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630茂县维城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公示.doc
《140630茂县维城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公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0630茂县维城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公示.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茂县维城水电站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茂县维城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1. 前言 维城水电站是黑水河支流赤不苏河水电梯级开发工程的第一级电站,属高水头引水径流式电站,为四等小(1)型工程。装机容量1.5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7638万kWh,工程静态总投资7255.86万元,总投资7666.91万元,静态单位千瓦投资约4800元,单位电能投资1.03元,在目前四川电网水、火电站中,本电站经济指标是较优越的。受四川希望水电开发公司委托,我站承担了该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其附件关于建设项目环
2、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和要求,阿坝州环境监测中心于2013年11月多次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并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确定了本项目的验收调查工作内容,于2013年11月1315日对维城水电站进行了现场采样监测和有关调查工作,据此编制了茂县维城水电站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本次验收范围包括:装机3x5000kW的维城水电站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本次验收调查主要内容包括:(1)生态恢复及水土保持措施调查;(2)地表水水质; (3)厂界噪声;(4)生活污水处置情况; (5)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 (6)检修废油处置情况(7)生态下泄流量检查(8)环境管理检查(9)公众意见调查 2.
3、验收调查依据2.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998.11.29);2.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 2001.12.27);2.3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 环发200038号); 2.4 关于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通知(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川环发2003001号 2003.1.7);2.5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工作的通知(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川环发200661号 2006.6.6);2.6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技术规范;2.7 关于茂县
4、维城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阿坝州水利局阿州水发2005221号 2005年11月);2.8 关于对茂县维城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阿坝州环保局阿州环建函200623号 2006年4月)2.9 茂县维城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1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委托书(四川希望水电开发公司2013年10月)。3.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3.1工程地理位置维城水电站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赤不苏维城乡境内,电站坝址位于赤不苏河的上游与其支流小沟合口下游80m左右的赤不苏河河段上,由底格栏栅低坝取水,经右岸沉沙池后进引水隧洞(长约7925m),引水至维城乡赤不苏
5、河右岸一级台地建厂发电。电站厂址位于一匹沟汇合上游约500m处。首部枢纽、引水线路及厂址有乡村公路与茂县至至黑水公路相通,电站建设区距茂县县城约88km,距成都约270km,交通较为方便。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3.2 工程建设概况3.2.1 维城电站流域规划概况赤不苏河是黑水河右岸一级支流,上游又称维城河。发源于茂县、理县与黑水交界处鹧鸪山脉的万年雪山。河源分水岭高种4748m,上源称大沟,自西向东流,右纳小沟后,始称赤不苏河,转向东南流,过维城乡,右纳一匹沟(左支为九龙沟),较东偏北流,右纳马场沟、色如沟;左纳鱼沙光沟;转向东流,过雅都,为茂县与黑水县之界河;在茂县赤不苏乡前右纳迎红沟,又右
6、纳大平沟(曲骨沟);于两河口汇入黑水沟。全流域面积750.5km2,河长57km,赤不苏河河口高程1765m(赤不苏河自定高程系统),河流平均坡度36.4。流域地理从标为:1027510330,北纬31453158。赤不苏河流域水系图见附图2。本流域地处川西高原的东南缘,地势高亢,流域从正东方向的峡谷穿出,四面为4000m以上的高山环绕,地势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由上游高程约3840m以上,到河口约1765m,流域平均高程约2900m左右。流域上源多为山原地形,多草地,地表在3300m以上。流域形状呈树枝状,流域平均宽度约12km。下游河谷宽度约50150m。中上游河床宽浅多呈“U”形,下游河
7、道狭窄,多呈“V”形,河床由石块、砂卵石组成,域内海子众多,支流密布,主要有小沟、色如沟、曲谷沟等。赤不苏河流域森林植被良好,茂县的主要林区集中分于赤不苏流域,森林垂直分布明显,海拔3000m4000m为阴暗针叶林,主要树种为冷杉和云杉,3000m以下为针阔混交林带,树种冷杉、云杉、铁杉、桦等,河谷地带为旱生灌丛。域区森林植被较好,覆盖离在50%以上,水土流失较轻。流域内人口和耕地稀少。流域内交通方便,沿河有乡村公路。3.2.2劳动定员和生产制度电站劳动定员总人数为38人,其中生产人员34人(包括电气机械运行人员10人,电气、机械检修人员10人,水工人员7人,通讯人员2人,修配人员2人,仓库管
8、理1人),服务人员4人。3.2.3工程特性在工程设计河段内,无工业和农业用水等要求,因此本工程的主要开发任务单一是发电。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DL5180-2003的规定,本电站属小(I)型电站,为IV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工程特性见表3-1。表3-1 四板沟水电站主要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流域面积全流域km2750.5取水口以上所在流域km2314.77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电站坝址年44电站厂址年44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维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亿m31.74084代表性流量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m3/s4.94闸坝设计洪水流
9、量m3/s155P=5%闸坝校核洪水流量m3/s191P=1.0%厂房设计洪水流量m3/s200P=5%厂房校核洪水流量m3/s246P=1.0%5泥沙维城取水口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万t9.63维城取水口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0.554维城取水口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万t1.93二工程效益指标装机容量MW15机组台数台3单机容量KM5000保证处理万.KM0.27多年平均发电量万KM.h7638年利用小时数h5092三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永久占用荒地、河滩地亩4.8工程永久占地亩7.5四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底格栏栅坝地基特性漂卵石地震基本烈度度设防烈度度坝顶高程m2219.92最大坝高m4坝
10、顶长度m14.462进水闸孔数孔1孔口尺寸mm2.52型式平板闸闸顶高程m220.60闸底板高程m2218.30闸室高度/闸室长度m2.3/4地基特性漂卵石工作闸门开式及数量扇1工作闸门启闭机型式、数量13引水系统引水隧洞型式马蹄型引水隧洞总长m8101.36断面尺寸宽高mm22.34流速m/s1.71纵坡2.286设计引用流量m3/s8.4水头损失m9.57围岩特性/衬砌型式、厚度(砼)cm25/30/40/4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型式明管主管道条路条1主管内径/长度m1.4/456.333支管条数条3支管内径m0.85三根5厂房建筑物(1)厂房型式地面厂房主长宽高m50.6416.118.82建
11、筑面积副长宽高m50.6489.8建筑面积发电机层高程m1982.27机组安装高程m1983.13正常尾水位m1982.00地基特性漂卵砾石夹砂层(2)开关站形式敞开式地基特性漂卵砾石夹砂层面积尺寸(长宽)m4835.46主要机电设备(1)水轮机台数台2型号HLA542-WJ-90额定出力KW75003.2.4项目主要组成3.2.4.1 工程总布置 维城电站采取高水头径流引水式电站,在赤不苏河河段上采用底栏栅低坝取水口,引水至维城乡赤不苏河右岸一级台地建厂发电。本工程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厂区枢纽三部分组成,总装机容量为1.5万KW,装机2台。工程总平面布置见附图4。3.2.4.2首部枢纽首部
12、枢纽位于小沟与赤不苏河汇合口以下80米才处的赤不苏河干流河段上。坝址所在地谷底宽2030米,左右两岸为较为对称的缓坡、斜坡,坡度约为300左右。首部枢纽由底格栏栅坝、取水廊道、引水明渠、溢流堰、进水闸和沉沙池等组成。水流由底格栏栅进入引水廊道后,经过宽2.Om的引水明渠进入沉沙池,然后再经沉沙池出口控制闸进入调节池,最后通过电站取水闸进入引水隧洞,从取水廊道出口至引水隧洞进口,长约38.2rn。首部枢纽平面布置见附图5。(1)底格栏栅坝底格栏栅坝兼有挡水和泄水作用,坝顶高程2219.92m,建基面高程2215.92m,底格栏栅坝段长11.46m,底格宽2m,引水廊道宽2m,廊道深度1.21.6
13、5m,底坡i=5%,引水廊道直接接右岸引水渠道进沉沙池。取水底格坝段布于主河槽上。左右侧为防洪墙,墙项高程为2224.67m,高于底格栏栅坝段4.75m。烈使汛期水流包括校核洪水顺利从底格处通过,既保证取水,又保证两岸的安全。坝长14.46m(包括左右防洪墙体宽)。坝下设消力斜坡护坦,长l0m,砼衬砌。护坦下接12m长浆砌石海漫,后面回填约2.5m宽的沙卵石。坝下用C20砼回填,以免水流掏空坝体。(2)沉沙池沉沙池置在坝址下游右岸台地上,基本参数为20x5x3.7m(长宽深),主要由进口控制闸、上游扩散段、工作段、下游出口闸室段、,冲沙管等组成。进口控制闸设于上游引渠末端,闸室段长4.0m,宽
14、Sm,闸室净宽为2.0m;其后接上游扩散段,扩散段长7m,宽度从2m渐变到Sm,底坡i-0.274。直线工作段长20m,宽Sm,单室式,底坡为i=l%。出口底板处设西60排沙管,排沙管首部设控制闸门,其后直接排入河道。下游出口闸室段连接沉沙池引水渠道,闸室段长4.5m,宽5.5m,设置一拦污栅和一扇工作闸门。为控制汛期流量,在沉沙池的末端设置一个溢流侧堰,溢流侧堰堰项宽度为0.8m,长度为8m,堰项高程为2220.50m。(3)进水口进水口位置设于沉沙池底部末端处,其后直接连接引水隧洞。设计取水流量8.4m3/s。引水渠道由进水口闸从沉沙池取水,其后一直连接到厂区的异形动力前池。进水口孔口尺寸
15、2.5x2.0(宽高)m,进口闸底板高程2218.30m。3.2.4.3引水系统本工程引水系统采用右岸布置,有压引水方式。整个引水系统由引水暗渠、沉沙池、进水口、引水隧洞、开敞式阻抗异形动力前池和压力管道等组成。右岸侧向取水后,经由沉沙池引水进入隧洞,最后经调异形动力前池和压力管道后进入厂房。(1)引水隧洞引水隧洞从进水闸至异形动力前池沿赤不苏河右岸布置隧洞全长7925m,断面为马蹄型2x2.34m,隧洞全线采用浇钢筋混凝土衬砌,发电引用流量为8.4m3/s时,洞内设计流速1.71/s。隧洞进口底高程2215.00m,调压室处隧洞底高程2196.00m,纵坡i-2.345%0。(2)异形动力前
16、池异形动力前池深7m。(3)压力管道压力管道采用明管铺设,沿隧洞出口的山坡斜向赤不苏河布置,由上平段i斜坡、下平段等组成,采用“一管三机”供水方式,分四段布置,共设镇墩5个。压力主管长456.33m,内径1.4m;由“卜”型岔管连接三条支管,1#支管长48.77m,2#支管长36.06m,3#支管长58.82m,内直径d=0.85m,压力管道钢材采用16MnR钢。3.2.4.4厂区枢纽厂房位于流赤不苏河与其支流匹沟(左支为九龙沟)交汇处上游约500m左右处的赤不苏河右岸的一级阶地上。阶地顺河流方向分布,长100m左右,宽2030m,高出河水面56m,阶地平坦开阔。厂区主要建筑物有主厂房(包括安
17、装简+)、副厂房、变压器场、尾水建筑物等。采用平面上顺河流方向依次布置安装间、主机间和中控室,副厂房位于主厂房靠山侧,整体顺河流呈“一字型布置。厂区枢纽平面布置见附图6。厂房建基高程1975.45m,基础为漂(块)卵砾石。主机间长40.4rn,宽16.lm,高12m,共一层,内设3台SFW5000-6/1730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12.5m,安装高程1983.13m。机组上游布置机组励磁屏、机组监控保护屏等机组监控设备。在高程为1979.20处布置有蝶阀,取水设备等。尾水管底板高程1976.95m。安装间长l0m,宽16.lm,高12m,位于主机间左侧。中央控制室长9m,宽14.8m,地面高
18、程1983.77m,布置在主机间右侧,内设保护屏、直流屏、载波通信、信号返回屏。高压开关室布置在主厂房靠山侧,宽8m,长29.44m,高6.8m;厂用电室布置在高压开关室左侧,宽8m,长8m,高6.8m;气系统室和油系统室等副厂房布置在厂用电室左侧。升压站位于布置于主厂房靠山侧,平面尺寸35x48m2。地坪高程1982.27m,场内布置有12500KVA油浸式变压器和6300KVA油浸式变压器各一台,1IOKVSF6断路器、PT、隔离开关等高压设备。尾水渠边墙采用浆砌石,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底板高程1976.951981.35m,长6m,宽5.2m,垂直于河流布置。尾水平台上设置移动式电动
19、葫芦启闭。进厂公路位于安装间左侧,接乡村公路约300m。厂区枢纽不设生活区,只布置单身宿舍及食堂,用作职工换班之用。生活区(基地)拟设在赤不寨电站厂区附近(根据同一条流域为同一业主开发的情况,只设一个生活区,四个电站功共用)。4.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4.1水库淹没及移民安置情况4.1.1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情况维城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采用底格栏栅坝引水。坝址河道地处陡峻山谷,河段狭窄,河底坡降较大,工程建成后水位变幅小,抬高水位4.0rn,回水长度60m,主要在河道内蓄水,无水库形成,只淹没原河滩地65lrri2,不存在淹没耕地、公路、房屋和拆迁、安置移民等问题。本工程区内没有人口居
20、住,不存在移民搬迁问题。4.1.2工程占地处理维城电站基本布置在河滩、荒坡地和灌木林地上,施工临时设施占地165.02亩,占地范围内有荒滩地101.88亩、灌木林地60.29亩、水域1.65亩。其中6个渣场总占地79.65亩,全部为河滩地、荒滩和灌木林地,本工程弃渣约31.87万m3,工程完工后植草植树覆盖。项目完工后,荒坡地和渠道覆盖土全部植树植草覆盖。工程永久征用土地7.50亩,其中荒滩地4.0亩、灌木林地0.8亩、水域2.7亩。表41 工程占地情况表项目单位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备注占地总面积亩7.50165.02其中荒地亩4.0101.88宜林荒地林地亩0.860.29灌木林水域亩2.71.
21、65不赔偿原路基亩1.2在施工公路中不赔偿4.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水土保持措施4.2.1工程施工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工程占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本工程永久占地占0.68hm2,临时占地14.7hm2。工程占地改变了原有地貌,并损坏或压埋原有植被、地貌,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损坏,降低了其水土保持功能,加大了原地表水土流失量。在施工期部分临时占地被临时设施挡护,水土流失轻微;在施工结束后,临时设施拆除,短期内新增水土流失增加,新增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原地表面蚀、沟蚀程度的加大。(2)工程开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工程开挖面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区0.68hm2、施工公路路面及边坡开挖面11.14hm2等,共计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0630 茂县 水电站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全本 公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