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运动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ppt
《曲线运动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线运动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曲线运动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一.课程标准内容二.新旧教材章节结构比较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四.第六章课时分配建议(共11课时)五.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一.课程标准内容,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六章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向心力,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三、平抛物体的运动
2、 四、匀速圆周运动 五、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 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七、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新,原,二.新旧教材章节结构比较,1.章节编排顺序基本不变.新教材大体继承了原教材“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线索2.原第三节平抛物体的运动改成了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抛体运动的规律二节;两节课文分别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3.原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改成第5节的圆周运动;4.原第五节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改成了第6节的向心加速度和第7节的向心力;5.原第六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和第七节的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改成了第8节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6
3、.关于平抛运动的学生实验,原教材基本上属于测定性实验,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新教材把该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1.原第三节平抛物体的运动改变为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抛体运动的规律二节-*较注重体现抛体运动的普遍规律,而不仅仅是具体的平抛运动的解题方法。*较注重跟数学学科的横向联系,把数学中的学习内容及其术语跟物理学融合起来。*拓展到斜抛运动。,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2.原第四节匀速圆周运动改成第5节的圆周运动-*明确引入了平均和瞬时线速度和角速度的概念,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也不象以往那样仅限于匀速圆周运动。*“转速”也是归类于研究一般的圆周运动的概念,只有“周期”这概
4、念才在匀速圆周运动中提出的,比较严谨,规范。,*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原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力,再学习向心加速度;新教材是先学习向心加速度,再学习向心力。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3.原第五节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改变为第6节的向心加速度和第7节的向心力-*构建向心加速度合理的知识结构,充分体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一本质含义;*努力突破用极限思想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困难;教材采用了“抓住要害,放慢过程,降低级阶,化解难点”的策略;*加强了向心力概念的教学,用牛顿第二定律引出向心力的概念就顺理成章了。,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4.原第六节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和第七节的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改
5、成了第8节的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原2课时,时间很浪费,现增加了“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才1课时;*原来的标题不严谨,拱桥问题是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现在写成“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更合理;*章节在此有所压缩,保证总章节变化不大。,三.教材变化的意图分析,5.关于平抛运动的学生实验,原教材基本上属于测定性实验,测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新教材把该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原教材由理论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实验验证平抛运动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现课程由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用理论证明平抛运动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但要求比较高,四.第六章课时分配建议(共11课时),五.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6、,1.曲线运动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4.抛体运动的规律5.圆周运动6.向心加速度 7.向心力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一节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整章教学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讨论和体验,让学生体会到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的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传统的教学过程:,列举旋转砂轮上的火星、旋转雨伞上的水滴沿圆周切线飞出的事例,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讲解有关例题,布置有关习题。,第一节曲线运动-突破对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教学,新课程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
7、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水平桌面上有一曲线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珠由轨道的一端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按轨道的形状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出口A 处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珠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痕迹,它记录了钢珠在A 点的运动方向。取去一段短轨道,钢珠的轨道出口改在图中B 处,在B 处放一张白纸,记录钢珠在轨道B 点的运动方向。还可以继续取其它位置作为轨道出口进行相同的实验。分析钢珠运动轨迹跟曲线的关系。,改进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
8、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改进的教学过程: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设计,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
9、,体验:做一个显示抛体运动速度方向的“飞镖”。(1)观察在空中速度方向的变化;(2)观察飞镖插入泥土时的入射角。,改进的教学过程:,观察砂轮上的火星、链球运动员投掷链球的照片。提出问题: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实验:通过钢球在具有任意曲线形状的导轨内的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跟曲线相切。,简单的理论分析:渗透极限的思想。由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得出结论:做曲线运动的质点经过某位置的速度方向,在曲线过这点的切线方向上。,体验:“做一做”做一个显示抛体运动速度方向的“飞镖”。(1)观察在空中速度方向的变化;(2)观察飞镖插入泥土时的入射角。,第二节 运动的合成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线运动 教材 分析 教法 建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7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