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儋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3年2月目 录第1章 总则11.1项目背景11.2项目概况21.3产业政策符合性91.4项目用地及选址合理性9第2章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12.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1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12.3环境保护目标12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53.1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153.2环保对策措施和建议163.4环境监测计划16第4章 公众参与184.1 公众参与的实施184.2 现场调查22表4.2-2 现场调查结果汇总244.3公
2、众参与公示254.4公众参与调查中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的答复254.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25第5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6第1章 总则1.1项目背景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加快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建设等机遇汇聚,儋州市全线发力,紧抓契机,通过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商,来助力儋州经济快速腾飞。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儋州市要实现在新世纪的新跨越,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和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儋州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道路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增长。然而,由于过去基础薄弱
3、和历史欠账多,城市道路为主的某些瓶颈制约因素仍未消除。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跨越,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儋州市北二路位于那大城区,项目的最终受益者是普通民众,不仅为本地区市民提供便利,也为来往于儋州的投资者及游客提供良好的出行条件。建设市区道路为市区民众创造”街容整洁、环境优美、安全文明、交通顺畅、管理有序”的居住生活环境,其本质上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建设市区道路,重点解决市区道路中基础设施不配套、通行不畅的问题,着力改善市区交通与环境最薄弱部分,从而尽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脏、乱、差的状况,不仅能提升当地区品位,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道路周边民众居住环境质量。绿
4、化面积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变大,交通出行更流畅,公共设施更完善,生活环境更优化,这每一方面的进步都是为市区民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儋州市北二路是儋州市那大城区北部新区内一条东西向的新建道路,道路设计起点于王龙路,起点坐标:X=159944.716、Y=118541.385,由西向东经过北吉路,终点于那洋公路(X=160216.560、Y=119575.732),道路等级为城市级次干路,红线宽30米,总长1158.689米。项目建设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道路绿化工程、电力、电讯、燃气等。该项目于2012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目前施工已接近尾声,属未批先建,违反环评法,根据中华
5、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需补办环评。建设单位儋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成立了评价组,项目组认真分析研究了工可、初设资料,对道路现场及沿线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相关材料,同时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对本报告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会,会后编写人员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1.2项目概况1.2.1项目基本概况
6、(1)项目名称: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2)建设单位:儋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3902万元。资金来源由儋州市政府配套解决。(5)地理位置:儋州市北二路设计起点于王龙路(与北二路改造段相设计终点相接),起点坐标:X=159944.716、Y=118541.385,由西向东经过北吉路,终点于那洋公路(X=160216.560、Y=119575.732),呈东西走向。1.2.2建设内容及规模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全长约1158.689米,道路宽度为30m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道路绿化工程、电力、电讯、燃气等
7、。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1-1;工程道路规模见表2.1-2;道路平面图见图2-2。表2.1-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道路等级级别城市次干路级2设计车速km/h403车道数道双向4车道4路线总长m1158.6895红线宽度m306永久占地34760.678路面结构型式沥青混凝土9纵断面坡度%0.1%3.6%10设计使用年限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11标准轴载BZZ-100 12地震基本烈度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表2.1-2 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项目主要工程量备注1道路工程路线工程项目总路线长1158.689
8、m,永久占地34760.67已完工路面工程行车道路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人行道路面层采用天然花岗岩石材路面结构已完工路基工程填方289m,挖方342m,弃方53 m已完工2附属工程排水工程包括雨水和污水等在建交通工程4杆大型指路标志牌、24杆小型指示牌,540交通标线已完工照明工程2台箱式变电站,92杆8米双头路灯,4650米照明电缆和1650米路灯导线在建绿化工程人行道种植行道树和绿化带,在路基边坡开挖处进行绿化处理,同时做好景观绿化设计在建1.2.3评价水平年本项目评价期综合考虑初步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施工期时段为2012年9月2012年12月(建设期3个月)。营运期评价年限为2
9、013年(近期)、2019年(中期)和2027年(远期)。1.3产业政策符合性儋州市北二路新建段市政工程属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即第十九条3.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在第二类限制类第十七条中规定,小型城市主干道项目红线宽度应低于40米,中等城市低于55米。在儋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儋州市定位为中等城市,本道路红线宽为30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项目用地及选址合理性1.4.1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功能、性质和权属 (1)土地利用现状拟建道路在原有土路路基进行修建,占地类型为土路及少量荒草地,永久占地34760.67,原有道路路况较差,
10、土路在大风天易造成扬尘污染,雨季易发生道路积水或路面泥沙流失的现象;现有道路两侧未设计排水设施,区域降雨形成的路面径流均直接依地势排入两侧低洼地,被雨水冲刷的泥沙堆积于道路两侧;道路沿线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照明设施均没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重新修建儋州市北二路市政工程项目。(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性质及权属根据儋州市那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项目用地范围已被规划为城镇用地(见图7-3 儋州市那大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2006-2020)。结合儋州市北部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儋州市那大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在城镇用地建设中为规划道路。因此,
11、项目的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道路的建设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土地所有权为国有土地,不另外征用土地,本项目建设已获得儋州市住建设局出具的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见附件),项目建设前期的手续已备齐,取得环评批复后方可动工建设。1.4.2选线合理性分析依据项目规划的布局特点和交通条件等综合分析,均能满足规划和建设的需要。项目工程占地不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不在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不涉及基本农田。道路用地为荒草地,两侧为城市各类建筑,破坏的植被较少,不占用和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区域没有国家保护植物和濒危植物分布。选线不经过地表水系,不占用农田、耕地、林地等,亦不涉及拆迁,道路在原
12、有的土路路面上修建,不占用和影响周边生态环境。选址选线合理可行。第2章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2.1.1环境空气本项目位于粤海铁路儋州站出口路项目南侧,距离约1500m。本环评引用粤海铁路儋州站出口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大气监测资料:大气监测布点在本项目大气评价范围内,可引用作为本项目的大气现状评价资料。评价区域的大气监测点的NO2、SO2、PM10平均浓度均低于GB3095-1996(修改)中的一级标准限值,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2.1.2声环境根据对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的声环境监测结果表明:拟建道路沿线敏感点的昼夜声环境的监测数据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3、)中的2类标准(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说明拟建道路沿线的声环境质量良好。2.1.3水环境引用粤海铁路儋州站出口路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地表水监测资料: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东干渠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水质较好。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儋州市北二路市政工程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评价等级,结合以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类比监测的实践经验,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1.5-1所示。表1.5-1 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范围生态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区域,包括施工期的临时用
14、地。声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环境空气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的矩形区域。水环境道路北侧约100m处的那大水利干渠,其上游500m至下游1000m水流段社会环境道路红线两侧各200m以内地区,适当扩大至项目直接影响区;社会经济仅限于儋州那大镇。2.3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对路线的现场踏勘调查,拟建道路评价范围内无生态植被和地表水系,确定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道路评价范围内的空气和声环境敏感点。(1)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a. 保护项目沿线环境空气,使其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b. 保护项目沿线敏感点的声环境,使临街第一排建筑(以高于三层(含三层)为主)区域满足4a类标准,
15、第二排及其范围以外满足2类标准。c.保护拟建道路北侧的那大干渠,使其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拟建道路沿线的敏感点见下表1.11-1。道路沿线敏感点分布见图1-1。表1.11-1 道路沿线大气、声环境敏感点一览表环境类别对象桩号距道路红线(m)规模照片保护级别大气、声环境阳光中学K0+000K0+200北侧10m1000人GB3095-1996一级标准GB3096 -2008中2类、4a类北吉村K0+520K1+120北侧20m300户王龙村K0+100K0+250南侧20m30户御景龙庭K0+700K0+780南侧50m在建恒力春天K0+800K1+140南侧
16、10m100户图1-1 道路沿线环境敏感点分布图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3.1.1声环境影响根据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在道路两侧的噪声预测值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变小。在不采取噪声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道路在运营近期(2013年)、中期(2019年)以及远期(2027年)的昼间噪声预测值分别在4m,6m和8m处达到2类标准,均在0m处达到4a类标准;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在5m,7m和9m处达到2类标准,在0m,0m和0m处达到4a类标准。根据敏感度噪声叠加预测结果,本项目5个声环境敏感点在运营期间预测年限近期(2013年),
17、中期(2019年)和远期(2027年)内昼夜间交通噪声叠加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由此可见,本项目建成通车后对所在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3.1.2环境空气影响随着距道路两侧红线距离的增加,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预测浓度逐渐降低,在道路运营期2013年、2019年和2027年时,道路两侧环境空气中CO、NO2的预测浓度在道路运营期不同距离处的扩散浓度均满足一类区标准,营运期汽车尾气中CO、NO2对环境现状影响较小。3.1.3 地面径流影响运营期的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大气中存在的污染物随降雨产生的路面雨水径流物(SS、BOD5、油类等),路面径流进入道路设置的雨
18、水管网,最终接入到市政雨水主管中排走。因此,路面径流对沿线水环境影响较小。3.1.4道路生态景观影响道路完工后,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消除道路建设留下的临时弃土、弃渣堆等不良景观,做好绿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保护环境。3.2环保对策措施和建议3.2.2营运期环保措施和建议拟建道路的营运期间,为保障道路沿线敏感点的良好的声环境质量,可采取绿化带降噪措施以及对沿线村镇的规划控制要求等:景观绿化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降尘、降噪及美化环境作用。定期洒水抑尘,降低路面尘粒禁止尾气污染物超标排放机动车通行;未来规划建设敏感点,禁止在控规中要求的退缩距离内建设,同时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局部设计方案减
19、轻受道路噪声不利影响程度。3.4环境监测计划3.4.1监测方案委托儋州市环境监测站执行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监测的重点是声环境、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要求定点和不定点、定时和不定时抽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方法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声环境和环境空气计划详见表10.3-1和表10.3-2。表10.3-1 声环境监测计划阶段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说明管理监督机构营运期道路沿线居民点LAeq4次/年,每次监测1昼夜监测方法标准按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B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监测时间:1000-1100、2200-600 1.道路运营管理单位2. 儋州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监督。注:施工期间的监测次数可根据需要适当增
20、加。表10.3-2 环境空气监测计划阶段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时间说 明管理监督机构营运期道路沿线居民点CONO21次/年NO2连续18小时采样,CO每天采样四次采样分析方法依照有关标准进行。1.道路运营管理单位2. 儋州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监督。3.4.2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清单该项目建成完成后,应进行环保验收,以确保项目的环保措施得以落实,使项目的不利环境影响减到最小。环保验收可参考表11.4-1进行查验。表10.4-1 环保验收清单验收类别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1、现场是否按照环保要求清理干净。2、路基护坡是否达到环保要求。3、现场是否还有水土流失现场。4、植被措施成
21、活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1、路基:边坡防护稳定、土质边坡栽种草皮、路基排水工程完善,排水通畅。2、水保措施符合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要求,边沟和边仰坡雨水沟符合排水要求。3、绿化工程:保证与周边景观协调一致,栽种树种成活率高,植被生长良好,成活率高,保证覆盖度。污染影响声环境、大气环境1、临环境敏感点路段是否有减速、禁鸣标志。2、道路绿化是否达到环保要求。3、声环境是否符合本地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4、大气环境是否符合本地区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1、在经过阳光中学、王龙村、御景龙庭、恒力春天小区、北吉村5个敏感点居民较密集处设置减速和禁鸣标志。2、道路绿化要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儋州市 北二路 新建 市政工程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