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工作的汇报.doc
《节能工作的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工作的汇报.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2006年炼油节能工作的汇报建华高级副总裁、天普总裁:2005年10月11月,炼油事业部与各炼油企业完成了2006年炼油专业达标指标对接及财务费用指标对接工作。对接中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动力费用对炼油完全成本的影响较以往更大。这使我们对各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现同海董事长提出的炼油完全费用降低2元的目标,炼油事业部提出了“向生产优化要效益、向节能管理要效益”的思路,并对2006节能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节能工作计划。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目前炼油企业的能源使用现况“十五”期间,各炼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优化生产,使炼油能耗有了
2、很大的进步,炼油能耗逐年降低。2001年的炼油能耗78.25千克标油/吨,2004年降低到73.68千克标油/吨,2005年采用新的计算体系,炼油能耗降低到69千克标油/吨(排除计算影响后,同比降低了约1.5千克标油/吨);平均每年降低能耗约1千克标油/吨原油。预计2005年中石油的炼油能耗80千克标油/吨,单因耗能为11.9千克标油/吨(中石油的能量折算系数与中石化略有区别,因而能耗数值略高23千克标油/吨)。中国石化的炼油能耗与国际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2004年数据,采用能源密度指数(EII,该指数可以排除装置结构等因素影响)进行对比,中石化18家主要企业平均EII为85.3;
3、而西欧平均为84,日本为77;世界先进水平EII为53.5,日本先进水平为71。上述差异反映出中石化炼油能耗距离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二、目前节能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十一五”后期,受成品油质量升级,原油供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炼油企业的节能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给节能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于未能迅速对节能工作进行调整、完善,因而在节能工作中陆续显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运行方面(1)氢气综合管理方面氢气资源利用不优化。一些企业单纯依靠制氢装置,没有充分发掘重整、膜分离等装置的供氢潜力,造成制氢负荷高,影响炼油能耗。炼油化工一体化的企业,乙烯氢、化肥氢还有
4、进一步优化的潜力。制氢原料不优化。一些企业在具备天然气、焦化干气等原料的情况下,仍采用部分采用石脑油制氢。氢气管网不优化。部分企业没有循环氢脱硫设施,生产中大量排放循环氢,造成浪费。另有部分企业对不同品质要求的氢气没有统筹优化,过剩的低氯高品质氢气没有合理使用。(2)蒸汽综合管理方面部分老企业的蒸汽管网存在保温不佳、管网结构不合理、末端蒸汽放空等问题。个别企业中压蒸汽管线保温不佳(很多处的外壁温度在110198之间,严重的有裸管的现象),中压蒸汽系统存在瓶颈,甚至有100t/h的中压蒸汽无功减温减压。天津、茂名等企业蒸汽管网保温差,雨天蒸汽消耗量大幅增加100t/h左右。2、管理方面对节能的重
5、视程度不够。部分企业对节能工作缺乏统筹规划;节能管理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一些节能项目也带有临时性、阶段性的特点;导致近年来企业完成的节能项目最终节能效果不突出。例如荆门的低温热利用改造、齐鲁的节能优化改造等项目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缺乏自我加压、自我节能的意识。部分企业降低能耗的主要手段仍依靠增加加工量来摊薄能耗;没有一种靠严细管理降能耗、靠技术进步降能耗的思想;更缺少与国内先进水平、与亚太先进水平、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意识。少数企业能耗指标分解不到位、没有作到层层传递节能压力,使能耗指标失去了严肃性。05年10月的技经指标对接会上,26家企业中只有镇海、石家庄、沧州、中原、高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节能 工作 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