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新趋势--赵海军.ppt
《电子政务新趋势--赵海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新趋势--赵海军.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计算机报政策研究室赵海军,电 子 政 务 新 趋 势,目录,一、什么是电子政务二、电子政务建设四个关键点三、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四、政府网站建设典型案例,一、什么是电子政务(egovernment),电子政务定义很多,叫法各异,政府办公自动化、数字政府、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府等,但时代发展,内涵不断扩大。电子政务定义: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内部和外部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集成,进行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政府资源优化重组,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隔限制,通过网站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高效、透明的管理和服务。,1.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过程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理解:信息化并不等于电子政务,范围更广,内涵更多;但政府信息化就是电子政务。,2.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容1、网络建设:要有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高速公路)2、应用建设:要有一套处理工作的软件;(车)3、数据建设:要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利用;(货)4、安全建设:要确保网络的安全、畅通;(交警)5、标准建设:要使网络、软件、数据等建设格式一致,确保网络互联互通、软件与数据互用共享;(规划师)6、建设保障:要保证建设机构、人员、建设经费、维护经费(机构、人员、经费),3.电子政务的作用在于全面提
3、升政府效能政府效能:责任、公平、廉洁、公益、廉价、法治电子政务的作用不是简单的“无纸化办公”和效益问题作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监管能力;是规范化、科学化、透明化、民主化行政,彰显廉政与公平;是公共行政的发展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最终目的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建设政府与公众、企业、社会和谐融洽关系,从而促进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4.电子政务建设关键在于政务系统重组电子政务应当重政务轻电子,重组是关键。不是流程的简单复制,是提升与再造;要充分应用新技术;研究新技术对业务流程改进的可能性;研究新流程对组织机构改进的可能性
4、。,5.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是业务部门电子政务是将政务工作电子化,建设主体是业务部门不是技术部门,系统应用业务部门是第一责任人。软件是业务流程的固化。软件系统形成过程:建议阶段:业务部门提出;需求分析阶段:梳理业务流程,形成新的业务模式,形成业务 需求;可研阶段:业务与技术部门商讨项目建设可行性;开发阶段:业务与技术部门共同开发,边开发边分析;试点阶段:业务部门部署试点任务,技术部门保障;培训阶段:业务部门主讲业务流程,部署应用要求;推广阶段:业务部门直接应用;完善阶段:业务部门提出修改意见,技术部门修改。信息化不是信息中心的信息化,是每个人、每个部门的信息化。,6.电子政务的过程是资源不断整合
5、的过程应用系统整合:多个应用系统整合成一个系统;数据平台的整合:数据平台从低到高,数据由小分散到集中,数据标准从零乱到规范;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数据集中、数据提炼、数据分析、数据共享;机构、职能的整合: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7.电子政务的基础在于内部政务流程的电子化 没有内部政务流程的电子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电子政务;没有内部政务流程的信息化,外网网站是“形同虚设”;“七分内部,三分外部”,不要搞形象工程。,8.电子政务的瓶颈在于政府部门资源分割 网络、设备、机构、人员资源分割,多重投入;信息(数据)资源分割,各自建设,互不兼容;公共资源独占,互不共享;缺乏有力的政府电子政务管理部门。(
6、规划、协调、兼并)解决办法是一抓“顶层设计”,二抓共享区建设。(电子政务建设的致胜之道),9.电子政务的投入持久但高产出高回报电子政务投入“有开始就没有结束”。电子政务建设经济效益高。每天省10分钟,工作成本每人每分钟2元,一天就可省20元,一年省5000元。电子政务建设整合效益更高,规模出效益,整合更关键。如网络整合,应用融合,数据整合,共建IDC。电子政务建设要走服务外包之路。网络、IDC、维护等外包。,我国电子政务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金审、金盾工程(一期)通过验收,其他金字工程都取得巨大进展。先进地区电子政务达到新高度,北京市主要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达90%。大规模建
7、设时期基本过去,发展趋势是提高、优化,工作重点是整合、共享。,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简单应用单项应用阶段:政务核心业务单项应用,多个单项应用,全面单项应用共享协同集成应用阶段:部门间政务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应用,部门内集成应用深入应用阶段:政务流程再造,跨部门政务业务无缝集成,创新的公共服务 北京处于阶段之间,电子政务发展四阶段模式,共享协同集成的重要性,是解决重复建设问题的关键措施是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抓手是使受众满意的重要因素总之,如不解决共享协同集成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边际效益将日益递减,电子政务发展将不可持续,政务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政务信息共享是政务协同的必要条件 政务信息共享
8、可以基本不改变共享单位各自的内部业务流程实现工作协调辅助业务整合外包,辅助业务信息共享,强化各自核心业务,是当前政务业务协同与流程优化的重点,电子政务更加强调面向公共服务,2002年17号文中,电子政务优先次序是监管、效率、服务 2006年11号文中,电子政务优先次序是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市场监管、宏观调控强调服务,不是不要管理(监管),而是要寓管理(监管)于服务之中,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理念是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共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与落实 从服务对象需求出发,优化工作模式与流程 以服务对象的满意为目标 服务对象的方便性高于工作人
9、员的方便性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公共服务向农村和社区延伸,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必须向农村和社区延伸关键在于解决好综合公共服务点建设问题综合公共服务点以公益性为基础(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统一承担:各部门授权的数据收集点公共服务的基层服务点电子政务的基层代理点其他便民服务,服务渠道的整合与协同,服务渠道是使服务对象能享受到电子政务服务的关键因素多种服务渠道并举是一项长期的方针:网站、呼叫中心多部门、多服务内容、多渠道的整合与协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紧急呼叫4号码协同(110,119,120,122),把握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点二、电子政务建设四个关键点,把握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点目前,电子政务建设最关键的要
10、关注四个方面:1.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建设思路2.跨部门、无逢对接的协同电子政务3.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电子政务4.把建设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枢纽,1.电子政务大集中的建设思路 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平台 集中建设的项目与分散建设的项目 集约化、低成本 注重顶层设计,什么是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原意是指,为完成某一大型科技项目,必须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上共享、系统标准化。简言之,顶层设计是就某个对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电子政务项目的顶层设计,就是依据政务职能为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效能最大化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顶层设计的范畴 分析电子政务项目顶层设计的
11、概念,其范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政务业务。包括业务职能、业务结构、业务流程,还要包括业务体制、业务模式、业务布局、法律法规等信息技术。包括技术战略、技术框架、技术路线、技术标准,还包括政务模型、业务模型、系统模型等。,顶层设计的方法系统论方法。包括:该政务项目与国家电子政务的关系,该政务项目与他政务项目的关系,该政务项目当前效用与长远效用的关系。适应性与适用性。适应性是指采用的顶层设计技术框架是否适应该政务项目系统的实际。适用性是指采用的具体实现技术、路线和方式等是否适用于该政务项目系统。结构与功能。在信息系统中,模块功能的组合决定了软件功能,子系统功能的组合决定了大系统的功能。结构决定功能,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 新趋势 海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