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利用.doc
《毕业设计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余热锅炉烟气余热利用.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1.1焦炉煤气的资源及利用现状11.1.1我国焦炉煤气的利用现状11.1.2 国内外焦炉煤气的利用方式21.2我国的能源形势与政策2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5第二章 焦炉煤气的基本工艺和净化62.1 焦炉煤气的特点62.2 焦炉煤气的工艺流程62.3.焦炉煤气的净化72.3.1焦炉煤气的初冷和焦油氨水的分离72.3.2煤气中焦油雾的清除82.3.3煤气中硫的清除8第三章 发电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103.1 公司情况介绍103.2 方案选择103.3 设计及选型123.3.1发电机组的选型123.3.2主要技术参数133.3.3燃气发电机组主要性能特点143.4燃气内燃机尾气
2、余热的利用15第四章 余热锅炉设计174.1 烟气参数的计算174.2 余热锅炉换热系数的计算184.2.1 管外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194.2.2管内对流换热系数204.2.3总换热系数的计算234.3阻力计算264.3余热锅炉外形设计与外部附件选型26第五章 节能及技术经济评价275.1投资估算275.2技术经济评估285.2.1技术经济评价285.2.2评价结论295.3节能评估295.3.1煤气消耗量的计算295.3.2发电量计算295.3.3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量计算295.3.4节能计算30第六章 全文总结316.1论文的结论316.2进一步展望31参 考 文 献33致 谢34附录一:
3、外文翻译及原文附录二:CAD图纸第一章 绪 论1.1焦炉煤气的资源及利用现状1.1.1我国焦炉煤气的利用现状我国生产焦炭的企业类型主要有:钢铁企业附属的焦化厂、城市煤气厂、以生产焦炭为主的独立焦化厂和土焦企业。钢铁企业附属焦化厂中的焦炉煤气利用率比较高,但是利用焦炉煤气生产的产品比较单一,用于发电或深加工的比例较小,存在 高质低用的现象。因此,钢铁企业附属焦化厂富余的焦炉煤气可看作是潜在的可被利用资源。随着“ 西气东输”项目和沿海LNG(液化天然气的简称)气站的建设,部分供应城市煤气的焦化厂,如北京焦化厂、天津煤气厂、山西神州焦化、上海焦化厂、青岛煤气厂等,将面临天然气取代焦炉煤气作为城市燃气
4、的状况。例如,北京焦化厂目前已经被关停。未来这些焦化企业过剩的焦炉煤气迫切希望找到经济、高效的利用途径。因此,城市煤气厂的富余焦炉煤气也可认为是潜在的可利用资源。独立焦化厂的焦炉煤气资源中,只有极少部分的焦炉煤气通过发电、合成氨等方式利用,其余则被直接燃烧后排空。因此,独立焦化厂的这部分焦炉煤气可认为是待利用的资源。土法炼焦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土焦企业技术、设备非常落后,因此不能对焦炉煤气加以利用, 只能直接燃烧后排空。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格执法下,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土焦炉将全部被关闭。这部分市场份额将主要由独立焦化厂代替,同样面临着焦炉煤气的利用问题。因此,土焦企业的这部分焦炉煤气可认为是潜在的
5、可利用资源。综上所述,2005年我国焦炉煤气资源估算如表1-1所示。表1-1 2005年我国焦炉煤气资源估计焦化企业类型焦炭产量(万吨)焦炉煤气资源(亿)总量焦炉用待利用或潜在可利用机焦钢铁企业焦化厂80433420342城市煤气厂独立焦化厂15042640309331土焦1215522527合计243001034334700从表1-1可以看出,我国焦炉煤气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待利用或潜在可利用的焦炉煤气就有700亿, 仅独立焦化厂每年就有近300亿 的焦炉煤气可以被利用。1.1.2 国内外焦炉煤气的利用方式目前在国内外,焦炉煤气的可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焦化厂将焦炉煤气用于加热焦炉的燃
6、料;(2)轧钢厂将净化后的焦炉煤气用作燃料;(3)焦炉煤气用作城市煤气;(4)焦炉煤气用作化工原料合成氨;(5)焦炉煤气用作苯加氢的氢源;(6)焦炉煤气用于锅炉和蒸汽轮机以及燃气轮机发电;(7)焦炉煤气制甲醇;(8)焦炉煤气还原生产海绵铁;(9)焦炉煤气用于燃气内燃机发电。在这些利用方式中,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是焦炉煤气直接燃烧,再带动发电机组发电,燃气内燃机发电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环境保护。燃气内燃机燃用焦炉煤气(净化、脱硫后)不产生灰份及炉渣,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少。(2)发电热效率高。随着燃气内燃机发电技术的成熟,将燃气内燃机用于联合循环发电热效率已达55%,而
7、燃气内燃机的热效率一般在38%左右,热能利用率较高,能大大地节约燃料资源。(3)节约用水。由于燃气内燃机不需水,可节约宝贵的水资源。(4)电厂占地面积。燃气内燃机体积较小,辅助系统少,占地面积一般较其他类型电厂少,可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5)运行维护方便,费用较低。燃气内燃机电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及控制简单,因而电厂员工仅为其他电厂的一半左右,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另外,由于燃气内燃机电厂设备简单和故障率较低,维护费用较低。(6)具有良好的调峰性能。燃气内燃机单循环起动快,带负荷快,能随时停机,非常适合于每天开停带峰荷的运行方式,是高效率的调峰机组,同时也可做应急电源。(7)工期短。燃气内燃机设备
8、简单且多为组装式,因而其建设工期短,比煤(油)电厂可节省工期一年以上。(8)厂用电率低。燃气内燃机电厂的厂用电率一般为5%,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1.2我国的能源形势与政策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得以实现令世界瞩目的高速经济增长,能源的支持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能源储量中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占世界的份额较大,而石油和天然气相对匮乏。截止2005 年底,我国煤炭的可开采储量为1145亿吨,约占世界的12.6 %,而石油可开采储量为22亿吨,仅占世界的1.3%。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从1978 年的5.7 亿吨标准煤上升到了2005 年的22.2亿吨标准煤 ,增长了
9、近4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均以煤炭为主,以2005年为例,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8.7%,石油占 21.2%,天然气占2.8%,水电、核电占7.3% 。 虽然从1991 年至2001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如图1-1 所示,但2001年以 后,该比例是逐年上升的,这说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尽管对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预测有不尽相同的结果,但基本结论都显示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存在。预计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需求量至少达25-33亿吨标准煤,比较集中的估计是29-30亿吨标准煤, 其中煤炭消费占
10、一次能源比重仍在60%左右。如果2050年要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人均能源消耗至少要达到3-4吨标准煤,能源需求总量为50亿吨标准煤左右。 图1 - 1我国近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 ) 煤炭资源形势严峻,煤炭生产任务艰巨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按目前的可开采储量和每年的开采量计算,煤炭可开采的年限不超过70年。( 2 ) 交通运输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国的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大部分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西部、新疆北部和云贵川等省,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占总量的85.3%,而13个沿海工农业发达省、市的煤炭资源仅占煤炭资源总
11、量的3.4 %。因此,我国主要煤炭生产地和主要消费地严重背离,造成了目前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煤炭运输格局。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本身就十分紧张,随着能源消费的增加,交通运输业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 3 )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我国长期以煤炭作为能源利用的主体,造成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目前,中国燃煤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比例非常低,2005年新投产的姗煤机组的装机容量达到5500万千瓦,但安装并运行脱硫装置的只有40%。2005 年,全国SO2仇排放总量高达254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中国酸雨区已约占全国面积的30 %。酸沉降、光化学烟雾、细颗粒物己经在城市密集地区构
12、成严重的区域性污染,燃煤是造成上述污染的主要原因门 .与此同时,煤炭开采过程也破坏了大量的 水资源和土地,造成了地表塌陷、水土流失、沙漠化、固体废弃物对土地的压占和污染等,我国因煤炭开采而引发的土地塌陷面积已达40万公顷。( 4 ) 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我国目前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污染物,所引起的危害可能有:早涝灾害、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传染病蔓延趋势增长、海平面升高淹没低地、冰川消失、稀有物种灭绝等。 尽管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不高, 但巨大的总量和快速的排放增长已经引起国际社会担忧。预计在2001年至2025年间,中国的排放量将从占西欧国家总排放量的8%上
13、升到167%,从美国排放量的53 %上升到82 %, 203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排放国 。我国已于2002年9 月加入了京都议定书,虽然目前还没有减排的任务,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然要在未来承担一定的减排义务。事实上,中国已经同加拿大、意大利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就议定书框架下的“ 清洁发展机制(CDM) ”展开了项目合作.总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要伴随着能源消耗,特别是煤炭消耗的增加.但是,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空气、水和其它形式的污染。党的“ 十六大”提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
14、, 我国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社会、资源、能源和环境体系,必须走一条符合实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996年8月9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务院国发(1996)36号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司1996年12月关于“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若干主要问题的说明、国务院1996年8月3日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中均明确指出,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
15、合理利用,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生产电力。单机容量0.512MW范围内的发电机组符合并网条件,电力部门都应允许并网,签订并网协议,免交上网配套费,并在核定的上网电量内优先购买,不参加电网调峰。国家经贸委1999年4月26日下发的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对于综合利用的小火电机组,不在关停范围内。国家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要按照国家对综合利用的有关政策继续给予支持。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每年待利用的焦炉煤气数量巨大。为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以此为研究课题,着重研究了利用焦炉煤气发电的可行性以及对其尾气中余热利用的问题,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焦炉煤气资源的利
16、用数量和效率。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炼焦的基本生产工艺首先了解焦炉煤气的特点,包括焦炉煤气的成分,以及焦炉煤气的一些物理特性。然后了解焦炉煤气生产的工艺流程和各个流程基本的工作。最后了解焦炉煤气净化过程,包括焦炉煤气的冷却,除焦油,除硫等元素的过程和方法。2焦炉煤气发电系统的设计与选型首先介绍是公司概况以及企业所需要达到的要求,然后发电系统的设计与选型包括发电机组的比较选择,发电机组的各个参数的对比选择,以及后面发电机组数量的确定以及设备备用等情况的选择。3焦炉煤气发电系统高温尾气的综合利用高温尾气的余热利用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其主要为余热锅炉的设计,包括设计锅炉的形式以及采用的换热形
17、式,锅炉的具体设计又包括锅炉换热面积的设计,外壳的设计以及内部换热管的设计以及换热系数等等参数的计算。4焦炉煤气系统的节能及经济评价通常决定一种技术能否在实践中得到快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经济性,如成本、投资回收期等。本文选取焦炉煤气发电系统的投资、总成本费用和流动资金等进行了计算,评价了基准项目的技术经济性。研究了系统产品成本的分摊方法,进行了燃料( 原料)价格、产品价格和产品产量的敏感性分析,评价了规模扩大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针对不同规模的焦化厂,选出了最佳投资项目。第二章 焦炉煤气的基本工艺和净化2.1 焦炉煤气的特点焦炉煤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
18、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得到的可燃气体,是炼焦产品的副产品。主要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焦炉煤气的特点:1、焦炉煤气发热值高1672018810,可燃成分较高(约90%左右);2、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的气体;3、焦炉煤气因含有CO和少量的而有毒;4、焦炉煤气含氢多,燃烧速度快,火焰较短;5、焦炉煤气如果净化不好,将含有较多的焦油和萘,就会堵塞管道和管件,给调火工作带来困难;6、着火温度为600650 。7、焦炉煤气含有(550%),(2327%),CO(58%),(1.53.0%),(37%),(0.5%),(24%),密度为0.450.50 。2.2 焦炉煤气的工艺流程炼焦生产工艺流程:现代焦炭生产过
19、程分为洗煤、配煤、炼焦和产品处理等工序。工艺流程图如下图2-1:干 燥原煤场配 煤洗 煤贮煤场筛 分熄 焦炭化室焦炉煤气饱和器初冷器焦 炭粉 碎贮煤塔图2-1炼焦工艺流程图 1)洗煤原煤在炼焦之前,先进行洗选,目的是降低煤中所含的灰分和去除其他杂质。 2)配煤将各种结焦性能不同的煤按一定比例配合炼焦,目的是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扩大炼焦用煤的使用范围,合理地利用国家资源,并尽可能地多得到一些化工产品。 3)炼焦将配合好的煤装入炼焦炉的炭化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两侧燃烧室加热干馏,经过一定时间,最后形成焦炭。炭化室内成焦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结焦过程示意图 4)炼焦的产品处理 将炉
20、内推出的红热焦炭送去熄焦塔熄火,然后进行破碎、筛分、分级、获得不同粒度的焦炭产品,分别送往高炉及烧结等用户。熄焦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湿法熄焦是把红热焦炭运至熄焦塔,用高压水喷淋6090s;干法熄焦是将红热的焦炭放入熄焦室内,用惰性气体循环回收焦炭的物理热,时间为24h。 在炼焦过程中还会产生炼焦煤气及多种化学产品。焦炉煤气是烧结、炼焦、炼铁、炼钢和轧钢生产的主要燃料。2.3.焦炉煤气的净化2.3.1焦炉煤气的初冷和焦油氨水的分离煤气初冷的目的:一是冷却煤气,二是使焦油和氨水分离,并脱除焦油渣。在炼焦过程中,荒煤气从焦炉炭化室经上升管溢出的温度为650-750C,首先需要经过初步冷却,将煤气温
21、度降至22-35C,荒煤气中所含的大部分水汽、焦油气、萘及固体微粒被分离出来,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等腐蚀物质也溶于冷凝液中,从而减少净化设备及管道的堵塞和腐蚀;煤气经冷却后,体积变小,从而使减少将煤气送往后续净化工序的动力消耗;较低的煤气温度,也是保证煤气净化效果及炼焦化学产品回收率和质量的先决条件。煤气的初步冷却分两部进行:第一步是在集气管及桥管中用大量的循环氨水喷洒,使煤气的温度冷却达到82-86C;第二步在根据后续煤气净化工艺的要求在煤气初冷器中冷却到22-35C。煤气在桥管和集气管内的冷却,是用表压为0.15-0.2MPa的循环氨水通过喷头强烈喷洒进行的,当细雾状氨水与煤气充分接触时,由
22、于煤气温度很高而湿度又很低,故氨水吸收煤气显热并大量蒸发,两者间快速进行着热和质的传递。传热过程取决于煤气和氨水的温度差,煤气将热量传给氨水得以冷却,所传递的热量为显热,约占煤气冷却放出热量的10%-15%。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是循环氨水液面上的水汽分压和煤气中水汽分压之差,氨水部分蒸发,煤气温度急剧降低,以供给氨水蒸发所需的潜热,此部分热量约占煤气冷却所放出总热量的75%-80%。另有约占所放出总热量的10%的热量有集气管表面散失。通过上述过程煤气温度由650-750C降至82-86C,同时有60%左右的焦油气冷凝下来。由于煤气的冷却主要靠氨水的蒸发,所以,氨水喷洒的雾化程度好,循环氨水的温度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余热 锅炉 烟气 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