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土建部分).doc
《电缆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土建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土建部分).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表3-1 电缆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土建部分)工艺编号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要点图片示例适用范围电缆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电缆土建工程工艺标准库排管工程土石方工程0301010101排管定位根据走向图确定排管的中心线,根据排管断面尺寸和施工面的要求,并综合考虑周围环境或障碍物的情况确定排管位置有支撑沟槽宽度为排管横断面或工井的设计宽度两边各加1.10m计算0301010101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102排管基坑开挖根据排管断面尺寸和施工面的情况,进行开挖,开挖深度小于3m的沟槽采用横列板支护,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的沟槽采用钢板桩支护。机械挖土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地基,槽底以上20cm必
2、须用人工修整。0301010102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103基坑稳定及围护处理采取的相关措施应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和作业的安全,基坑周围如有其他设施或障碍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论证并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采用钢板桩支护时,其入土深度(T)与沟槽深度(H)之比a大于等于0.35。钢板桩支撑的水平间距不大于2m。0301010103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104回填土回填土应采用自然土,不能含有建筑垃圾或其他对混凝土有破坏或腐蚀作用的物质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铺设防止外力损坏的警示带后再分层夯实复土至路面修复高度。0301010104T1新建电力排管排管施工03010102
3、01垫层应确保垫层下的地基稳定且已夯实、平整;若有地下水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应平整垫层下的地基稳定且已夯实、平整垫层混凝土密实,上表面平整0301010201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202保护衬管垫块敷设衬官应满足电缆敷设及施工的相关要求,垫块应根据图纸进行预制,垫块的制作误差应在限制的范围内,敷设的垫块应完好,并已达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垫块间距不大于1.2m管道必须分层敷设且每根管材下的垫块不少于3块,分层放置。,管材间上下两层的管材垫块应错开放置,垫块与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0301010202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203排管本体钢筋绑扎固定钢
4、筋的绑扎应均匀、可靠,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钢筋不会松散、移位;绑扎的铁丝不能超出排管混凝土范围绑扎的铁丝头应向内弯; 钢筋的交叉点可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但在周边的交叉点,每处都应绑扎;箍筋转角与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钢筋的底部和侧部均应安置水泥砂浆垫块;0301010203T10301010203T2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204支模模板应平整、表面应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在支撑或维护构件作用下不破损。模板尺寸不应过小,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支模中应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模板的拼接、支撑应严密、可靠,确保振捣中不走模、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应涂抹脱模剂;
5、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模板内部应清洁干净无任何杂质。 模板接缝严密,不应漏浆,表面平整。0301010204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205混凝土浇筑、养护混凝土应符合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浇筑前,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浇筑时应分层,并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后应平整表面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证本体混凝土强度正常提高。混凝土运输至浇注处如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混凝土的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或导管; 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在采用插入式振捣时,混凝
6、土浇注的厚度是振捣器作用部分的1.25倍; 排管部分的混凝土必需分层浇注。捣固时间应控制再2540s,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0301010205T1新建电力排管非开挖拉管工程0301010301管线地质勘探调查查明管道拟穿越地段的土层结构、分布特征和工程地质性质,地震设防烈度,提供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查明管道拟穿越地段的建筑基础、地下障碍物及各类管线的平面位置和走向、类型名称、埋设深度、材料和尺寸等,其中包括已建和市政规划要求具有相关专业资质单位实施。查明管道拟穿越地段的土层结构、分布特征和工程地质性质,地震设防烈度,提供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并对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防治措施和建
7、议。0301010301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302导向孔轨迹控制地面始钻式的入、出土角一般为6 20;坑内始钻式的入、出土角一般为0。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钻孔应是直线的,即没有垂直弯曲和水平弯曲,这两段直线钻孔的长度不宜小于10m。导向孔轨迹的弯曲半径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及施工机械设备的钻进条件。电力管道之间及电力管道与各类地下管道、地下构筑物、道路、铁路、通信、树木等之间应保证一定的净距。穿越地下土层的最小覆盖深度应大于钻孔的最终回扩直径的6倍;入、出土点与拟穿越的第一个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如道路、沟渠等)宜为3根钻杆长度。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钻孔应是直线的,即没有垂直弯曲和水平弯曲,这两段直
8、线钻孔的长度不宜小于10m。0301010302T1新建电力排管0301010303非开挖拉管钻进、扩孔和管道敷设回拖扩孔的孔径一般扩孔直径是拟铺管道直径的1.21.5倍。扩孔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回拖铺管。拉管头与待铺管材应保证可靠连接。实际作用于拉管头的牵引力不得超过塑料管材的允许拉力。两端各留10m左右接进工井按施工措施确定的钻进轨迹面设置标志,对地下管线交叉的地方应在地面设置明显标志导向孔钻至交叉管线前应慢速钻进并复核导向孔轨迹,测算与交叉管线的距离,确认符合钻进轨迹提供的技术数据后,再恢复正常钻进。拉管头与待铺管材应保证可靠连接。新建电力排管电缆沟土石方工程0301020101电缆沟定位根
9、据图纸的电缆沟中心位置进行定位,并根据电缆沟的尺寸和施工面要求进行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放样,定出工井中心线、长度和宽度控制线0301020101T1新建电缆沟0301020102基坑开挖根据排管断面尺寸和施工面的情况,进行开挖,开挖深度小于3m的沟槽采用横列板支护,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的沟槽采用钢板桩支护。机械挖土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地基,槽底以上200mm必须用人工修整。030102010T1新建电缆沟0301020103地基处理开挖至电缆沟埋深后,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的平整和夯实度,若有地下水或流砂,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采用钢板桩支护时,其入土深度(T)与沟槽深度(H)之比a
10、大于等于0.35。钢板桩支撑的水平间距不大于2m。0301020103T1新建电缆沟电缆沟工程新建电缆沟0301020201垫层垫层平面尺寸和高度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应平整垫层下的地基稳定且已夯实、平整垫层混凝土密实,上表面平整0301020201T1新建电缆沟0301020202支模及钢筋绑扎模板应平整、表面应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在支撑或维护构件作用下不破损。模板尺寸不应过小,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支模中应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模板的拼接、支撑应严密、可靠,确保振捣中不走模、不漏浆。钢筋的绑扎应均匀、可靠,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钢筋不会松散、移位;绑扎的铁丝不能
11、超出本体混凝土范围。钢筋的搭接应错开。预埋件应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可靠固定。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构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0301020202T10301020202T2新建电缆沟0301020203施工缝设置、防水处理施工缝应按照图纸要求进行设置和施工,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底板上面300mm处制作施工缝0301020203T1新建电缆沟0301020204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模板拆除混凝土应符合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据施工缝的设置要求,进行两次浇筑。浇筑时应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后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证本体混凝土强度正常提高。在浇筑前,
12、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除0301020204T1新建kV电缆沟0301020205电缆沟支口构造处理电缆沟在盖板搁置位置应采取适当的护口措施,保证搁置位置的混凝土不开裂、不破损0301020205T1新建电缆沟电缆沟附属设施新建电缆沟0301020301电缆沟盖板制作钢筋砼预制件尺寸应严格配合电缆沟尺寸。表面应平整,四周应设置护口件,拉环宜能伸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盖板的预制,混凝土和钢筋应满足相关的强度等级要求和布置要求。0301020301T1新建电缆沟0301020302金属支架安装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应满足电缆能方便地
13、敷设和固定,在多根电缆同层支架敷设时,有更换或增设任意电缆的可能支架、吊架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照支架的相关要求进行和预埋件的焊接和安装工作。相关构件在焊接和安装后应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支架、吊架必须用接地扁铁环通。接地扁铁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0301020302T1新建电缆沟0301020303集水坑及排水处理底板散水坡度应同意指向积水坑,坑内尺寸应能满足排水泵放置要求坑顶宜设置保护盖板,盖板上设置泄水孔按照相关图纸要求进行设置和施工0301020303T1新建电缆沟工作井工程土石方工程0301030101工作井定位根据图纸的电缆沟中心位置进行定位,并根据电缆沟的尺寸和施工面要求进
14、行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设计变更进行施工放样,定出工井中心线、长度和宽度控制线0301030101T1新建电力工作井0301030102基坑开挖根据排管断面尺寸和施工面的情况,进行开挖,开挖深度小于3m的沟槽采用横列板支护,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的沟槽采用钢板桩支护机械挖土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挖或扰动地基,槽底以上200mm必须用人工修整0301030102T1新建电力工作井0301030103地基处理开挖至电缆沟埋深后,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的平整和夯实度,若有地下水或流砂,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采用钢板桩支护时,其入土深度(T)与沟槽深度(H)之比a大于等于0.35。钢板桩支撑的水平间距不大于2m
15、0301030103T1新建电力工作井0301030104垫层应确保垫层下的地基稳定且已夯实、平整;若有地下水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应平整垫层下的地基稳定且已夯实、平整垫层混凝土密实,上表面平整0301030104T1新建电力工作井工作井本体工程新建电力工作井0301030201支模及钢筋绑扎模板应平整、表面应清洁,并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在支撑或维护构件作用下不破损。模板尺寸不应过小,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拼接,支模中应确保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模板的拼接、支撑应严密、可靠,确保振捣中不走模、不漏浆。钢筋的绑扎应均匀、可靠,确保在混凝土振捣时钢筋不会松散、移位;绑扎的铁丝不能超出
16、本体混凝土范围。钢筋的搭接应错开。预埋件应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可靠固定。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构件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0301030201T10301030201T2新建电力工作井0301030202混凝土养护及模板拆除混凝土应符合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尽量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浇筑前,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浇筑时应分层,并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后应平整表面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保证本体混凝土强度正常提高。顶板混凝土浇筑后应平整表面。混凝土运输至浇注处如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搅拌。混凝土的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或导
17、管; 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在采用插入式振捣时,混凝土浇注的厚度是振捣器作用部分的1.25倍;振捣墙身及顶板混凝土应用35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底板混凝土应用平板式振动器。捣固时间应控制再2540s,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0301030202T1新建电力工作井工作井附属设施0301030301支架安装电缆支架的层间垂直距离,应满足电缆能方便地敷设和固定,在多根电缆同层支架敷设时,有更换或增设任意电缆的可能。采用型钢制作的支架应无毛刺,并采取防护处理。支架、吊架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按照支架的相关要求进行和预埋件的焊接和安装工
18、作。相关构件在焊接和安装后应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支架、吊架必须用接地扁铁环通。接地扁铁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0301030301T1新建电力工作井0301030302井盖安装安装时保证密封性、防水性要求,与路面保持平整,高度一致。应能满足防盗要求,采用专用工具开启。井盖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井盖与支座配合紧密,误差符合相关要求。采用的铁制构件在焊接和安装后应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铁制的支架、吊架必须用接地扁铁环通。接地扁铁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0301030302T10301030302T2新建电力工作井表3-2 输电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电气部分)项目编号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要点成品示例适用范
19、围电缆线路工程工艺标准库电缆土建工程工艺标准库电缆敷设工程直埋敷设工程0302010101样沟开挖通过收资,了解排管所经地区其之相关的管线或障碍物的情况,并在适当位置进行样沟的开挖电缆敷设工程必须根据设计书和施工图,在敷设电缆前要挖掘足够数量的样洞,查清沿线地下管线和土质情况,以确定新电缆的正确走向。样沟深度应大于电缆敷设深度。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线路0302010102沟槽开挖根据围护要求,先进行围护施工,然后根据电缆沟的平面尺寸和埋深,进行开挖沟槽。深度应满足电缆敷设的深度要求:自地面至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10 kV以下为0.7m;35 kV及以上为1m;穿越农地时分别为1m和1.2m。根据施
20、工图纸开挖沟槽,开挖路面时,应将路面铺设材料和泥土分别堆置,堆置处和沟边应保持不小于0.3m通道。0302010102T1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直埋线路0302010103电缆敷设电缆表面距地面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直埋于地下的电缆应在其上下敷设一定厚度的细土或黄砂然后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后填满砂或细土,然后盖上槽盒盖。为识别电缆走向,宜沿电缆敷设路径设置电缆标识。直埋敷设电缆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电缆敷设后应对已敷电缆进行测绘作为竣工资料制作拉线头并安装防捻器,根据电缆敷设方案敷设电缆。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卷扬机
21、、过路管口、转弯处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处等必须有专人负责,互相之间必须配备通讯设备。电缆敷设后复土前通知测绘人员对已敷电缆进行测绘。0302010103T10302010103T2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直埋线路0302010104回填土盖板上铺设防止外力损坏的警示带后在电缆周围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电缆周围应选择较好的土层或用黄沙填实,电缆上面应有150mm的土层,盖板上铺设防止外力损坏的警示带后再分层夯实复土至路面修复高度。0302010104T1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直埋线路电缆排管敷设工程0302010201排管通道排管顶部土壤覆盖深度不宜小于0.5m。电缆用的管径宜符合:D(管子内径(mm)1
22、.5d(电缆外径(mm)排管建成后及敷设电缆前,对电缆敷设所用到的每一孔排管管道都应用疏通工具进行双向疏通。清除排管内壁的尖刺和杂物并,防止敷设时损伤电缆。疏通检查中如有疑问时,应用管道内窥镜进行探测,排除疑问后才能使用。0302010201T1新建高压电力电缆穿管线路0302010202电缆敷设电缆敷设时,电缆所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和弯曲半径应根据不同电缆的要求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根据电缆敷设方案敷设电缆,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卷扬机、过路管口、转弯处以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的地方应设有专人负责检查,检查人员互相之间必须配备通讯设备保证敷设过程中信息畅通。电缆敷设时,电缆所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和弯曲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缆 线路 工程 工艺 标准 土建 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