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大道及附属市政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1.doc
《盘龙大道及附属市政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龙大道及附属市政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1.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1第一章 概述2第二章 重庆市、南岸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6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14第五章道路建设条件19第六章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23第七章 建设标准与规模25第八章 项目设计方案26第九章 道路排水28笫十章 道路景观设计30第十一章 生态与环境保护36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0第十三章 项目建设进度与招投标方案43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评价47第十五章 结论及建议51第一章 概述1.1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重庆市南岸区盘龙大道及附属市政工程1.1.2项目业主:重庆市中央商务(南部)开发区管委会、重庆地产集团1.1.3单位地址:南岸区南坪南城大
2、道199号(正联大厦7楼)1.1.4工程总投资21748.97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3351.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286.32万元、基本预备费2796.37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101.59万元。1.1.5资金来源:拟申请银行贷款8700万元,约占总投资49%;其余13048.97万元由重庆市中央商务(南部)开发区管委会自筹。1.2业主简介据南岸府【2003】31号“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重庆市中央商务(南部)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通知”,重庆市中央商务(南部)开发区管委会是由南岸区政府和重庆市地产集团共同组建的。重庆市地产集团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党的关系由市委企业
3、工委管理,业务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指导。重庆市地产集团内设机构8个,即党群工作部、行政管理部、发展研究部、计划财务部、土地储备整治一部、土地储备整治二部、土地整理部、房屋开发建设部。核定事业编制75名。重庆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重庆市土地整理中心成建制划入重庆市地产集团,不在单独设置,保留其牌子。重庆市地产集团的宗旨是:为土地储备整治、土地整理和城镇廉租住房建设提供服务。主要职责任务是:建设用地的征用,土地收购储备和开发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廉租住房项目建设,旧城改造建设。1.3编制依据1.3.1项目地质勘探资料;1.3.2该项目符合条件的有关优惠政策及减免税费文件;1.3.3重庆市南
4、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0年长期发展规划;1.3.4交通部1998版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3.5其它有关资料。1.4研究范围和目的1.4.1研究范围1.4.1.1分析规划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4.1.2研究地区经济发展趋势。1.4.1.3根据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结合规划区路网建设规划,调查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其特征,拟定工程路线方案、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1.4.1.4测算主要工程数量,估算工程投资。1.4.1.5根据资金筹措和建设条件,提出工程实施方案和建设工期安排。1.4.1.6进行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1.4.2研究目的通过对路线所经地区的
5、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道路网状况的调查研究,在发展预测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性、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的可能性提出综合性的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 号指标名称单位指 标备注1总占地面积亩4052线路长度kmm143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级4计算行车速度km/h405最小曲线半径m5006最小停车视距m607最大限坡%78最小竖曲线半径m30009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10路基宽度m4411人行地道净高m2.5盘龙大道包含的地块范围包括:C22-5/02 、C22-1/02、 C5-1/02 C5-2/02、C
6、5-3/02、 C24-2/02 、C11-2/02 、C27-2/02 、C27-3/02 、C33-1/02 、C22-2/02 、C23-3/02、 C22-3/02 、C25-3/02 、C22-4/02、C25-1/02、 C26-1/021.6主要结论盘龙大道是南岸区城市重要干道,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完善南岸区的道路网络,促进南岸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缓解当前南岸区交通拥挤的现状;有利于坚强重庆市主城区与重庆东部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重庆半小时主城区”的交通战略的实现。本工程符合南岸区的总体规划,有利于改善南岸区的投资环境。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本工程为城市级道路,路基宽度44.0
7、m,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40km/h;路基土方93.9万m3、路基石方182.5万m3,占地约405亩,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可行。建议下阶段设计中,应充分注意本工程与其它道路相交接点设计的衔接和协调,确保道路相交接点设计的一致性。工程总投资21748.97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3351.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286.32万元、基本预备费2796.37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101.59万元。资金来源:拟申请银行贷款8700万元,约占总投资49%;其余13048.97万元由重庆市中央商务(南部)开发区管委会自筹。本项目拟定工期为22个月,即2005年4月从事前期工作,2007年2月正式通车。第二
8、章 重庆市、南岸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2.1重庆市自然地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简况2.1.1自然地理与市情沿革1997年6月重庆市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幅员居我国第22位地形大势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地貌状况以丘陵、低山为主,成层性明显。气候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热,少霜雪,日照寡,年均降雨量约1100毫米,平均气温18.40。现辖16个区、4个县级市、23个县。下辖829个乡,648个镇和88个街道办事处。1999年总人口3072万人,其中城市非农业人口635万人,占20.67。主城七区总人口3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5万人。全市人口
9、自然增长率4.96。重庆市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巴渝文化发详地。公元前1l世纪是古代巴国的首都,公元581年隋扬坚改称渝州。公元1189年南宋时得名重庆,至今有800多年历史。1897年重庆成为中国内陆最早设海关征税的通商城市,1929年正式定市,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国民政府迁渝,改重庆为特别市,定为“陪都”,重庆一度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1950年以后重庆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56年后辖区8次调整,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计划单列市,辖9区12县,人口1500万人,幅员2.3万平方公里,在经济上享有省一级管理权利,1997年6月成立直辖市,管辖原重庆市、万县市、
10、涪陵市和黔江地区。2.1.2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经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工商城市和经济中心。2002年,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投入力度的推动下,国民经济加速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971.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5.78亿元,占GDP的1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26.45亿元,占GDP的41.9;第三产业增加值828.87亿元,占GDP的42.1。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53元,比上年增加698元。200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50.9
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95.66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4亿元,增长24.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30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57.87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6.9;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38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98元,比上年增长64;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21.04亿元,比年初增长2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95.亿元,增长21;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244.72亿元,比年初增长16.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增和改造城镇道路35
12、2.15公里,竣工城镇桥梁(含立交桥)26座,隧道6座;新增水厂7个,新增城镇日供水能力8.99万立方米;新增和改造供水管道242.05公里,排水管道293.19公里;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处理场10座:新增公园9个,城镇公共绿地332.35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改造80.06平方米,竣工城镇住宅1545万平方米;200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12平方米。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00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1;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固定电话用户41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24.7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57万户;科技进步
13、取得进展,全年完成重大科技成果280项,全年专利申请3412件,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重庆地区专利权1761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全市22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0.01万人,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8.2、99.8,普通高校录取率为85。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3107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976.05万人,城镇人口1130.95万人,城市化率为36.4,人口自然增长率3.3;就业人员有所增加,2002年,全市就业人员为1710.5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增长0.
14、8,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40.4万人,比上年增长2.9;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截止2002年底,全市享受低保人数已达到72万人,占城镇人口的6.4,全年累计有795.8万人次享受了城市“低保”,全年有20个统筹地区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65万人,全年发放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43亿元,发放率达到100。2.1.3重庆经济增长板块重庆市8.24万平方公里辖16个区23个县4个县级市,其经济地理布局可分为六大板块,它们是:基本板块(主城七区)、新兴板块(开发区)、卫星板块(城区外围组团)、中央板块(中央在渝企事业单位)、远郊城镇体系板块和农村农业板块。基本板块是全市最大的经济板块,七区19
15、98年GDP值达411.1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值的28.7。在6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划分布12个城区组团;观音桥组团、大石坝组团、唐家沱组团、南坪组团、弹子石组团、李家沱组团、渝中区组团、沙坪坝组团、大扬石组团、大渡口组团、中梁山和双碑组团。已形成一个城市中心(渝中区)、四个副中心,即观音桥、南坪、弹子石和沙坪坝。在新兴板块中,南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桥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独占鳌头,是我市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高度集中的开发组团。1999年开发区总产值已达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实现利润和税金儿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地处渝北区两路南端的重庆科技产业园虽然于1998年开始起步,但目
16、前已有五十多个企业进园投资,不到两年时间里,已向客商出让近三千亩土地。地处人和以北的鸳鸯工业组团也已开工招商。卫星板块是分布在主城区四周的11个外围组团:包括两路、蔡家、北碚、西永、白市驿、西彭、渔洞、一品、界石、长生、鱼咀组团。在11个外围组团中,其中北碚、两路和渔洞是都市圈中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城市新区主城区12个组团和外围11个组团构成了重庆市的都市圈,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在中央板块中,包括水、陆、空交通、能源(电力)、汽车、摩托车、石化、铝加工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这是重庆最具实力的经济板块。 远郊城镇体系板块包括5个区,4个县级市和23个县城。农村农业板块是我市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人口
17、最多的板块,人口约2437万人,占重庆总人口79。2.2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2.1自然地理南岸区地处我市主城区南部,从地理上讲,被贯穿南北的铜锣山脉分隔成西、东两域。西部由南坪、弹子石两组团组成,东部由长生、广阳等镇域组成北以长江为界和江北区相望,南部和巴南区为邻。全区幅员278.78平方公里,辖南坪、弹子石、铜元局等8个办事处和南坪、南山、长生桥等9个镇1998年总人口44.53万人,人口密度1597人平方公里,是市域人口平均密度的4倍多,与沙坪坝、九龙坡区持平。南岸区非农业人口29.72万人,农业人口14.81万人,城市化率66.74。南岸区是我市新兴的主城区域,早在几十年前,
18、该区大部分为未开垦的丘陵谷地,只有弹子石,上新街等人口相对集中的几个地块1980年石板坡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和九十年代初期国务院批准在南坪地区建立5平方公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给南岸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推上了快车道,到目前为止经二十余年建设,以南坪为商贸中心的南岸区已成为我市主城区最重要组团之一,其中南坪、弹子石两组团已列为主城区12个组团之一,铜锣山以东的长生镇组团已成为11个外围组团之一。繁荣华丽的南坪组团己发展成为主城区的四个副中心之一。南岸区全域除铜锣山、明月山两条南北走向的低山山脉以外,大部分多为相对平坦的浅丘平谷地带,山脉最高不超过海拨670米。铜锣山脉以东地域以丘陵谷地海拔平均在300米左
19、右,最低为210米,以长生镇为代表的组团已列为今后南岸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渝黔高速公路和真武山隧道,缩短了长生镇和主城区的距离。铜锣山是我市土城区最主要三条无际轮廓线之一,由于它的天然屏障作用,使南坪组团、弹子石组团和长生镇组团形成各自相对独立,相互影响较小的生态环境带。2.2.2经济和社会发展南岸区是重庆重要的商贸口岸,南坪各专业市场,会务会展、金融、信息构成的商务中心是重庆市重要的商贸集散和辐射口岸,还具有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江假日饭店,西南经协大厦,重庆会展中心等为代表构成的对外开放交流、交往的窗口优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南岸区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进入了经济发展
20、的快车道。特别是1998年到2002年,全区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和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加大企业改革力度,通过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国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79亿元,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了11.2,比1997年增长65.6,年均增长1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98亿元,同比增长15.48,比1997年增长2.95倍,年均增长31.62;社会消费零售总额34.96亿元,同比增长15.0,比1997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4.7;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老口径)4.05亿元,同比增长11.78,
21、比1997年增长2.11倍,年均增长25.5;外贸出口(不含经开区)总额2111万美元,同比增长13.90,比1997年增长292倍,年均增长97.6。近五年,在重庆市综合考核中取得了两个第一,一个第三,一个第五,一个第六的好成绩,基本实现了中西部先进区的奋斗目标。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提高。2002年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18元,同比增长8.1,五年年均增长4.61;农民人均纯收入3263元,同比增长6.3,五年年均增长6.99;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75.48亿元,同比增长27.30,五年年均增长29。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从
22、1997年14.41平方米提高到2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30.53平方米提高到38.96平方米。农村实现了“村村有活动中心,全面消灭茅草房,全面改造饮用水井”的攻坚目标,通过了小康验收。以“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为骨架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区道路和通往弹子石、南山旅游区及巴南、綦江方向的公路得到翻扩改造,长江南岸滨江路、大佛寺大桥的开工建设,鹅公岩大桥的建成将从根本上改变了南岸区的城市交通不畅局面,渝黔高速公路和真武山隧道的通车和收费的改革进一步改善了南岸区和我市各组团的联系的纽带,同时给开发长生镇组团,特别是加快茶
23、园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岸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南岸的繁荣,以商贸、金融、信息、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南坪组团已成为我市主城区五大繁华中心之一。依据南岸区“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期规划发展纲要,今后十五年南岸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大力推进科技化,以科技为主导,提高科技对经济的亏献率;大力推进工业化,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发展新兴现代产业,实现经济整体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化,调整城乡结构,加快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城市化水平;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和完善城市功能,促进都市化城区的发展。到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较“九五”末期翻两番,财政、税收翻三番,城市综合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道 附属 市政 设施 工程 可行性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