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ppt
《混凝土外加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外加剂.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2/21,1,混凝土外加剂,2023/2/21,2,目录,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 外加剂的分类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效果 引气剂的作用机理及作用 泵送剂的组成和复配方法 外加剂应用中的常见问题泵送剂的相关标准与试验方法,2023/2/21,3,最早的外加剂,古罗马人用动物油脂、乳液和动物血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我国清乾隆年间用糯米、石灰加牛血建造永定河河堤;明代南京城墙用糯米汁石灰,并用桐油石灰封顶;宋代用糯米汁石灰建筑了安徽和州城墙。,2023/2/21,4,普通减水剂,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发明纸浆废液减水剂;德国在纸浆废液中提取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2023/2/21,5,高
2、效减水剂,自七十年代初,德国就在路面工程中采用掺有密胺类高效减水剂的流态砼浇注路面板;日本则在结构砼里掺用萘系减水剂配制流态砼。在八十年代,美国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用高效减水剂配制高强砼浇注钢管砼柱,提高在水平荷载下的稳定性;一些北欧国家,如丹麦、挪威、冰岛等国则以90150MPa的高强砼铺筑路面和港口的道面,以大幅度改善其耐磨耗、耐盐冻的性能。因为北欧国家的冬季大雪纷飞,为行车安全起见,允许带钉轮胎的车辆上路,这种车辆的行驶使普通砼路面的磨耗非常快,而高强砼路面板的耐磨耗能力可以与花岗岩媲美。,2023/2/21,6,混凝土外加剂定义,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
3、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它能赋予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优良的性能,如提高抗冻性、调节凝结时间和硬化时间、改善工作性、提高强度等等,是生产各种高性能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分。,2023/2/21,7,外加剂的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等。,2023/2/21,8,减水剂,减水剂
4、定义 减水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拌和料坍落度相同条件下能减少拌和水量的外加剂。减水剂按其减水的程度分为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在5-10%的减水剂为普通减水剂,减水率大于10%的减水剂为高效减水剂。,2023/2/21,9,布朗运动,边角碰撞粒子之间的范德华力水泥颗粒带电,异性相吸 C3A、C4AF等铝酸盐在水化初期带正电 C3S、C2S等硅酸盐矿物在水化初期带负电水泥水化初期产生凝胶,水泥颗粒在水分散介质中凝聚(絮凝)的原因,2023/2/21,10,絮凝结构,2023/2/21,11,减水剂的作用机理目前,对减水剂作用机理的认识主要基于胶体体系分散稳定的两个著名理论DLVO理论和HVO理论
5、。建立了“吸附-静电斥力-分散”和“吸附-空间位阻-分散”为主体的减水作用理论。,减水剂,2023/2/21,12,(1)减水剂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早在1877年,吉布斯曾预言,表面活性剂能使溶质在溶液表面层和溶液内部之间的分布不均匀。减水剂一般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含有很多活性基团,可以吸附在水泥颗粒及其水化产物上,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吸附层和一定的吸附形态,从而大大改变了固液界面的物化性质和颗粒之间的作用力。,2023/2/21,13,不少学者认为,水泥胶粒表面是带正电的,随着水泥的水化,水泥胶粒表面逐渐转化成带负电,当水泥和水接触时后,表面活性剂就会聚集到带异电荷的水泥颗粒表面,造成
6、整个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迅速下降。大多数减水剂是一种聚合物电解质,在水泥浆的碱性环境中解离成带电荷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同时大分子的阴离子以一定方式被水泥颗粒表面所吸附,并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了一层溶剂化的单分子膜,造成水泥颗粒间的凝聚作用减弱,颗粒间的磨擦阻力减小,从而使水泥颗粒得以分散,水泥浆的流动性得以改善。,2023/2/21,14,有学者认为外加剂分子上的一些带负电的极性基团通过库仑引力、氢键、络合等作用首先吸附在水泥表面的活性点上,如磺酸根容易选择与铝酸盐相吸附,吸附的结果导致了静电斥力或空间位阻的增加,使颗粒分散性提高。,2023/2/21,15,(2)静电斥力效应DLVO理论认为带电
7、胶体颗粒之间是双电层重叠时的静电斥力和粒子间的范德华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加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吸附改变水泥颗粒表面的电荷分布,降低了双电层厚度,动电位提高,从而提高颗粒之间的分散性。,2023/2/21,16,2023/2/21,17,(3)空间位阻效应 DLVO理论用于解释萘系和磺化三聚氰氨系非常完满,但在解释新型减水剂(氨基磺酸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时却遇到了困难,同时Uchikawa、Tanaka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静电斥力理论适用于解释分子中含有-SO32-的高效减水剂。这类新型减水剂的Zeta电位普遍比较小,仅为萘系的50%,但仍然具有优异的减水作用,并且同时具有很好的保坍效果,
8、其作用机理只有通过“吸附-空间位阻-分散”来解释才比较合理。,2023/2/21,18,HVO理论用热力学、统计力学方法研究高分子溶液的分子形态,用于阐明高分子对溶胶的稳定作用。主要观点为当两个有聚合物吸附层的颗粒彼此接近时,在颗粒表面间的距离小于吸附层厚度的两倍时,两个吸附层就产生相互作用,产生熵效应和渗透斥力效应,从而保持颗粒间的分散稳定性。,2023/2/21,19,该类减水剂分子骨架为主链和较多的支链组成,主链上含有较多的活性基团,依靠这些活性基团,主链可以“锚固”在水泥颗粒上,侧链具有亲水性,可以伸展在液相中,从而在颗粒表面形成庞大的立体吸附结构,产生空间位阻效应。由于为空间立体吸附
9、,达到饱和所需的吸附量减少,动电位降低。氨基磺酸系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性能表明,空间位阻效应比静电斥力效应具有更强的分散能力和保持分散能力。当然也不可忽视静电斥力的协同作用。,2023/2/21,20,以聚羧酸盐系、氨基磺酸盐系为主要成分的高效引气减水剂具有很高的分散作用,能使水泥颗粒高度分散,从而得到很高的减水率,它之所以具有高分散作用,是由于它被水泥粒子吸附后,不仅能与萘系减水剂一样产生同性电荷的静电斥力作用,还产生了萘系减水剂所不具备的立体障碍作用和因羟基基团(-基因)所带来的浸透湿润作用。,2023/2/21,21,众所周知,萘系高效减水剂在水泥浆中被水泥粒子表面大量吸附后,在水泥表面形
10、成双电层,使水泥粒子表面带负电荷,电位明显增加,从而产生同性电荷的静电斥力作用,使水泥粒子得以分散;高效引气减水剂同样也有此类效应,但是萘系高效减水剂与高效引气减水剂被水泥粒子吸附时,其吸附形态完全不同,如下图所示。,2023/2/21,22,减水剂的吸附形态(a)高聚合物的齿轮状吸附(有齿轮部,环状部及尾端);(b)尾端吸附;(c)一点吸附(有二个尾端);(d)平卧吸附;(e)刚性链垂直吸附;(f)刚性链横卧吸附;(g)柔性链齿状吸附;(h)枝链共聚物的齿状吸附,2023/2/21,23,聚羧酸减水剂吸附形态,2023/2/21,24,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吸附形态为()形态,被水泥粒子吸附时呈刚
11、性链而横卧在水泥粒子表面,而聚羧酸盐系的吸附形态为()形态,改性木质素磺酸盐的吸附形态为()形态,其他有主枝链的聚合物的吸附形态为()形态,此三种形态的共同特征是:齿轮状部分被吸附在水泥粒子表面,环部及尾端向外延伸而形成一种立体状的吸附,这种立体吸附在水泥粒子间形成了一种立体障碍斥力,此斥力的大小取决于吸附状态及吸附层的厚度,此立体障碍斥力有效地阻止了水泥粒子之间的接触,有效地防止水泥颗粒的凝聚。,2023/2/21,25,特别是在水泥粒子被分散后,随着水泥水化作用的进行,铝酸三钙(3)的水化速度最快,首先在水泥粒子表面形成一层水化产物,并很快地覆盖了呈刚性链被横卧吸附在水泥粒子表面的萘系高效
12、减水剂,致使水泥粒子表面的静电斥力迅速下降,即电位急速下降,分散能力也随之下降,水泥粒子再次凝聚,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迅速增大,这也就是萘系减水剂的最大弱点。,2023/2/21,26,但是高效引气减水剂则不同,如图2所示,由于是齿轮部吸附,整个高分子有许多侧基基团,形成立体状吸附,即使水泥粒子表面很快形成3的水化产物层也无法将这些侧链、枝链全部覆盖,水泥粒子也就难以再次凝聚。这也正是电位低的高效引气减水剂的分散效果反而比电位高的萘系高效减水剂更好的原因。,2023/2/21,27,2023/2/21,28,2023/2/21,29,减水剂,减水剂的作用效果 在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情况下,改善新拌混
13、凝土的工作性,提高流动性。在保持一定工作度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的强度。在保持一定强度情况下,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改善混凝拌和物的可泵性以及混凝的其它物理力学性能。,2023/2/21,30,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特点:高效减水剂的掺量超过一定量后,减水效果不再提高;对混凝土性能没有不利影响。高效减水剂减水率越高,坍落度损失越大。,2023/2/21,31,主要减水剂介绍,1、普通减水剂 木质素磺酸盐系减水剂 减水率10%,一般掺量0.25%腐植酸减水剂 减水率6-8%,一般掺量0.2-0.35%2、高效减水剂 多环芳香族磺酸盐系减水剂。这类减水剂通常是由工业萘或煤焦油的萘、蒽、甲基萘
14、等馏分,经磺化、水解、缩合、中合、过滤、干燥而制成。由于其主要成分为萘的同系物的磺酸盐与甲醛的缩合物,故又称萘系减水剂,掺量0.5-1.0%,减水率10-20%。,2023/2/21,32,水溶性树脂系减水剂。水溶性树脂减水剂是以一些水溶性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减水剂,如三聚氰胺树脂、古玛隆树脂等。此类减水剂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5%2.0%,其减水率为15%30%,混凝土的强度提高20%30%,混凝土的其他力学性能和抗渗性、抗冻性也得到提高,对混凝土的蒸养适应性也优于其它外加剂。,2023/2/21,33,3、高性能减水剂 高性能减水剂是指近年来开发并投入使用的聚羧酸系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15、是由含有羧基的不饱和单体和其他单体共聚而成,使混凝土在减水、保坍、增强、收缩及环保方面具有优良性能的减水剂。,2023/2/21,34,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性能特点主要为:,(1)掺量低、减水率高。一般掺量为胶凝材料的0.15-0.25%,减水率一般在25-30%,在接近极限掺量0.25%时,减水率一般可以达到40%以上。(2)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好,坍落度损失低,2小时坍落度基本不损失,其高工作性可保持6-8小时。,2023/2/21,35,(3)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潜力大。早期抗压强度比提高更为显著。以3天、7天抗压强度为例,奈系高效减水剂的3天、7天抗压强度比一般在130%左右,而聚羧酸系高
16、性能减水剂的同龄期抗压强度比一般在180%以上。,2023/2/21,36,(4)混凝土收缩低。基本克服了第二代减水剂增大混凝土收缩的缺点。(5)总碱含量极低,其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的碱含量仅为数十克,降低了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6)环境友好,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合成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和其他任何有害的原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无危害。,2023/2/21,37,(7)一定的引气量,与第二代(高效)减水剂相比,其引气量有较大提高,平均在3-4%。该类产品目前没有发现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其低坍落度损失和混凝土收缩小的优点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有力武
17、器。,2023/2/21,38,外加剂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2023/2/21,39,外加剂对混凝土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2023/2/21,40,外加剂对混凝土碳化性能及钢筋锈蚀能力的影响,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密实性更强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更强的抗CO2渗透能力,用聚羧酸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更强的钢筋保护能力更好的减少或避免钢筋锈蚀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2023/2/21,41,引气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起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抗冻性和耐久性的外加剂,称为引气剂。我国应用较多的的引气剂有松香类引气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引气剂等。
18、松香类引气剂包括松香热聚物、松香酸钠及松香皂等。其适宜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0050.02%,混凝土含气量约为35%,,2023/2/21,42,引气剂的作用机理,引气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其界面活性作用基本上与减水剂相似,区别在于减水剂的界面活性作用主要在液固界面上,而引气剂的界面活性主要发生在气液界面上,降低界面能,使新拌混凝土中微小气泡稳定存在并保留。,2023/2/21,43,引气剂的作用机理,界面活性作用吸附在颗粒表面,降低界面能。起泡作用在砼中引入大量微小、封闭的气孔。气泡的稳定性引入砼中的气泡能保持形态,含气量相对稳定。,2023/2/21,44,引气剂对混凝土的质量的影响,混凝土中掺
19、入引气剂可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可以显著减少混凝土浆体粘性,使它们的可塑性增强,减少单位用水量。通常每增加含气量1%,能减少单位用水量3%。减少离析和泌水量,提高抗渗性。提高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含气量每提高1%,抗压强度下降45%,抗折强度下降23%。引入空气会使干缩增大,但若同时减少用水量,对干缩的影响不会太大。使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强度有所降低,一般含气量为4%时,对垂直方向的钢筋粘结强度降低1015%,对水平方向的钢筋粘结强度稍有下降。,2023/2/21,45,引气剂对混凝土的影响,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混凝土的泌水和沉降。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抗化学物质侵蚀性。显著提高混
20、凝土的抗冻融性能。大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对混凝土强度略有降低,但因其有一定的减水作用,基本可弥补强度降低。,2023/2/21,46,缓凝剂,缓凝剂定义 缓凝剂是一种能延迟水泥水化反应,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新拌混凝土较长时间保持塑性,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防止出现裂缝和冷缝,同时对混凝土后期各项性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的外加剂。,2023/2/21,47,缓凝剂,缓凝剂的特点:掺量合适,24小时后的强度不会受影响;掺量过多,混凝土的正常水化速度和强度受影响;超掺,会使水泥水化完全停止;不同的缓凝剂种类,对混凝土泌水、离析情况不同。,2023/2/21,48,外加
21、剂的复配,混凝土中使用单一品种外加剂的情况已很少见。逐渐向着高效能、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外加剂复配的目的是为了同时满足混凝土对各种性能的需要,以及各复配成分之间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叠加效应”。复合外加剂通常是由多种表面活性剂或与无机电解质等组成。如复合早强剂、复合防冻剂、泵送剂、复合缓凝引气减水剂等。,2023/2/21,49,外加剂的复配,一般复配外加剂由至少两种组分配制,形成二元或多元复合。复合外加剂中每一种外加剂在水泥水化的不同阶段起作用,或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发挥作用。,2023/2/21,50,混凝土泵送剂,定义:能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的外加剂。所谓泵送性,就是混凝土拌和物具有顺利通过输送管道
22、、不堵塞、不离析、粘聚性良好的性能。,2023/2/21,51,混凝土泵送剂,泵送剂的主要组分高效减水剂:固体的掺量一般为水泥掺量的0.。缓凝成分:调节凝结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常用三聚磷酸钠和葡萄糖酸钠,根据气温和水泥成分的变化来调节。引气剂:少量优质的引气剂能在混凝土中形成小的圆形封闭气孔,提高流动性,减少离析和泌水,改善耐久性。,2023/2/21,52,混凝土泵送剂-配制原则,配制外加剂时,要充分考虑其与各种原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同时注意不同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减水组分:不同的水泥和掺和料、外加剂中其它成分对减水剂的性能影响还是很大的,如萘系减水剂和葡萄糖酸钠共同使用时,减水率提高比较显
23、著。缓凝组分:不同的水泥和掺和料以及不同的配合比,都会使缓凝效果产生变化。,2023/2/21,53,混凝土泵送剂-配制原则,引气组分:引气剂的引气效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水泥细度、石子粒径、砂含泥量、温度、配合比等。掺加粉煤灰时、细料多、石子粒径小、坍落度大、温度低等,混凝土含气量会高。总之,外加剂的调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以试验结果为依据,不能想当然。,2023/2/21,54,混凝土泵送剂-配制注意的问题,选购合适的高效减水剂母体;根据使用要求和所有原材料进行复配和试验;,2023/2/21,55,防冻剂,冬季施工的特点:、混凝土凝结时间长,04混凝土凝结时间比15 延长3倍;温度到-0.
24、3-0.5 时,混凝土开始冻结,冻结后水化基本停止,在-10 时,水泥水化完全停止,混凝土强度不再增长。、混凝土中的水分冻结时体积膨胀9%左右,使硬化混凝土结构遭破坏,即发生冻害。,2023/2/21,56,防冻剂,未掺防冻剂混凝土特点:1、未掺防冻剂混凝土受冻后,抗压强度损失40%60%。2、未掺防冻剂混凝土受冻后,抗渗等级降为0;粘结强度降为1MPa。,2023/2/21,57,防冻剂,防冻剂的特点:1、防冻剂中含有防冻组分,防冻组分能降低水的冰点,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在进行水化作用。2、可是一旦因为用量不足或者温度太低而混凝土受冻,则仍会造成冻害,令混凝土最终强度降低。,2023/2/21
25、,58,防冻剂,负温对硬化混凝土强度影响:1、刚硬化的混凝土(终凝,但未达到一定硬化程度)发生冻结称早期受冻,使混凝土各项性能永久性降低。当达到一定的临界强度,水饱和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再受冻就不会产生冻害。2、已充分硬化的混凝土,一次性受冻不会使强度及其他性能受损,但反复冻融的积累作用会使混凝土受损。,2023/2/21,59,防冻剂,掺防冻剂混凝土的养护:1、在负温下养护,不得浇水,外露表面必须覆盖。2、气温不低于-15时,混凝土受冻强度不得低于4MPa。3、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15 时,应采取保温材料覆盖养护。,2023/2/21,60,防冻剂,现代混凝土防冻剂的配制原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外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7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