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技术交底.doc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技术交底.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钢筋工程技术交底一、 施工准备1、 材料及主要机具:1.1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各种挂钩或撑杆等。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2、 作业条件:2.1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按钢筋绑扎顺序分类堆放,并将锈蚀进行清理。2.2 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
2、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2.3 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2.4 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作好技术交底工作。2.5 根据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采用内贴法或外贴施工),底板钢筋绑扎前做完底板下防水层及保护层;支完底板四周模板(或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当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内贴法施工时,在绑扎墙体钢筋之前砌完保护墙,做好防水层及保护层。 二、 钢筋绑扎的一般规定:1、混凝土结构环境的基本要求:筏板、条形基础、下柱墩等构件与地基接触部分为二(b)类环境,地下室内部干燥环境为
3、一类环境;地下室侧壁及有覆土的地下室顶板与土壤接触部分为二(b)类环境;位于卫生间、水池等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构件环境类别为二(a)类环境;露天构件均为二(b)类环境;其它位于室内干燥环境的构件均为一类。2、钢筋砼保护层厚度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保护层厚度。2.1、地下室基础:筏板、条形基础、下柱墩等构件下部为50mm,上部为20mm;地下室侧壁:外侧(迎水面)为50mm,内侧为20mm;消防水池、地坑的迎水面均为50mm。2.2墙、柱、梁、板等构件:一类环境,墙、板为15mm,梁、柱为20mm;二(a)类环境,墙、板为20mm,梁、柱为25mm;二(b)类环境,墙
4、、板为25mm,梁、柱为35mm。1 3、钢筋锚固、搭接长度3、1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E见下表3.1表3.1注:三级抗震选用括号外数字,四级抗震、非抗震选用括号内数字。3.2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在任何情况下均应200mm。3.3三级抗震锚固长度LaE=1.05LabE。3.4四级抗震锚固长度锚固长度LaE=1.00LabE。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最小锚固长度LaE3.5当锚固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大于5d时,锚固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横向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d/4(d为锚固钢筋的最大直径);对梁、柱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5d,对板、墙等构件间距不应大于10d,且均不应大于100(d为锚固钢筋的最
5、小直径)。3.6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LLE=LLaE(L: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下表确定),但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注:当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时,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3.7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配置箍筋,其直径应不小于搭接长度较大直径的0.25倍,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搭接最小钢筋直径的5倍;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的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三、 钢筋材料一般要求1、本工程钢筋主要规格:6、8、10、三级钢10、三级钢12、三级钢8、三级钢10、三级钢12、三级钢16、三级钢18、三级钢20
6、、三级钢22、三级钢25等多种钢筋。2 2、钢筋主要力学性能:2.1热扎带肋钢筋HPB300级符号“”fy=fy=270N/mm,焊接采用43焊条;热扎带肋钢筋HRB335级符号“”fy=fy=300N/mm,焊接采用50焊条;热扎带肋钢筋HRB400级符号“”fy=fy=360N/mm,焊接采用60焊条。2.2钢筋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2.2.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2.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2.2.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3、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不得损坏包装和标志
7、,并应按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室外堆放时,应采用避免钢筋锈蚀的措施。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四、 钢筋的进场检验及验收1、钢筋的进场对进场钢筋必须认真检验,进场钢筋要有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单,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必须有标牌,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状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及漆污等,钢筋端头保证平直,无弯曲。进场钢筋由项目部材料科组织验收。进场钢筋按国家现行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
8、冶炼方法的钢筋60吨 为一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混合批的钢筋60吨可作为一批,但每炉号含碳量之差0.02%、含锰量之差0.15%。在每批钢筋中两根钢筋各取一套试样,在每套试样中去一根做拉力试验(即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另一根做冷弯试验,如有一个试验项目结果不符合该钢筋的机械性能规定的数量时,则应从同一批次中取双倍数量试件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不得直接使用到工程上。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必须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2、钢筋的码放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必须严格按进场批的级别、品种、直径、
9、外形分类码放、3 质量状态等,不得混淆。3、钢筋原材的质量要求:3.1外观检验: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3.2钢筋进场应检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同时按要求进行复试;3.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4、钢筋原材取样的数量4.1热轧带肋钢筋:同一进场时间、规格、厂家、批号、品种、同一交货状态每60吨取一组;不足60吨时仍按一个批次取样一组。(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5个长度450mm,弯曲试件3个长度350mm。4.2热轧圆盘条钢筋:同一进场时间、规格、厂家、批号、品种、同一交
10、货状态每60吨取一组;不足60吨 时仍按一个批次取样一组。,其中拉抻试件(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5个长度为550mm,弯曲试件2个长度为450mm(取自不同盘)。五、 钢筋加工本工程的钢筋翻样、配料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配料单要经过专业钢筋工长审批后才能允许加工,集水坑、电梯坑等特殊部位钢筋应按施工图纸及结合现场实际尺寸放出大样,确定配料单与实际相符后,方可进行加工,加工采用在钢筋加工厂和现场加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钢筋的翻样下料1.1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
11、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分类挂牌堆放整齐有序。1.2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文件时,方可进行钢筋代换。2、钢筋制作2.1钢筋加工宜在专业化加工厂进行。2.2钢筋的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除锈后如有严重的表面缺陷,应重新检验该批钢筋的4 2.3钢筋加工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加热钢筋。钢筋弯折应一次完成,不得反复弯折。2.4钢
12、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及H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钢筋调直过程中不应损伤带肋钢筋的横肋。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不应有局部弯折。2.5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2.5.1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2.5.2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HRB335及HRB400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2.5.3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
13、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2.5.4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2.6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作弯钩。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6.1箍筋、拉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符合本施工方案2.5的规定;2.6.2本工程框架四级抗震、剪力墙三级抗震,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和75mm的较大值;2.6.3拉筋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135,弯折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10倍。2.7
14、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2.8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2.9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2.9.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2.9.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5 六、 钢筋的连接钢筋的连接是钢筋工程的关键,具体的连接方式应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和施工条件分别采用绑扎连接、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机械连接等物
15、理连接方式。(一)钢筋的连接的一般规定及绑扎搭接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倍。2、 钢筋机械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有关规定。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15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3、钢筋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有关规定。4、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钢
16、筋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且在同一连接区域段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不宜大于50%。4.1每层框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为500mm、柱高的1/6(当地面为嵌固部位时,选用柱高的1/3,本工程-0.030处为嵌固部位)及柱截面长边(圆柱直径)的较大值;4.2剪力墙身、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接头距基础顶面、楼板顶面高度不小于500mm;4.3连续梁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4跨度范围内,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500mm与1.5倍梁高
17、中较大值);4.4等跨板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2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距支座1/4净跨内;不等跨板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据支座1/3Ln(Ln为净跨长,取支座左右两跨的较大净跨值)范围外;4.5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5、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焊接、机械连接)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5.1在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接头可不受限制;6 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
18、,不应超过50%;5.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超过50%。6、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本方案第三部分3.6、3.7条的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
19、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6.1梁、板类构件不宜超过25%,基础筏板不宜超过50%;6.2柱类构件,不宜超过50%;6.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7、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7.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7.2受拉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7.3受压搭接区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7.4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 时
20、,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二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8、钢筋绑扎的细部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8.1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在接头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8.2墙、柱、梁钢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钢筋网交叉点应全部扎牢;板上部钢筋网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底部钢筋网除边缘部分外可间隔交错扎牢。8.3梁、柱的箍筋弯钩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8.4填充墙构造柱纵向钢筋宜与框架梁钢筋共同绑扎。8.5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距离宜为50mm。7 钢筋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有关规定。1、材料要求1.1在电渣压力焊、预
21、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和预埋件钢筋埋弧螺柱焊中,可采用HJ431焊剂。1.2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焊条、焊剂应有产品合格证。1.3钢筋进厂(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1.4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妥善管理;应采取防止锈蚀、受潮变质的措施。2、一般规定2.1各类焊接适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2.1.1闪光对焊适用于直径8mm-22mm的HPB300热轧带肋钢筋;及直径8mm-32mm的HRB335、HRB400热轧带肋钢筋。2.1.2工程常用的两种电弧焊为帮条焊和搭接焊,适用于直径6mm-22mm的HPB300热轧带肋钢筋;
22、及直径6mm-40mm的HRB335、HRB400热轧带肋钢筋。2.1.3电渣压力焊适用于直径12mm-32mm的HPB300、HRB335、HRB400热轧带肋钢筋。2.3电渣压力焊适用于柱、墙、构筑物等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竖向受力钢筋的连接;不得在竖向焊接后横置于梁、板等构件中作水平钢筋使用。2.4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及三级安全教育后,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方才允许上岗操作。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2.5钢筋焊接施工之前,应清除钢筋、钢板焊接部位以及钢筋与电极接触处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钢筋端部当有弯折、扭曲时,应
23、予以矫直或切除。2.6带肋钢筋进行电弧焊、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时,宜将纵肋对纵肋安放和焊接。2.7焊剂应存放在干燥的库房内,若受潮时,在使用前应经250350烘焙2h。使用中回收的焊剂应清除熔渣和杂物,并应与新焊剂混合均匀后使用。2.8两根同牌号、不同直径的钢筋可进行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闪光对焊时其径差不得超过4mm,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时,其径差不得超过7mm。焊接工艺参数可8 强度的要求,应按较小直径钢筋计算。2.9两根同直径、不同牌号的钢筋可进行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其钢筋牌号应符合2.1条的规定,焊接工艺参数按较高牌号钢筋选用,对接头强度的要求按较低牌号钢筋强度计算。2.10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工程技术 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3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