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攀枝花米易城北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攀枝花米易县攀莲镇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攀枝花米易城北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攀枝花米易县攀莲镇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攀枝花米易城北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攀枝花米易县攀莲镇环评报告.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版)项目名称:攀枝花米易城北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8月19日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攀枝花米易城北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法人代表肖 杰联系人何 刚通讯地址攀枝花市东区新源路5号联系电话0812-2703203传 真0812-2703203邮政编码617000建设地点攀枝花米易县攀莲镇白马工业园区长坡工业区,既有城北110kV变电站内立项审批部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批准文号川电发展201628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电力
2、供应业 D4420占地面积(平方米)不新增绿化面积(平方米)不新增总投资(万元)721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3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0月1.1内容及规模1.1.1本项目建设必要性城北110kV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白马工业园区长坡工业区,现有主变容量131.5+120MVA,主要为白马工业园区内企业和米易县的观音乡、柳贤乡等乡镇居民供电。根据米易县“十三五”规划,米易县将开发克朗新区和贤家新区,均由城北变电站作供电,城北变电站供电负荷将增加至61.017MW,现有容量无法满足区域用电需求。本次拟对城北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
3、以提高变电站供电能力,确保区域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1.1.2本项目与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为电网改造与建设工程,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关于下达2016 年 220千伏及110千伏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和储备计划的通知(川电发展201628号文)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符合四川电网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属核准制,建设单位尚在履行前期工作手续。1.1.3项目建设内容及地理位置
4、根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川电发展201628号文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和环评委托函(附件1),本项目建设内容是在城北110kV变电站站内将现有2#主变压器20MVA更换为50MVA,将现有3#、4#10kV无功补偿装置22400kVar更换为14008kVar +16012kVar,并完善配套的电气二次设备。城北110kV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白马工业园区长坡工业区。本次在站内进行改造,不新征地。1.1.4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及上报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本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收集了有关工
5、程资料,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 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规定,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应为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HJ 24-2014)及四川省环保厅和攀枝花市环保局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我公司编制了攀枝花米易城北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含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建设单位按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川环发20083号)及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通知(川环发201568号)上报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局审批。1.1.5项目组成及评价内容
6、(1)项目组成与评价规模本项目项目组成见表1。表1 项目组成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城北110kV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采用户外布置,即主变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AIS(空气绝缘构架式)户外布置,架空出线。本次改造在原变电站内进行,涉及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不新征地。施工噪声施工扬尘生活污水固体废物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生活污水事故油项目现有规模本期改造规模规划规模主变120MVA+131.5MVA150MVA150MVA+131.5MVA110kV出线3回无4回(预留1回)35kV出线3回无6回(预留3回)10kV出线13回无13回10kV无功补偿240
7、08kVar+22400kVar14008kVar +16012kVar34008kVar +16012kVar公用工程2m3化粪池(利旧)无无15m3事故油池(利旧)辅助工程进站道路(利旧)无无办公及生活设施主控楼(利旧)无无仓储或其它拆除现有2#变压器、10kV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设施及基础。施工噪声施工扬尘生活污水固体废物无城北110kV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变电站未曾履行环保相关手续。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变电站本次按规划规模进行评价,即主变容量150MVA +131.5MVA、110kV出线4回、35kV出线6回、10kV出线13回,10kV无功补偿34008kVar+16012kVar。(
8、2)主要设备选型本项目设备选型见表 2。表 2 主要设备选型设备型号主变压器SSZ11-50000/110,三相三绕组自然油循环自冷铜芯有载调压变压器110kV配电装置户外AIS布置35kV配电装置户内高压开关柜10kV无功补偿框架式成套电容器1.1.6变电站概况及总平面布置(1)变电站现状城北110kV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攀莲镇白马工业园区长坡工业区。白马工业园区是攀枝花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6月批准成立,下设白马工业区(钒钛磁铁矿采选加工区)、一枝山工业区(钒钛工业区)、长坡工业区(石材工业区)。根据白马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变电站用地类型为供电用地,附近规划有园区污水
9、管网。根据现场调查,站址区域污水管网尚未建设。1)变电站现有规模城北110kV变电站现有主变120MVA+131.5MVA、110kV出线3回、35kV出线3回、10kV出线13回,10kV无功补偿24008kVar+22400kVar。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城北110kV变电站为户外布置,即主变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AIS(空气绝缘构架式)户外布置,架空出线。主变压器布置在站区东侧,11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西侧,向西出线;35kV配电装置室布置在变电站北侧,10kV配电装置室布置在变电站南侧,事故油池位于主变西侧,化粪池位于主控制室东侧。3)变电站现有环保设施及环境影响状况根据现
10、场调查,城北变电站为无人值班,仅值守人员1人。站内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作站外农肥;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值守人员不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中转站转运。站内设有15m3的事故油池用以收集主变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变电站运行至今未发生主变事故情况,未出现事故油泄漏事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变电站站界电场强度监测值在33.6V/m716V/m之间,能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4000V/m要求;磁感应强度在1.6310-1T5.6410-1T之间,能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100T要求;站界昼间噪声值监测值在50.6dB(A)63.7dB(A)之间,夜间噪声值监测值在46.4dB(A)48.5dB(A)
11、,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2)变电站本次增容改造1)本次增容改造规模及规划规模变电站本次增容改造在站内进行,不新征地。本次是将现有2#主变压器20MVA更换为50MVA,将现有3#、4#10kV无功补偿装置22400kVar更换为14008kVar +16012kVar,并完善配套的电气二次设备。根据设计资料,变电站规划规模为主变容量150MVA+131.5MVA、110kV出线4回、35kV出线6回、10kV出线13回,10kV无功补偿34008kVar+16012kVar。2)变电站增容改造后的总平面布置及环保合理性分析变电站增容改造后总
12、平面布置方式不变,即主变为户外布置、110kV配电装置为AIS(空气绝缘构架式)户外布置,架空出线。本次更换的2#主变压器位于原2#主变压器位置;更换的3#、4#10kV无功补偿装置位于原3#、4#10kV无功补偿装置位置。事故油池利旧(15m3),位于主变西侧。其它设备设施(如主控制室、110kV配电装置、35kV配电装置室、10kV配电装置室)位置不变。变电站本次增容改造具有下列特点:1)不改变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方式;2)不改变变电站运行方式,不新增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量;3)不改变站外保护目标与变电站的之间的位置关系与距离,对站外保护目标的影响基本不变;4)本次改造不新征地,站址用地为供电用
13、地,符合米易县白马工业园区规划,不影响当地规划;5)变电站内既有的消防道路和消防设施满足变电站消防要求,不存在因消防隐患而引起环境污染问题。从环保角度分析,本次改造总平面布置是合理的。3)变电站增容改造后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变电站本次增容改造后运行方式不变,不增加值守人员,生活污水量和生活垃圾量均不增加;变电站内最大单台设备含油量为本次更换的主变压器,根据设计资料,本次新更换的主变压器含油量约为19t(折合体积约22.4m3),根据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5413-2002)中 “总事故油池的存贮容积不应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60%”的要求,变压站更换变压器后需设置的事故油池容积应不小
14、于13.4m3(22.460%=13.4 m3),变电站现有事故油池容积为15m3(13.4m3),能满足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5413-2002)要求。根据现场踏勘,事故油池设置位置和运行管理能满足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和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规定。1.1.7项目民房拆迁和林木砍伐本次变电站增容改造在站内原场地上进行,不新征地,不涉及民房拆迁及林木砍伐。1.1.8施工组织措施(1)交通运输本次变电站增容改造利用变电站现有进站道路,交通便利。(2)施工工序变电站本次增容改造施工工序主要为拆除现有设备及基础(包含2
15、#主变、3#、4#10kV无功补偿装置);新建设备基础(包含2#主变、3#、4#10kV无功补偿装置);设备安装(包含2#主变、3#、4#10kV无功补偿装置)。1)拆除既有设备及基础主变压器拆除工艺为收集:将主变绝缘油经排油孔收集到专用密闭油罐,绝缘油排完后对主变排油孔进行封堵和包装;对拆除的主变压器附件(如压力释放器、继电器等)进行包装;密闭油罐应完好无损、无污染、无腐蚀、无损毁,收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棉、含油手套等含油废物应集中收集;收集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收集作业区域;贮存:盛装绝缘油的密闭油罐应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预留容积应不少于总容积的5%;需临时贮存时,密闭油罐应远离火源,并避免高
16、温和阳光直射;运输:主变压器油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罐,同时应确保密闭油罐严密、稳定,不破裂、倾倒和溢流;处置:拆除的主变压器本体由建设单位回收;主变压器油应由主变压器厂商回收利用;收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棉、含油手套等含油废物应由建设单位按危险废物管理要求送至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置。10kV无功补偿装置拆除工序主要为拆除的3#、4#10kV无功补偿装置由建设单位回收。2)基础施工主变压器及10kV无功补偿装置基础施工的主要工序为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垫层施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土方回填等。3)设备安装变压器设备安装的主要工序为主变吊装就位、解除保管气压
17、、附件安装、内部检查和接线、抽真空及真空注油、破真空排气、热油循环、电缆与二级接线、检查与试验等。10kV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的主要工序为支架安装、设备安装、一次接线、试验与检查等。施工周期约3个月,平均每天布署技工约5人,民工约10人。(3)土石方平衡本次变电站增容改造的土建施工主要是主变压器和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基础土建施工,总开挖量小,挖方回填后,少量剩余土石方能在站内就地处置,不对外弃土。本工程土石方工程量见表3表3 本工程土石方工程量项目单位变电站增容改造合计挖方量m3151151填方量m31511511.1.9运行管理措施本次变电站增容改造投运后,运行方式不变,由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
18、供电公司定期维护。1.1.10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原辅材料(1)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消耗表本项目原辅材料主要在建设期消耗,建成后无原辅材料消耗。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消耗见表4。表4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消耗表项目名称耗量来源主(辅)料钢材(t)15.7市场购买水泥(t)82.46市场购买碎石(m3)238.24市场购买砂(m3)100市场购买水量施工期用水(t/d)1.35站内水源运行期用水(t/d)不新增站内水源(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表5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值一占地面积hm2不新增二挖方m3151三填方m3151四绿化面积hm2不新增五静
19、态总投资万元721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城北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经与建设单位核实,自投运以来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环保投诉事件。根据现场踏勘,变电站生活污水利用化粪池收集后用作站外农肥,未出现水环境污染情况;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值守人员不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中转站转运,未发生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变电站自运行至今,主变压器未发生事故,未出现事故油排放情况。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变电站站界电场强度在33.6V/m716V/m之间,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4000V/m的要求;磁感应强度值在1.6310-1T5.6410-1T之间,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小于100T的要求;昼间
20、噪声值在50.6dB(A)63.7dB(A)之间,夜间噪声值在46.4dB(A)48.5dB(A)之间,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地形、地貌、地质本变电站所在区域为低中山地貌,地形较为平坦,海拔高度约1300m。根据设计资料,站址区域无断裂、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项目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1.2气象、水文本项目所在区域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具有四季不分明
21、、气候干燥、降雨集中、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等特点。根据现场踏勘,变电站所在区域无河流、水库等地表水域。2.1.3植被站外区域植被调查采用基础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相结合法,站内区域采用现场踏勘法。站外区域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程所在区域现有的米易县志、四川植被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对现场植被种类和分布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分析,本项目所在区域植被区划属“川西南山地偏干性常绿阔叶林亚带川西南河谷山原植被地区金沙江下游安宁河植被小区”。根据现场踏勘、观察,变电站站界西侧、北侧区域为农村环境,植物以栽培植物为主,包括玉米、水稻等,其间杂分布有石榴、芒果等乔木,牛筋草、苍耳等草本植物。站界东侧、南侧
22、区域为工矿企业,植物为人工种植的观赏性树木,包括小叶榕等。变电站内植被主要有人工种植的女贞、结缕草等,分布在主控楼及配电室四周、站内道路两旁等区域。 综上所述,本项目所在区域属金沙江下游安宁河植被小区,植被种类主要为栽培植被,主要物种有玉米、水稻、石榴、芒果、小叶榕等,其次为牛筋草、苍耳等野生植物。站内植被主要有人工种植的女贞等。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核对,在现场调查期间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2.1.4生物多样性本次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法进行分析。根据米易县志等资料和现场踏勘调查、观察和询访,变电站外西侧、北侧区域为农村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攀枝花 米易 城北 千伏 变电站 增容 改造 工程 米易县 攀莲镇环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4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