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ppt
《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7.1 引言 7.2 常用简单分组码 7.3 线性分组码 7.4 循环码 7.5 卷积码 7.6 m 序列,7.1 引言7.1.1 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数字信号传输的有效性而采取的编码称为信源编码;为了提高数字通信的可靠性而采取的编码称为信道编码。,2、信道编码(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控制编码是在信息序列上附加上一些监督码元,利用这些冗余的码元,使原来不规律的或规律性不强的原始数字信号变为有规律的数字信号;差错控制译码则利用这些规律性来鉴别传输过程是否发生错误,或进而纠正错误。,7.1.2 纠错编码的分类(1)按照信道编码的不同功能,可以分
2、为检错码和纠错码。(2)按照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的检验关系,可以将它分为线性码和非线性码。(3)按照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之间的约束方式不同,可以将它分为分组码和卷积码。(4)按照信息码元在编码后是否保持原来的形式,可以将它分为系统码和非系统码。(5)按照纠正错误的类型不同,可以将它分为纠正随机错误码和纠正突发错误码。(6)按照信道编码所采用的数学方法不同,可以将它分为代数码、几何码和算术码。随着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可以将信道编码器和调制器统一起来综合设计,这就是所谓的网格编码调制。,7.1.2 差错控制方式,检错重发(ARQ)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只需要少量的冗余码,就可以得到极低的输出误码
3、率;(2)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需要反向信道,故不能用于单向传输系统,并且实现重发控制比较复杂;(2)通信效率低,不适合严格实时传输系统。混合纠错方式是前向纠错方式和检错重发方式的结合。,检错重发方式:,7.1.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码长:码字中码元的数目;码重:码字中非0数字的数目;码距:两个等长码字之间对应位不同的数目,有时也称作这两个码字的汉明距离;最小码距:在码字集合中全体码字之间距离的最小数值。码率:信息位k 与码长n之比;编码效率:在给定误码率要求下,非编码系统与编码系 统的性噪比之比。纠错码的抗干扰能力完全取决于许用码字之间的距离,码
4、的最小距离越大,说明码字间的最小差别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分组码的最小汉明距离d0与检错和纠错能力之间满足下列关系:(1)当码字用于检测错误时,如果要检测e个错误,则 d0 e+1(2)当码字用于纠正错误时,如果要纠正t个错误,则 d0 2t+1(3)若码字用于纠t个错误,同时检e个错误时(et),则 d0 t+e+1 编码效率Rc可以用下式表示:,7.2 常用简单分组码 7.2.1 奇偶监督码 可以表示成为(n,n-1)。如果是奇监督码,在附加上一个监督元以后,码长为n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奇数个;如果是偶监督码,在附加上一个监督元以后,码长为n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偶数个。an-1+a
5、n-2+a1+a0=0,奇偶监督码的编码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电路实现。,如果码组B无错,BA,则M0;如果码组B有单个(或奇数个)错误,则M1。,7.2.2 行列监督码 行列监督码又称水平垂直一致监督码或二维奇偶监督码,有时还被称为矩阵码。,二维奇偶监督码适于检测突发错码。二维奇偶监督码不仅可用来检错,还可用来纠正一些错码。,7.2.3 恒比码 恒比码又称等重码,该码的码字中1和0的位数保持恒定的比例。具体情况见表8-3。目前我国电传通信中普遍采用3:2码,国际上通用的ARQ电报通信系统中,采用3:4码即7中取3码。,7.3 线性分组码 7.3.1 基本概念 分组码是一组固定长度的码组,
6、可表示为(n,k),通常它用于前向纠错。在编码时,k个信息位被编为n位码组长度,而n-k个监督位的作用就是实现检错与纠错。这样,一个k比特信息的线性分组码可以映射到一个长度为n码组上。,线性分组码的主要性质如下:(1)任意两许用码之和仍为一许用码,也就是说,线性分组码具有封闭性;(2)码组间的最小码距等于非零码的最小码重。对偶校验时的监督关系。在接收端解码时,实际上就是在计算:S=bn-1+bn-2+b1+b0 若S0,则无错;若S1就认为有错。,例如r 3,若取r=3,则n=k+r=7。假设S3、S2、S1三位校正字码组与误码位置的关系如表8-4。根据表8-4,可以构成如下关系式:,当r个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章 差错控制编码 差错 控制 编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