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第十三章眼动实验法.ppt.ppt
《实验心理学第十三章眼动实验法.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第十三章眼动实验法.ppt.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 眼动实验法,第一节眼动实验方法的发展(了解)第二节EVM3200眼动仪介绍(了解)第三节 最新研究实例(掌握),实验心理学,人类的信息加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来自外界的信息约有80%90%是通过人的眼睛获得的。因此对于“人是如何看事物”的科学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关于这一点,对于眼球运动(以下称眼动)的研究被认为是视觉信息加工研究中最有效的手段。研究表明眼动的各种模式一直与人的心理变化相关联。近年来,一些精密地测量眼动规律的仪器(以下称眼动仪)相继问世,为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的工具。,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一、眼动研究的历史开端及早期发展二、眼动实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21
2、 观察法2.2机械记录法 2.3电流记录法2.4光学记录法2.4.1反光记录法2.4.2影视法,第一节 眼动研究方法的发展,实验心理学,2.4.3角膜反光法 角膜能反射落在它表面上的光,这就是角膜反光。如果整个眼球是个标准的球体随圆心自转,反光点是固定不动的。但是角膜是从眼球表面凸出的,因此当眼球运动时光以变化的角度射到角膜,得到不同方向的反光。这种变化是分析眼动特征的一种精确变量。,实验心理学,Dodge和Cline(1901)是较早使用角膜反光法记录眼动的人。他们让平行光照射在人的眼球上,再让由角膜反射出来的光进入摄影机,从而拍摄下反射光点运动的轨迹,这就是眼动轨迹。他们曾用这种方法研究了
3、眼睛的注视、追踪和阅读时的运动。后来Johanson和Backlund把依据角膜反光原理制成的眼动仪安装在被试的头上。仪器重约0.68公斤,被试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由于该仪器允许被试在较大视角范围内注视,因此可以用于研究汽车驾驶员和飞行员的眼动。,实验心理学,角膜反光法是一种重要的眼动记录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被试的眼睛上可以不附加任何装置,使实验更加自然。因此,许多眼动研究项目都采用这类眼动仪。国际上不少生产厂商也大都用这种原理设计新的产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90年代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SL)”生产的EVM系列眼动仪。这也是我国心理学研究领域和心理学教学领域从国外引进最早、数量最多的
4、一种眼动仪,其中EVM3200型眼动仪的性能先进,使用方便,比较适合于心理学的眼动实验。,实验心理学,该仪器是由控制单元、光学头、场景摄像机等部分组成的一个仪器系统。控制单元包括仪器的主机和计算机,其功能是对被试的眼动资料进行记录、计算和数据加工处理。光学头是仪器的输入端,包括两台摄像机和其它光学部件,它的功能是输入被试看物体时的眼动信息。,第二节 EVM3200眼动仪介绍,一、简介,实验心理学,场景摄像机的功能是把被试视野中的图象输入主机显示在场景监视器上。本机使用方法简单,可以在被试自然观察时记录其眼动资料,如一个特定区域的注视点数、扫视距离、注视的总时间、平均瞳孔直径等。这些性能在很大范
5、围内满足了视觉认知研究的需要。,实验心理学,二、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加工来自瞳孔摄像机的眼睛视频信息,来识别和确定瞳孔中心和角膜反射之间的距离变化。通过测量这些点横向和纵向的向量距离,得到各注视点的坐标,进而获得眼动的精确测量值。该系统的数据记录单元或打印机、绘图仪可记录眼动过程的详细数据和描绘出眼动的连续轨迹。,三、工作原理,实验心理学,自动测量注视点的位置和瞳孔直径;允许轻微的头动(16cm3);注视点测量与计算误差1;允许眼动的范围:水平轴40度,垂直轴30度;自动记录和加工资料。,四、主要技术指标,实验心理学,第三节 最新研究实例,实验心理学,一、最新仪器简介,实验心理学,iV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心理学 第十三 章眼动 实验法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7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