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农产品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2013-01-15.ppt
《农业研究:农产品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2013-01-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研究:农产品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2013-01-15.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产品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农业研究,2013 年 1 月 14 日,石磊执业证书编号:S1220512090001电话:010-68584801邮件:联系人:汪庭满电话:010-68582897邮件: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一、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现常态化伴随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经历过从农产品贸易顺差国转变为逆差国的过程。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言,人多地少也决定了中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中不具备优势,而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中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较为缓慢,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将延续逆差走势。农产品进口弥补了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缓解了中国
2、农业资源紧张的局面。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大,依然缺乏一个统筹的农产品贸易战略机制,大宗农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在进口上,既没有稳定渠道,也没有形成全球供应链,容易受制于人。二、未来全球、中国农产供需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耕地面积增加有限决定农产品产品产量受限,过去十年南美洲耕地面积增长推动全球耕地面积增加 6.6%,未来十年全球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区域是南美洲和非洲,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粮食供应的保证。国内方面,近十年玉米的种植面积挤占大豆,大豆产业萎缩,本土油脂产业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我国政府的扶农政策趋向也将成为未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未来十年全球人口增速放缓,发展中
3、国家生活质量提高使得粮食消费增加过去十年全球人口的增速约为 1.2%。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人口收入将逐渐增加,食物消费水平和数量也将随之增长,这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粮食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三、多重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人口增多但耕地面积却在减少,导致供需矛盾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最根本因素。但是在农产品供需结构背后,还有一个因素在发挥作用就是资本炒作。在气候异常导致自然灾害背景下,农产品减产预期成为一个价格波动的因素,一旦有人操纵供应,将进一步推高农产品的价格。四、行业及个股推荐我们认为农产品供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呈现紧平衡格局,价格温和上涨趋势,推动农业转型加速,
4、农业呈现积极向上的变化。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农业机会主要在一号文件涉及的产业,可关注两条投资路线:一是种子行业,种业作为农业最上游,关注粮食安全,也是未来粮食增产的方向,政府必将加大政策力度扶持,推动龙头公司表现,推荐隆平高科(000998)、登海种业(002041);二是农机行业,农机作为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三大作物中水稻小麦的机械化水平达到 90%以上,而玉米在 33%左右,玉米机械化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推荐新研股份(300159)、关注吉峰农机(300022)研究源于数据 1 研究创造价值,1984,1998,1980,1982,1986,1988,1990,1992,1994,19
5、96,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1-11),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一、,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现常态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经历过从农产品贸易顺差国转变为逆差国的过程。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言,人多地少也决定了中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中不具备优势,而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中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较为缓慢。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将延续逆差走势。从另一方面来说,农产品进口弥补了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紧张的局面。虽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大,从进出口产品种类来看,也趋于丰富、多元化。但依然缺乏一个统筹的农产品贸
6、易战略机制,大宗农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在进口上,既没有稳定渠道,也没有形成全球供应链,容易受制于人。因此,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目标将是建立统筹的战略机制,一方面降低大宗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进口渠道的畅顺,形成稳定、多元化的供应链。图表 1 农产品进口依赖度逐步上升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进口金额(百万美元),出口金额(百万美元),数据来源: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2 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000贸易逆差(百万美元)
7、数据来源: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源于数据 2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二、主要农产品供需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近来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明显上涨的现象说明,我国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外,有些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动趋势也值得重视。尤其是随着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和农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部分农产品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短缺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当前,农业形势变化的最重要特征是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对农产品的
8、需求明显增长,而农产品供给增长受到的资源约束更加显现。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求关系由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的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正在转向总量平衡偏紧、一些农产品供求出现较大缺口的格局。玉米:12/13 年全球玉米产量上调,期末库存下调美国 12/13 年度美国饲粮供应和使用量维持不变,但根据最新的价格报告显示,玉米和高粱的价格预期下降。预测美国 12/13 年度玉米年度平均价格中间值下调,饲粮年终库存略上调。甜味剂生产需求量年比略减少导致玉米食用种用及工业用量下调去年玉米收获较早也提振季节性销售,并打压玉米年度平均价格。2012/13 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上调 940 万吨,基于
9、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预测,中国 11/12 年度玉米产量上调 800 万吨。高企价格刺激种植面积增加及夏季适宜的降雨,尤其是东北部地区,使得亩产提高,导致中国玉米产量预测上调至创纪录水平。图表 3 全球玉米供需结构,10008006004002000,25%20%15%10%5%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产量(百万吨)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源于数据 3 研究创造价值,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图表 4 我国玉米供需结构,250200150100500,36%34%32%30%28%26%24%
10、22%2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5 我国玉米供需结构,350300250,20%15%,20010%150,10050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小麦:12/13 年全球小麦产量及期末库存上调产量方面:全球小麦产量增加 370 万吨抵消因 2011/12 年度中国小麦饲用量较大引起的期初库
11、存下降,使得本月全球 12/13 年度小麦供应量上调 160 万吨。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2/13年度中国小麦产量上调 260 万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小麦产量分别上调 100 万吨和 50 万吨。其中部分增长被欧盟 27 国和巴西产量下降抵消。进出口方面:预测全球 12/13 年度小麦出口本月小幅上调。澳大利亚、欧盟 27 国、印度小麦出口各上调 50 万吨,抵消了美国小麦出口下降。巴拉圭和土耳其小麦出口也下调。巴西、中国、伊朗、俄罗斯小麦进口上调,而土耳其进口下调。研究源于数据 4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库存方面:2012/13 年度全球小麦饲用量略微上调,因欧盟 27国、
12、澳大利亚饲用量下降抵消了中国、加拿大、伊朗的增加。对欧盟 27 国,玉米进口增加和饲用量抵消了预期小麦饲用量下调的问题。因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欧盟 27 国增加,2012/13 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上调 280 万吨。图表 6 全球小麦供需结构,720700680660640620600580560540,35%3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7 中国小麦供需结构,140120100806040200,60%5
13、0%40%30%20%1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稻谷:12/13 年全球稻米期末库存略增全球 12/13 年度稻米供应数据上调大于总用量增长,导致全球期末库存略增加。预测全球稻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 4。653 亿吨,较上月上涨 100 万吨,主要是由于日本、北朝鲜和越南预测较高。越南 2012/13 年度稻米上调 61 万吨至纪录水平 2770 万吨。受益于可利用化肥增加和适宜的种植和收获的天气。朝鲜稻米上涨 16%至研究源于数据 5 研究创
14、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174 万吨。因收获面积和亩产上调,本稻米上涨 3%至 780 万吨,全球 2012/13 年消费量预测达创纪录水平 4。685 亿吨,大部分因日本、北朝鲜、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家的增长。全球 2012/13 年贸易量较上月略变化。全球 2012/13 年期末库存预测 1.025 亿吨,较上月上涨 30 万吨,但较去年同期下降 320 万吨。越南和日本期末库存上调,而伊拉克、伊朗、韩国期末库存下降。图表 8 全球稻谷供需结构,48047046045044043042041040039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
15、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9 中国稻谷供需结构,150145140135130125120115,33%32%31%30%29%28%27%26%,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大豆:维持预估数据2012/13 年度美豆单产预估 39.3 蒲式耳/英亩,与上月持平;美豆产量预估 8086 万吨,与上月持平,同比减产 4.0%。小幅上调全球大豆产量预估 12 万
16、吨至 2.68 亿吨,同比增长 11.9%;小幅上调全球大豆消费预估 23 万吨至 2.61 亿吨,同比增长 2.1%;下调期末研究源于数据 6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库存预估 10 万吨至 5993 万吨,库存消费比由上月预估的 23.0%下调至 22.9%。2012/13 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估为 1260 万吨,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 13.0%;进口 6300 万吨,与上月预估持平,同比增长 6.4%;消费与期末库存预估也与上月持平,分别为 7658万吨和 1469 万吨。北半球大豆收割完毕,南美大豆仍处于播种期。在种植面积显著增长背景下,南美大豆产量有望创新高,有利于缓解全球大
17、豆供应紧张格局。对南美大豆数据基本没有调整,阿根廷大豆产量继续维持在 55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在 8100 万吨。需要关注的是本次报告中关于中国的数据有所调整,调高中国大豆进口量 200 万吨到 6300 万吨,2011/12 年度的量为 5923 万吨。出于对明年国内消费市场悲观的预期,对此数据持怀疑态度,除非国储再次入市大量囤积。也就是说后期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这 200 万吨的增量,美豆的期末库存将会再次回到 2 亿蒲以上。总体来说,夏季的干旱毕竟导致了减产,虽然价格目前已经出现了将近 19%的下跌,但是价格水平依然总体出于中等偏高的状态。夏季高昂的价格让市场忽略了消费,虽
18、然价格的下跌,影响的主要因素再次回到消费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将会发现消费市场可能是非常悲观的。图表 10 全球大豆供需结构,300250200150100500,3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源于数据 7 研究创造价值,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图表 11 中国大豆供需结构,908070605040302010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研究 农产品 供需 维持 平衡 状态 2013 01 1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