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泉港区涂岭镇安置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
《[建筑]泉港区涂岭镇安置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泉港区涂岭镇安置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 建筑设计说明一、 基地概况与分析规划用地位于涂岭镇前欧村朝阳公路北侧,涂岭红星水库外。规划总用地面积66449.57,用地红线呈L形状,建设用地现状除南侧为已经修的水泥路外,其余各侧暂为原状山坡地。未来本区域将建成大片居住生活区,用地三面临规划中的市政路。项目由4栋高层安置房、数栋低层安置房,1栋三层会所、1栋三层幼儿园、1栋2层商业和高层安置房一层商业裙房组成,设计一层地下室,由于地形原因,局部设计二层地下室。用地面积为66449.57,幼儿园独立用地3691。设计总建筑面积90859.48,其中计容建筑面积71873.29,容积率1.08。二、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2、、泉港区城市总体规划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住宅建筑设计规范5、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9、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和设计要求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1、规划原则:A、充分落实总体规划及上级修规的要求,合理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及使用强度,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与开发规模。B、以城市设计的手法,整合城市总体与布局、人文与自然环境的要求,协调规划区内外部的环境关系,建立新的城市空间秩序,营构自然、活跃、生机盎然的特色空间。C、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建设的近远期结合。从社会效益、经济环境的互动中寻求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并控
3、制实施过程中的开发建设。D、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绿色生态角度出发,为疗养人群创造出都市中环境优美、舒适便捷、高品位的生态疗养中心及绿化环境。本规划设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准则,体现城市环境对“人”的关怀,综合处理安置房与周边地块的关系、区内绿地与安置组团、街区环境、商业配套、建筑形态、建筑群轮廓线、开发强度、交通组织、硬质景观、设施配套等各项内容,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城市空间形象,为人们塑造都市中环境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生活空间。2、指导思想:A、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将安置房的环境规划放在首位,继二十世纪的60年代以来的绿色运动的广泛影响及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
4、的认同和确认,重视协调建设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B、现实性原则:研究区内现实情况,从规划结构、分期实施、路网系统、功能布局等方面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及习惯的开发方式来考虑。C、经济性原则:依托现有公共设施,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避免大挖大填,因地制宜。D、三效益原则:规划力求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避免偏废。E、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考虑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定性”,规划考虑可操作性的同时,应具有弹性与适应性,使疗养中心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状态。三、规划构思充分利用山环水抱的优越地理优势打造利用借景对景的大格局景观手法,塑造自然的生态景观打造一个自然的、生态的、绿色的
5、、健康舒适的生活居住区巧妙地利用规划区范围内外的一切可利用的山水条件,为了使更多的安置房享受山水景观,拟对原有的山体和水系进行一定的改造,营造优美的山水自然景观。1、会所及商业配套位于基地连接主要景观轴上,既服务于基地内部人流,又服务于基地外部人流。2、幼儿园设置于用地中心临入口处,方便对内对外经营。幼儿园争取更多的南向室外活动场地,为幼儿争取更多的阳光。3、结合水景布置低层安置房,为其提供良好的景观及生活品质。4、高层安置房设置于离水景相对较远处,既不对低层安置房的景观形成遮挡,本身亦能充分享受优美的景观资源。5、景观设计:规划景观以山水景观引入基地内部,充分利用“对景”,“借景”手法,将基
6、地内部主要绿地引入组团深处。通过处理原有的高差地形地貌,做到整个空间活泼又有序,交通流畅,空间丰富。6、均好性本方案规划着重考虑各建筑均南北朝向,良好采光,通风流畅,大阳台,大露台充满着阳光。故本方案均以景观及舒适性因素为根本,均能见到基地内主导景观。7、塑造人情化的生活场所A、易识别的邻里:每个邻里单位有共同的领域感,通过各种门道、小品、室外小庭园、门廊、私家庭园及露台,建立起清晰的界域。B、有供人们交流休憩的户外空间, C、便捷且层次分明的步行交通网D、有着共同维系疗养中心及绿地和僻静的树荫空间、绿地,供人们散步、交流并享受到宁静,空间灵活,多变性,使人群有一个良好养生、休闲、娱乐的多层次
7、空间。四、生态元素规划尊重自然过程、尊重文化传统是生态规划和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绿地常被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待,在此系统中,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形成与人类的审美观念相符的景观。本案在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美人类创造了愈来愈多发达的城市文明,但也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基地内外有稀缺的山水资源,方案中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山水,加以精心塑造的环山抱水的景观,以求将自然引入到环境中。2、植物栽植绿色植物是绿地系统中最基本的生态要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群落的结构一般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苔藓层和蔓生层组成的复层群落,其结构最为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因此人们
8、在景观栽植时往往模仿这种结构形式。3、优美的自然山水绿化与精美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形成美感的基础。五、建筑单体本方案设计站在重新审视建筑本质生活居住与休闲娱乐有效结合的角度与采用城市化设计手法,力求在方案中诠释新型行为的模式。1、设计原则A、生态性原则B、地方特色C、现代风格体现D、文化氛围的营造E、居住舒适性原则2、主要设计手段A、贯彻“少费多用”的思想,力争使用较少的原材料、能量和时间等,通过技术的发展和创造性劳动,创造高效利用能量和物质材料的建筑。B、对泉港特定的气候关注,通过建筑细部的设计,调节特定气候与人体生物气候感受之间的矛盾,即通过技术手段,依据外部气候条件的变化,在建筑构
9、件的设计上作出相应的反应。3、造型设计原创、明晰、整体、开放、融合、承继的象征建筑造型追求开放感、秩序感、明晰性、精致性、整体性、标志性和象征性。在探讨传统与现代之间,传统几何对称布局与动态结构之间,传统虚实空间与现代造型之间关系时,我们对建筑造型的处理是包容总体构思中空间关系,强调垂直与水平的体型与线条关系。A.整体建筑造型组合简洁大方,采用古典的构成元素,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充分诠释现代建筑之精华及灵魂,并且将其柔和于总体设计规划中。体量的变化亦结合传统建筑比例,视觉效果好,功能标识强。B.总体构成空间造型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色彩协调统一,细部处理柔美华贵,充分展示医院的标识特色。整体建筑洁净
10、、素雅,体现出古典建筑的时间特点及现代建筑的时代特征。C构架、实墙、玻璃及金属材料的运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体现新时代新技术的大气感。六、环境设计1本方案环境设计以“保健、康乐、休闲”为主题,以绿荫丛林,阳光小品,休闲庭廊,知识标牌,霓虹彩灯等元素协同组合,与道路绿化带有机的组合联系,自然地形成城市公园般的绿化网络,较好的诠释了“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2室外环境设计:尽可能扩大广场绿化、休闲空间,综合利用地面停车场绿化及周边绿化。突出屋顶绿化庭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及富有人性化的设计概念。七、消防设计建筑四周设消防环道。消防车可环通整个建筑,高层安置房塔楼结合地下室屋顶和一层商业屋顶设
11、满足规范的消防登高面。八、人性化设计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无障碍设计(如坡道,扶手栏杆),充分尊重弱势人群的特殊使用要求。九、节能环保设计1提高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的效率,节约能源。2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住院部提供低能耗热源。3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庭院,地下车库等辅助照明。4采用雨水收集及透水型地面铺砖系统。5整个规划中使用节水洁具,避免资源浪费。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1总用地面积66449.572总建筑面积90859.48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72891.54其中商业建筑面积6709.4多层安置房建筑面积25915.47高层安置房建筑面积33878.27会所建筑
12、面积2048.15幼儿园建筑面积2952物业管理用房建筑面积370架空层建筑面积1018.25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7967.94其中多层安置房地下室建筑面积5167.24高层安置房地下室建筑面积12800.703计容总建筑面积71873.294容积率1.085占地面积21201.186建筑密度%31.97绿地率%32.28多层安置房套数套639高层安置房套数套27810停车位个36011地面停车位个14812地下室停车位个212第二篇 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项目由4栋高层安置房、数栋低层安置房,1栋三层会所、1栋三层幼儿园、1栋2层商业和高层安置房一层商业裙房组成,设计一层地下室,由于地形原因
13、,局部设计二层地下室。本工程建筑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工程设计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二、设计依据现行国家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14、-2008三、荷载取值本工程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70 KN/,地面粗糙度为B 类;各楼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1)住宅、公寓:2.0KN/;2)阳台、露台:2.5KN/;3)上人屋面: 2.0KN/;4)非上人屋面:0.7KN/; 5)商店、楼梯:3.5KN/; 6)地下车库: 4.0KN/;7)电梯机房: 7.0 KN/;四、结构选型及抗震设计1、上部结构体系本工程3层建筑拟采用框架结构,18层建筑拟采用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上部计算采用三维建筑结构分析程序SATWE计算。2、基础型式待勘察后进行基础选型。五、技术措施1. 为达到国家抗震规范的要求(即小震不
15、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体现“强柱弱梁”的设计思想,在构件设计上力争达到提高构件的延性,采用封闭箍筋,对L0/h4的柱采用箍筋全长加密,钢筋接头采用焊接。而对框架梁尽量减少高度,力避刚度过大,并加强约束箍筋。调整各构件的截面及配筋,设置多道防线,减少连梁的刚度,使用构件的屈服顺序为连梁墙肢框架。柱截面由柱轴压比控制,柱配筋尽量不出现计算配筋。2. 本工程计算考虑了因框架填充墙面产生的实际周期小于计算周期的情况,尽量采用轻质隔墙,外墙为防止渗水而采用多孔砖墙外,对抗震和经济效益有很大提高。六、主要工程材料1、钢筋:梁、柱、墙主筋采用热轧HRB335级或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热轧HP
16、B235级钢筋;2、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C40。3、砌体:填充墙分别采用190厚(外墙、梯间和分户墙)、90厚(户内隔墙)MU10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4、剪力墙:地下室外墙拟300mm厚,高层拟300200厚。第三篇 电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057-94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7、本工程各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二、设计范围:本工程电气
17、设计包括:变电所及高低压配电线路,照明及动力配电系统,防雷及电气安全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电话及数据传输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等。三、预计负荷及负荷等级: 本工程预计电气负荷约为4000KVA,本工程用电设施中消防设备、应急照明、柴油发电机房进风机、变配电室用电、客梯及生活泵等属一级或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四、供电电源及系统:1、电源:由市政电力网引10KV电源至小区箱变,再由箱变向小区内用电点供电。小区设一开闭所,箱变有5台均布设置在小区地面,容量为5x800KVA,详见综合管网总平面图。同时,设置二台应急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2、消防设备及应急照明等重要负荷,由变电所
18、的正常段低压母线和柴油机组提供的应急段低压母线分别提供二个电源,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3、计量方式:本工程商业和住宅均采用一户一表,电表箱集中设置的计量方式。商业部分单独计量。4、照明:(1)商店选用高效荧光灯具。(2)住宅选用节能型灯具。(3)照明标准 商店:12 W/m2-300LX住宅:卧室、起居:7 W/m2-75100LX 厨房、餐厅:7 W/m2-100150LX 卫浴间:7 W/m2-100LX五、防雷与接地:本工程按二类或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采用12镀锌圆钢在屋面设不大于10mX10m(或12mX8m)避雷网格,且屋面上所有的金属构件、外露金属管道均用12镀锌圆钢与避雷网联结,
19、突出屋面的风管、烟囱等物体的顶部边缘均设避雷带。建筑物各层梁内主筋应相互连通,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利用结构柱内大于16两根钢筋作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地梁及桩内钢筋互相焊通作接地体。本工程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本工程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等接地系统连成统一的共同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各单体建筑物实行总等电位联结及局部等电位联结。六、有线电视系统:1、本工程有线电视信号源由市有线电视网引入至地下一层电视机房,经前端设备后通过小区内的有线电视网络送至各楼层用户,用户电视终端输出口信号电平为684dB。2、一般住宅用户设两个终端盒。七、综合布线系
20、统:本工程电信线路由市政电信网引入至电信机房,电信机房设于地下一层,室外综合布线网络由市电信局统一设计和安装,本设计仅考虑各栋楼内的综合布线线路设计。原则上各栋楼内均设置总综合布线机柜,经由层分配线架引至各电话用户。每户或每个商业点分别设置一个数据点,和两个语音点。第四篇 给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任务及设计依据1.1 设计任务: (1)生活给水供应(2)消火栓给水(3)喷淋给水(4)生活污水排水(5)雨水排水1.2设计依据:(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港区 镇安 规划 方案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4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