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原理 实验报告.doc
《混凝土结构原理 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原理 实验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报告姓名: 班别: 学号: 专业: 日期: 注 意 事 项一、实验前应明确该次实验的目的、要求,熟悉试验步骤及有关事项,对不清楚的地方应首先进行研究、讨论或向指导老师请教,严禁盲目操作。二、试验中要遵守实验守则,听从指导老师的指挥,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三、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要将原始记录数据填入实验报告中相应的表格,经实验指导老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四、严肃认真、保持安静,爱护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与本试验无关的仪器设备不要乱动,否则损坏仪器由自己负责。实验完成后,应将仪器和设备擦拭干净,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五、实验中要注意人身安全和仪表安全,数据
2、读好后,远离试件,这点尤其是当试验荷载的后期更应注意。六、实验研究工作是实践性及责任心都很强的细致工作,一定要有严格的责任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数据要认真细致的测读,不能读错,不能搞乱。大家分工协作,互相校对。七、实验后,要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填写好实验报告,交授课老师批阅。实验一 钢筋砼简支梁正截面破坏试验一、试验目的:1、通过钢筋砼简支梁破坏试验,熟悉钢筋砼结构静载试验的全过程。2、学习静载试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二、试验设备及仪表:1、加载设备一套。2、百分表及磁性表座若干。3、压力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4、电阻应变片及静态电阻应变仪一套。三、试件和试验方法:1、试件:
3、试件为钢筋砼适筋梁,尺寸和配筋见图1。2、试验方法:用千斤顶和反力架进行两点加载或在试验机上加载。图2用百分表量测挠度,用应变仪量测应变。仪表及加载点布置(图2)。3、试验步骤:安装试件,仪器并调试。加载前读百分表和应变仪,用放大镜检查有无初始裂缝并记录。在估计的开裂荷载前分三级加载,每级荷载下认真读取应变仪读数,以确定沿载面高度的应变分布。在加第三级荷载时应仔细观察梁受拉区有无裂缝出现,并随时记下开裂荷载Ptcr。每次加载后五分钟读百分表,以确定梁跨中及支座的位移值。开裂载荷至标准荷载分两级加载,加至标准荷载后十分钟读百分表和应变仪,并用读数放大镜测读最大裂缝宽度。标准荷载至计算破坏荷载Pu
4、 (Mu)之间分三级加载,加第三级荷载时拆除百分表,至完全破坏时,记下破坏荷载值Ptu (Mtu)。二、试验内容和要求:1、量测试件在各级荷载下的跨中挠度值,绘制梁跨中的弯矩挠度图。2、量测试件在纯弯曲段沿截面高度的平均应变、受拉钢筋的应变,绘制沿梁高的应变分布图。3、观察试件在纯弯曲段的裂缝出现和开展过程,记下开裂荷载Ptcr(Mtcr),并与理论值比较。4、观察和描绘梁的破坏情况和特征,记下破坏荷载Pu (Mu),并与理论值比较。六、试验报告表1 百分表记录表:荷载(kN) 弯矩(kNm) 位移(mm) 位移荷载表1表2表3PM读数读数读数表2 应变仪记录表荷载(kN) 弯矩(kNm) 测
5、 点荷 载1(混凝土)2(混凝土)3(混凝土)4(钢筋)PM读数1读数2读数1读数2读数1读数2读数1读数21、实验装置及测点布置简图2、绘制弯矩挠度图:3、绘制混凝土截面应变分布图4、判断破坏时钢筋是否屈服,绘制破坏时的裂缝分布图并描述破坏形态。5、描述梁正截面破坏特征,按理论公式计算Mu值,并求出Mu/Mtu(理论值/实测值)。分析理论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原因。实验二 钢筋砼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钢筋砼梁的斜截面破坏试验,了解粱的斜截面破坏形态,并观察构件的裂缝发展过程,验证斜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二,试验内容和要求:1、量测纵向受拉钢筋及箍筋的应变,分析其应力情况。2、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原理 实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 原理 实验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