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统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doc
《建筑系统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系统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建筑系统中暖通空调节能技术【摘 要】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是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用。在暖通空调作为改善室内环境的关键技术时,其节能技术的分析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采用节能技术,可以使现有暖通空调系统节能20-50。这将对日益尖锐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暖通空调;建筑节能1 暖通节能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能耗也随之不断增加,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9以上,有些地区甚至已经接近42。而在建筑能耗里,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总能耗的30 50,而且还在逐年上升,这势必造成能源供求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对这些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地球资源日
2、益匮乏,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硫化物、烟尘、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增加和酸雨现象频繁发生,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果能够采用节能技术,将现有暖通系统节能20 50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研究暖通节能技术意义重大。2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原则舒适性与节能之间的矛盾统一。1)以节能为原则,将热舒适指标pmv在工程中加以实际应用,即利用支配热舒适的各因素(温度、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劳动强度)的巧妙组合,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协调。2)满足个人需求,不强求全面统一(温度、湿度)个人与全体兼顾,对节能和控制的灵活性均有利,即参数设定值采用程序统一设定与就地设定相结
3、合的方式。3)满足新的舒适要求,尽管影响人体舒适的主要因素为舒适环境但对于生活环境中的声(噪声),光(照明)、色(色彩)要求同样应予以满足。这有利于满足人的舒适感,实现动态自然境界,这对节能是有利的。4)控制室内空气品质。有关为消除voc,细菌、浮游尘埃,臭味等的通用量的研究一直都在进行中。总的发展趋势是通风量应增大,而注意室内进排风的气流组织,以便有效地利用室内的通风量。3 暖通节能技术措施3.1蓄冷技术蓄冷技术是人类在面对能源危机时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技术革新,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利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制冷,将冷量以冰或水的形式储存在蓄冷设备中:在
4、电力高峰时段,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供给空调使用,达到电网的移峰填谷、节省运行电费、节能环保的目的。冰蓄冷和区域供冷除了节能环保外,更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首先,我国现在主要以火力发电为主,发电机的可调配性不强,所以很难随意控制或改变它的发电量。使用冰蓄冷技术,就可以让电厂的发电机组夜间在高效率区运行,这样就降低了它的单位煤耗。从这一点来说,冰蓄冷夜间用电提高了电厂发电机的效率。其次,冰蓄冷和区域供冷技术避开用电高峰后,其对电力资源占有率也随之降低。这就相当于把社会资源放大了,在同等的电力资源条件下我们可以供给更多的项目。反推回来,这还可以缓解国家对电力建设投入紧张的局面。3.2热泵技术热泵
5、按热源的不同可分为:(1)空气源(风冷)热泵。目前的产品主要是家用热泵空调器,商用单元式热泵空调机组和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源热泵在使用上最大的问题是,冬季供热运行时,室外气温较低的时候,室外换热器翅片表面会结霜(需要采取除霜措施)。(2)地下水水源热泵。即从地下抽水,经过热泵提取其热量,然后再回灌到地下,这种技术在国内外都已广泛应用。但受到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并非处处适用。研究更有效的取水和回灌方式,将使这技术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3)土壤源热泵。即在地下土壤中埋管,通入循环工质,使之成为循环工质与土壤间的换热器。在冬季,通过这一换热器从地下取热,成为热泵的热源;在夏季,从地下取冷,成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系统 暖通 空调 节能 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