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技术汇总.doc
《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技术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技术汇总.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法规、技术汇总目录一、政策法规2(一)美国2(二)日本2(三)欧盟3(四)主要欧盟国家6二、相关配套措施7(一)美国7(二)日本9(三)欧盟及一些主要欧盟国家9(四)澳大利亚10三、主要国家的节能鼓励措施11(一)美国11(二)日本11(三)欧盟12四、主要国家的节能实施经验14(一)日本节能政策及经验14(二)德国推动节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7(三)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20五、科技创新和节能技术21(一)欧盟公布最新能源计划:开发节能新技术22(二)美国的工业节能技术24(三)“智能电网”能效好 美国环保出新招28(四)日本钢铁节能技术29(五)日本节能技术的长期开发
2、计划33(六)澳大利亚的两个新技术33(七)英国媒体评出全球29项最新节能环保科学技术36六、部分发达国家推动节能减排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41一、 政策法规(一) 美国过去十多年间,美国陆续出台了21世纪清洁能源的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战略计划、国家能源政策等多项政策。2001年,“美国国家能源政策发展小组”建议布什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2003年,美国能源部出台了能源战略计划,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升到“能源安全战略”的高度,提出四大能源安全战略目标,计划在2005-2010年提供200亿美元发展能源技术。此后,美国还颁布了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核心内容是以优惠政策来
3、辅助科研力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根据该项法案,联邦政府在未来10年内提供145亿美元的减免税优惠,以鼓励企业采取节能措施。同时,能源部还扩大了联邦能效研发和利用计划。另外,美国将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获得更多的替代能源。在布什今年访问巴西期间,美巴双方签署了两国乙醇燃料合作备忘录。就在八国峰会召开前几周,布什指示联邦机构,要求其制定措施,在未来10年内将美国的汽油消费量减少20%,并降低美国的汽车尾气排放量。美国现行节能法规主要体现在2005年8月布什总统签署的2005年国家能源政策法中。另外,美国早在1976年就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后又经过多次修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
4、国。美国的法律法规就能源消耗和污染标准进行严格、详细的限制,任何企业如有违规行为,该企业和政府执法部门都将面临非常大的社会压力,如果一家企业被判处违反节能、洁能法规,处罚将非常严历,要么倒闭垮台,要么常年承担清理污染责任而负担沉重。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美国联邦政府对管制二氧化碳排放一直持消极态度,但一些态度积极的州则签订了具有约束力的州际二氧化碳排放份额交易协定,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2007年4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做出判决,认为二氧化碳属于污染物质,应当受清洁空气法的调整,联邦环保局应当对汽车尾气的排放予以管制。 (二) 日本日本在1990年前就为提高工业生态标准做了许多努力,例如再生纸的推
5、广和使用就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目前在日本纸制品市场上,再生纸所占比率达60%。京都议定书以1990年为基准对日本来说成本相当高昂。尽管如此,日本仍然同意签署京都议定书。日本财政还大力支持节能减排活动。2004年日本政府给非盈利组织开展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宣传、普及活动补贴15.3亿日元。近年来,日本家庭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为了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目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近提议开展以“一人一日一公斤”为目标的国民减排运动,呼吁日本家庭使用高效节能家电,在兼顾环保及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节能技术。近期,日本政府通过了2007年版环境和循环型社会白皮书。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编制了新国家能源战略
6、。该战略中所阐述的八大战略及措施,条条都与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有关。其中第一条战略就是“节能减排先进基准计划”,目标是”制定支撑未来能源中长期节能减排的技术发展战略,优先设定节能减排技术领先基准,加大节能减排推广政策支持力度,建立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体制”。实际上,日本早在1979年就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后来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该法对能源消耗标准作了严格的规定,并奖惩分明。1991年至2001年,日本还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
7、进一步全面推动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三) 欧盟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到最近的八国峰会,欧洲似乎掌握了世界气候问题的主导权。在全球竞争中,欧洲经济的高度生态性负担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欧洲的发展,所以欧洲希望通过迫使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提高生态成本支出,赢得发展机会。20世纪90年代,欧共体提出到2000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冻结在1990年水平上的目标,最终促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订。2007年春,欧盟又提出到2020年,欧盟单方面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削减20%,同时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春季首脑会议还通过了一项具体协议:在20
8、09年前逐步用节能荧光灯取代能耗高的老式白炽灯泡,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盟各国领导人还制定了计划,在2008年底以前提高办公室和街道采光的能源使用效率。此外,欧委会公布的汽车尾气排放限制新标准规定,到2012年欧盟境内生产的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超过每公里130克,这是迄今为止最为严苛的排放限制标准。刚刚结束的八国峰会上,欧盟又提出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至少降低50%的建议,并推动各方达成广泛共识。n 欧盟的节能减排战略 欧盟国家能源政策一般有三个内容,一是能源效率,二是能源节约,三是可更新能源。而推出的各种政策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集中于CO2排放的控制。在欧盟,能源消耗中
9、工业占22%,交通占24%。一次能源在转换(如电或热等)中的耗损占35%。扣除这项耗损后,超过30%的能源为建筑物所消耗。所以各国都在工业、交通、建筑物、电器设备和照明等领域围绕控制CO2排放来设计政策。 建筑物节能一是建筑物能源证书制度,欧盟各国都已推行。政府对所有建筑物都按每平米耗能情况进行登记,并制作成证书。法律规定业主出租或出售住宅,必须同时出具此证书。丹麦的建筑物能源证书分别对一家一户型住宅、公寓式住宅和商用办公建筑颁发。新建筑必须符合新的能源标准方可开工。二是鼓励建筑物节能改造。德国全国有3900万套住宅,其中有75%建于1979年之前。法律规定若业主要对住宅翻新改造,必须符合新的
10、能耗标准。政府相应推出鼓励措施,由国家开发银行给予低息贷款支持,联邦政府再补贴银行。一旦改造后的建筑物达到CO2减排指标,业主还款的本金还可免除15%。20012005年,仅实现建筑物的CO2减排标准,联邦政府为贷款补贴支付了15亿欧元。20062009年将达40亿欧元。目前全国已有500万套住宅改造获得优惠贷款,减排CO2 400万吨。德国还出现“零供热”建筑,全年都依靠太阳能取暖。 交通节能一是汽车发动机改造。由于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能耗降低35%,到2005年,德国全国汽车已有50%为柴油发动机。1990年以来,汽油发动机的效率也提高了2025%。19902004年,全国汽车发动机效率
11、提高了一倍,汽车燃料消耗减少了40%。二是税收。德国的汽油价格中,税收占70%。法律还针对高速公路货车按CO2的排量收费,而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20年前享受免税优惠。三是推广新型燃料。第二代生物燃料占市场的3.4%,由此每年CO2减排500万吨。四是能耗标识制度。尽管政府没有强制淘汰高耗能汽车,但有了强制性的能耗标识,类似于家电、建筑物那样,消费者自然容易做出选择。2012年之前高耗能汽车生产设备有望逐步淘汰。 家电和照明节能丹麦在2005年10月设立了节能信托基金,如对节能冰箱每一台都有补贴。比利时弗莱芒区地方政府向居民发放购物券,指定此券在20062007间必须用于购买节能灯具。 可再生
12、能源发电强制收购(Feed-in)与常规能源发电比,可再生能源(生物、风能、太阳能等)发电成本高。针对电网公司缺乏收购动力,政府有三种政策干预模式:一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配额制,要求电网运营商分担购买某一固定数额的电量;二是以爱尔兰为代表的招投标制;三是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按保护价强制收购接入(Feed-in)。在德国,四大电网运营商收购常规能源发电价格为20欧分/千瓦时左右,但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为50欧分/千瓦时。政府允许电网提高电力零售价格(0.65欧分/千瓦时)。为此平均每个德国家庭每月增加电费开支1.5欧元。这种模式的电价比配额制低8欧分/千瓦时。公开招标制下电价也较低,但因招标周期
13、问题,不利于能源产业长期发展。爱尔兰正拟转向Feed-in。丹麦还对电网重新进行了国有化,对新能源也实行Feed-in制度,风力发电占其电力的21%。 CO2排放配额交易欧盟根据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让各成员国分别承担了CO2的减排任务,然后各国又对能源、加工制造业等排放CO2的企业核定排放配额作为合法“排放权”,企业若超额排放,必须到市场上购买配额。这就形成了企业之间排放权的配额交易市场。据称德国企业CO2排放配额近于用完。笔者2006年4月考察时,巴黎证券市场上CO2配额每吨成交价由21日的21欧元涨至25日的30欧元。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安排,这些企业还可以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相应
14、地增加自己的配额。 发电减排在丹麦,发电用柴油价格中能源税和CO2税占了2/3;发电用煤价中能源税、CO2税超过85%。但可再生的如木屑、草不征能源税。结果化石燃料几乎为生物燃料价格的2倍,而发电后每度电的收益率前者却远低于后者。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可再生能源和垃圾发电的开发。热电联产减排,即发电和供热业务合并,网点铺开,以大幅减少热和电的传输损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丹麦的供热和发电集中于15家企业。实行热电联产后,热电厂星罗棋布,2005年达694家。结果燃料消耗减少30%,燃料热效由40%升至90%。 政策公关为保证政策顺利实施,政府需要就节能减排政策意图和意义与公众、能源提供商、工业企业
15、以及社会中介组织联络,进行政策宣传、项目咨询和信息沟通等服务。有关机构还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广泛交流。这些工作不仅政府部门自己做,还委托大量的社会组织代理,它们的分支遍布社区。 立法保障欧盟关于能源节约和能源效率颁布了若干指令。建筑物能源指令(2002年)提出了计量建筑物能耗的方法,设立新建筑物最低能效标准,建立建筑物能源标识制度,业主在出租、出售房屋时必须出具能耗等级证书,公共建筑物上必须标示能耗证书。欧盟能源效率指令,要求在20082016的连续9年中要节能9%,每年节能1%。此指令对公共部门、能源供应商都规定了具体的义务,并设计了详细的测算、审计和报告方法。欧盟生态设计指令规定了锅炉、热
16、水、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视机、充电器、办公照明、街道照明、空调器等14种产品或设施的技术与经济标准。德国从1976年以来,先后颁布了建筑物节能法、机动车辆税法、热电联产法、节能标识法、生态税改革法、可再生能源法等8部法律。这些立法都有相应的政府部门负责实施,如联邦经济技术部负责节能和提高能效工作;环境和核安全部负责CO2减排、再生能源和核能工作;交通、建筑与城市发展部负责交通、建筑物的节能工作,等等。节能减排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决策者必须有深刻认识,并率先垂范。2006年丹麦议会7个党派达成共识,要求今后几年公共部门能耗每年降低1.5%。丹麦1980年以来GDP约增长50%,但能源消费
17、(不考虑交通业)几乎无增长,单位GDP的耗能(即能源强度)每年降低1.9%,CO2排放每年恒定。德国在19902005的15年间经济增长25%,能源总消耗却下降5%。(四) 主要欧盟国家 德国德国是欧洲国家中节能减排法律框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2004年德国政府出台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其中专门制定了“燃料战略替代燃料和创新驱动方式”。德国“燃料战略”的目的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燃料战略”共提出四项措施:优化传统发动机、合成生物燃料、开发混合动力技术和发展燃料电池。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经过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1
18、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2002年出台了节省能源法案,把减少化石能源和废弃物处理提高一项研究显示,洛杉机是全美空气污染第二严重城市,仅次于纽约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 英国把发展低碳经济置于国家战略高度。与许多国家多少有些迫于无奈的被动姿态不同,英国将低碳经济视为未来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并希望借此重塑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早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英国政府就明确宣布到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不仅要通过发展、应用和输出低碳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而且要在支持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方面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先
19、导。 为配合低碳经济战略,英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 2008年颁布实施的“气候变化法案”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英国也是全球率先推出并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的国家。从2001年开始,所有工业、商业和公共部门都要缴纳气候税,依据其煤炭、油气及电能等高碳能源的使用量来计征,如果使用生物能源、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则可获得税收减免。该政策在执行中也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比如考虑到部分能耗大户的实际承受能力,在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后给予适当减免,在
20、维护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类似的税种还有燃料税、车辆行驶税和航空乘客税等。近期又提出了针对普通居民的用能累进税率,为低碳发电提供保护价格的措施也已体现在2008年修订的能源法当中,对碳排放设定更高交易价格的相关政策正在制定之中。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就在许多国家在近来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纷纷转移精力、削减投入甚而放松减排要求的情况下,英国依然动作频频。近日,英国能源和 气候大臣就公开批驳“低碳经济就是低速经济”和“经济困难情况下放缓发展低碳经济”等论调,强调未来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密切相关。英国首相布朗更是宣布启动一项“绿色振兴计划”,以使英国经济尽快以低碳
21、经济模式从衰退中复苏。随后,英国财政大臣又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碳预算”,首次将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这项“碳预算”与英国公共财政预算同时发布,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经济学家认为,“碳预算”展现了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态度,随之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帮助英国经济的复苏。 法国多年来,法国奉行使能源发展和需求增长相平衡的能源政策,一方面积极发展能源工业,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能源的需要,另一方面努力节制能源消耗的增长,把能源需求的增长控制在能源供应可以满足的范围内。在法国,节约能源也被视为能源的一种来源,而节约能源的最佳途径则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为了节约能源,近年来法国从多方面采取了措施。以政府
22、法令的形式,为一系列消耗能源的设备和系统制定节能标准,是法国为节约能源而采取的措施之一。自1994年以来,法国依据欧盟的标准,通过颁布政府法令,先后对锅炉和相关设备、供热和制冷系统、汽车和家用电器等作出了本国化的规定。二、 相关配套措施欧美国家政府先后配套出台了各种制度,使节能减排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得到切实具体的落实,并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一) 美国1. 节能自愿协议工业领域一直以来就是能源消耗大户,与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自愿协议是促进能耗大户节能降耗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工业领域节能的主要措施,节能自愿协议旨在通过在政府与工业经济部门之间达成自愿协议,在美国相关政府的支持下,按照预期的目标
23、进行节能降耗自愿行动,实施节能降耗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节能环保两项目标。这种行动是参加者在其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自愿承担的保护环境或节能的义务。节能自愿协议一般实施5到10年,它鼓励企业实施战略性决策来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项目,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成本,达到成本最低效益和最大的目标。现在,美国联邦一级的长期节能自愿协议就有40多个,包括能源之星、气候之星、绿色照明、废物能、电机挑战等,许多公司和公众都自愿参加到节能环保项目中来。节能自愿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不仅取得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还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方面,它的技术创新提高了能效的同时还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它通过实施清
24、洁生产,直接导致了经济效益和生产力的提高,并同时提升了员工和公众对节能与环保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不仅如此,它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跟政府部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效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开展。2. 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美国,电力占美国工业能耗比例较大,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美国联邦政府推进工业节电的一项重要措施。1978年美国联邦制定了“国家能源政策法”,强制性要求各电力公司实施需求侧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远目的。对电力用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达国家 节能 政策 技术 汇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