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ppt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演讲者:王欢,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5个。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 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13。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
2、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前言,目录,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时空变异,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云南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崎岖,山地多而平地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很大,海拔最高达6740m,最低只有76.4m;气候千变万化,冷热各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滇西北地区位置偏北,海拔较高,全年偏于寒冷;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纬度和地势适中,气候较温和;滇南、滇东南地区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气候偏于炎热。,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一、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
3、厚实、粗糙为特征;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秀美为基调。,白族,彝族,地理环境对服饰的用料和形制产生直接的影响。,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长衣(袍)裙裤靴装;彝族、纳西族、白族、部分汉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毡衣裤装;汉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满族、纳西族、拉祜族、壮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裤装;傣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苗族、藏族、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装等;,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藏族:长衣(袍)裙裤靴装,傣族:上衣下裙装,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的功能也有影响。,实用美观,地理环境对
4、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气候寒冷地区: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气候炎热地区: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气候炎热地区: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实用而美观,二、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区划,根据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各民族服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服饰的用料、制作工艺、形制和着装方式等服饰文化特质,将云南的民族服饰景观划分为滇西北区、滇中滇东区、滇西南区三个景观区域。,在三个景观区域内分别形成特征和差异都较为明显的三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类型: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温暖地区的
5、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身穿万件,不如腰系一线”,厚重,衣、裤、帽(包头)、鞋(靴)俱全,衣装层数较多,用料除麻、棉和野生纤维(如火草)织品外,还有天然毛皮或羊毛、牦牛毛制品(如毛布、毡等),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简洁,上衣下裤,外加坎肩,多用棉、麻布料,住在山区偏冷地带的民族则加披羊皮或 毡,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女子上衣下裙;男子上衣下裤(瑞丽也有穿裙的),裤管较宽大,用料多数选择浅色、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少数民族 服饰 景观 地域 特征 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9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