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讲义.doc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讲义.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与乡村大纲要求1、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2、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一)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掌握)(新)1、城市的基本特征(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2、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考点1)(1)集聚规模的差异(2)生产效率的差异(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6)文化观念差异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主要是从物质联系、经济联系、人口移动联系、技术联系、社会作用联系、服务联系以及政治、行政组织联系。(二)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熟悉
2、)(新)1、城市的社会经济特点工业和服务业(也可称为非农经济)是城市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2、乡村的社会经济特点农业和畜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大纲要求1、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2、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3、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一)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P8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技术进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现代城市的发展凸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是:(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
3、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2)科技革命与创新。科技进步是推动城市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方面科技革命与创新本身可以催生新的技术门类和产业部门;另一方面又可以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进而优化整个社会的产业构成,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全球化与新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4)城市文化特质。城市文化特性的凸显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二)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熟悉)(新)P8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2、阶段差异:农业社会的城市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城市
4、内手工业和商业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工业社会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同时,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塞、生态失衡等城市问题;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生产力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熟悉)(新)P91、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考点2)(1)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2)从平面空间环境到立体空间环境。(3)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4)从分离的均质城市空间到连续的多样城市空间。2、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
5、进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土壤等自然条件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他们主要体现在城市选址、城市空间特色、空间环境质量等方面。(2)社会文化因素。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空间结构形成后又反过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行为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3)经济与技术因素。(4)政策制度因素三、城镇化及其发展大纲要求1、熟悉城镇化的含义2、熟悉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3、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一)城镇化的含义(熟悉)P101、城镇化含义(1)“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人口的集中。包括人口总量的
6、集中,即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大;城镇点的增加,呈正密度的加大;每个集中点城镇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由分散的家庭到集体的街道,从个体、自给自营到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和集团。()“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包括:。(考点3)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2、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普遍接受的:人口统计学指
7、标(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指标)计算公式:PU=U/P其中:PU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率U城镇常住人口P区域总人口这一指标既直接反映了人口的集聚程度,又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这一指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应用这一指标作为城镇化进程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英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至少应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二)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熟悉)P11、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考点4)()农村剩余贡献()工业化推进()比较利益驱动。决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
8、规模的两种基本力: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制度变迁促进()市场机制导向()生态环境诱导与制约的双重作用。两个方面。()城乡规划调控、城镇化的基本阶段。(考点5)依据时间顺序,城镇化进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集聚城镇化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镇化阶段()再城镇化阶段(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熟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的总体历程(1)城镇化启动阶段(年)(2)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年)(3)城镇化的停滞阶段(年)(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年以后)、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考点6)所谓城镇化的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阶段、特定环境背景中城镇化基本特征的模式化归纳、总
9、结。()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中国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趋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基本特征:()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成为区域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枢地区,成为接驳世界经济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空间单元。()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10、。(考点7)在新的城镇化机制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测绘能够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城市群、城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四、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大纲要求1、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2、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一)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熟悉)。(考点8)城市和它所在区域存在着相互联系
11、、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二)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熟悉)考 P。(考点9)1、城市的基本经济部类与非基本经济部类2、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熟悉)1、城市是社会生活与矛盾的集合体2、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四)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熟悉)1、资源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2、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一、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大纲要求1、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2、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3、熟
12、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4、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一)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了解)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7世纪,欧洲经历了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几个历史时期。随着社会和政治背景的变迁,城市格局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1、古典时期的社会与城市。(考点10)(1)古希腊【城市公共场所】社会和政治背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形成一系列城邦国家。城市格局特点:城市布局上出现了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的希波丹姆模式,体现了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和市民民主文化的要求,在米利都城得到了最
13、为完整的体现。(2)古罗马【炫耀和享乐】社会和政治背景: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国势强盛、领土扩张和财富敛集。城市格局特点:罗马共和国最后100年中,大规模发展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同时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娱乐设施;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进入鼎盛时期,除了延续以前的建设思路,城市还成了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其中提出了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论述。典型城市:古罗马城2、中世纪的社会与城市【城堡以及教堂的空间主导地位】。(考点
14、11)社会和政治背景: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这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中世纪。社会生活中心转向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十分萧条,城市处于衰落状态。这时欧洲分裂成许多小的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不断,出现了许多具有防御作用的城堡。同时教会势力十分强大。中世纪欧洲城市格局特点:教会势力十分强大,教堂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10世纪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兴起,一些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这时公共建筑(如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3、文艺复兴的社会与城市【古典广场】。(考点12)社会和政治背景: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艺术、技术和科学都得到飞速发展。城
15、市格局特点:受人文主意思想的影响,意大利的城市修建了不少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如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4、绝对君权时期的社会与城市【城市放射轴线】。(考点13)社会和政治背景:17世纪开始,新生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强大的国家机器提供保护,资产阶级与国王联盟,反对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了一批中央集权的绝对君权国家。城市格局特点:以最强盛的法国巴黎为例,体现古典主义思潮,轴线放射的街道(如爱丽舍田园大道)、宏伟壮丽的宫殿花园(如凡尔赛宫)和公共广场(如协和广场)是那个时期的典范。(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18世纪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居住模式,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人口快速扩张
16、,居住条件不断恶化,引起了各阶层人士的关注。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关注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这些讨论在很多方面是过去对城市发展讨论的延续,同时又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向,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在理论上、思想上和制度上都进行了充分准备。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1)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考点14)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是通过对理想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架构,提出了理想的社区和城市模式。代表人物欧文、傅立叶。欧文1817年在美国印第安那州实践的“协和村”方案。博立叶1829年提出以“法郎吉”为单位及1500-2000人组成的“大社会”。戈定18591870年在法国Guise的工厂相
17、邻处的实践。(2)法律实践英国的公共卫生法、贫民窟清理法、工人住房法。(考点15)(3)行政实践巴黎改建(豪斯曼)。(考点16)背景:1853年,豪斯曼担任巴黎的行政长官。当时巴黎排水系统不足,水体污染,公园和墓地空地缺乏,住房破旧肮脏,交通设施不足。对巴黎进行了全面改建:以道路系统划分整个城市的结构,并将赛纳河两岸地区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出现了标准的住房平面布局方式和标准的街道设施;城市两侧建造了两个森林公园,城市中配置了大面积的公共开放空间;巴黎改建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城市改建的样板。(4)技术基础城市美化。(考点17)背景:自18世纪后,中产阶级对城市中四周由街道和连续的联列式住宅
18、所围成的居住街坊中只有点缀性的绿化极为不满。实践:英国公园运动西谛。奥姆斯特纽约中央公园。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伯汉姆于1909年完成的芝加哥规划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5)实践基础公司城建设。(考点18)背景:资本家为了解决在其工厂中工作的工人居住问题、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能力而由资本家出资建设、管理的小型城镇。实践:凯伯里模范城镇Bournville(伯明翰)、莱佛Port Sunlight(利物浦附近)美国的普尔曼1881年在芝加哥南部所建的城镇最为典型。(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熟悉)考 P26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19、(考点19)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A体系和实践框架。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概念: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田园城市模式: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制在3万人,超过这一规模就要建设另一个新城市。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田园城市实践:莱彻沃斯,由恩温、帕克设计完
20、成,第一座田园城市。2、勒.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考点20)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是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主持撰写的雅典宪章(1933年)之中。柯布西埃的两个方案“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体现了城市集中发展的思想。“明天城市”规划方案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角度出发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的思潮中引发了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300万人口的城市的规划方案:中部为中心区,除公共设施外,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楼中,周围有大片绿地。外围是环形居住带,60万人居住在板式住宅。最外围是居住200万人的花园住宅
21、。中心区有三层道路系统地下走重型车、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来联系。规划的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光辉城市”规划方案1931年发表“光辉城市”规划方案,这一方案是他思想集中体现: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城市拥挤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即大量高层建筑+地铁和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实践活动:昌迪加尔规划小结: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理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