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弘扬革命精神 构建红色校园.doc
《[建筑]弘扬革命精神 构建红色校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弘扬革命精神 构建红色校园.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弘扬革命精神 构建红色校园江阴市澄西中学创建“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汇报材料一、学校概况澄西中学创建于战火纷飞的1938年,坐落于江阴临港新城“千亿级机械装备重镇”利港镇,学校占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环境清静优美,现有48个教学班,学生近2300名,教职工近220位。澄西中学作为一所有着73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校园林木葱郁,碧草映阶,曲径蜿蜒,景色宜人。学校相继建成江苏省中学一级图书馆、江苏省三星级档案室、江苏省中学标准实验室,先后获得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无锡市文明单位、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园林式单位、无锡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无锡市青
2、春期教育基地、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无锡市爱国卫生先进学校、无锡市A级食堂、无锡市绿色学校、无锡市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校、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阴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江阴市平安校园等荣誉。二、创建背景(一)、学校的革命历史召唤我们澄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内涵。1938年9月,在祖国命运多舛,民族前途未卜之时,在日寇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抗日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之际,在璜土前栗山崇圣寺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澄西中学应运而生。这年冬天,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澄西中学虹光社成立,1939年7月以后,许多师生先后参加我党领导的“江南抗日义
3、勇军”(简称“江抗”),奔赴抗日战场,并献出了宝贵生命。1940年4月,中共七区区委书记张馥赓等同志来校开展地下党建活动。1940年7月澄西中学党支部成立,这是江阴地区第一所学校党支部。1939年10月14日,陈毅元帅亲临我校对全校师生作抗日形势的演讲,盛赞我校是“江南第一所抗日中学”,勉励学生救国必须读书,读书不忘救国,并赠送学校二百枚银圆作为办学经费。陈毅元帅振聋发聩的抗日演讲成为澄中学子勇猛前进的不竭动力,烫滚的二百枚银圆掀开了捐资助学的新篇章。在刀与枪的相撞中,血与火的洗礼下,生命的光华在尽情的绽放,革命传统成为深刻动人的记忆。在解放初期,作为澄西片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时任中共江苏省委
4、书记陈光、彭冲等先后莅临我校,其中陈光书记到我校视察4次之多,并勉励师生将我校光荣的革命传统发扬光大。(二)、强烈的责任激励我们革命传统是那些历经岁月,穿透时空永不衰老,流淌于人类心灵的清清河流;革命传统是光芒四射的黑夜中永远闪烁的星辰;革命传统是源自烽火狼烟,源自壮士热血的精神遗产。她内涵深广,影响深远。而教育,首先是一种传承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从目前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缺失了革命传统,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意识淡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享受,互相攀比,缺乏艰苦朴素作风;意志力薄弱,面对困难,往往知难而退,缺乏竞争意识和鏖战攻关的精神;精神空虚,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
5、缺乏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所以,革命传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结合时代特征及学生的特点,最终以“弘志励学,毅行致远”等元素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核,以唱红歌、诵经典等德育活动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本校革命资源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弘毅”确立为澄中人永恒的追求,构建具有我校特色教育的主轴线。三、具体做法怎样让革命传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化人育人的功效,我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从制度建设、氛围营造、活动开展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打造特色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学校特色之一。现具体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优化组织网络革命传统教育特色,既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思想
6、上,又落实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在制定学校“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学校都把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团市委、教育局、利港镇党委政府等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历届校友、校理事会等,非常重视澄中革命传统特色学校的争创,他们筹划、出资、出力,为我校特色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学校建立了两个创建条线,一是由党支部领导下的工会、团委、少先队及学生会参与的创建网络,主要负责宣传、介绍澄中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活动;二是由校长室领导下的另一条线,充分发挥政教处、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把革命传统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中。这些组成
7、了学校创建工作的强大网络。学校通过教代会、行政会议、家长会等渠道,建立健全与革命传统教育相关的校本培训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评价与奖励制度等。(二)、优化环境,构建教育基地从环境建设入手,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添加多彩的校园文化元素,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时刻处处都能受到影响、得到净化、升华,收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目前我校形成五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澄西革命烈士事迹展示馆。面积500多平方米,由图片展示馆、民俗馆、多媒体放映厅三部分构成,四周有陈毅汉白玉雕像、古铜浮雕环列。图片展示馆客观真实地展示了发生在利港乃至澄西片地区的革命斗争历史史实,展示
8、共分五个部分:地方斗敌史、英名录、革命烈士事迹选、人民斗争小故事、陈毅与澄西中学,重点展出了有历史记载的14位英烈事迹;民俗馆展示已被淘汰的近代农民的生产、生活用具,如老式家用织布机、独轮车、蓑衣等,尽管这些物品已淡出历史舞台,但能让后人牢记祖辈,不忘历史,感受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多媒体放映厅主要放映陈毅与澄西中学红色革命历史宣传片,讲述的是一位开国大元帅与一所乡村中学的革命故事,特别是陈毅元帅在澄西中学演讲时,激励全校师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必须读书”的励志之语,激励了一代代澄中莘莘学子。展示馆是我校革命传统教育的一张名片,是江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我们专门邀请江阴设计院的专家结合学
9、校布局进行设计,周边环境庄重且不失讲究,或在草坪、或在路边安放了诸如“勤学”“励志”“诚信”“明理”等文化石加以点缀,这一校园内的独特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追溯历史,缅怀先烈,激励爱国情怀。2、革命烈士陵园。陵园位于学校西南角,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其中的主体建筑“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87年,2011年3月在利港镇政府支持下修葺一新,它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的我校师生而建立的,以铭记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革命烈士陵园是我校乃至澄西片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3、澄西中学旧址前栗山。前栗山位于璜土镇北五华里处,山上有座叫“崇圣寺”的寺院。1
10、938年澄西地区知名人士许少英、周祺松、周郁如等发起创办澄西中学之议,经过校董会积极筹备,终于在九月份选址前栗山万佛楼中开学,招收方圆百里的学生。山南麓有层层石级,学校依山势分别建有食堂、礼堂、教室、办公室、宿舍。山腰辟有跑道一圈,北面有操场、篮球场;山顶有银杏树一株,高达数丈,根深叶茂,凭山远眺,村庄田野,远近景物,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现寺内的大雄宝殿曾作为学校的部分教室,殿前的操场是当年陈毅元帅发表豪迈演讲、点燃星火的地方,1988年璜土镇政府和澄西中学为纪念陈毅元帅的事迹,激励后人,在此处共同树立纪念碑一块,上面刻有“澄西中学旧址(前栗山)陈毅元帅演讲处”。4、校史陈列室。陈列室于2
11、008年设立,面积为110平方米,展示分为立面展示(文字、图片)、玻璃柜展示台(实物类)、学校荣誉台等版块。立面展示资料共有50块,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前言”展示学校沿革、大事记等;“初创时期”重点介绍了我校在解放前的艰苦岁月里在不断发展壮大的革命历程,讲述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虹光社”光荣历史,以及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陈康颉、杨子江等我校师生事迹;“奋进发展”展示学校发展目标和方向,其中有上级领导对学校的关怀,各届校友、社会人士对学校的大力帮助;“桃李天下”主要展示各届知名校友风采和成就。这些资料很好地展现了开设校史陈列室的主旨:“继承优良传统,发扬革命精神,增进校友情谊,展示办学成果”
12、。5、弘毅广场。去年暑期改造完工的广场命名取自校训“弘毅”,在设计上充分体现革命传统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广场南侧景墙中央刻有“弘毅”二字,两边墙面镌刻有“弘志励学 毅行致远”是对校训的诠释和呼应,既汲取了儒家文化的精华,也集中体现了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同时还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的针对性。北面的大型假山取澄西中学原址而命名为“栗山”,背面刻有陈毅元帅赠予时任校长孙剑华先生的七绝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旨在激励澄西中学的每一位先学和后人,不忘革命前辈的教诲,弘扬诸如陈毅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将华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自觉肩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建筑弘扬革命精神 构建红色校园 弘扬 革命 精神 构建 红色 校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4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