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及作业测定.ppt
《标准工时及作业测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工时及作业测定.ppt(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标准工时及作业测定,讲义大纲,1.标准工时的定义2.标准工时的用处3.标准工时的构成4.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4.1经验判断法(估工法)4.2历史记录法(统计分析法)4.3作业测定4.3.1时间研究(秒表测时)4.3.2工作抽样4.3.3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MOD法既模特排时法)4.3.4标准资料法,内容,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的概念 标准时间的特点 标准时间的作用 标准时间的构成 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标准时间的概念,标准时间的含义是: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这里“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指通过方法研究后,所确定的操
2、作条件和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与“正常速度”是指标准时间是适合大多数作业者的时间;“标准作业”又是标准时间的依据,是时间研究的结果。,标准时间的特点,客观性:对于某一标准化了的作业操作,标准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一个量值。,可测性:只要将作业标准化了,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操作进行测定,以确定标准时间的量值。,适用性:标准时间是以普通熟练工人以正常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劳 动标准时间,不强调以过分先进或十分敏捷的动作完成某项操作 的时间,所以它应该是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标准时间的作用,作业方法的比较选择 对于不同的作业方法透过方法研究、作业测定,可以选择最好的作业方法。工
3、厂布置的依据 有了产品,制程作了分析,每个作业制定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每个作业(部门)的负荷,依据负荷测算所需的作业空间,可达到更为流畅的工厂布置。可预估工厂负荷产量 工厂空间有多大,制程上有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工厂产能。,标准时间的作用,生产计划的基础 生产管制部门的生产计划,因有了标准时间,可以更精确的做生产计划,如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依标准时间来做人力调整。可作为人力增减的依据 做何产品?计划产量多少?工作日多少?每日计划工作时间多少?有了上面的资讯再加上有了标准时间,即可计算所需的人力,也就可有准备的进行增补或调整。可作为新添机器设备的依据 机器产能(标准时间换算)可得知生产量起
4、伏时所需要的机器数量。,标准时间的作用,流水线生产的平衡 一条流水线,诸多工序,依各工序的标准时间来配置人力,使生产线平衡,流畅。可决定人工成本 对制造成本及外加工之费用可依标准时间做基础来估算。可作为效率分析的基础 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多少产品,有了标准时间,就可计算效率因有明确的计算得予提升。,标准时间的作用,工作人员效率奖金计算基础 有标准时间,才可得正确合理之效率,效率的好坏在薪资的奖金上应予反应,可得激励作用。减少管理依存度 每日的工作绩效透过计算,并反应在奖金上,易于激发工作人员自主自动的工作态度。,标准时间构成,观察时间,评比因数,宽放,正常时间,标准时间,标准时间观察时间评比系数
5、(1宽放率),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经验判断法(估工法)由定额员(或估工小组)根据产品的设计图样、工艺规程或产品实物,考虑到使用的设备、工装、原材料及其他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凭生产实践经验估算出工时消耗而制定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误差较大。,历史记录法(统计分析法)历史记录法以记工单记录为凭证,根据过去生产的同类型 产品或零件、工艺的实耗工时或产品的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来推断同等内容工作的时间标准。其不足之处在于其标准时间 中包括其他工作时间、私事延迟等。虽然此法比经验判断法具 有科学性,但仍不能作为计算成本等的可靠依据。,制定标准时间的方法,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是在方法研究基础上,对生
6、产时间、辅助时间等加以分析研究,以求减少或避免出现在制造业中的无效时间及制定标准时间而进行的测定工作。作业测定是一种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决定时间标准的方法,目前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均采用时间研究来制定劳动定额。,作业测定,作业测定 作业测定的定义 作业测定的用途 作业测定的方法 1.秒表时间研究法 2.MOD排时法 作业测定方法的应用,作业测定的定义,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为作业测定下的定义是:“作业测定是运用一些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种特定的工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时间的一种方法。”合格工人:具备必要的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和教育程度,并具备 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所从事的
7、工作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标准状态:经过方法研究后指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及其有关设 备、材料、负荷、动作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的状态。正常速度:指平均动作速度,每天没有过度的肉体和精神疲劳,容易持续下去但须努力才能达到。,作业测定的用途,运行一个作业系统 通过作业测定为某项作业确定标准时间,作为编制作业计划及控制生产进程的依据,用于平衡作业组成员之间的工作量,估算价格,制定劳动定额,控制成本,评价绩效。改善一个作业系统 通过观测各个单元作业或全部作业所需的时间或时间变动,找到改善工作的途径。,作业测定的用途,评价作业系统 当完成某项作业有两种以上的方法时,可通过作业测定,比较各种方法的效率,在相同条
8、件下从中选取工时最短的理想方法。用于挖掘时间利用方面的潜力 挖掘时间潜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尽量减少或消除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时间浪费。,作业测定的方法直接法,秒表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是利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在一段时间内对作业的执行情况直接的连续观测,把工作时间以及与标准概念(如正常速度)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等数据,一起记录并给予一个评比值,再加上一定的宽放值,最后确定出该项作业的时间标准。工作抽样 工作抽样是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地观测操作者。利用分散抽样来研究工时利用效率,具有省时、可靠、经济等优点,因此,成为调查工作效率、合理制定工时定额的通用技术。,作业测定的方法合成法,预定时间标准
9、法(PTS法)利用预先为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察或测定。由于能精确地说明动作并加上预定工时值,因而有可能比用其他方法提供更大的一致性。而且不需要对操作者的熟练、努力等程度进行评价,就能对其结果在客观上确定出标准时间。标准资料法 是将直接由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准法所测得的测定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分析整理为某作业的时间标准,以便将该项数据应用于同类工作的作业条件上,使其获得标准时间的方法。,作业测定方法的应用,作业测定方法的应用,秒表时间研究,秒表时间研究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 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时间观测表时间研
10、究表格铅笔计算器测量距离及速度的仪器等,时间研究的工具,时间观测表,时间研究的工具,时间研究表格,时间研究的步骤,1.收集资料2.划分操作单元3.测定时间4.时间评比5.宽放时间6.制定标准时间,收集资料,时间研究需预先确定下列问题:确定操作方法 在测定之前,要先确定最佳的作业方法,才能按照正确的、通行的某种测定来确定使用可行的最佳作业方法时的标准作业时间。这样一来,一次确定了的标准时间可作为推进生产的管理计划,且作为控制和评价的基本尺度而得以应用。确定材料规格 在机械加工中,不同的材料一般应选用不同刀具,不同的加工尺才有不同的加工次数。因此,在时间研究之前,必须先就材料规格的标准化进行讨论,
11、并予以确定。,收集资料,确定所使用的工艺装置 因为机床的性能、精度、功率、附件状况、工具、夹具等对加工时间均有明显的影响。确定被观测者的素质 时间研究人员要慎重挑选被观测的对象。一般应挑选“平均 工人”作为观测对象。所谓平均工人是指该工作人员在智力、体力、技术熟练程度均为同类工人的平均程度。记录工作的环境因素 如温度、湿度、照明、噪声程度等。,收集资料,时间研究表格应在实际观测之前,计入下列各资料:操作工人姓名或工号使用机器性能工具、夹具、手工具等设备数据至少应计入代号详密之工作方法及操作之动作单元,并取得现场主管之确认工作材料规格包括质料、硬度、加工尺寸、加工质量要求工作环境条件测时人员姓名
12、、时间、地点,划分操作单元,将操作划分为细微之单元,以便衡量。其理由有下列四点:便利确切之记述划分各单元可得各单元之标准时间一般人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均保持相同的速度,而划分单元可将各单元个别赋予评比,补救速度不平均之弊可易于查出操作单元实际工时之过长或过短,划分操作单元,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点和终点,在划分操作单元,明确分解点;单元时间愈短愈好,但以使时间研究人员能精确测记为宜。一般认为以0.04min(2.4s)为宜;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单元分开。因为时间研究主要测定人工单元;尽可能使每一人工单元内的操作动作为基本动作(如伸手、握取等),以便易于辨认;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规则单元
13、、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规则单元是加工每个工件都有规则性地出现的单元,间歇单元是加工过中偶尔出现的单元,外来单元为偶发事件,且将来不需列入标准时间以内.,单元划分原则,划分操作单元(例),例:从椅子旁站起,走到电视机处,切换频道,返回椅子旁,坐下,测定时间方法,用秒表测时的方法有连续计时法、反复计时法和循环计时法等连续计时法 计时开始时首先启动秒表的指针,为避免指针回零时所产生的时间累计误差,在整个时间测定过程中,秒表要持续工作。观测者将上、下作业的分界点的时刻读取并记录下来,待观测终了后,用减法分别求出各个作业要素的时间值。优点:将整个操作过程详细纪录,增加数据确实性缺点:书面作业较为
14、繁多,测定时间方法,反复计时法(归零法)在每一单元开始时将秒表按行,指针由零位开始走动。待本单元终止,迅速按停秒表,使指针归零。此时第二单元开始,同时将秒表按行,使指针又由零开始走动。此时同时记下上一单元的时值,以此类推。优点:在观测中,各单元次序如有差错时,可以不必另行标明,延迟及外来单元均可不记入缺点:迟延及外来单元未予记录,使数据失去确实性,使分析导致错误,测定时间方法,循环计时法 在测定作业时间很短的工序时采用。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要按单个作业要素计时非常困难。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每次去掉一个作业要素,将其他作业要素合并,最后通过运算求出每个作业要素的延续时间。假设某工序有a、b、c、d、e
15、 5个操作单元,每次只记录4个单元的时间值:A=a+b+c+d=28s,B=b+c+d+e=30s,C=a+c+d+e=29s,D=a+b+d+e=23s,E=a+b+c+e=23s,设X=(a+b+c+d+e),则4X=4(a+b+c+d+e)=133s,X=33.25s a=X-B=33.25-30=3.25s,b=X-C=33.25-29=4.25s c=X-D=33.25-23=10.25s,d=X-E=33.25-23=10.25s e=X-A=33.25-28=5.25s,测定时间观测次数,为什么同样操作要做若干次观测 同一操作者连续操作,因下列各种原因,使各单元每一次所 用时间并
16、非完全相同。,因为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取用时 间也就不相同;读取秒表的误差;对象品质的差异等。,测定时间观测次数,影响观测次数的因素,操作者的技术程度;操作本身的稳定性(如材料规格不一,品质时有变化 等)测时的精度要求不一,观测次数亦不同,测定时间观测次数,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误差界限法 此法计算观测次数N的公式如下(误差为5,可靠度为95):,例题:某一单元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8,7,6,7,6,6,7 平均值欲得误差5%,可靠度95%问需观测多少次?,测定时间观测次数(例),测定时间观测次数,通用电气公司推荐的观测次数表,测定时间剔除异常值,剔除异常
17、值三倍标准差法 设观测n次所得的时间是:X1、X2、X3、Xn,均值为:标准偏差为:,测定时间剔除异常值,剔除异常值三倍标准差法,正常值为X3内的数值,超出值为异常值,例题:某单元观测20次,数据如下:10,10,10、10、10、10、10、10、10、10、10、9、9、10、10、9、14、10、10、9,利用观测数据确定管理界限,如有异常值,剔除后再计算新的管理界限。,测定时间剔除异常值(例),测定时间计算观测时间,计算观测时间 剔除异常值的每一个单元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单元的操作时间。单元操作时间(观测时间)/次数,时间评比,对时间进行评比的原因 实际的操作时间,随技术困难度
18、和操作者的努力程度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必须将熟练优异工人所做的时间调整增高,或将 差劣工人的时间调整减少,以符合“正常速度”的标准。评比系数 评比系数是对观测时间平均值加以修正,使其结果较接近于正常状况。其表示方法为:正常时间(Normal time)=观测时间(Time observed)评比系数(Rating factor),时间评比,关于评比的方法,较客观且广泛应用的有四种:平准化法(Leveling)速度评比法(Speed Rating)客观评比法(Objective Rating)合成平准化法(Synthetic Leveling)四者之中,最被广泛应用的是平准化法和速度评比法,时间
19、评比,平准化法(Leveling)平准化法(leveling)又称西屋法(westinghouse 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后来又由劳雷(lowry)、曼纳特(maynard)和斯太基门德(stegemerten)完成整 个体系。它应用最为广泛,它从4个角度评价作业者。衡量工作的4个影响因素 平准化法将衡量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成4类:熟练(skill)、努力(effort)、工作条件(condition)、一致性(consistency);再将每个评比因素分成若干高低程度的等级,各等级赋予固定而 适当的系数。评比时,将各因素的系数相加,即得评比系数。,平准化法评比系数表,时间评
20、比,速度评比法(Speed Rating)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即60分法、100分法及75分法.,60分法与100分法:此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或100分。75分法:这是由英国时间研究专家所提出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采取自然的标准为依靠,也就是现在管理上公认的,在有刺激的情况下比无刺激的情况下速度要快13,所以可依照此种有刺激情况下的速度为理想速度的标准。即在有刺激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80,133,100 在无刺激的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60,100,75,各种评比的例子,具体评比举例,时间评比,时间评比,客观评比法(Obje
21、ctive Rating),是蒙代尔研究出来的一种评定方法。这种方法把速度的评定工作归纳为两种判断:A:被观察的操作速度;B:作业的困难程度;以简化研究人员的评定工作。客观评定法的基础,是不需要判断作业困难程度的影响,只需归纳成客观项目,用能观察到的现象为基础。因此,在评定中唯一需要作出判断的现象,是被观察到的操作速度。,时间评比,合成平准化法(Synthetic Leveling),是美国工业工程师(K.L.Morrow)于1946年提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先求出工作中某些要素的实际观测的时间值与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比值,即:评定系数=预定动作时间数据/平均观测时间 然后求出要素平均评定系
22、数,以该平均值作为该项工作所有要素的评定系数。,宽放时间,观测时间经过评比得到的正常时间还需要经过宽放才能制定出标准时间。宽放时间的定义 工人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宽放时间,增加宽放时间的原因,操作周程中操作的疲劳,需要休息。操作者个人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更衣等。操作者听取班长或车间主任的指示,或本人指示助手等,而使 本身工作停顿。操作者领材料、工件、对象及完成件、工具的送走等。操作中等待检验、等待机器的
23、维修、保养、等待材料等。操作者从事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工作场所、擦拭机器、所需对象的准备和操作中、操作完后工作场所、机器、物料及 工具的清理工作。操作者从事刀具的刃磨、更换皮带、调整机器等工作。,宽放时间,宽放时间的构成,人为宽放:私事宽放、疲劳宽放 非人为宽放:作业宽放、集体宽放 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他宽放 注:企业根据标准时间的使用目的不同,判断宽放时间的具体构成。从ST管理角度出发,很多企业的宽放时间中并不包括作业宽放、集体宽放、特殊宽放。,宽放时间,宽放时间的种类,私事宽放(生理宽放)它是补偿作业中断的时间。包括解决私事,满足喝水、上 厕所、擦汗
24、、更衣等生理要求的时间等。若工厂的作业环境良好,人的生理需求基本一致,对个人 或作业不单独设定,全厂统一安排。若上下午工厂有统一规定的休息时间,则标准时间 中不再考虑。每天8 小时工作,上下午无规定的休息时间时:对于轻松工作,一般为正常时间的2一5。对于较重工作(或不良环境)则大于5。对于举重工作(或天气炎热)定为7。一般情形多以正常时间的5计。,宽放时间,宽放时间的种类,疲劳宽放 它是由于作业停止,延迟,速度下降而发生的补偿时间。作业者在一段时间的连续工作后,有疲劳感或劳动机能衰退的 现象,称为工作疲劳。为了消除疲劳,必须给予宽放时间。它 是由作业环境,作业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体力上,精神上疲
25、劳 引起。带来疲劳的各种原因如下:a)作业环境:温度、照明、废气、噪音、空气、湿度 b)作业条件:作业强度、作业场所、作业的体能要求、作业的精密度 一般情况下,取疲劳宽放率为男:4%,女:5%。,宽放时间,宽放时间的种类,作业宽放 它是对于作业中不规则要素发生时的补偿时间。有时,它 是作业中难免的,但是并不包括于正规作业中。集体宽放 整组进行集体作业时,对于熟练程度的差异和工位编排所 产生的损失等的补偿。特殊宽放 除了上述宽放,其余必要的宽放总称为特殊宽放。包括学 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以及其他宽放。企业根据标准时间的使用目的不同,判断是否包括特殊宽放。,宽放时间,宽放率的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 工时 作业 测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