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doc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四年制本科土木工程专业适用 (24学时 1.5学分)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道路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是研究道路与桥梁用材料性能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论述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述某些材料的强度理论及其影响因素;论述材料的检验方法;论述材料的优缺点和可能改善的途径。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常用的道路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和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必要的基础理论,能够正确地使用材料,准确地鉴定材料,科学地改善材料和创造性地研制材料。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着重于砂石材料、水泥与水泥混凝土、沥清与
2、沥青混合料等三部分。 ()掌握砂石材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和组成设计方法。 ()能熟练进行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正确计算。 ()掌握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强度理论。 ()掌握砂石、水泥、沥青及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性能及其基本测试方法。 3、先修课程的要求需先修完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材料。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砂石材料 第一节 砂石材料的技术性质 ()石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石料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饱水率、气候稳定性;力学性质:抗压强度、磨耗率、磨光性;化学性质:石料的化学
3、成分对粘附性的影响及粘附性的测定方法) 石料的技术要求(路用石料的技术分级;路用石料的技术标准) ()道路与桥梁用石料制品。 ()集料的技术性质 物理性质(各种密度、空隙率、级配、坚固性) 力学性质(压碎值、磨光值、磨耗值、冲击值) 第二节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 级配理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级配公式:富勒公式、泰波公式、我国简化公式、魏矛斯公式;级配曲线范围的绘制。 ()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 数解法:试算法。图解法:修正平衡面积法。 第二章 石灰和水泥 第一节 石灰 ()简述石灰的分类,石灰的消化和硬化过程和质量指标。 ()石灰的技术标准 生石灰技术
4、指标(47992);生石灰粉技术指标(48092);消石灰粉技术指标(48192)。 第二节 硅酸盐水泥 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四种主要矿物组成及其特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强度、安定性等)及技术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料水泥及其它水泥的特性和应用。 掌握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了解道路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掌握道路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凝结时间、干缩性、耐磨性、强度、安定性等)及技术标准(1369392)。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 简述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组成材料、设计方法和质量控制,同时对外加剂、其它功能的混凝土和砂浆作简要介绍。 掌握
5、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抗弯拉强度为指标的设计方法),重点介绍我国现行国标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推荐的以抗弯拉强度为指标的经验公式法。 第四章 沥青材料 概述:沥青材料的命名与分类。 第一节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概述 石油的基属分类;石油沥青生产工艺概述。 ()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石油沥青的化学组成(元素组成、碳氢比);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组成和特性);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与路用性能。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 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 物理特征常数:粘滞性;延性和脆性;流变特性(感温性、感时性、劲度模量);粘附性;耐久性;安全性。 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 中、轻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工程材料 道路 工程 材料 课程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