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郏县能源耐材业园总体发展规划第十三章执行总结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郏县能源耐材业园总体发展规划第十三章执行总结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郏县能源耐材业园总体发展规划第十三章执行总结环评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十三章 执行总结13.1 规划背景建立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是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郏县县委、县政府综合分析国内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新形势,壮大郏县工业基础,加快经济快速发展,促进郏县经济全面提速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改革开放多年的经验和事实证明,通过产业园的发展,能够使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企业群体规模优势,同时能够构筑一个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4月,郏县黄道镇人民政府委托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发展规划(2012-2030),产业园位于黄道镇政府所在地东侧,范围为粉浆河以东,铁路站场
2、以北,东环路以西,东升大道以南,规划面积约2.48平方公里。产业园区工业发展以能源、耐材、建材业为主的产业,是郏县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是郏县县域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黄道镇产业结构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是黄道镇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之一。13.2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3.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大气监测结果分析可知,竹园村、后谢湾村、纸坊村三个监测点位的SO2、NO2小时浓度及24小时浓度,均浓度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PM10、TSP日均浓度部分监测数据略有超标,主要原因为郏县属北方城市,平时风沙较大,气候干燥,容易造成空气中PM10、TSP浓度超标
3、。13.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地表水监测结果分析可知,青龙河、北汝河监测期间铅、镉、镍三项重金属离子均未检出。青龙河COD、BOD全部超标,其余因子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北汝河主要监测因子浓度值均可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说明北汝河现状水质较好。13.2.3 地下水质量现状根据监测结果,黄道镇、东升矿产品、王英沟3个监测点位的各项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4848-93)类水质标准的要求,区域地下水水质良好。13.2.4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噪声监测结果分析可见,本次现状监测期间,评价范围内各监
4、测点位区域昼、夜间噪声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3类标准要求,产业园内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13.3 产业园开发回顾评价13.3.1产业园内居民及面源污染情况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规划区内现状有白土沟、史家沟两个村庄,需要搬迁总户数61户,总人口184人,COD排放量约1.61t/a。产业园内现有耕地及未利用地面积为209.56公顷,COD排放量约为31.43t/a。13.3.2产业园工业企业情况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3家,拟入驻3家。据调查统计,产业园内已投产企业烟尘排放总量为3.3t/a,粉尘排放量为66.63t/a,SO2排放总量为0.17t/a,NO2排放总量为42
5、.0t/a;废水排放总量为3024t/a,排放废水中COD排放总量为0.907t/a,NH3-N排放总量为0.01525t/a。13.3.3存在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A、供排水建设滞后于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建设的供水设施尚未建成,各企业使用自备水源,村落仍在使用自备水井,产业园尚未实现集中供水。产业园的排水设施不完善,各企业、村庄单独排污。目前区内建成的道路雨污管网未实现分流,未与现状企业接管,不利于对污水排放进行有效的统一监管。B、污水集中治理措施 污水集中治理设施滞后于产业园的发展,目前区内企业工业废水未经集中处理,而是经各企业单独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生产用水或绿化灌溉用水。居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
6、敬附近沟渠最终排入附近河流,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水资源利用的环境问题目前产业园村庄生活和企业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均采用地下水,居民用水紧张,且黄道镇位于地下水贫水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居民搬迁工作滞后根据现场踏勘,产业园占地范围内有白土沟、史家沟两个自然村,根据规划拟对两处村庄进行搬迁。目前村庄搬迁工作尚未进行。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A、产业园内已建及在建企业存在未批先建和违反“三同时”制度的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和完善环保手续;B、不符合产业园产业定位的大众建材有限公司未制定相应的关停或搬迁计划,随着产业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的不断推进,可适时
7、予以关停及搬迁;C、产业园内未设置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也未制定必要的环境风险管理预案及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产业园环境管理工作相对滞后。13.4 规划方案概述与分析13.4.1 规划方案概述(1)规划名称: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2012-2030)(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规划位置及规划范围:位于黄道镇政府所在地东侧,范围为粉浆河以东,铁路站场以北,东环路以西,东升大道以南,规划面积约2.48平方公里。(3)发展定位:郏县及黄道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郏县能源耐材建材专业产业园,平顶山市及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4)发展时序规划:考虑园区建设的可操作性和滚动开发的特点
8、,规划对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时序分:近期(2012-2015)、中期(2016-2020)、远期(2021-2030)三期进行实施。13.4.2 协调性分析本评价将规划方案分别与:郏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郏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5年)、郏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11-2025)、郏县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黄道镇镇村一体化总体规划(2009-2020年)、关于划定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工作的通知(国调办环移2006134号)、北汝河饮用水源保护区划、黄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进行协调性分析
9、,结果发现:本规划与上述规划在功能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协调性。13.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13.5.1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位于黄道镇政府所在地东侧,范围为粉浆河以东,铁路站场以北,东环路以西,东升大道以南,规划面积约2.48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能源、耐材、建材业。据现场踏勘,产业园现状建设用地集中在园区西部。产业园规划用地范围内没有珍稀物种和野生动物,以及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产业园规划的实施将使现状地由农业用地、荒山坡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将转化为城镇生态环境系统。根据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计算,规划期末土地资源的饱和度为A=0.38,该区域尚有开发
10、潜力,从土地资源量角度来说,土地资源承载力能满足产业园开发强度要求,产业园所在区域的土地资源能够较好的支撑产业园的发展需要。13.5.2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根据计算,产业园远期新鲜水需水量约为0.93万m3/d(约339.45万m3/a)。黄道镇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老虎洞水库蓄水能力较强,因此可采取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供水方式。工业用水尽量考虑取用老虎洞水库地表水,关停区域内自备地下水井,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目前老虎洞水库蓄水量已达2700多万立方米,可满足区内工业用水需要。园区内生活用水可与黄道镇镇区水厂共用,采用地下水。园区内职工大多来自于当地,且区内生活设施主要依托镇区,与镇区共建,因此镇区
11、水厂可满足园区内生活用水要求。13.5.3 大气环境承载力本次评价采用修正的A-P值法进行大气环境容量推算分析,经核算,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SO2环境容量为3608t/a,NOx环境容量为2451t/a,低架源排放总量为SO2 541t/a,NOx 362t/a。产业园目前入驻企业较少,现状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可以满足产业园的开发需求。13.5.4 水环境承载力园区最终受纳水体北汝河常年有水,且水质较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有一定环境容量。但由于黄道镇为贫水型地区,为节约水资源,本次环评要求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回用途径包括郏县华
12、能电厂及园区绿化、道路、工业等,不计算其环境容量。13.6 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本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分析从选址合理性、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及产业布局的合理性等方面展开分析。13.6.1选址合理性分析评价从与郏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黄道镇镇村一体化总体规划(2009-2020年)的一致性、交通运输、区位选择等角度分析了该规划的合理性。总体认为该规划选址较为合理。13.6.2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分析考虑周边居住区布局的合理性,根据风玫瑰图,当地全年最多风向为ENE,其中分布在规划区北部的镇东社区位于最多风向的上风向位置,且四周均有隔离绿化带与工业带分隔,产业园的大气污染物对其影响较小。产业园西南
13、部受影响村庄将根据黄道镇村一体化规划要求,搬迁至镇东社区,搬迁后产业园对其影响不大。产业园内的仓储用地布局在产业园的西南部地区,依靠禹亳铁路,交通便利,有利于物质资源的运输;该区域主要以噪声、扬尘等污染为主,其与村庄间有绿化景观带相隔,设置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对村庄影响不大。产业园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商业、行政办公、教育科研等)集中布置在产业园的西北部,商业位于北部,紧临镇区,方便了园区产品展示及交易、商业金融等服务。规划布局存在的不合理因素A、仓储物流用地面积较小根据产业园土地利用规划图,仓储物流用地位于产业园区西南侧,占地面积22.46ha,占总规划用地9.04%。根据分析,禹亳铁路
14、建成后将成为郏县境内唯一一条铁路,其余乡镇及县城物资如需铁路运输也将依赖于此处站场。因此在铁路建成后,各种原料、资源、工农业产品的输出与进入规模均会较大,仅占9.04%的仓储物流用地面积尤显不足。建议在产业园南侧增加仓储物流用地的规划面积,可将南侧沿铁路一侧用地均规划为仓储物流用地,以满足产业园后续发展的需要。B、局部防护绿地不够在产业园规划的商业、文化设施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没有设置防护绿地,四周也应设置防护绿地。13.6.3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要求,产业园主导行业基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评价建议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对入区企业的确定,必
15、须充分考虑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黄道镇属典型的工业乡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初步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十余种,有丰富的煤、铝矾土、焦宝石、石灰石、石英石、陶土、粘土、铁矿石等多种矿藏。因此依靠煤炭资源及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资源,发展能源(煤电一体化)、耐材、建材行业是合理的。13.6.4 土地利用适宜度分析根据土地利用适宜度分析结果,郏县能源耐材产业园工业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总分为70.08分,根据评价标准,属于“适宜”级,说明产业园工业用地规划较为合理。13.6.5基础设施规划合理性分析(1)供水规划合理性分析规划计算供水规模为4.1万m3/d。评价认为数据过大,根据环评重新核算,产业园远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郏县 能源 耐材业园 总体 发展规划 第十三 执行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