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doc
《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经济”口号,在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城市大规模建设中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占地空间大,不易清理的特点,因此还可以节约天然骨料资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再生混凝土的特点,针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渗试验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再生混凝土性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抗渗性;抗渗性试验研究1、引言混凝土抗渗性的高低与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很大关系,抗渗性低,有害气体和液体渗入混凝土内部,腐蚀混凝土内部钢筋,混凝土结构稳定性遭到破坏,混凝土体积膨胀,从而导致
2、应力集中产生混凝土开裂或者剥落现象。并且混凝土的吸水量增加,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而抗冻能力下降。为此,研究混凝土抗冻性对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意义。2、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2.1渗透机理及检测方法混凝土是多孔非均质复合建筑材料,混凝土一般是配合钢筋和水泥共同使用的。第一,为了防止混凝土沉降,再生混凝土需要经过搅拌,并且加注水泥,水泥的用水,水的冲刷作用,更加容易将再生骨料表面剥蚀,再生骨料本身结合不规则,再生混凝土的空隙较多,抗弯和抗压能力减弱;第二,水泥硬化后也不可能充满整个空间,外界水分很容易通过混凝土表面空隙深入到内部,从而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作为混凝土抗渗性的表征国内外有三
3、种,即透水性、透气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国标jtg3o-2005中测试混凝土抗渗性能方法是通过给受检混凝土施水压的方式,使水在混凝土中迁移,通过不同混凝土中水的迁移差异来描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的。然而,国标中的混凝土抗渗性检测方法,在实际生产生并不适用,而且浪费大量水资源,可操作性不强,试验现象不明显而没有的到推广。有国内外学者做过类似的抗渗性实验试验。2.2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综合试验案例分析2.2.1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透水性试验合肥工业大学张李黎2等人在2009年的文章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研究中,就采用了jtg3o-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馄凝上试验规程中的透水性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实验准
4、备:水泥采用巢湖关东牌32.5矿渣硅酸盐水泥,密度2900kg/m3,初凝时间184 min,终凝时间457 min。细骨料为普通河砂,水为自来水。再生骨料的基体混凝土为合肥市黄山路废弃混凝土路面板破碎加工而成。实验过程:试验按jtg30-2005中的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进行。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以每组6个试件中4个未发现渗水现象时的最大水压力表示,记录第3个试件出现渗水时的水压。实验结果:(1)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0的5组试件的抗渗等级差别较为明显。(2)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的12组试件总体上天然混凝土和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差别不大。(3)c30下的再生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略高于c20下的再生
5、混凝土。实验分析:总体上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比天然混凝土的抗渗性差,再生混凝土的抗渗性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加,随水灰比的增加而降低。生混凝土的抗渗性随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随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砂率对其影响不大。2.2.2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抗cl-试验武汉理工大学肖开涛3在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改性研究中,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的抗cl-试验进行了研究。实验准备:试件采用由100300mm的圆柱体,成型一天后脱模,然后放入20+3水中养护至28d,取出试样后,在切割机上切去试样两端少许,最后将试样切割成三块高度为50mm的薄饼试块。实验过程:将所有由10050mm试块在真空条件下吸水饱和,然后将试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生 混凝土 抗渗性 试验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