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与节能环保.doc
《城市公交与节能环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交与节能环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公交与节能环保陈志杰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物流0802 武汉 430063)摘要: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导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总量不断增高,机动车尾气污染已开始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致使我国的污染类型也从煤烟型转为煤烟和机动车混合型污染,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对于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而言,合理安排营运线路、计划,力求减少空驶公里或无效公里。调配投放车辆,以适应客运市场的发展需求和乘客的出行需求,增强竞争实力。针对乘客的出行变化,适度调整运行班次。在乘客出行时间的差异上,适时优化客车类型,达到客车乘客上座率最大化。针对乘客的流量、流程、流向的科学性分析,合理
2、调整线路、车辆。平时则增加早、晚高峰的运力,节假日期间则增强白班、夜班的运力。通过以上的措施来减少城市公交尾气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省能源,使城市公交更加环保,运输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本文介绍了适合我国公共交通的几项节能减排的策略,并简要阐述了快速公交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关键词:公共交通系统;合动力公交车;交线路;快速公交系统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当今汽车界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全世界各国都在制定更为严格的法规来控制汽车的排放,并研究各种新技术来减少燃油消耗。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有38万辆公交车,每天平均运营6000万km,日消耗油量2000多万t,全年耗油量约70亿t,如果使用节能环保
3、型公交车,按每100km可减少燃油2L来算,则每日可节省燃油1200t,全年节油40多万吨。我国现有的38万辆公交车中约有12万辆以上的车辆排放达不到国排放水平,其中已达到报废年限的公交车约38万辆,接近报废年限的公交车约53万辆,运营68年公交车也已到达76万辆。如果公交车排放都达到国标准,那么CO排放量将在原有基础上减少30,C0。和NO。分别减少40。所以,对城市公交车辆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公共交通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我国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耗大国,交通能耗比例占能源消耗总量约18,相关资料表明,公共交通出行比小轿车出行节约能耗80,故绿色公交车辆是未来优先选择的
4、交通工具之一。公交车比私家轿车更节能环保,2辆小汽车占用道路的面积相当于1辆公交车,而1辆公交车的载客量是1辆小汽车的20倍以上,也就是说每个公交车乘客所占用的道路空间仅是小汽车乘客的120,公交车的单位客运量所消耗的能量只有小汽车的I10。运载相同数量的乘客,公交车的尾气排放是小汽车的110。2007年9月1622日,我国110个城市共同开展了首届无车日活动,气污染物的方法在此均不适用.本文在此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即鉴于内饰材料是车内环境的污染源,我们在不改动整车设计和总装工艺的前提下,在车辆内饰部件的结构中增加一层高吸附性能的材料,以此清除车内空气污染物。活性炭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人们通过碳
5、化、活化工艺,在直径1030 u m的纤维表面刻蚀出无数孑L穴,其中微孔占到90,比表面积比颗粒活性炭高出50,吸附能力是颗粒活性炭的5倍,吸附速度比颗粒活性炭快100倍,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活性炭纤维吸附能力的强大。这种纤维可贵之处还在于他能够加工成丝、纸、布、毡、绒等形态,很容易与别的材料复合,从而大大地拓宽了他的使用领域。如果将他们与车辆内饰件复合,即在原有内饰件的结构中热合一层活性炭纤维制品,此时的内饰件也就出现吸附能力了。尽管活性炭纤维被内饰件的饰面层所包覆,但在从微观角度看,饰面的透气结构无碍那些不足1nm的气体分子自由穿行。这些有害气体分子一旦接近活性炭纤维,即会被活性炭纤维吸引并被
6、强留于体内微孔中,当活性炭纤维周边有害气体浓度下降,远端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当即向活性炭纤维周边扩散、补充、直至被吸附,如此反复,车内空气由此获得净化。此方法曾委托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做过3次模拟试验,结果甲醛和苯的清除率均达到95以上。活性炭纤维体内所积聚的有害气体分子,可以使用诸如热风吹拂的方法使有害气体分子获得能量,挣脱约束,跃出孔外,回归大气并分散于大自然之中,让活性炭纤维重归洁净。除外也可以使用施放强氧化剂(如臭氧)的方法,分解其体内所存留的有害气体,人们不必担心过量有害物的积存会产生二次污染。在国外,只有少数国家可以生产这种活性炭纤维,我国是活性炭纤维的出口国。在国内,这种吸附
7、材料已在环保工程废气处理中得到应用,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将这种技术移植到汽车工业不会有太多的困难。需要指出,净化空气的能力只决定于吸附材料的重量,为此,只需在某些特定部位选定一个内饰件进行复合改造即可,当然,所使用的吸附材料必须是足皇的。这个特定内饰件可以是与车体固结的部件,也可以是能与车体分离的部件,他们的生产成本都不会太高,用这种代价来取得车内空气质量达标,作为汽车生产企业应该是能接受的。据测算,开展无车El一天,可节省燃油3300万L,减少有害物排放约3000t。但是现在的公共交通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出行耗时、等车时间过长、换乘不方便等因素,使得更多人选择摩托车和小汽车等交通工具。因此,
8、要想把出行人流最大限度地吸引到公共交通上来,我国还需要做一些努力,改进公交车的乘坐舒适性,提高运行速度和提高服务质量。2 公共交通节能减排的途径2.1 车辆的更新换代 对于在用汽车来说,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其关键动力总成、零部件控制性能会产生劣化,这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汽车油耗。所以公交车运行6年后,车辆的技术状况明显下降,运行8年基本接近报废标准,这时应立即停止营运工作。如果车辆达到报废的条件仍参加营运工作,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车辆耗油量会增加,排放也会增加,所以对于达到报废年限的公交车,必须及时退出营运市场,更换为技术状况良好的车辆,提高公交车的档次,同时也提高了公交车的乘坐舒适性,吸引更
9、多的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这种出行方式。如果有个别车辆达到报废年限,但车况、车质综合性能还极为优良,那么经过申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程序适当延长经营时间。2.2 使用大容量车辆据统计,18m的公交车定员为175人,100km油耗约为50L12m公交车定员为80人,100km油耗约为28L;10m交车员为68人,百公里油耗约为25L;8m公交车定员为46人,100km油耗约为22L。由此可见载客量越大,人均油耗越低。所以在城市客运主干线应尽量采用大容量车辆。使用大容量车辆也可降低公交车密度,改善道路拥挤状况。这样,一方面相同的时间可运送更多的乘客,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可适量增加运营车辆数目;另一方面可降
10、低车辆密度,提高道路利用率。2.3 发展新能源及混合动力公交车除了在普通公交车上加装各种先进设备,来减少燃油消耗和排放外,还可使用其他新型公交车,如燃料电池车、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普通公交车由内燃机驱动,通过石油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再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而燃料电池公交车是由燃料电池机组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且这种车辆仅排放水,而没有任何有害排放物。燃料电池车动力装置运动件少,工作时振动小,噪声低,但是其成本过高。纯电动公交车是指以蓄电池为动力行驶的公交车。蓄电池以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为主,锂离子电池
11、因其续驶里程和使用寿命较铅酸蓄电池长而发展迅速。锂离子电池公交车充电45h,可行驶200多km,平均每公里耗电量在1度左右,其充电次数在500次以上,甚至达到1000次。但是这种车辆还需进一步研发,其电池的寿命、适应性、成本、污染性都是要解决的难题。混合动力公交车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两套动力系统,在起步或低速行驶时,车仅依靠电力驱动;当车辆行驶速度提升后,内燃机和电机同时启动并开始输出动力;在车辆制动时,混合动力系统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这种混合动力公交车正常行驶状况下,可以比普通公交车降低油耗2040,噪音可降低2530。停车、起动和堵车时,由于没有燃油消耗,因此尾气排放量几乎为零
12、。混合动力公交车与纯电动公交车、燃料电池公交车相比,在动力性能、续行里程和使用方便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未来发展前景较好。2.4 优化城市公交线路我国各大城市道路基本上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种类型,其中快速路及主干道是主要承载力量,次干路和支路是主干路的有效补充,这样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城市公路网络。在这4种道路上,公交车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快速路和主干道需要大容量的公交车,例如18m和12m的公交车,而次干路和支路由于道路条件和乘客人数限制,只需要10m或8m公车即可。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优先车道网络,建成一批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市区主干道,建立公交车专用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公交 节能 环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4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