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992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doc
《JGJ1992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1992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10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的通知建标1992120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8)城综字第141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共同主编的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JGJ1992,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有关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与施工,均应按本规程执行。原部标准冷拔低碳钢丝预应力混凝土中小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
2、84)同时废止。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负责。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3月11日材料性能Ec混凝土弹性模量;Es钢筋弹性模量;C30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0N/m的混凝土强度等级;fcu边长为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边长为150mm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fcu,k边长为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k、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tk、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fcmk、fcm混凝土弯曲抗压强
3、度标准值、设计值;fck、ftk施工阶段混凝土轴心抗压、抗拉强度标准值;fcu,m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fstk冷拔钢丝强度标准值;fy、fy冷拔钢丝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ptk预应力冷拔钢丝强度标准值;fpy、fpy预应力冷拔钢丝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施工单位内历史统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So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Sfcu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作用和作用效应M弯矩设计值;N轴向力设计值;V剪力设计值;Npo混凝土法向预应力为零时预应力钢筋的合力;Ns、Ms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轴向力值、弯矩值;Nl、Nl按荷载长期效应组合计算的轴向力值、弯矩值;pc由预加
4、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p、p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冷拔钢丝在各个受力阶段的应力;con预应力冷拔钢丝张拉控制应力;sc、lC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tp、cp混凝土中的主拉应力、主压应力;混凝土的剪应力;po预应力钢丝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为零时的预应力冷拔钢丝应力;pe预应力冷拔钢丝的有效预应力;Bs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l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作用下并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影响的受弯构件长期刚度。几何参数a、a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s、as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a
5、p、ap受拉区预应力冷拔钢丝合力点、受压区预应力冷拔钢丝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b矩形截面宽度,T形、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bf、bfT形或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宽度;h截面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hf、hfT形或I形截面受拉区、受压区的翼缘高度;l0计算跨度;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tr预应力冷拔钢丝的预应力传递长度;e、e轴向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0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a附加偏心距;ei初始偏心距;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A构件截面面积;A0构件换算截面面积;As、As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Ap、Ap受拉区、受压区纵向预
6、应力冷拔钢丝的截面面积;W0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I0换算截面惯性矩;y0换算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处的距离;yp、yp受拉区、受压区的预应力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计算系数及其它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影响系数;偏心受压构件考虑挠曲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ct,s、ct,l荷载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作用下混凝土拉应力限制系数;、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冷拔钢丝和非预应力钢丝的配筋率;p单筋受弯构件中预应力冷拔钢丝的配筋率;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E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第一章总则第1.0.1条 为在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简称冷拔钢丝预应力构件)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
7、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订本规程。第1.0.2条 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中、小型冷拔钢丝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的设计与施工。第1.0.3条 对于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构件,如吊车梁、受振动荷载的楼面板等,在无可靠试验或实践经验时,不宜采用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处于侵蚀环境或高温下的结构,不得采用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第1.0.4条 对于冷拔钢丝预应力构件的设计与施工,本规程未作规定者,应按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第2.1.2条 冷拔钢丝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2.1.2采用。冷拔钢丝强度标准值(N/m)表2.1.2 钢丝种类钢丝直径(mm)fpt
8、k或fstk组组冷拔低碳钢丝甲级56506004700650乙级35550冷拔低合金钢丝5800注:预应力冷拔钢丝经机械调直后,强度标准值应降低50N/m。第2.1.3条 冷拔钢丝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1.3采用。冷拔钢丝强度设计值(N/m)表2.1.3 钢丝种类钢丝直径fpy或fyfpy或fy冷拔低碳钢丝甲级5组组4004304004460430乙级35用于焊接骨架和焊接网时320320用于绑扎骨架和绑网时250250冷拔低合金钢丝5530380注:预应力冷拔钢丝经机械调直后,抗拉强度设计值应降低30N/m,但抗压强度设计值应不大于相应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第2.1.4条 冷拔钢丝弹性模量Es应按
9、表2.1.4采用。冷拔钢丝弹性模量Es(N/m)表2.1.4 钢丝种类弹性模量冷拔低碳钢丝2.0冷拔低合金钢丝1.9第二节 混凝土第2.2.1条 冷拔钢丝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第2.2.2条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其强度标准值应按表2.2.2采用。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m)表2.2.2 强度种类符号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C45C50轴心抗压fck13.517.020.023.527.029.532.0弯曲抗压fcmk15.018.522.026.029.532.535.0抗拉ftk1.501.752.002.252.452.602.75第2.2.3条 混凝土
10、强度等级及其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2.3采用。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表2.2.3 强度种类符号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C45C50轴心抗压fc10.012.515.017.519.521.523.5弯曲抗压fcm11.013.516.519.021.523.526.0抗拉ft1.101.301.501.651.801.902.00第2.2.4条 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Ec应按表2.2.4采用。混凝土弹性模量Ec(N/m)表2.2.4 混凝土强度等级弹性模量C202.55C252.80C303.00C353.15C403.25C453.35C503.45第三章 构件设
11、计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3.1.1条 冷拔钢丝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必要时应对制作、运输、吊装等施工阶段进行验算。第3.1.2条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及抗裂验算均应采用相应的荷载代表值。荷载效应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预制构件本身吊装验算时的动力系数,可取1.5,但根据构件吊装时受力情况,也可适当增减。第3.1.3条 预应力冷拔钢丝的张拉控制应力值con,不应超过0.7fptk,且不宜低于0.4fptk。第3.1.4条 放松预应力冷拔钢丝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75。第3.1.
12、5条 当构件进行抗裂验算,计算由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pc时,可将预应力冷拔钢丝的合力视作外力,按材料力学公式进行计算。混凝土法向应力及预应力冷拔钢丝的有效预应力,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由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相应阶段预应力冷拔钢丝的有效预应力预应力钢丝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冷拔钢丝应力预应力冷拔钢丝及非预应力钢丝的合力及合力点的偏心距(图3.1.5)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A0换算截面面积;I0换算截面惯性矩;ep0换算截面重心至预应力冷拔钢丝及非预应力钢丝合力点的距离;y0换算截面重心至所计算纤维处的距离;l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E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
13、的比值;Ap、Ap受拉区、受压区的预应力冷拔钢丝的截面面积;As、As受拉区、受压区的非预应力钢丝的截面面积;yp、yp受拉区、受压区的预应力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ys、ys受拉区、受压区的非预应力钢丝重心至换算截面重心的距离;15、15受拉区、受压区的预应力冷拔钢丝在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按本规程第3.1.9条规定 计算。注:在公式(3.1.5-1)中右边第二项与第一项的应力方向相同时取正号,相反时取负号。公式(3.1.5-2)适用于pc为压应力的情况,当pc为拉应力时,应以负值代入。为简化计算,对截面几何特征值A0、I0、y0,可不计钢丝截面面积。 第3.1
14、.6条 不对称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任意截面(非对称截面或对称截面但弯矩作用平面与截面对称轴斜交)的冷拔钢丝预应力双向受弯构件,在验算构件抗裂时,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pc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3.1.6): 此时,预应力钢丝合力点至换算截面主轴X0、Y0的偏心距e0x、e0按下式计算:e0xexcoseysin(3.1.6-2)eoyeycosexsin (3.1.6-3)其中 相应阶段预应力冷拔钢丝的有效预应力按公式(3.1.5-2)计算。此时,上述公式中引用的换算截面几何特征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主轴位置 主惯性矩 验算点至主轴X0和Y0的距离xoxcosysin(3.1.6-9)式中Ap
15、单根预应力冷拔钢丝的截面面积;xp、yp单根预应力冷拔钢丝至换算截面重心轴Y和X的距离;换算截面的主轴X0和Y0与重心轴X和Y间的夹角,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正;Ix、Iy换算截面对重心轴X和Y的惯性矩;Ixy换算截面对重心轴X和Y的惯性积;Iox、Ioy换算截面对主轴Xo和Yo的惯性矩;x、y验算点至换算截面重心轴Y和X的距离;xo、yo验算点至换算截面主轴Yo和Xo的距离。第3.1.7条 预应力冷拔钢丝中的预应力损失值可按表3.1.7的 规定计算,当计算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小于100N/m时,应取100N/m。预应力损失值(N/m)表3.1.7 引起损失的因素符号预应力损失值张拉端夹具变形和钢丝
16、内缩11按本规程第3.1.8条规定计算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丝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132t冷拔钢丝的应力松弛140.08con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15按本按本规程第3.1.9条规定计算注:表中t为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冷拔钢丝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第3.1.8条 预应力直线冷拔钢丝由于夹具变形和钢丝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1(N/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l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a张拉端夹具变形和钢丝内缩值(mm),当张拉端用锥形夹具时,钢丝在夹具中的滑移取5mm;当钢模外张拉用带螺帽的夹具时,螺 帽缝隙取0.5mm。第3.1.9条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受拉
17、区和受压区预应力冷拔钢丝的预应力损失15和15(N/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pc、pc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冷拔钢丝在各自合力点处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fcu施加预应力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冷拔钢丝和非预应力钢丝的配筋率,(ApAs)/A0、(ApAs)/A0,此处,A0为构件换算截面面积。受拉区、受压区预应力冷拔钢丝在各自合力点处的混凝土法向压应力pc、pc应按本规程第3.1.5条及第3.1.6条的规定计算,此时,预应力损失值仅考虑混凝土预压前的损失,非预应力钢丝中应力15、15值应取零;pc、pc值不得大于0.5fcu;当pc为拉应力时,则公式(3.1.9-2)中的
18、pc应取零;计算pc、pc时可根据构件制作情况考虑自重的影响。对处于高湿度条件的构件,按本条公式计算的15及15值可降低50;对处于干燥环境的构件,15及15值应增加2030。第二节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般规定第3.2.1条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一、截面应变保持平面;二、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三、混凝土轴心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为抛物线,其极限压应变取0.002,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fc;对非均匀受压构件,当压应变c0.002时,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为抛物线;当压应变c0.002时,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呈水平线,其极限压应变cu取0.003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cm;四、钢丝应力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GJ1992 钢丝 预应力 混凝土 构件 设计 施工 规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