心主要集中在东湖区和西湖区。据本次规划市场调查八一广场周边日客流量达35万人次(详见调查报告)预计近十年内南昌市的其他地区还不可取代。它是超广域性商业中心,目标市场面向全市中等以上广大消费者。因此南昌市的市级商业中心应以八一广场为中心,以中山路为商业主干道向周边辐射,形成各有特色的近十条专业特色街。其具体布局设想是:1.八一广场北部观礼台和工人文化宫拆除后华特实业新建五星级商务写字楼财富广场裙房和万达集团兴建的购物广场,建议引入国际商业集团开设购物中心和名品广场大元集团兴建的地下购物广场,建议在改善进出通道条件下建成大众化购物商场。
21、使三大购物广场形成适度的错位竞争,把八一广场建成为南昌市最繁华的大众化购物、休闲广场(南端为地上纪念碑、喷泉、大绿地广场)。如城市规划、交通部门论证可行,建议在八一广场跨八一大道至中山路东端处,建一大环型天桥,四角自动梯输送,既方便商业中心人行连通,保证八一大道车流畅通,又可成为南昌市中心的一个新景观。 2.中山路。八一大道到胜利路全长1300米左右,建成以大型百货商厦和品牌专卖店为主体的时尚流行购物街(服饰为主体)。两端有南昌百货大楼和太平洋百货大型百货商厦,中间应不断调整结构成为品牌专卖店一条街。在条件成熟时,迁走南昌二中扩大南昌百货大楼;拆除西湖路口、工艺美术集团等(金帝广场)周边旧房以
22、及万寿宫市场(脏、乱、差),建成中山路上休闲广场(或复建万寿宫)。并与东湖、西湖连接形成花园式购物环境。根据国际商业发展经验,大型百货商厦应严加控制。 3. 专业特色街。专业特色街是按消费发展需要,由经营商逐步进入,按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的。而且随着消费的变化,随之兴衰,经营商也会优胜劣汰。政府的责任是引导、规范、配套.根据发达城市的经验:专业特色街总长度应在200米以上;特色店数量在30家以上,或占本街店铺总数80%以上;年营业额分别不同行业必须达到相当规模;交通便利,总体布局合理(符合总体布局规划),街面清洁雅致;经营特色明显,在同类商业街中具有龙头地位作用,在市民中有较高知名度;有统一的管
23、理部门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应由市区商业部门分批组织评选,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目前南昌市各区建立专业特色街积极性很高,市商贸委提出建立十条专业特色街,东湖区提出培育建设8条专业街,西湖区提出培育建设6条专业特色街(市区提出有交叉重复)。课题组认为应由市商贸委按条件分批评审。2005年前建议形成名符其实的近十条专业特色街,2005年以后再按消费变化发展。但是根据国际、国内经验,专业特色街应该肯定是市级商业中心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南昌市商贸委提出为主,结合东湖、西湖区的培育建设设想,课题组建议形成:(l)胜利路:珠宝、钟表、服饰街(步行街不是特色,且不宜过长),应与中山路错位,由于通过八一大桥
24、对接新区,品位上调整到高于中山路。与专业街无关的单位应该动迁、置换、调整。 (2)孺子路:餐饮一条街。已有各类酒店、舞厅、酒吧80余家,有很好发展前景,但要培育品牌和特色,解决停车车位,适应餐饮消费新趋势。 (3)抚河路中段:旅游、休闲、餐饮一条街。此街全长1000余米,现有商业网点80多家,其中:休闲、娱乐、茶座、西式餐厅、食品店等网点达66%,有一定规模,并且周边环境美化、绿化、亮化达到一定水平,市政府拟将抚河路打造成为上海的外滩.(4)渊明南路:鞋类一条街。已有鞋类经营户70户,占经营总户数76。应多集中各类品牌,改变杂乱状态,形成规范的专业鞋类品牌一条街。 (5)站前西路:餐饮一条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昌市 城市 商业 网点 布局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