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doc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内容为基础,系统地介绍国家预算的基本概念、主要框架和运行程序,阐述财政资金、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联系,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现状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正确掌握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与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充分认识公共财政下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和预算形式,深入理解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的意义,把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13.1国家预算的含义与原则13.1.1国家预算的含义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自17世纪第
2、一个国家预算诞生于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开始编制国家预算,到了20世纪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国家预算制度。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编制国家预算。1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我国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包括预算内、预算外两部分。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预算收入反映国家支配的财力规模和来源,预算支出反映国家财力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构成,预算收支的对比反映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通过编制国家预算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收入和合理地安排支出,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各项任务的实现。2法定程序审批的法律文件。国家预算从形成的程序看,是由政府负责编制,经国家权力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审批后而形成的法律文件。国家预算一旦经
3、权力机关审批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府就必须贯彻执行,不能任意修改,如需调整必须经权力机关批准。因此,预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现代预算制度改革的核心也就在于以法制约束,消除旧预算制度的封建性、专政性因素,推进民主化、法制化进程。3实现财政职能的重要工具。国家预算是财政为实现其职能,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由国家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通过预算管理手段,把政府公共资源全部纳入政府宏观调控的范畴,从而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既可为政府履行行政职能提供财力保障,也可实现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通过预算收支总量的变动和预算收支结构的调整,来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促进社会
4、经济的协调发展。13.1.2国家预算的组成1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国家预算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按照国家的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来划分,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可以暂不设立预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不作为一级预算。(1)中央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中央预算是中央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预算由中央主管部门的行政单位预算、事
5、业单位预算、企业财务计划、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国库和税收计划等汇总而成。(2)地方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的统称,包括省级及省级以下的四级预算。地方预算是保证地方政府职能实施的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地方总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汇总组成,国家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总预算。2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国家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分为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部门预算是财政总预算的基础,基层单位预算是部门预算的基础。(1)财政总预算。财政总预算是指各级地方本行政区域的预算,由汇总的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汇编而成
6、。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政府预算。(2)部门预算。这是反映各本级部门(含直属单位)本系统内各级单位全部收支的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各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3)单位预算。单位预算是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它以资金的形式反映着预算单位的各种活动。13.1.3国家预算的原则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预算原则是伴随着现代预算制度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经济和预算制度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时至今日,影响较大并为世界大多国家
7、所普遍接受的原则主要有下述五条。1完整性原则。预算的完整性是要求国家预算应包括政府的全部预算收支项目,完整地反映以国家为主体的全部财政资金收支活动情况,不允许在预算之外存在任何以政府为主体的资金收支活动,预算的完整性是建立规范化、法制化预算的前提条件。只有完整的预算才能保证政府控制、调节各类财政性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完善财政的分配、调节与监督职能;预算的完整性也便于立法机关审议批准和社会公众对政府活动的了解,便于监督政府预算的执行。2统一性原则。预算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保证预算的统一性是加强预算管理和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必要条件。预算的统一性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预算政策的统一。全国性的财政
8、方针政策如税收政策、财政规章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等都应由中央制定,各地区、各部门保证执行,不得任意改变,如遇特殊情况,须根据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调整。二是预算口径的统一。预算科目的设置和收支核算口径应该参照国际上通行的经济分类和统计标准,制定一个统一的收支核算口径,增加国内外各种数据的可比性。三是预算年度与预算时效性的统一。具有法律效力的预算收支期限必须与预算年度一致,不应当以临时预算或特种基金的名义另立预算。3真实性原则。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而进行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将有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预算的真实性要求预(决)算的各项数字必须准确、真
9、实、可靠,既反对隐瞒收入或支出留有缺口,又反对虚收行为或虚列支出。4公开性原则。预算涉及社会方方面面,涉及全社会每一个纳税人的利益,关系到每一个部门和单位的事业发展,因此,以适当的形式公开预算,使全社会了解预算,参与预算,加强预算监督力度,是预算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预算民主化进程的关键环节。预算的公开性原则,包括预算编制审批的公开、预算执行过程的公开和预算完成结果决算的公开。在我国,预算的公开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制度实现的。预算的编制或执行结果以及执行过程中采取的重大措施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公布。5年度性原则。预算年度是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时间,通常以一年为标准。当
10、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预算采用历年制,即当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我国就采用历年制预算年度。有的国家采用跨年制,如日本、英国等国家为四月制预算年度,即从当年4月1日起至翌年的3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美国采用10月制预算年度,即从当年10月1日起至翌年9月30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各国预算年度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与各国权力机关开会时间一致,以便在预算年度一开始就执行生了效的预算;二是与收入旺季一致,以便在预算年度初期就有充足的预算收入,保证各项预算支出的顺利执行。13.2国家预算管理13.2.1国家预算管理的含义与原则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
11、织、协调和监督等活动的总称。预算管理贯穿预(决)算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管理对严肃财经纪律,保证预算任务和宏观调控任务的正确实现有重要意义。1国家预算管理的含义(1)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抽象的,健全国家对预算管理,要求预算管理职权必须做出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在各自的预算管理职权内进行相应地管理。(2)国家预算管理的客体是预算资金。预算管理融于预算分配之中,贯穿于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加强对预算资金的管理,首先要积极组织预算收入,确保国家预算收入的实现;其次,要妥善安排各项预算支出,及时拨付预算资金,
12、提高预算资金的运行效率;再次要量入为出,努力做到预算收支的平衡。(3)国家预算管理的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将预算资金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纳入法制轨道,强化预算的法律效力,做到依法理财,依法治财。(4)国家预算管理的总体目的是完成国家预算收支任务。具体包括:一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二是协调各级预算之间的分配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预算资金的集中与分散关系和预算职权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三是合理配置资源,不仅要通过预算管理促使预算资金自身高效运行,更要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符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2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我
13、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预算管理应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和财力。统一领导是指预算管理的大政方针由中央统一制定,全局性的预算法规由中央统一制定和颁布,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变革的重大举措由中央统一部署。分级管理是指在统一政策的前提下,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都是相对独立的一级财政,都有相对独立的预算管理权,有地方性预算法规的制定和颁布权,以及对本级预算收支的安排、调剂、使用权。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既有利于强化中央预算的宏观调控能力及其在预算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又有利于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管理本级预算的积极性。(2
14、)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事权是指各级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和责任,是解决各级政府财权和财力分配的前提与依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是指财权、财力的划分以事权为基础,财权为事权服务。这一含义反映在收支划分的具体程序上,是在界定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基础上,按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条件的要求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然后按事权范围确定各级政府支出的范围和规模,再以支出需要量为依据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和规模。只有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来健全预算管理,并相应划分预算管理职权和收支范围,各级政府才会有相对稳定的财力来保证其职能的顺利实现。(3)依法管理原则。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法律、规章制度办事,依法进行预算管理
15、是预算有序运行的内在要求。一是依法征收。各类预算收入的征收都要有法律依据,做到应收尽收,既防止收过头税、以贷抵税,制止乱收费,又防止收人情税、面子税,过度减免税收。二是依法控制支出。预算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控制支出的不合理增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依法管理原则不仅要求健全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支出效果考核标准等,发挥资金效益,更要求强化预算的约束,严格预算调整,促使国家预算管理规范经、科学化和法制化。13.2.2国家预算管理程序1现行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程序(1)预算编制和审批。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国务院应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年
16、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部署。各地方政府应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汇总。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在每年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本级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初审,在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预算草案的报告。预算草案经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方能成立。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2)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收入入库、支付拨付以及预算调整都必须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收入征收部门
17、,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征收应征收的预算收入。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规的规定,将应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照法律和规定及时、定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并加强管理和监督。县级以上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具备条件的乡、民族乡、镇也应设立国库。中央金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地方国库业务依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办理。各级政府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由本级政府部门提出方案,报本级政府决定。各级政府预算周转金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管理,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资金周转,不准挪作他用。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的一项重要程序。预算调整是指经过批准的各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
18、者减少收入,使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使原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改变。预算调整,必须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不同科目间需要调整使用的,必须按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报经批准。(3)决算。决算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总结和终结。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决算草案的审批和预算草案的审批的程序相同,各级政府决算批准后,财政部门要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地方各级政府还应将经批准的决算,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在以上预算工作程序中,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最重要的一环。预算一经法
19、定程序通过,即为法律文件,必须严格执行,执行中发生问题必须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调整。我国普遍存在“重决算,轻预算”的现象,预算准备、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形成“预算简单化,决算复杂化”的局面,国家预算管理程序的重点应该转变为“强化预算,淡化决算”。2预算环节的相互分离机制预算环节的分离机制是指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为了避免传统预算管理编制、执行职责界定不清、部门交叉扯皮的弊端,需要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在工作中划分清楚,相互分离,使三个环节一脉相承但又彼此相对独立运作。为此,对财政内部原来行使预算管理职能的机构要进行重新调整,划分为编制、执行、监督三个
20、大的部类,各负其责,每一个环节不再直接介入其他环节的管理。(1)成立专职预算编制机构。取消各业务部门原有的编制预算职能,财政内部机构设置以预算部门为基础,将各业务部门从事预算编制工作的人员调整到预算编制机构。将来还可考虑成立类似于国外的预算局,直接隶属于政府首脑。预算编制机构走行政公务员系列,其主要职责是:拟定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措施,以及编制年度财政预算的有关文件;拟定年度收入计划并据此测算财力;制定支出政策、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和定额;拟定本级财政收支总盘子草案;审核部门提出的下年度预算建议计划,及财政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的分管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和事业发展性专项资金预算建议,汇总草拟预算,提出
21、部门预算安排意见;政府预算按程序经立法机关批准后,直接批复部门预算;负责管理预算内外资金总指标,统一办理预算追加和资金调度等事宜。(2)成立预算审核机构。承担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和服务性工作,加强预算审核,协助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预算审核委员会由有关财政业务机构负责人和专家型人才组成,主要负责对预算编制机构(预算处)提出的年度预算建议计划进行审核和评定,侧重审核部门正常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侧重审核部门政府基金收入、行政性收费和预算外收入建议计划。预算编制机构根据审核意见,结合本级财力统筹考虑后,提出本级政府财政收支预算建议计划并按程序上报人大批准。(3)成立总预算执行机构。将现在的预算部门总预算会
22、计职责独立出去,结合国库管理机构一起成立总预算执行机构。预算执行机构的工作职责是:负责管理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账户,核算并支付所有财政预算内外资金拨款,编制财政预算内外总决算,管理部门和单位的人员工资银行化工作,与部门主管业务机构一起负责预算的执行。各主管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监管有关部门预算的执行,侧重分析、论证、筛选部门事业发展的和生产建设专项资金项目。(4)建立专职监督与业务机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双重监督机制,实现对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的监督。此外,为了进一步强化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必要建立宏观经济的预测和监测机构,包括:一是要设立宏观经济预测分析机构,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预算 预算 管理体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