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doc
《28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一 现状分析1.1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信息1.1.1 实验室建设的概述新组建的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由原艺术学院和土木建筑学院中的建筑与规划系组成,实验建制由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和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实验室组成,现分布在新校区艺术楼和铁道校区创业南楼。共有实验用房共27间,音乐琴房约50多间,实验教学总资产近1000万元。包括15个子实验室,专职实验员2个,兼职实验老师16个,开设实践实验课程30多门,每年开设实验人时数达100学时。实验分布与现状为:艺术设计实验中心包括人机工程实验室、模型实验室、计算机实
2、验室、数字媒体艺术机房、快速成型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图型制作喷绘实验室、声光机电实验室、音乐琴房,教学实验总资产近700万元。开设三性实验课一门(人机系统设计课程-综合性实验)。每年面向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音乐表演3个系,含工业产品设计、数码媒体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声乐表演、舞蹈演奏等多个专业研究方向开出实践实验课程30多门。在新艺术大楼,室验室场地多集中在一楼和三、四楼。一楼主要是设计艺术实验用地、三、四楼主要是音乐琴房、多媒体教室、实践工作室等。总共设计艺术这块实验用房约18间,计1078(其中不包括实践研究室和多媒体教室),音乐琴房约50多间。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实验室正式成立于200
3、7年9月,位于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创业南楼,在过去五年,学校共投入资金266万元进行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实验室建设,目前该实验室下设有城市现代技术与应用室、物理环境与绿色建筑室、模型制作室、材料与构造展示室、CAD室、摄影暗室等6个实验分室,拥有实验仪器设备396台套,设备价值226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24台(件),现有实验用房9间,计603平方米,每年开设实验人时数达108学时。1.1.2、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情况建筑与设计实验室现有实验人员18人,其中专职实验管理员2名,另外聘有三名实验管理人员,其余均由我院专业教师兼职担任。1.1.3、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以及科研任务情况学院实验室共承担建筑学与城市
4、规划、设计艺术、音乐表演等多个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开出了模型制作、人体工学、立体与空间构成、建筑构造认知、建筑声光热、城市物理、摄影实践、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实践实验课程30多门,涵盖了六个一级学科,每年开设实验人时数达100学时以上,具体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可见附件。1.1.4、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对本院实验教学的建设非常重视,经过近五年共投入经费633余万元(包括新艺术楼得基本条件建设),实验室得到了连续稳定的发展,具体实验室建设与投入经费的情况,可见附件。1.1.5、主要成绩学校近年十分重视建筑学科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投入大量资金对建筑与艺术学院实验室进行建设,取得了
5、以下成绩: 经过5年的建设,基本满足了专业方向的发展需要和08新培养方案的需要,每年面向建筑与规划、工业设计、艺术设计、音乐表演4个系,含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数码媒体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声乐表演、舞蹈编导、器乐演奏等多个专业研究方向开出模型制作等实践实验课程30多门。 强化了实践(实验)教学环节,构建了“平台化、基地化、专业化”的现代艺术实验教育模式。拓展了实验平台建设,推进了大设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基本满足学院学科专业方向的实验实践需要,师生受益面广。 利用率高,尤其是计算机房、模型室、快速成型、琴房等。 学生作业档案室以上项目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实验和教学环境,
6、满足了实践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为08、09年顺利通过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教学评估奠定了基础。获得了一项学校实验教学成果奖和一项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2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对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开放管理和运行、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提出解决思路。1.21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校区分散、无法实现资源的共享 一方面,新建艺术大楼投入使用,结束了原艺术学院过去三地分散的局面;另一方面,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仍在铁道校区,又造成资源分散的局面,希望学校加大投入力度。 现处铁道校区的建筑与规划系面临实验室场地的不足。 专职实验技术
7、人员的缺乏 。1.2.2 解决的思路建筑与艺术实验室与一般工科实验室不同,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实验”教学以外,还必须具有“实习、实训”教学的能力,这是我院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可将其整合为3个二级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包括建筑与规划专业实验平台;设计艺术专业实验平台;音乐表演专业实验平台);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包括新校区和铁道校区两块建设);实践教学平台来进行建设。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将实验室和我院研究所进行有机结合,利用研究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将实验室逐步建设成开放实验室,使仪器设备得到充分使用和维护,也能有效缓解专业实验人员不足的问题。 二 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建设世界知名
8、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要求及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要求,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遵照实验教学规律,拓展实验共享平台建设、强化实验教学环节,满足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专业设计人才。三 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建设目标: 建筑与艺术学院的成立,为艺术学门类下的各学科,以及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在新的时空背景下,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大艺术、大设计的学科基础,重新审视大艺术、大建筑的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设计师为目的的复合型新型设计人才为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设计艺术学和城市规划学2个省级重点学
9、科实验室和建筑学、工业设计等4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力争两年内为申报设计艺术学和城市规划学两个博士点提供基础;同时与优秀企业新建4-6个产学研教学与科研基地,扩大图书资料室建设(如建筑规划学科图书达26万册以上),使我院实验教学条件和水平领先于同类大学的建设水平。主要任务: 根据我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和发展目标,明确主要任务,改善实验条件和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建设效益,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努力进行4个二级平台建设,包括:建筑、规划专业实验平台;设计艺术专业实验平台;音乐表演专业实验平台;基础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满足本科教学及社会对我院各专业应用人才的需要。四 建设措施(
10、一) 立足现状、科学规划与资源整合、推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建筑与艺术学院成立后,将使学院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仍分散在两个不同的校区,造成资源分散难以共享的局面。因此,在实验室的硬件建设上需要合理规划、整合资源,分校区和专业分别进行建设,在软件建设上需要探索实施新的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此外,推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多学科专业交叉的、共享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理论与实验教学并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跨越学科领域的壁垒,实现学科领域的融合,强调专业的学科特色外,实现科学与技术、设计与艺术、音乐与美术等交叉,通过开放、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各专业学科的交叉互补,有利于提高实验室资源的
11、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更好的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二) 合理设置课程,拓展实验平台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大家能动性,就实践(实验)课程设置、实验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分析总结目前我国大学相关专业开设的实践(实验)性主干课程和实验室建设(见表1)的情况,力求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分散、场地布局不合理、三性实验比例低等问题。表格1:专业方向实践实验主干课程相关实验室建设工业设计方向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程学、摄影、机械与结构设计、材料与工艺、生产实习等模型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机房)、人机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材料与工艺室等视觉传达设计方 向计算机辅助设计、容器造型、摄影、包
12、装装潢、设计与印刷、动画设计、界面设计等多媒体实验室(机房)、模型实验室、摄影实验室、虚拟环境实验室、装潢胶印室、印刷工艺室等环境艺术方 向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人体工程学、摄影、声光机电设计、家具设计、材料与工艺等模型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机房)、人机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木工艺实验室、声光机电实验室、材料与工艺实验室等信息艺术设计方 向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程学、摄影与后期制作、交互技术、虚拟环境设计、信息设计实践、动画创作实践等图形工作站、人机实验室、摄影实验室、交互技术实验室、虚拟环境实验室等建筑学美术、立体与空间构成、建筑构造认知、建筑物理环境、建筑模型制作、摄影实践美术绘图室
13、、模型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机房)、摄影实验室、构造实验室、物理环境实验室、设计研究实验室城市规划美术、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城市规划模型制作、道路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配、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美术绘图室、模型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机房)、城市现代技术与应用室、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景观生态学与数字城市研究实验室、生态修复与废物资源化技术研究实验室风景园林(拟设)美术、立体与空间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生态学、植物学、测量学、园林建筑设计、花卉学、园林工程美术绘图室、模型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机房)、苗圃实践教学基地、工程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从图中列表可以看出,针对不同专业的实验主干课程的相同或相
14、关性,实现资源重组、合理布局,进行专业平台建设的基础和必要性。对一些陈旧过时的实验课程内容,要采取转向、合并和停开等措施,使课程体系得到整合与优化,同时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三) 构筑共享实验平台将现有的资源进一步统整合、规划,根据分地两校区的现实,重点建设好三个平台建设:1、分别建好铁道基础实验平台和艺术楼基础实验平台;2、搭建好学院专业实验平台,包括设计艺术专业实验平台,音乐表演专业实验平台,建筑与规划专业实验平台;3、建设好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建筑与艺术学院实践实验共享平台基础实验平台(铁道、艺术楼)专业实验平台实践教学平台视觉传达艺术系统环境艺术专业系统数字媒体专业系统工业设计专业
15、系统建筑与城规专业实验平台音乐表演专业实践平台设计艺术专业实验平台城市环境模拟系统建筑技术实验系统音乐表演厅声乐室等MID制作室校企共建系统教师实践工作系统音乐琴房、服装室图书资料室造型基础系统公共计算机房、 基础教学系统人机工程实验系统综合模型实验系统摄影实验室图形喷绘室、丝 印、版画 实 验 室基础造型静物、教具保管室板型材料模型制作室石膏、塑料、黏土模型室钳工、木工艺模型室材料与教具室形态开发与模型室设计图形工作站机房、专业基础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风景园林专业实验平台(拟建)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景观与园林、苗圃实践基地植物、设施研究实验室声光机电实验室人体工学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1 基础实
16、验共享平台建设:(分铁道和艺术楼两个基础实验平台建设)、专业基础教学实验系统:包括静物道具、材料、设计图形、摄影、喷绘、印刷等实验设备整合,并联成一个终端,成立一个基础造型图形处理室。、数字技术实验教学系统,包括公共计算机房、计算机房、基础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备专人进行综合实验管理。、综合模型基础实验系统:把板型材料模型制作实验室、石膏、塑料、喷漆、黏土、钳工实验室,木工艺制作室、材料与工艺室、快速成型室、产品开发室整合建立模型实验平台,备专人进行实验管理。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满足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艺术、环艺等专业的学生使用。、人机工程实验系统:声光机电实验室、人机工学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82 中南 大学 建筑 艺术学院 实验室 建设 管理 十二 rdquo 改革 发展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