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正式上报科技部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 目 录一、试点城市基本情况11机动车发展情况12城市大气环境状况13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2二、试点工作总体目标31总体思路32推进原则33工作目标(2009年-2012年)3三、组织保障措施41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及职责42日常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6四、试点工作计划71车辆规模、用途和车型72节点工作计划、任务和考核指标(半年为节点)8五、配套措施91政策措施92资金保障93车辆售后服务保障104示范运行数据采集和处理105科普宣传措施11六、试点工作效果分析111积累促进新产业发展经验112创造清洁和谐的城市环境123促进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
2、12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节能减排、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已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促进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按照科技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精神,特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一、试点城市基本情况1机动车发展情况 近年来重庆机动车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幅超过10%。截止09年3月20日,全市汽车保有量为:1670955辆,其中:汽车803266辆,摩托车864032辆,农用运输车790辆,拖拉机304辆,挂车2306辆。在公务用车及公共交通方面:公务用车12
3、545辆,出租车保有量8043辆,公交车保有量6421辆。2城市大气环境状况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厂矿企业的搬迁及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应用,重庆空气质量逐年好转。2005年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二级优良天数为266天,2006年增长到287天,2007年增长到289天,到2008年,满足二级优良指数的天数达到了297天,占全年天数的81.1%,比2005年多了31天,上升8.2个百分点。2008年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63mg/m3、0.043mg/ m3和0.106mg/ m3;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达标,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超标0.05倍和0.06倍。
4、与2005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1.7%、13.7%和10.4%。主城区降尘量为6.61吨/平方千米月,超过参考标准0.76倍,比2005年下降21.0%。2008年空气质量日报统计表明:主城区日空气质量属于级(优)、级(良)和级(轻污染)的天数分别为46天、251天和69天,分别占12.5%、68.6%和18.9,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比例分别为94.7%和5.3%。与2005年相比,属于级(优)、级(良)的天数分别增加了3.7%和4.3%,二氧化硫作为首要污染物的比例下降了0.7个百分点。郊区县城镇空气质量自2005年也持续好转,空气中二氧
5、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为0.036mg/ m3、0.023mg/ m3和0.079mg/ m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尘量为5.50吨/平方千米月,超过参考标准0.47倍。与2005年相比,2008年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降尘量分别下降23.4%、8.0%、44.8%和14.3%。3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1)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的天然气汽车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应用已走在全国前列,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推广应用天然气汽车5万多辆,98%以上的公
6、交车、95%以上的出租车均使用天然气汽车,全市共建有加气站73座。重庆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汽车产业基础,是国内燃气汽车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其产值持续增长,2006年为18亿元,2007年达20亿元,2008年突破30亿元。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安公司、重庆恒通、重庆气体压缩机厂、重庆益峰高压容器有限公司、重庆四联集团和巨创加气机公司等一大批有实力的天然气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具备了大规模生产天然气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能力,已经成为全国生产天然气汽车最多的地区。重庆产的加气机、压缩机、气瓶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 60%和40%。2)电动汽车研究与开发方面“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7、重庆市在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十一五”重庆市节能与环保汽车科技重大专项等计划的大力支持下,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目前,长安公司在核心技术层面上已解决了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动力总成控制技术、电驱动控制技术及动力电池控制技术等难题,实现了系统集成、仿真测试、诊断开发、安全控制策略等7大关键基础技术的突破,获得混动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2008年长安杰勋混合动力汽车成功下线,并提供22辆作为奥运示范运行服务用车,10辆作为09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服务用车。目前,长安汽车股份公司正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油电中度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匹配到其他车型上,除
8、油电中度混合技术外,还正在研发气电混合、弱混、强混和纯电动等系列新能源汽车,并且规划了谱系齐全的新能源汽车开发计划。重庆恒通于2008年初联合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美国伊顿混合系统技术,投资300多万,研发出了12米气电、油电混合动力公交客车。经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气电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城市公交工况)22.9%,油电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城市公交工况)20.8%。目前已开发出三款样车,获得重庆公交公司定单50辆。另外,重庆力帆集团与重庆渝安集团在电动汽车的研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重庆力帆集团正着手于中度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发并已取得一定进展,渝安集团生产的纯电动微型客车已小
9、批量投放于公园、景区等市场。二、试点工作总体目标1总体思路以国家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示范运行为契机,以机制创新为手段,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探索多种资本介入推广运行的新模式,调动骨干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产业政策和推进模式的研究,科学、合理、循序渐进地开展示范推广,促进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和汽车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2推进原则1)市场牵引、政府引导原则。把握市场发展的需求,突出政府在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中的引导作用,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纳入政府公务车采购目录。2)产业引导、企业参与原则。充分调动骨干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吸纳风险资本成立重庆新能源汽车
10、有限公司,按市场化模式推动示范运行工作。3)自主品牌、以我为主原则。着眼于发展地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力争以示范运行带动产业发展。示范运行以自主品牌为主,其主要总成尽量在国内采购。4)分步推进、循序渐进原则。按照由易到难的推进思路,采取先小范围试用再大范围推广,先一种技术示范再多种技术推广,先一个领域运行再多领域推广的循序渐进实施策略。3工作目标(2009年-2012年)通过示范推广运行,建立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运行组织协调机构与推进体系;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0年底前,示范运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000辆以上,到2012年底前力争生产销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400
11、0辆,其中重庆示范运行6000辆;开发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样车两款;建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完成推广模式、政策支持和技术经济分析等研究,组建示范运行车队开展示范运行信息收集。通过示范运行,把重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纳入整体规划工作中,分两个阶段达到如下目标。第一阶段:2008年-2010年底(“3721”工程)“3”:在公务、团购方面新增、换购油电中混300辆;“7”:推广运行气电弱混出租车700辆;“2”:示范运行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线路2条,推广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50辆; “1”:组建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第二阶段:2011-2012年底l 生产混合动力轿车13000辆,混
12、合动力轿车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0辆;l 生产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2000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辆;l 生产纯电动汽车7000辆,纯电动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0辆;l 示范运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000辆;l 建成快速充电站30个;l 开发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样车两款。三、组织保障措施1试点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及职责市政府牵头组织推进,已成立以分管副市长童小平挂帅的重庆市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运行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示范运行的组织推进,协调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解决示范运行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由市科委、市发改委等十部委组成,办公室设在市科委。组长:分管副市长 市交委市发改委市经委副组长:
13、分管秘书长、市科委主任 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环保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运管局市公安局出管办图1 重庆市混合动力汽车示范运行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为加快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部委的业务工作范围进行职责分工,以落实第一阶段相关推进任务。 1)市科委l 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协助领导小组协调相关推进事宜;l 牵头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作计划及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实施方案;l 开展示范运行推进机制与体制研究;l 负责组织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工作。 2)市发改委l 协助开展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政策研究;l 协助制定节能与新能源
14、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及示范推广鼓励政策。 3)市经委l 制定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l 牵头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及示范推广鼓励政策;l 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l 负责指导快速充电站的建设。 4)市财政局l 牵头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税收及路桥费补贴方案并组织实施;l 2010年6月前落实市级配套财政资金。 5)市交委l 牵头起草出台出租车及公交车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l 协助落实出租车及公交车的示范运行。 6)市国资委 牵头确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示范车队和营运单位。 7)市环保局l 负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减排指标体系和监测
15、,参与示范运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评价l 负责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环保优惠政策。 8)市机关事务管理局l 牵头出台公务车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l 负责在2010年前落实300辆节能与新能源公务车投放运行。 9)市运管局l 牵头落实示范推广的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车具体车型,制定投放计划,确定示范线路;l 负责在2010年前落实700辆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投入示范运行;l 协助收集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运行信息。 10)市公安局出管办l 负责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的日常监管;l 负责协调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的车辆注册等相关行业准入的服务工作。 11)长安汽车公司l 协助起草出台公务车、出
16、租车、公交车采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协助落实示范公务车和出租车;l 协助办公室完成日常事务工作;l 完成产品公告申报、按需进行生产制造;l 搭建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及运行信息收集,负责使用信息收集;l 长安混合动力汽车的售后服务及运行保障。 12)恒通客车公司l 协助落实示范公交车;l 牵头气电混合动力客车的研发、测试;l 完成产品公告申报、按需进行生产制造;l 恒通混合动力客车的售后服务及运行保障。 13)中汽院l 协助开展示范运行相关政策研究;l 参与混动汽车匹配、测试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过程中的技术支撑。2日常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委,市科委为该项工作配备三位
17、专职工作人员,挂靠市科委高新处。另成立了重庆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示范推广的产业及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和建议。四、试点工作计划1车辆规模、用途和车型车辆规模:计划第一阶段至2010年底示范推广1000辆以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混合动力汽车;第二阶段2012年示范推广运行新能源汽车车辆6000辆,生产销售突破24000辆,进一步推广油电、气电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推广试点。车辆用途: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第十条明确提出“示范运行优先在城市公交、公务、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实施”,按此精神重庆市拟在以下几个领域进行投放:一是公交车的新增和更新;二是出租车新增和更新;三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节能 新能源 汽车 示范 推广 试点 实施方案 正式 上报 科技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