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县椰林片区路网(一期)中心大道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陵水县椰林片区路网(一期)中心大道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陵水县椰林片区路网(一期)中心大道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总说明第一节 项目背景陵水县位于海南省东南部,东北与万宁接壤,北与琼中县毗邻,西与保亭县、三亚市相连,东南濒临东海,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32公里,海岸长57.7公里,幅员面积1128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为岭区,中部为丘陵区,东南部为平原区。全县布11个乡镇,114个村委会,643个行政村,陵水县一个汉、黎、苗、壮等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县份,全县总人口33万人。陵水县县城区地势平坦,东线高速公路从县城北部穿过,陵水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县政府办公地点位于城区中心,北部、东部主要有农田、菜地和居民住宅,西部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与公共设施,南部是老城区,集中了大部分
2、商业网点。为打破基础设施薄弱的“瓶颈”,改善投资环境,引入高新、现代化企业,陵水县政府“十一五”计划和陵水县陵城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将加大本县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一江两岸”的建设目标规划陵城景区(附图1-1)。其中五路包括中心大道、北干道、南干道、滨河南路、滨河北路。此举将有利于加快全县道路的通行能力,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和众多投资者,扩大政府的影响度和知名度,提升政府形象。中心大道南起滨河北路,向南延伸即到陵水大桥,北至高速路出入口,与北干道相交。道路规划红线40米,全长2299.947米,沿线一共与11条道路相交,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299.947,K0+0
3、00K0+520为村庄,除了少量低层楼房外,其余均为砖房;K0+520K0+600基本上为农田、耕地;K1+520K1+660为溪仔河外围的河漫滩;K1+800K2+060为村庄;K2+160K2+299.947为现状海榆东线。第二节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陵水黎族自治县城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额算:650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3600万元,拟申请贷款2900万元。第三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介绍陵水县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和投资环境。2、分析陵水县基础设施状况,其中重点分析道路的建设情况。3、进行项目投资估算。4、对本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5、就本
4、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及还贷能力进行分析。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通过投资环境研究和财务经济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第四节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1、陵水县政府提供该项目的基本资料。2、陵水县政府的“十一五”计划、陵水县陵城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陵水县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报告人对陵水县市政工程建设及周边环境的勘察调研资料。第五节 本报告的编制说明本报告的编制依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有关法律、法令、法规和政策具体规定,同时本报告的基础数据和资料采自于国家、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有关主管部门颁布的文件和委托方提供的资料,以及报告人经过调研所得的资料信息。本报告的经济分析和测算,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模
5、式和规范,结合中国有关房地产项目财务管理方向的具体规定和陵水县的市场情况,进行财务和经济效益分析测算。第二章 项目概况第一节 项目拟建规模和标准根据陵水县椰林片区路网(一期)中心大道市政工程该项目拟建基本建设情况如下表所示:序号项 目数 量规 模1征地1341亩拆迁住宅180户2道路建设2299.947米红线40米宽,两旁设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灯、绿化带、公交站等配套设施3雨水管d 600、2299.947米钢筋砼圆管,沿机动车道单侧埋地暗敷4污水管d400、2299.947米钢筋砼圆管,沿机动车道单侧埋地暗敷5给水沿非机动车道预留11.5m2地槽6电力7通讯8照明100KVA变电站2台,路
6、灯145盏道路两侧间隔35米布置12米双臂路灯,交叉口处设15米中杆灯9交通公交站台11个交通信号灯2处沿路均设路面标线和交通标志10消防间隔120米设消防栓11绿化16100平方米道路中间3米中央隔离带和两侧2米机非隔离带为绿化带第二节 规划设计方案一、总体布局该项目所在片区位于陵水县县城东北部,从陵水大桥至高速路出入口,是由陵水河、溪仔河和高速公路围合而成。根据陵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如图2-2),该片区规划为陵水河北岸的城市次中心区,将是城市近中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综合性新区,重点加强金融商贸业、旅游服务业的建设,并同时承担部分交通运转和货物流通的职能。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7、1341亩,其中道路用地276亩,道路两侧200米范围内建设项目用地1065亩。道路从陵水大桥至高速路出入口(详见区域位置图DL03-01)全长2299.947米,拆迁180户民宅,规划红线宽40米,标准横断面为四幅路形式,各种管线包括排雨、排污、照明电缆埋地暗敷,沿非机动车道地下预留11.5m2地槽供电力、给水、通讯之用。沿路两侧间隔35米设12米双臂路灯,交叉路口处设15米中杆灯弥补光照不足,间隔120米设消防栓,公交站台11个,中间3米中央隔离带和两侧各2米机非隔离带为绿化带。二、设计标准及采用主要技术指标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级。2、设计车速:40km/h。3、竖曲线半径:凸曲线最小
8、半径5000m,凹曲线最小半径8000m。4、纵坡:最小0.30%,最大0.661%。5、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6、路面结构:水泥砼路面结构R64.5Mpa,Rc30Mpa。7、路面设计年限:20年。8、交通量等级:中等。9、地震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10、桥涵设计荷载:城市A线。三、工程地质分析评价根据陵水县中心大道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显示,道路所在场地在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上处于琼中南隆地区的东部,场地属相对稳定的地块,基底为晚三纪的花岗岩体。道路拟建所在场地未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不良现象。道路沿线各地段均未发现暗埋的
9、河、湖、沟、坑。各地基土层的力学性能一般较好,地基稳定性较好。地表水(小溪)对路基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应修涵洞进行疏通排泄。地下水为松散层潜水,修筑路堤的地段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小,修涵洞的地段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有所影响,施工时应明排降水。四、结构设计1、道路规划道路长2299.947米,红线宽40米,采用四幅路形式混凝土路面,组合为2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m机非隔离带11m机动车道3m中央隔离带11m机动车道2m机非隔离带3.5m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见图DL03-20)机动车道路面。机动车道采用路面结构为:23cm厚C30水泥混凝土20 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级配碎
10、石底基层压实土堪(压实度96%)。(详见图DL03-35)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采用路面结构为:18cm厚C30水泥混凝土15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土基(压实度96%)。(详见图DL03-35)非机动车道路面宽3.5m,水泥混凝土路面分块按4.0m(纵向)3.5m(横向)。人行道。人行道路面结构形式:3cm人行道砖3cm厚M7.5砂浆卧底12cm厚4%水泥稳定石屑压实土基(压实度93%)。(详见图DL03-35)人行道铺装面砖形式分别采用30303cm、30203cm的火山岩面砖。为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在人行道设置盲道。2、排水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
11、沿道路东侧,距道路中线11m机动车道下敷设,按90120m设排水支管及检查井,沿路排入就近的排放口或下游管道预留管或就近排入陵水河;污水管沿道路西侧距道路中线11m机动车道下敷设,按90120m设排水支管及检查井,污水由北向南排入下游污水处理厂。3、照明选用2台100KVA箱式变电站供电,全路段采用12米双臂路灯,沿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对称布置,灯杆间距为35米,灯具选用半截止型高压钠灯,功率(400 W +250W),在道路交叉口处设15米中杆灯以弥补路灯照度的不足,灯具选用1000W专用射灯组合灯具。4、交通全路段共有人工岛一个,T字路口两个,十字路口八个,沿路均设有路面标线和
12、交通标志。在二个十字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和电子警察,全线公交站台11个。5、消防与绿化沿路两侧机非隔离带间隔120米设消防水栓;道路中间3米中央隔离带和两侧2米机非隔离带为绿化带,绿化面积16100平方米。五、施工要求1、路基路基、路堤填筑前必须将表面腐植土、淤泥等不合格填料清除,并平整碾压,逐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均不得大于30cm,回填前压实度要求90%以上,顶面控制弯沉值28.46(0.01mm)。路基验收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在道路路基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基层、底基层施工。2、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层施工时,颗粒级配要好。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混合料必须伴和均匀,没有粗
13、细颗粒离析并在最佳食水量碾压,压实度96%。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下表要求:级配碎石中的碎石颗粒组成范围(方孔筛)筛孔尺寸(mm)37.531.519.0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通过率(%)10090-10073-8849-6929-5417-37.8-200-7289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筛分碎石使颗粒组成符合级配,水泥稳定碎石重量配合比为6%,七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为98%,施工时要注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含水量,水泥的比例,增大压实功能,以减少基层裂缝。4、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采用C30水泥混凝土
14、,所有骨料、砂根据施工规范进行配合比计算和试验确定,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50,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m3。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运输与浇筑,板面的拉毛与压槽,普通路面板中补强钢筋的安放,接缝的施工,混凝土板的养护,质量管理和验收标准等均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折强度为4.5Mpa。六、工程数量表道路工程工 程 名 称单位工程量备注23cm水泥砼(抗折4.5Mpa)M280050机动车道20cm6%水泥稳定碎石M286843机动车道15cm级配碎石M291210机动车道18cm水泥砼C30M217605非机动车道15 cm6%水泥稳定碎石M
15、220875非机动车道30cm30cm3cm火山石M24312人行道30cm20cm3cm火山石M2316人行道40cm40cm4cm盲道导向砖M2842人行道40cm40cm4cm盲道指示砖M257人行道不规则火山石M22417人行道60cm30cm3cm大理石M22428人行道12cm4%水泥稳定石屑M210518人行道3cmM7.5水泥砂浆卧底M210518人行道树池石M4025人行道花带石M9704路缘石M5030侧边石M5259阻车石个182挖方量M348296填方量M335963M7.5水泥砂浆M3460花带石、路缘石安装植草M21820防护砼框架植草防护M2350防护清表30cm
16、M33311214拉杆Kg1168428传力杆Kg4475514角隅钢筋Kg81016边缘补强钢筋Kg11948边缘补强连接钢筋Kg4514错缝防裂钢筋Kg321拆除原有沥青砼路面M23233清淤M31200回填片石M31440挡土墙M170具体工程量见图纸1200mm管涵座1具体工程量见图纸第三节 环境保护和影响评价一、施工期环境保护设计1、噪声污染防治设计因施工区间距离居民住区较近,所以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作好施工期的组织规划工作,夜间22:00至凌晨6:00,施工时噪音不得超过55分贝,原则应停止施工,保证居民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2、水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间的生产及生活水源为自来水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陵水县 椰林 路网 一期 中心 大道 市政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