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阳溪截污干管工程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阳溪截污干管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阳溪截污干管工程环评报告.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供环保部门信息公开使用 报 告 表 (适用于生态型建设项目)项 目 名 称晋江市阳溪截污干管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晋江市市政园林局法 人 代 表王清龙(盖章或签字)联 系 人施建军联 系 电 话*邮 政 编 码362200环保部门填写收到报告表日期编 号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填表说明1、本表适用于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的生态型型建设项目。包括水资源开发,矿山开采,森林资源开发与营造,草原、沼泽、湿地开发,围垦及岸线开发,农、牧、渔业资源开发,风景旅游开发,交通运输,输送通讯管线工程以及区域综合性开发项目。2、本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附件1 项目建议书批复附件2 开
2、发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函附件3 其它与项目环评有关的文件、资料附件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比例尺1:50000,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附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3、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选择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4)噪声环境影响专项评价(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专项评价专项评价工作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4、本表一式六份,报送件不得
3、复印,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分送有关单位。一、项目基本情况表项目名称晋江市阳溪截污干管工程建设单位晋江市市政园林局建设地点(海域)晋江市永和镇、龙湖镇建设依据晋规函2014379号主管部门建设性质新建行业代码D4852 管道工程建筑工程规模工程从永和镇新东石公路南侧至阳溪出海口,新建污水干管总长度约8.5公里,管径DN800-DN1200,并布置部分DN400污水支管。总规模工程从永和镇新东石公路南侧至阳溪出海口,新建污水干管总长度约8.5公里,管径DN800-DN1200,并布置部分DN400污水支管。总投资4850.75万元环保投资71.0万元二、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概述2.1
4、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晋江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西与南安市交界,北和鲤城区相邻。晋江市阳溪截污干管工程从永和镇新东石路南侧至阳溪,长约8.5公里,其中干管从新东石路公路南侧开始,起端管径DN800,沿阳溪南侧布置,至檀林文化中心管径变为DN1000,干管继续沿阳溪南侧布置,至龙翔路横穿阳溪,沿溪北侧布置,到达东环路后干管管径变为DN1200,铺设至沿海大道前再次横穿阳溪,接入规划龙湖污水泵站。2.1.2 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5、,夏长无酷热,冬短无严寒;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变化规律很明显,常年主导风向为冬季的东北风和夏季的西南风,平均风速3.3米/秒,静风频率10.15%。年平均气温在20-21之间,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最热月在7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1177.2毫米,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雨季、旱季明显,属于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干旱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10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达350天以上,光热资源非常丰富。2.1.3水文状况阳溪以近旁阳溪村而名,发源于晋江市与石狮市交界的灵秀山,全场11.5公里,流域集雨面积35.5平方公里,河床土质为沙壤土,平均坡降2.30。干流流经永和镇玉湖、
6、割山、旦厝、龙湖镇檀林、钞厝、洪溪、枫林、中山街、埭头,最后于衙口流入深沪湾,目前已经成为沿途各村落、永和镇第一工业区和龙湖镇粘厝埔工业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纳污水体。2.1.4地质项目所处区域地处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坳陷变质带中部。市区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断裂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地质构造受北东向新华厦系构造带的控制,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按基本烈度区的划分属七度区。2.1.5地形、地貌项目所处区域地处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坳陷变质带中部,南北临海,地势由西北向海面倾斜,地形以台地、平原、丘陵为主,主要山峰分布在西北和中部,系戴云山脉向东南沿海延伸的余脉。西北边境的紫帽山,海拔517m,是区域最高
7、峰,中部有罗裳山、灵源山等,海拔200300m之间,由中生代火山岩组成,有丰富的石料资源2.1.6 动植物与生态受人为活动影响,项目所处区域内原生植被已基本不存在,现有主要植被类型为农作物、灌木丛、行道树和其它常见物种,主要为马尾松、黑松、相思树、龙眼树、木麻黄、柠檬桉、大叶桉、藤枝竹、赤竹、杉、银合欢、金合欢、大叶合欢、天竺桂、女贞、苦栋、棕树和行道树的凤凰木、银桦等。区域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为鸟纲雀形目及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等小型动物。阳溪水中以水浮莲为主。鱼类等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已减少或不存在,仅有水质恶化指示生物,如藻类、鱼虫及一些腐生生物。项目沿线周围无受保护的珍惜或
8、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名木古树,也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2.2社会环境概况2.2.1晋江市、永和镇和龙湖镇概况晋江是全国著名侨乡,距金门仅5.6海里。全市陆域64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辖13个镇,6个街道,293个村,93个社区。户籍人口104.45万,外来人口100多万。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县(市)第6位,9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经济实力连续16年保持 “福建省十强县(市)”首位。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1355亿元,同比增长11.5%;公共财政总收入182.75亿元,增长13.5%;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同比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205.8亿元,同比增长3
9、1.3%,为经济稳健上升带来强大的后劲。全市规模工业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00多亿元。永和镇地处晋江市中南部,东邻著名侨乡石狮市8km,南近深沪、金井对台贸易万吨级码头15km,北临晋江机场16km,西接福泉厦高速公路入口处15km;全镇土地面积50km2,其中耕地2.8万亩,红壤埔土1.2万亩。现永和镇辖24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人口6.6万,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万多人,是闽南著名侨乡之一。龙湖镇以湖得名,位于晋江市东南沿海,毗邻石狮和深沪、金井、英林、永和四个镇,距深沪6公里、围头万吨级码头10公里,距泉州晋江机场20公里。省道308线、大深线贯穿境内,是晋南的重要交
10、通枢纽。辖42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总人口8.7万人,总户数1.68万户,福林粘厝埔、衙口粘厝粘氏为满族、后溪郭氏为回族,其余均为汉族。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达12.5万人,全镇共有侨属6.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五分之四,素有“侨乡中的侨乡”之美誉。2000年以来,龙湖镇招商引资、税收增长幅度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名列全市各镇(场)前茅,多次被晋江市委、市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2.2污水工程现状2.2.2.1污水排放现状阳溪两侧镇区的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除了部分工业区有少许排水管道及部分拟建项目外,其余基本为零的状态,污水均就近排入溪流及河道,尤其是位于河道旁的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污水多
11、数直接排入水体,致使区域内污水排放混乱,造成水体环境污染严重,给镇区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存在的问题:(1)目前阳溪两侧尚未进行截污。片区内的污水排放基本采取雨污合流排水的形式,就近排到溪流,造成片区内河流均不同程度遭到污染,溪流河道成为污水明沟,污水沿溪流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深沪湾,对深沪湾造成严重污染。(2)该河段地势较低、坡降平缓、底泥淤积严重、水流滞缓,河底污泥对水体产生污染。(3)规划龙湖1#泵站和规划深沪污水厂推进进度较慢,截流污水去处成问题。目前,该工程已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厦门分院进行设计,并完成方案编制,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2.2.3河道整治现状根据
12、现场探勘情况显示,永和段从旧东石公路桥开始至规划和六路已完成700m河道整治,龙湖段龙狮路至阳溪出海口段(约3km)已经完成河道整治。待整治河道从永和镇规划和六路开始至龙湖镇龙狮路,长约2.5km,已处于施工准备中。河道整治部分主要挡墙结构为浆砌块石和干砌块石。2.3环境功能区划、执行标准及环境质量现状2.3.1水环境功能区划、执行标准及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晋江市市域环境规划修编(晋江市人民政府,1999.8),阳溪现行功能为工农业用水、纳污水体,区划功能为工农业用水和城镇景观水域,2020年水之目标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具体数值见表2-1。表2-1 地
13、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mg/L,pH除外)序号水质指标类1pH值692溶解氧53高锰酸盐指数64化学需氧量(COD)20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46氨氮(NH3-N)1.0根据现场踏勘可知,由于项目所在区的工业和居住区的污水直接排入阳溪,导致阳溪的水质已严重恶化,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3.2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执行标准及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晋江市市域环境规划修编说明(晋江市人民政府,1999.8),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区划功能类别为二类功能区,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区标准。表2-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4、污 染 物 名 称取 值 时 间浓度限值(二级标准) g/m3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总悬浮颗粒物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可吸入颗粒物PM2.524小时平均351小时平均75根据2013年晋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晋江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3月):2013年晋江的空气质量达优的天数为95天,达良的天数为253天,全年优良以上的天数为34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去年,晋江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15、为65,空气质量状况良好。年度城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13年晋江出现酸雨频率为59.5%,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比2012年有所上升。因此,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3.3环境噪声功能区划、执行标准及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晋江市市域环境规划修编说明(晋江市人民政府1999.8),项目所处区域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类别为2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即昼间区域噪声60dB(A),夜间区域噪声50dB(A)。根据2013年晋江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晋江市环境保护局,2014年3月):从去年
16、对21条交通干道的监测情况来看,交通噪声监测均值为67.5dB(分贝),低于昼间标准的70dB。城市区域噪声主要取自康复疗养区、居民住宅区、医疗卫生区、集市贸易、工业生产、仓储物流等不同环境下的各种噪声,通过对128个监测点位的监测,其均值为56.1dB,亦符合功能区标准。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2.3.4生态现状本项目沿线主要为阳溪、道路、农田、厂房、商铺、居民楼等。现有主要植被类型为农作物、灌木丛、行道树和其它常见物种,主要为马尾松、黑松、相思树、龙眼树、木麻黄、柠檬桉、大叶桉、藤枝竹、赤竹、杉、银合欢、金合欢、大叶
17、合欢、天竺桂、女贞、苦栋、棕树和行道树的凤凰木、银桦等。区域内野生动物较少,主要为鸟纲雀形目及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等小型动物。洛阳江水中以水浮莲为主。鱼类等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已减少或不存在,仅有水质恶化指示生物,如藻类、鱼虫及一些腐生生物。项目沿线周围无受保护的珍惜或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名木古树,也无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2.4排放标准2.4.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施工人员租住在周围社区或者附近村落,生活污水纳入周围村落或社区污水排放系统,不计入本项目;施工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不外排。则项目无废水排放。2.4.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施工扬尘排放执行GB16
18、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详见表2-3。表2-3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指标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2.4.3噪声控制标准项目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1中规定的排放限值,详见表2-4。 表2-4 GB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三、主要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目标3.1主要环
19、境问题本项目为管道铺设工程,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噪声、固废产生,对周边环境无影响,主要的环境问题集中在施工期:(1)施工期间,施工生产废水及土方围堰对周边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2)施工期间,施工扬尘及施工设备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3)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及运输工具等施工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4)施工期间,固废处理不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施工期间,土表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3.2主要环境目标3.2.1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保护目标:阳溪水质应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所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
20、质量功能区划要求的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所处区域声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生态保护目标:以可能受到本工程施工活动影响的陆域生态系统及水生生态系统为生态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目标为:要求施工过程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周边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施工区域内可用的景观树木、草皮等应严加保护,并减轻项目施工建设对阳溪水生生态的影响。3.2.2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沿线主要为阳溪、道路、农田、厂房、居民住宅等等,拟建项目沿线评价范围200m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因此,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为项目周
21、边居民区。施工过程中,需对项目周边的环境敏感点、生态及基础设施、地表水环境进行保护,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表3-1 区域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保护对象 相对方位、距离保护目标1水环境阳溪项目沿侧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标准类标准 2大气环境上坑村、钞厝村、埭头村、福林村、福田村、衙口村、前港村 南、北侧,约5米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3声环境上坑村、钞厝村、埭头村、福林村、福田村、衙口村、前港村 南、北侧,约5米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4生态环境水生生态阳溪水生生态 南、北侧,2米减轻项目建设对水生生态的影响陆生态域项
22、目四周陆域生态环境沿线南北两侧建设区域内可用的景观树木等应严加保护四、工程分析4.1项目由来为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排污能力,促进工农业发展,晋江市阳溪截污干管工程建设亟待进行。本项目从永和镇新东石公路南侧至阳溪出海口,长约8.5公里,在整治后的阳溪河道沿岸敷设截污管道,收集沿线的上坑村、钞厝村、中山街、埭头村、崖口村、前港村生活污水,接入规划龙湖1#泵站,最终纳入深沪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等文件的有关规定,项目属新建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报环保部门审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阳溪 截污干管 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6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