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学习课件PPT 材料学课件PPT沥青混合料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ppt
《教学课件学习课件PPT 材料学课件PPT沥青混合料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学习课件PPT 材料学课件PPT沥青混合料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教学目标,学习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合理选用各种原材料;正确应用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会配合比组成设计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教学重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第二节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概念,经人工组配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稠沥青在专门设备中加热拌和而成,用保温运输工具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在热态下进行摊铺和压实的混合料,通称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沥青混合料筛孔径对比,第二节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原理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沥青混合料的
2、强度形成原理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原理,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理论,表面理论,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经人工组配成密实的级配矿质骨架,由沥青分布其表面,将它们胶结成为一个具有强度的整体。,胶浆理论,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多级空间网状结构的分散系,由粗分散系、细分散系和微分散系三级分散体系组成。,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密实悬浮结构,属于连续型密级配,细集料用量多,粗集料用量少,不能形成骨架,悬浮在细集料中。受力特点是:粘聚力较大(c),内摩阻力较小()。,骨架空隙结构,属于连续型开级配,粗集料用量多,
3、可以形成骨架,细集料用量少,不能完全填充骨架空隙,所以混合料空隙率大、耐久性差,沥青与矿料的粘聚力差,热稳性较好。受力特点是:粘聚力较小(c),内摩阻力较大()。,密实骨架结构,属于间断型密级配,粗集料数量较多,可以形成骨架,细集料的数量又能全部填充骨架的空隙,这种结构密实度大,是最理想的一种结构类型。受力特点是:粘聚力较大(c),内摩阻力较大()。,三种典型结构组成结构示意图,观看动画,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原理,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破坏的原因,高温时抗剪强度不足或塑性变形过剩而产生推挤;低温时抗拉强度不足或变形能力不好而产生的裂缝。,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高温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剪强度和抵抗变形
4、的能力;用库伦内摩擦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参数,沥青与矿料物理和化学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粘聚力(c);矿料在混合料中分散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内摩擦角()。即=f(c,),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试验温度(T)对()的影响 加荷速度(d/d t)对()的影响,内因,沥青粘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沥青与矿料间的吸附作用对()的影响 矿料的级配类型及表面状态对()的影响 矿料比面对()的影响 沥青用量对()的影响,外因,沥青粘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随 随沥青粘度提高,混合料粘结力增大,内摩擦角稍有提高。,沥青与矿料间的吸附作用对()的影响,沥青与矿料的物理吸附,
5、沥青材料与矿料之间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种定向多层吸附层。与沥青中表面活性物质和沥青分子的亲和力有关。特点:在干燥状态下才具有一定的粘附力,不能保证水稳定性。,沥青与矿料的化学吸附,沥青酸与矿料金属阳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在矿料表面构成的单分子化学吸附层。特点:粘结力强,可保证水稳定性。,沥青与矿料间的吸附作用对()的影响,结构沥青特点,化学组分重新排列,沥青粘度提高;在碱性矿料表面发育厚,酸性矿料表面发育薄;沥青粘聚力增加,矿料间产生刚性联结。,自由沥青特点,沥青保持原有粘度;沥青与矿料间粘聚力较小。,观看动画,矿料级配类型及表面状态对()的影响,矿料的级配类型对()的影响,密级配c、;
6、开级配c、;间断级配c、。,矿料的表面状态对()的影响,集料颗粒具有棱角、近似正方体、表面有明显的粗糙度时,具有很大的内摩擦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高。,矿料比面对()的影响,矿料比面概念,单位质量集料的总表面积。,矿料比面对()的影响,粗集料比面为0.5 3 m2/kg;矿粉的比面为300 2000 m2/kg;在相同沥青用量情况下,矿粉的比面大,结构沥青数量多,沥青混合料粘聚力高。,沥青用量对()的影响,沥青用量的影响,观看动画,沥青用量少,不能形成结构沥青的膜层来粘结矿料;沥青用量适当,结构沥青数量多,胶浆具有最优粘聚力;沥青用量过多,形成自由沥青粘结,胶浆粘聚力随自由沥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7、内摩擦角也降低。,试验温度(T)对()的影响,随温度升高,粘聚力显著减小,变形能力增强;随温度降低,粘聚力提高,内摩擦角变化不大,抗剪强度增加。,试验温度的影响,加荷速度(d/d t)对()的影响,随加荷速度增加,粘聚力显著增加,内摩擦角变化不大。,加荷速度的影响,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沥青材料的选用,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
8、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冷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满足高温性能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粗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粗集料的技术要求,细集料的技术要求,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规定要求。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
9、6或00.15)表示。,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矿粉的技术要求,干燥、洁净,泥土含量应小于3;采用碱性岩石磨制的矿粉;有足够的细度,小于0.075mm的石粉大于80%;可用水泥及部分消石灰粉代替部分矿粉,代替数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3%;粉煤灰作为填料使用时,烧失量应小于12,塑性指数应小于4;由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应符合技术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 施工和易性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耐久性 抗滑性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施工和易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要求,概念,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性能。
10、它与矿料级配、沥青品种及用量、施工条件以及混合料性质有关。,高温稳定性,概念,夏季高温经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评定高温稳定性的方法,马歇尔试验;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沥青混合料三轴压缩试验;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提高温度稳定性的措施,用高稠度沥青提高抵抗变形的能力;用最佳级配矿料可提高温度稳定性;用碱性岩石可以增加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用碱性矿粉可增强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概念,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不产生裂缝的性能。,低温抗裂性所包含的内容,温度收缩系数;抗拉强度;劲度模量;破坏应变。,影响因素,与沥青的性质及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关;与矿料的级配、沥青用量
11、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有关。,耐久性,影响因素,组成材料的性质;沥青用量;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空隙率。,马歇尔试验指标,空隙率;饱和度(沥青填隙率);残留稳定度。,抗滑性,表示路面抗滑性的三项指标,表面摩擦系数(f 0);表面构造深度(TD);石料磨光值(PSV)。,沥青路面抗滑性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JTG F40-2004,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沥青稳定碎石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OGFC混合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试件渗水系数技术要求,沥
12、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设计任务,确定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最优用量比例;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矿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数解法中的试算法;图解法中修正平衡面积法。,矿料配合比设计步骤,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范围;选择符合技术规范规定的各种矿料;分别测定各种矿料的颗粒组成及表观密度;用试算法或图解法确定各矿料的配合比例;调整配合比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及所处的结构层位,参照相关的设计规范选定。确定工程设计的级配范围 按已确定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查阅规范推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表以确定所需的级配范围。密级配沥青可选择粗型(C型)或
13、细型(F型)混合料。夏季温度高重载交通多的路段,选用粗型混合料(AC-C型)和较高的设计空隙率。,各项指标与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根据试验曲线走势确定初始值OAC1,在曲线图上求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或中值)、沥青饱和度范围的沥青用量a1、a2、a3、a4,按下式取平均值作为OAC1。,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按下式求取3者的平均值作为OAC1。,对所选择试验的沥青用量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3作为OAC1,但OAC1必须介于OAC
14、min OACmax的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2,根据试验曲线确定初始值OAC2,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不含VMA)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 OACmax的中值作为OAC2。,确定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OAC,按上式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OAC,从各项指标与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得出所对应的空隙率和VMA值,检验是否能满足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中关于最小VMA值的要求。OAC宜位于VMA凹形曲线最小值的贫油一侧。当空隙率不是整数时,最小VMA按内插法确定,并将其画入各项指标与沥青用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检查图中相应于此OA
15、C的各项指标是否均符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调整确定最佳沥青用量OAC,1)调查与当地条件相近工程的沥青用量和使用效果,论证适宜的最佳沥青用量,与计算所得到的最佳沥青用量相对照,如相差甚远,应查明原因,必要时重新调查级配,进行配合比设计。2)对预计有可能产生较大车辙时的路段,宜在空隙率符合要求的范围内将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减小0.10.5%作为设计沥青用量。此时,除空隙率外的其他指标可能会超出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标准,配合比设计报告或设计文件必须予以说明。但必须要求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组合等方式加强碾压,以使施工后路面的空隙达到未调整前的原最佳沥青用量时的水平,且渗水系数符合要求。
16、如果试验路段试拌试铺达不到此要求时,宜调整所减小的沥青用量的幅度。3)对寒区道路、旅游道路、交通量很少的公路,最佳沥青用量可以在OAC的基础上增加0.10.3%,以适当减小设计空隙率,但不得降低压实度要求。,检验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度,计算沥青被集料吸收的比例及有效沥青含量,P b a 沥青混合料中被集料吸收的沥青结合料的比例,%;P b e 沥青混合料中的有效沥青用量,%;s e 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s b 材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b 沥青的相对密度(25/150),无量纲;P b 沥青含量,%;Ps 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即Ps=100 P b,%。,配
17、合比设计检验,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19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SMA、OGFC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按规范要求进行各种使用性能的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检验按计算确定的设计最佳沥青用量在标准条件下进行,若按照根据实践经验和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情况调整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或者改变试验条件时,各项技术要求均应适当调整。,配合比设计检验内容,高温稳定性检验 水稳定性检验 低温抗裂性能的检验 渗水系数检验 钢渣活性检验,高温稳定性检验,采用最佳沥青用量OAC制作车辙试件按规定方法进行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应符合下表的
18、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要求,水稳定性检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技术要求,水稳定性检验,浸水马歇尔试验 试件分两组,一组在60水浴中保温3040min后测其马歇尔稳定度MS0;另一组在60水浴中保温48h后测其马歇尔稳定度MS1。计算其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试验 测定在25水浴中浸泡2h后的劈裂抗拉强度RT1和在真空条件下浸水后,经一次冻融循环后的劈裂抗拉强度RT2;再计算其残留强度比。,低温抗裂性能的检验,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技术要求,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JTG F40-2004,密级配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JTG F40-2004,沥青稳定碎石马
19、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JTG F40-2004,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 JTG F40-2004,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说明,1.对集料坚硬不易击碎,通行重载交通的路段,也可将击实次数增加为双面75次。2.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率允许放宽到4.5%,VMA允许放宽到16.5%,(SMA-16)或16(SMA19),VFA允许放宽到70%。3.试验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的关键性筛孔,对SMA-19、SMA-16、是指4.75mm,对SMA-13、SMA-10是指2.36mm。4.稳定度难以达到要求时,容许放宽到5.0kN(非改性)或5.5kN(改性),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课件学习课件PPT 材料学课件PPT沥青混合料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教学 课件 学习 PPT 材料 沥青 混合 料热拌热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7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