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规划.doc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规划.doc(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规划目录第一章概述1第一节 规划概况1第二节工程区基本情况与现状分析10第二章 工程区建设总体思路26第三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6第四节 建设目标27第五节 工程区建设布局32第三章 产业发展目标及重点37第六节 产业发展目标37第七节 产业发展重点39第八节 品牌培育与建设42第九节 产业发展项目43第四章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及生态建设45第十节 建设目标45第十一节 重点建设任务46第五章 土地流转及整治52第十二节 建设目标52第十三节 重点建设任务52第六章 服务体系构建61第十四节 农业科技支撑形式61第十五节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1第十六节 信
2、息服务站63第七章 农业生产配套设施65第十七节 建设目标65第十八节 重点建设任务65第八章 循环农业发展68第十九节 建设目标与循环模式68第二十节 重点建设任务69第九章 工程区管理与实施步骤72第二十一节 工程区建设与运行管理72第二十二节 项目招商74第二十三节 实施步骤82第十章 规划投资与资金筹措86第二十四节 投资估算86第二十五节 资金筹措87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89第二十六节 经济效益89第二十七节 社会效益90第二十八节 生态效益92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94第二十九节 政策扶持措施94第三十节 组织管理措施96第三十一节 创新体制机制96第三十二节 科技支撑措施97附表、附图
3、附表1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基本情况一览表附表2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重点建设项目表附图1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区位图附图2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产业现状图附图3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功能分区图附图4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水利设施规划图附图5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交通设施规划图附图6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空间布局图附图7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产业布局图附图8 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典型工程图第一章概述第一节 规划概况一、规划名称重庆市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
4、程建设规划二、规划的主要依据(一)主要相关法规、政策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1号文件);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1号文件);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5、2008年中央1号文件);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中央1号文件);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1年中央1号文件)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1年中央1号文件)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16.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二)相关规划、农业园区管理办法1.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重庆
6、市国土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渝发改农2012216号);2.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确定首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通知(渝农发2011191号);3.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认定第二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通知(渝农发201284号);4.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意见(渝农发2011310号);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统筹城乡改革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10156号);6.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市统筹办关于集中建设重庆市统筹城乡示范点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11158
7、号);7.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24号);8.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农计发20119号);9. 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1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渝府发201113号);12.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批复(渝府201143号);13.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渝府
8、发2011号1号) ;14.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批复(渝府20121号);1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办发2011306号); 16.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保供给促增收的意见(渝府发201219号);17.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柑橘产业发展的意见(渝办发2007276号);18. 重庆市农委重庆市农业主体功能区划;19. 重庆市农委重庆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20. 重庆市农委重庆市现代农业建设总体规划(20082017年);21.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
9、超对接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223号);22.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1176号);23.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渝办发2011279号);24.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渝府发2011102号);25. 重庆市农综办重庆市“十二五”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规划;26.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 年)的通知(渝农发2011373号);27. 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10、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8. 涪陵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9. 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30. 涪陵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31. 涪陵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32. 涪陵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33. 涪陵区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34. 涪陵区柑橘产业化建设规划(2008-2017);35. 涪陵区南沱镇镇“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规划;36. 项目区1:10000地形图及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三、规划范围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涉及涪陵区南沱镇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6个村(地形红线图详见附图1)。四、规划规模
11、(一)幅员及用地规模工程区规划面积为29820亩(19.89平方公里),含盖南沱镇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6个村的村域面积。具用地规模体情况见下表1-1:表1-1 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用地规模编号分区名称面积(亩)涉及村备注1种养生产区24420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1.优质蔬菜产业用地总面积为14020亩;2.花卉苗木产业用地7000亩;3.特色水果产业用地总面积为3000亩;4.畜禽生态养殖产业用地400亩。2农产品加工区250关东3休闲旅游区200连丰、睦和休闲接待设施建设4农民居住区2750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农民集中居住区面积1850亩,其
12、中有两个农民新村在连丰、睦和村,占地面积100亩,其他散居农户占地面积800亩。5道路水利设施1000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工程区道路水利设施建设用地6林地面积950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7水面及不宜种建地250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工程区内部分不能开发利用的土地合计298206个村(二)投资规模规划总投资估算为67278万元。其中: 1.设施(基础、配套)建设项目投资24533万元;2.产业发展项目投资40649万元;3.服务体系项目投资925万元;4.农村环境项目投资1171万元。(三)效益规模规划实施后,工程区农业总产值为4226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
13、入突破20000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5000多人。1.社会效益概况工程区内劳动力转移就业效果显著:可以让工程区内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93%,吸收当地的剩余劳动力5000多人在当地就业。增加工程区农民收入: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速高达18.8%,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促进产业的发展:工程区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综合生产力,真正实现优质、高效、循环农业的发展目标。技术贡献:项目投产后,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可以达到85%。示范效果显著:项目完成后,可为工程区及辐射区提供一批农业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示范样板,将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的高效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2.经济效益概
14、况经测算,规划实施后,到2017年项目正常运行后,年产值达到42260万元。3.生态效益概况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34%,农村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五、资金来源规划总投资67278.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675.3万元,市区配套资金15092.5万元,业主、农民自筹43518.6万元,群众投劳折资991.6万元。其占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11.4%、22.4%、64.7%、1.5%。详见表1-2。表1-2 资金筹措及分年度投资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类别建设地址规划投资(万元)年度投资规模(万元)资金来源(万元)201220132014201520162017中央资金市区配套资金业主、农民自筹
15、群众投劳折资合计(万元)67278 7677 15381 20721 12763 6613 3414 7675 15093 43519 992 所占比例(%)100 11 23 31 19 10 5 11 22 65 1 一设施(基础、配套)建设项目24533 3225 8241 8898 2433 613 414 4987 13922 4893 732 二产业发展项目40649 4452 5894 11062 10240 6000 3000 2110 885 37394 260 三服务体系项目925 0 785 50 90 0 0 10 50 865 0 四农村环境项目1171 0 460
16、711 0 0 0 569 236 367 0 六、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水平年为2017年,规划年限为2012-2017年。七、规划产业选择(一)产业选择依据1.特色产业以榨菜、笋竹为核心的优势蔬菜产业中国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兰、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涪陵的自然条件适宜榨菜生长,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生产地区,具有“种加销”品牌产业优势。规划区位于长江沿岸,伴随三峡工程的周期性蓄水,有大量的消落带,由于笋竹耐水淹的特性,消落带范围内适宜发展笋竹产业。规划区内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和明显的区位优势,配合实力雄厚的榨菜加工企业,可以延生榨菜和笋竹产业价值,生产腌制榨菜、腌制竹笋
17、、鲜竹笋等产品。因此,蔬菜产业化发展条件良好,前景广阔。2.配套产业特色水果产业。近年来,工程区特色果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建立了龙眼(“黄壳”龙眼)、柑橘专业化生产基地,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购置先进的龙眼、柑橘等水果生产加工机械设备,引进先进的果品储存与保鲜技术,提升果品加工品质,保障果品质量和后续供应能力;注重果品深加工和蜂蜜深加工,重点发展健康水果养生酒,积极开发果干、果脯、果汁等深加工产品,丰富加工品种种类;结合生态旅游业,开发以龙眼、枇杷、杨梅为主的休闲采摘特色水果产业。3. 配套产业绿化苗木花卉产业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需要大量的绿化苗木花卉,工程区有较好的基础,国务院三峡办和涪陵合
18、作,在工程区建立了一个大型的现代化的育苗中心,苗木花卉产业的销路很好。4.配套产业畜禽(生猪、仔猪、鸡)生态养殖产业畜禽养殖是丘陵多山地区的重要产业,工程区作为“重庆市生猪繁殖基地”,具有良好的畜禽养殖产业发展基础。5.配套产业休闲旅游产业南沱镇作为三峡库区移民重镇,重建镇街整齐划一,江中岛坪西坝风光旖旎,古文物景点众多,再加上坪西龙眼闻名川渝,南沱榨菜远销中外,乡村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结合休闲旅游产业开展龙眼、火龙果、葡萄、枇杷、杨梅等特色水果种植,建立采摘园,丰富休闲旅游内容。此外,南沱镇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沿江风景优美,工程区产业条件日渐成熟,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现代农业科技工程
19、区建设的必选之项,也将成为南沱镇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二)产业体系构建依据产业基础、优势、特色,构建“一主导四配套”即“1+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即:一大主导产业:以榨菜、笋竹为核心的优质蔬菜产业;四大配套产业:特色水果产业、苗木花卉产业、畜禽(生猪、仔猪、鸡)生态养殖产业;休闲旅游农业。八、规划布局规划区面积29820亩(19.89平方公里),主要布局以榨菜为核心的优质蔬菜产业、绿化苗木花卉产业,范围涉及南沱镇关东、连丰、睦和、南沱、焦岩、治平6个村。工程区外为辐射带动区。功能分区分为种养生产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农产品加工销售区和体验休闲观光农业区四个部分。详见图1-1。工程区涪
20、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辐射带动区涪陵区其他乡镇和周边区县农民居住区种养生产区体验休闲观光农业区农产品加工销售区图1-1涪陵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区总体建设布局图第二节工程区基本情况与现状分析一、自然地理条件与资源禀赋(一) 自然地理条件涪陵是鸟江、长江汇流地,是物质聚散地现代物流枢纽。工程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位于涪陵城区以东、长江南岸“几”字形内河套地区。西距涪陵城区20公里,东距丰都区城23公里,涪丰南线公路纵贯工程区,拥有长江岸线25公里,南沱镇境因水陆交通口岸位置独特而素称“涪陵东大门”,交通、通讯、商贸发达,是涪陵东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随着涪(陵)利(川)铁路、安康高速公路南沱站等
21、一系列工程的启动建设及国家对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南沱镇发展前景更广阔,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二) 土地资源工程区海拔135-664米,地质构造处于尖山子山北翼,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分布于石栏、瑞龙、燕窝部分地区,其余为浅丘地貌及长江河套地貌发育。石栏山耸立于东部边缘,西北部为长江南岸浅丘及河套地貌。境内土壤主要有水稻土、冲积土、沙泥、黄泥、“石谷子”黄泥等土种。大部分呈酸性、少部分为碱性,土性凉湿,矿物质总养分含量较高,适于作物生长。南沱镇幅员面积67.14平方公里,工程区土地总面积共有29820亩(19.89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17874亩;园地面积6355亩,林地面积967亩,农村
22、建设用地面积3741亩,其他土地面积883亩。2010年,工程区土地规模经营度为32%。详见表1-3。表1-3 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指标数据1土地总面积298201.2农田面积(亩)178741.3园地面积(亩)63551.4林地面积(亩)9671.5农村建设用地面积(亩)37411.6其他土地面积(亩)883(三)农业资源1.中国涪陵榨菜与德国甜酸甘兰、欧洲酸黄瓜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驰名中外。南沱镇榨菜产量居涪陵全区前列,榨菜年种植2万余亩,产量8.1万余吨。工程区涉及南沱镇6个村,其中榨菜、笋竹种植1万余亩,年产量4.1万亩;榨菜附属产品绿叶也极具开发潜力。2.工程区气候土壤条件适应花卉苗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涪陵区 现代农业 综合 示范 工程 建设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8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