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doc
《[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1摘要1ABSTRACT21.钢筋混凝土发展现状及工作机理31.1国外混凝土工程的发展概况31.2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概况31.3物质是基础41.3.1混凝土41.3.2配筋及增强材料5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与要求82.1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82.2规范对混凝土保护层的要求9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厚或偏薄对构件的影响113.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厚的影响113.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薄的影响124.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法及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154.1保护层质量偏差可能的原因154.1.1规范方面的原因154.1.2设计方面的原因154.1.3施工方面的原因154.1.4有关
2、建筑结构参考资料方面的原因164.2施工控制保护层质量164.2.1混凝土质量的控制164.2.2施工操作上控制保护层质量19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实践与应用215.1某实际工程保护层厚度检测状况及补救措施215.2控制保护层厚度一些措施建议235.3施工技术难点256.总结与展望28参考文献29致 谢30附录 英文翻译31附录 英文原文38试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 摘要 混凝土保护层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在一般环境下解决钢筋锈蚀问题就是控制混凝土保护层质量问题也就是解决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所以规范上明确规定了钢筋保护层在相应混凝土等级和对应环境下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值。然
3、而保护层偏厚也并非好事,本文分别阐述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偏厚和偏薄对构件的影响,得出了要采用适当的保护层厚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质量不高的原因,这是可能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施工方的责任。总结了施工上控制保护层厚度的技术难点及心态上不重视会给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质检站检测保护层厚度实例反应我国现在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控制及补救措施。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偏薄;偏厚;锈蚀;质量控制;耐久性;承载力;垫块commenting on armoured concrete protective layer significanc
4、e and control(Schoo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4)Abstract The concrete protective laye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we can say that the problem resolving a reinforced bar under general environment rusting a problem being the mass con
5、trolling the concrete protective layer also be just the problem having resolved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urability. Therefore on the norm make minimum value issuing the reinforced bar protective layer in corresponding concrete grade and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 having stipulated the reinforce
6、d bar protective layer clear. But the protective layer insists to favor also not meddlesome, The concrete protective layer having set forth a reinforced bar respectively insists to favor with the effect insisting to despise pair of component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have reached the significance ne
7、eding to adopt appropriate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Have analyzed no high cause of reinforced bar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construction mass on the basis here, this is that many-sided possible reason cause brings about , main cause is summed up as the square responsibility being under construct
8、ion. The technology having summed up construction upper under the control of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does not take effect that can give construction mass to bring about seriously on difficult point and psychology, inspects up corresponding controlling and remedial measure there existing some prob
9、lems in station detecting protective layer thickness example reaction our country concrete now protective layer construction mass, and bringing forward some combining with and quality.Key Words Armoured concrete protective layer;Insist to despise;Insist to favor;Get rusty;Mass under the control of;D
10、urability;Bear the weight of a force;Heel block.1.钢筋混凝土发展现状及工作机理1.1国外混凝土工程的发展概况自从18世纪初期水泥的问世,即诞生了水泥混凝土,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以及伴随着建设工程的需要而经历了四个阶段,由低强度混凝土逐步发展到高性能混凝土,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它的强度低、流动度大。自18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78年。第二阶段是1928年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出现由于预应力对混凝土结构产生预压应力,应而对混凝土强度要求高,所采用的水灰比要低,使混凝土向干硬性和半干硬性方向弯化。第三阶段是外加剂的出现,它标志混凝
11、土技术的新飞跃和革命,混凝土的组份由四种发展到五种。自1962年开始,目本、德国、苏联等研制成功商效减水剂,减水率可达到20%,水灰比可降至0.25-0.30,可节约水泥或改变混凝土工作性能,于是混凝土向塑性或滚动性方向发展,使高强度混凝土应用于建设工程。第四阶段是聚合物混凝土是使用有机或无机复合胶结材和高分子有机胶结材的新阶段。1.2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概况1903年德国有了第一家商品混凝土工厂,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各国的重视,得到迅速的发展,80年代初发展到了最高峰,在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的供应量,已达到全部混凝土量的6080%,我国的商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80年代初在常州、上海开始,发展速度较
12、快的是北京和东南沿海城市,各地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和措施,使城市的预拌混凝土产量每年以15%的幅度递增。1994后建设部的建筑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中把推广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列为重点推广项目,1996年又专门发布了加快预拌混凝土发展的几点意见。杭州是全国三个重点发展商品混凝土城市之一。随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中大量灵活应用了一些新型材料,但钢筋混凝土这种复合材料作为建筑行业的基础性材料,在工程上还是一直被大量应用,现代建筑已离不开钢筋混凝土构件,上至几百米的摩天大楼下至普通工民建、单层工业厂房,如若离开了钢筋混凝土,很难想象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混凝
13、土作为现代工程结构的主材料之一,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约为10亿立方米,钢筋用量也有约2500万吨,在规模和耗资上均居世界前列。不难预见,钢筋混凝土将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种无可替代的结构工程材料。1.3物质是基础钢筋和混凝土本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钢筋比重比较大,既能承受张力;又能承受压力,而混凝土比重较小,而且只能承受压力,却不能承受张力。若是全用钢铁造大楼,不但造价昂贵、保暖性能差,而且大地也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压力;如若全用混凝土材料盖大楼,虽然价格便宜,但不坚固,安全性低。但是如若在混凝土中加进钢筋组合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不但造价相对便宜,而且安全耐久性高保温性能也较好。
14、此复合材料正是把两材料的优点都利用起来。正是因为优点的组合缺点的弥补让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界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随着人口发展需要,现在的楼越造越高,世界第一高楼的记录不断被刷新;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污染的严重,地质灾害越来越频繁,建筑的坚固性要求,对抗风、抗地震能力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普通的钢筋混凝土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了。于是工程研发人员就不断创新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研究出一系列新型的钢筋和混凝土。11.3.1混凝土作为钢筋混凝土主要材料之一的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轻质、高强、耐久(抗冻融、抗磨损、抗渗)、抗灾(风、火、地震)、抗爆等。现在国内国外不断在研发新的混凝土以适应这个已经比较承载力降低、地质灾害
15、频发的地球环境。(1) 高性能混凝土(HPC)高性能混凝土是现在国际上发展混凝土材料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强度大于C50的就属于高强度混凝土,它的高性能主要体现在高耐久性、高强度、流动性高等多方面。研发高强度混凝土正是为了适应这个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建筑物平均高度不断升高,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是发展高耸结构、高层建筑物和大跨度结构的重要举措。(2) 活性微粉混凝土(RPC)活性微粉混凝土是一种超高强的混凝土,强度可以高达C200C800,抗拉强度和断裂能都很大,而且密度很大,尽可能的压缩混凝土,提高了混凝土的均匀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强度。(3) 轻质混凝土轻质材料就是利用一些轻质材料或也可以利用一
16、些工业废渣制备轻质混凝土,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重量,一举两得。(4)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自密实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不用任何机械来振捣只是依靠自身重力使混凝土达到密实状态。这种混凝土可以防止离析。它的优点是现场劳动量可以减少,施工速度可以大大变快;施工时间可以随意安排,无振动噪音即使夜间施工也不要经;该材料还无毒,不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困扰。(5) 纤维增强混凝土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纤维可以改善混凝土延性差、抗拉性能差等缺点。目前研究的一些纤维混凝土有碳纤维、耐碱玻璃纤维、钢纤维等混凝土。(6) 智能混凝土(smart concrete)用
17、掺量为百分之25的预湿轻骨料来代替骨料,然后在混凝土内部就形成一个蓄水器。这种方法使混凝土可以得到持续的潮湿养护。这种加入预湿骨料使之变成了智能混凝土,可以使混凝土的收缩大大降低,有效地减少了微细裂缝。(7) 预填骨料升浆混凝土这也是这种大胆的尝试,在预填的骨料层中布置了压浆孔从中注入砂浆,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预填骨料升降混凝土。这种工艺缩短了工期,经济效益上也有不错的反应。(8) 碾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是近几年发张比较快的一批混凝土之一,主要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和路桥方面的施工现场。这种混凝土性能还在不断研发之中,还会有一些更大的突破。(9) 再生骨料混凝土现在建筑大厦变化日新月异,不断有高楼拆了又造
18、,基准期到了的一些建筑物必定要重新盖。拆楼之后会留下很多废弃的混凝土,这些混凝土里面的粗骨料如果能循环利用,不仅能节约资源还能改善环境。现在一些研发人员正朝着这一发展方向去研究。钢筋是主要的受力材料,钢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发新型的配筋及增强材料不仅能该改善钢筋的受力性能、提高承载力还能减轻自重。1.3.2配筋及增强材料 (1) 纤维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配筋材料,主要指的是最近在国际上研究较多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非金属配筋树脂及粘结的纤维筋作馄凝土,常用的纤维筋有树脂粘结的碳纤维筋、玻璃纤维筋及芳纶纤维筋国外研究指出,这几种纤维筋的强度都很高,只是玻璃纤维筋的抗碱化性能较差。纤维筋的突出优点是
19、高强度、抗腐蚀,此外,还具有大的弹性变形能力、高电阻及低磁导性、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其缺点是断裂应变性能较脆、较差、热膨胀系数较大、徐变(松弛)值较大。(2) 双钢筋就是为了减少构件的变形和减小裂缝宽度,采用焊成梯格形状的双钢筋,在构件内竖放或平放布置。(3) 冷轧变形钢筋因为要节约钢材的用量,我们国家引进的国外设备或自制的设备,用光圆的钢筋,通过冷轧,轧成了带肋且直径小于母材直径的这种钢筋,就称为冷轧带肋钢筋。还有一种类似的钢筋,它是用I级光圆钢筋冷轧然后扭转成型,称为冷轧扭钢筋或冷轧变形用筋。这两种冷轧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都会比母材有大大的提高,同时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将得到提高,但是直
20、径会比较小。它们主要用作梁、柱构件的箍筋、预应力筋或板式构件的受力钢筋。因为强度的提高,就可以节约材料的用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两种钢筋,国内己经制订了相应规程。为将这种柱的受力钢筋、小直径钢筋的用途扩展到梁构件,也可采用三筋或双筋的并筋,只是需要适当增大它们的锚固长度。(4) 环氧树脂涂敷钢筋在有腐蚀性介质环境(氯气浓度高、盐含量高)或者海洋的环境中,钢筋锈蚀问题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本来为了防止钢筋锈蚀,可以用不锈钢来制造钢筋,但是价格很昂贵。还有一个比较适用的途径是再表面用环氧树脂涂敷钢筋,形成了防锈的涂层,也可以防止钢筋生锈,这种方法在日本和美国应用较多。钢筋在工
21、厂中先校直然后加热再喷涂树脂粉末,就可以形成防护薄膜,冷却后若是经检验合格,就可以用于有严格防锈蚀要求的工程,从而可使结构的耐久性大大的提高。(5)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旋肋钢丝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在传统材料预应力混凝土的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基础上,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己生产出了直径达到12.6mm、抗拉强度可达1570MPa的预应力混凝土用的带螺旋肋的钢棒,以及直径达12.0mm、抗拉强度高达1570MPa的带螺旋肋的钢丝。这个新产品的特点是:低松弛、高强度,易墩粗,可盘卷,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好,可点焊等。这对激发我国开展这种新材料的生产与应用具有很大的意义。(6) 纤维条、纤维布、纤维板国
22、内在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就是对钢板粘结加固技术,不过钢板质量重、运送也不便,剪切成型就会比较复杂。最近在国内外研发并应用了以易于加工、质量很轻、单向抗拉强度很高的纤维条、纤维板、纤维布等代替钢板对构件进行加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些国家在用碳纤维条或碳纤维布时,会利用不同的弹模碳纤维来优化组合,从而降低造价。除了碳纤维和竹纤维外,也有用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制成的产品。不得不得指出的是,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曾经集中报道了一些欧美日发达国家在研发使用这些新型材料方面的经验,能很大程度地激发我国研发此类新型材料的决心同时也可以作为借鉴。2这些新型材料的研发大大提高了钢筋混凝
23、土结构的性能,随着它的性能和制作工艺不断的改善和提高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的更加广泛。目前最广泛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领域有建筑工程、桥梁和交通工程、水利和海港工程、地下工程、特殊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如此之广泛,形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化,其内在的必然性是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优缺互补,各自优越性能充分发挥。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主体,有着能就地取材、价格便宜、制作工艺简单等一些显著优点;但是它的抗拉强度较低,质地脆且容易短裂,只有再加入适当形式和数量的配筋后,才能提高结构的承载力及延性,保证其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材料。与此同时钢筋的一些缺点,如环境稳定性差易腐蚀,耐火性能差等,当钢筋埋入
24、混凝土内后,受到混凝土保护而克服。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有效组合形成了整体性稳定、刚度大承载力强、耐火、抗腐蚀和适应性非常广的工程结构材料。但是这种重要的结构的钢筋和混凝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然而两者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另外还有很好的粘结力。钢筋和混凝土之前的粘结,是保证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能截然不同的材料在结构中共同工作的基本前提。粘结力包含了水泥胶体对钢筋的粘着力、钢筋与混凝土之前的摩擦力、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钢筋端部在混凝土内的锚固作用。粘结力让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 毕业设计 论文 精品试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 毕业设计 精品 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 重要性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