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提纲.doc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提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项目摘要: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设年限、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等。一、基本情况(简述)1.1自然条件包括所处地理位置、海拔、所属水土流失类型区,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有效积温等情况。1.2社会经济状况包括所辖乡(镇)、行政村个数、人口总量、农业人口、总耕地面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状况和粮食单产情况等。1.3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口粮田建设需求及群众建设积极性等。1.4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现状、退耕农户可建设的基本口粮田资源状况。二、基本原则(简述)2.1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将解决
2、好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作为重点,优先解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生活困难的退耕农户。先安排有建设条件的,有困难的,生存条件急需改善的退耕农户。保证具备条件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2.2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各县实际情况,在分析需求和建设可能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建设内容、规模,科学规划,协调发展。2.3坚持以人为本,体现退耕农户意愿。坚持以人为本,体现退耕农户意愿原则,切实维护退耕农户在口粮田建设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体现农户意愿。2.4坚持国家支持与退耕农户自我发展相结合原则。积极引导农户克服等、靠、要思想,动员退耕农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抓住国家扶持的机遇,全面完成人均1亩的口
3、粮田建设任务,同时做好后续产业的发展,以增加自我发展的能力。 2.5坚持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相同类型相对集中。坚持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确保覆盖到相当比例的退耕农户,非退耕还林村不纳入实施范围。集中建设与分户建设相结合,相同类型相对集中。在建设资金安排上尽量以乡镇为单位,一个乡镇,最多两年安排完,每个村的口粮田建设期为一年,一次安排完。不得为全面覆盖安排少量资金,不得在所有退耕还林乡镇全面开花,同时实施。三、项目区的确定及实施计划3.1建设目标、任务3.1.2建设任务提出全县的建设任务(任务控制在省下达的指导面积以内),并分解到各项目区(行政村),落实到地块。3.1.3建设目标提出项目建设期末和
4、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生态建设、粮食生产等达到的目标(原则上,建成后基本口粮田亩产不低于400公斤)。四、建设内容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内容包括水田及旱地的新建及改造坡,具体措施指坡改梯、修建排灌沟渠、蓄水池、水窖、农耕道路、地力培肥等。4.1坡改梯工程设计4.1.1工程地段选定新修梯田(地)原则上必须选择在25度以下的坡耕地上进行,且选择土质较好,坡度较缓、距村庄较近、邻近水源及交通便利,并形成适度规模(10亩以上)。改造地块沿等高线布设,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相对集中的原则。梯田(地)建设形式:高度风化的地区宜修建土坎梯田(地),石灰岩地区可适当发展石坎梯田(地)。在每个
5、耕作区内,根据地面坡地、坡向等因素,对每一地形的形状、大小进行规划。地块长度尽可能在大于50m,以便利于耕作。田面宽度应按坡度大小确定,陡坡地区(15-25)一般210m,缓坡区(5-15)一般520m。4.1.2技术要求坡改梯工程应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996)进行设计。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降雨。根据原有地形和梯田设计要求进行断面设计。确定出梯田田面宽度、田坎坡度,再确定出田坎高度、田面毛宽和净宽。方案应将坡改梯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地块,并附梯田典型设计图。4.2田间配套措施设计4.2.1建设原则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从现有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巩固 退耕还林 成果 基本 口粮 建设 实施方案 编制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2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