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7911专业计费结算子系统技术规范.doc
《193&17911专业计费结算子系统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3&17911专业计费结算子系统技术规范.doc(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193/17911计费结算子系统技 术 规 范(讨论稿)中国联通二零零一年四月目 录1.总体概述11.1编写目的11.2适用范围11.3依据11.4本方案的起草单位21.5本方案的解释权22.建设目标及原则23.系统组网原则及网络体系结构33.1组网原则33.2网络体系结构33.3广域网组网方案43.3.1公用通信网平台的选择43.3.1.1中国联通数据通信网概况43.3.1.2其它公用通信网53.3.2广域线路带宽的要求53.3.3组网方案63.4局域网组网方案73.5采集点设备接入83.5.1不同业务的采集点选择83.5.2“分散采集”的采集方案103.5.3“集中采集”的采集方案
2、113.6IP地址和域名规划123.6.1IP地址编址123.6.2域名规划154.应用软件体系结构164.1应用软件设计原则164.2应用软件设计要求174.3应用软件整体结构描述184.4数据采集模块184.4.1数据采集模块的组成结构194.4.2数据采集模块的功能194.4.3数据采集模块的性能要求204.4.4数据采集模块的技术实现204.5预处理模块214.5.1预处理模块的组成结构214.5.2预处理模块的功能224.5.3预处理模块的性能要求234.6一次批价模块234.6.1一次批价模块的组成结构244.6.2一次批价模块的功能244.6.3一次批价模块的性能要求274.7联
3、机指令模块274.7.1联机指令模块的组成结构274.7.2联机指令模块的的功能284.8统计管理模块294.9系统管理模块294.9.1参数管理294.9.2安全管理324.9.2.1权限管理324.9.2.2日志管理324.9.2.3系统恢复334.9.3监测334.9.3.1监测系统的组成334.9.3.2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344.9.3.3监测系统的功能344.9.3.4故障处理354.10应用软件内部接口364.10.1采集到预处理的接口364.10.1.1接口定义364.10.1.2接口机制364.10.1.3接口的实现374.10.2预处理与一次批价间的接口384.10.2.1接
4、口定义384.10.2.2接口机制384.10.2.3接口实现384.10.3统计管理的接口414.10.3.1话务统计424.10.3.2用户数统计424.10.3.3漫游统计424.10.3.4传输文件统计424.10.3.5异常统计424.10.3.6联机指令统计434.10.4监测模块的接口435.系统对外接口455.1与网元的接口455.1.1支持的交换机设备455.1.2采集方式455.1.3采集配置455.1.4传输协议465.1.5数据文件的类型465.1.6数据格式465.1.6.1通话记录的结构465.1.6.2通话记录的内容475.2与综合营帐子系统的接口495.2.1接
5、口机制495.2.1.1一次详单传输方式495.2.1.2一次批价详单文件传输协议495.2.1.3一次批价详单文件读取过程495.2.2接口实现505.2.2.1一次详单目录命名505.2.2.2一次详单文件命名505.2.2.3一次详单文件首记录格式515.2.2.4一次详单文件记录信息515.2.3一次详单文件回执525.2.3.1一次详单文件回执目录命名525.2.3.2一次详单文件回执文件命名525.2.3.3一次详单文件回执首记录格式525.2.3.4一次详单文件回执记录信息525.2.4错误代码错误!未定义书签。5.3与结算系统接口525.3.1接口机制525.3.1.1结算文件
6、的传输方式525.3.1.2结算文件传输协议525.3.1.3结算文件的读取过程525.3.2接口实现525.3.2.1结算文件目录命名525.3.2.2结算文件文件命名525.3.2.3结算文件文件首记录格式525.3.2.4结算文件文件记录信息525.3.2.4.1原始的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数据文件525.3.2.4.2计费预处理标准化文件格式525.3.2.4.3一次批价后标准化数据格式525.3.3结算回执文件525.3.3.1结算回执文件目录命名525.3.3.2结算文件回执文件命名525.3.3.3结算文件回执首记录格式525.3.3.4结算文件回执记录信息525.3.4错误代码525
7、.4联机指令接口525.4.1与综合营帐子系统的接口525.4.1.1与综合营帐子系统的接口定义525.4.1.2与综合营帐子系统的接口机制525.4.1.3文件方式的接口实现525.4.1.3.1批文件存放目录525.4.1.3.2批文件名命名规则525.4.1.3.3批文件格式525.4.1.4消息包方式的接口实现525.4.1.4.1消息头的格式525.4.1.4.2消息尾部的格式525.4.1.4.3创建新用户请求的消息体525.4.1.4.4删除用户请求的消息体525.4.1.4.5业务控制请求的消息体525.4.1.4.6修改DN请求消息体525.4.1.4.7修改IMSI请求消息
8、体525.4.1.4.8修改ESN请求消息体525.4.1.4.9修改PIC请求消息体525.4.1.4.10用户信息查询请求消息体525.4.1.4.11用户信息查询反馈消息体525.4.1.4.12工单状态查询请求消息体525.4.1.4.13工单查询请求消息体525.4.1.4.14工单内容查询请求消息体525.4.1.4.15工单详情查询请求消息体525.4.1.4.16应答消息体525.4.1.4.17信息单元525.4.1.4.18错误处理525.4.2与网元设备的接口525.4.2.1接口方式525.4.2.2通信协议525.4.2.3与网管系统接口的应用协议525.4.2.4数
9、据内容526.系统技术要求526.1主机要求526.2网络要求526.3存储要求526.4操作系统要求526.5数据库要求526.6开发工具要求526.7培训环境要求526.8系统测试环境要求526.9系统割接数据要求526.10网络监控526.11系统文档资料526.12其他要求527.系统安全527.1应用级安全527.2数据安全性527.3系统平台级安全527.4网络安全性527.5综合安全性528.附录528.1数据模型528.2实体关系图528.3关键标志号528.4业务编码内容与原则528.4.1业务编码原则528.4.2业务编码内容528.5术语解释528.6联机指令模块通过网管
10、系统与网元设备连接的接口数据内容528.6.1为新用户配置HLR528.6.2更新用户的HLR记录配置528.6.3删除用户HLR配置528.6.4为新用户配置AC528.6.5更新用户的AC配置528.6.6删除用户的AC配置528.6.7配置请求的响应52总体概述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外电信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就要求国内的电信运营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上能有一个较高层次的飞跃,以求在电信运营业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公众电信运营企业,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公司旨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和运营先进的电信网
11、络基础设施,并利用其为社会各界和个体提供方便、迅速和高品质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服务,使公司在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市场环境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目前,中国联通是国内唯一一家对所有电信业务拥有经营权的电信运营商。为了发挥综合业务的优势,实现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中国联通提出以“一个体系,多个子系统”的思路来建设综合业务支撑系统,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正是本着这一原则进行建设的。编写目的本规范用于具体规范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的开发建设。中国联通及各省级分公司将依据本规范建设出能够实现集中计费、适应大用户量的、实时的、灵活的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CDMA
12、专业计费子系统,涵盖采集、预处理、一次批价、联机指令、系统管理、统计模块。本规范规定了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的总体结构、内部接口以及其与相关系统的接口和功能要求。依据本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引用和参考以下标准: 中国联通GSM计费结算与客户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电信业务计算机服务支撑系统技术规范草案 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总体方案 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业务规范本方案的起草单位本方案的起草单位为中国联通。本方案的解释权本方案的解释权属于中国联通。建设目标及原则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的建设目标: 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不仅要支持CDM
13、A已开展的各种业务。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开展,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还要支持数据业务及其他增值业务; 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要以专业计费子系统的形式融入整个中国联通电信业务支撑体系中去,同时也要为将来GSM专业计费子系统参照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进行改造打下基础; 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要实现与其它系统之间接口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的设计模块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也要实现标准化。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的技术原则: 先进性:在设计系统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充分吸收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考虑到中国国情并结合中国联通的特点,使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不仅满足现有需求,还要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14、同时系统设计需满足大数据量的事务需求; 安全性:保证数据不被非法入侵者破坏和盗用,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对欺诈行为采取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提供对系统各模块的监测手段; 可扩展性可伸缩性:采用模块化、组件化设计原则,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组件构成不同规模的应用系统;新功能、新业务的增加能够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 易操作、易管理:良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完备的帮助信息,系统参数的维护与管理通过操作界面实现; 实时性:实时完成大容量数据的处理,对实时性要求更高的业务提供特殊的处理方法; 准确性:提供多种核查或稽查手段,保证系统的准确性; 开放性:系统支持各个层次的多种协议,支持与其它系统的互通、互联;
15、向不同业务管理部门提供所需资源和分析结果;支持多种软件、硬件平台; 规范性和统一性: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的软件、硬件均应符合相关的国际、国内标准,不同厂商开发的系统应保持统一的业务功能、统一衡量标准。系统组网原则及网络体系结构组网原则从中国联通“三集中”的建设原则出发,中国联通在省级集中建设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网络体系结构按照“三级体系结构”方式搭建。另外,还要考虑本系统与综合结算系统和综合营帐系统之间的衔接。网络体系结构中国联通电信业务网络组织结构如图3-1所示。图3-1 中国联通电信业务网络组织结构联通CDMA计费结算网是与联通电信业务网络独立的网络体系,其计费功能由省级计费中心完成
16、。其独立网络结构如图3-2所示: 图3-2 联通省级CDMA专业计费网络组织结构省CDMA计费中心实现省内计费数据的采集、预处理、一次批价、存储、传输,各类统计数据的生成/传送。中国联通总部结算中心到省级结算/营帐中心采用主、备链路连接。省级结算/营帐中心到省级CDMA计费中心也采用主、备链路进行连接。其广域网与局域网的组成结构由以下章节表述。广域网组网方案公用通信网平台的选择中国联通数据通信网概况目前,中国联通数据通信网正在建设中,骨干层采用的ATM/FR交换机。整个通信网建成后将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主要可提供如下公众接入服务: 为大客户提供全国范围的VPN服务; 向全国提供包括电信级I
17、P电话、IP传真服务在内的全部IP服务; 为其它通信网(包括GSM、CDMA及长途电话网)提供中继电路。其它公用通信网目前已有的能为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网络提供广域传输平台的公用通信网主要有以下几种: 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 分组交换网(X.25); 数字数据网(DDN); 帧中继网(FRN); 其它通信网。表3-1是对以上几种可采用的公众通信平台的综合比较。表3-1 其它公众通信网速 率通信费用可靠性安全性覆盖范围适用范围DDN2.4K2M高固定高高县级以上城市省际结算网省内计费网省际客服网省内客服网地市营业网对外接口FRN64K2M略高固定高较高重要城市省际结算网省际客服网省内客
18、服网PAC1.2K256K较高可固定较高较高县级以上城市地市营业网PSTN64Kbps市话低长途高中中全国地市营业网对外接口广域线路带宽的要求通信带宽由信息流量决定,主要包括业务信息和网络协议、网管信息等网络相关信息。广域线路带宽应能基本满足业务信息广域传输和网络相关信息传输的需要。广域线路承载多种业务,带宽需求较大。就目前来看,联通公司的数据网平台可提供各种速率的带宽,基本可以满足目前的需求。网络带宽是制约处理实时性的基本要素。系统的实际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网络带宽的设置,留有余量,避免使其成为系统处理的瓶颈。MSC原始话单采集建立如下计算模型:每个MSC的用户容量取为10万,每用户平均每天以
19、10张话单计,每张原始话单按300字节考虑,取忙时(1小时)的话务量为全天的12%,每15分钟传输一次数据,则每次传输的数据量最大值为:每次传输的数据量最大值(字节)=(10000010300)12%4 =9MB;传输时间15分钟,故线路带宽9MB81560 =80Kbps。考虑到网络消耗带宽和业务规模的增长,MSC原始话单采集所需线路带宽取定为128Kbps。组网方案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广域互连方案如图3-3所示。在有中国联通传输线路的情况下,原则上尽可能使用中国联通自己的传输线路。在没有中国联通传输线路的情况下,优先采用DDN网和FR网,分组交换网次之,PSTN只可用于备用线路或
20、应急方案。图3-3中国联通CDMA专业计费子系统广域互连方案图局域网组网方案以太网标准具有技术成熟、产品系列丰富、支持厂家多、应用广泛、价格便宜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局域网环境,因此,局域网组网宜采用以太网技术。根据不同的传输速度,以太网分为千兆以太网(1000Mbps)、快速以太网(100Mbps)和以太网(10Mbps)三类。另外,以太网又可按带宽共享或独享分为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两种。应该按各级系统的不同需求选用适合的以太网技术。10M以太网和共享式以太网已经是过时的技术,它们提供的带宽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通信数据量的要求,所以建议采用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以太网技术。省级CDM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93 17911 专业 计费 结算 子系统 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