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前宰后检验.ppt.ppt
《宰前宰后检验.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宰前宰后检验.ppt.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屠畜的宰前和宰后检验,第一节 屠畜的宰前检验与管理,一、宰前检验的意义1及时发现病畜,实行病、健隔离,防止疫病散播2宰前检验能够发现许多宰后难以发现的疫病3有些恶性传染病(局部炭疽、马鼻疽、马流行性淋巴管炎、气肿疽、恶性水肿等)生前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在宰前检验中多能发现,如能在进入屠宰加工车间之前及早发现,及时剔除,及时处理,则对于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病原菌扩散,提高生产率,减少损失,都是大有好处的。4防止宰杀国家禁宰的牲畜,如耕畜、种畜、幼畜和适龄的母畜等,二、外购牲畜的接收与检验1入场验收(1)验明证件,了解疫情(2)视检屠畜,病、健分群(3)逐头检验,剔除病畜(4)个别诊断,按章处
2、理2住场查圈兽医工作人员应经常深入圈舍,对住场的牲畜进行“查圈”、“查食”,三、候宰管理管理不当造成如下损失:(1)屠畜消瘦,体重锐减,影响出肉率(2)体温升高,不能作为正常屠畜宰杀(3)发生疾病或传染病,以致肉品只能高温无害化处理后出售。(4)常使大部分或所有屠畜病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宰前卫生管理(1)候宰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定时核定量。候宰12天的猪,只给饮水,不必喂料。(2)候宰牛、羊的饲养管理:在候宰期间的饲料,主要为稻草、干草和青料,其次可补充少量的麸皮、豆饼、棉籽饼和适量的食盐。牛羊必须躺卧才能充分休息,场舍应较宽大。必须随时观察检查畜群。2宰前饥饿管理符合卫生要求,又能节
3、约饲料和提高肉尸质量。一般可在牛、羊宰前2436h,猪1824h内,停喂饲料,但仍供给饮水。,四、宰前检验的方法与步骤 1群体检查(1)动态检查(2)静态检查(3)食欲检查2个体检查(1)看:精神、被毛和皮肤、运动状态、鼻镜、呼吸动作、可视粘膜、排泄物等。(2)听:叫声、咳嗽、呼吸音、心音、胃肠蠕动音等。(3)摸:耳根、角根、体表皮肤、体表淋巴结、胸廓及腹部(4)测:测体温。,五、宰前检验发现病畜时的处理1禁宰(1)凡符合政府禁宰或保护条令的牲畜,一律禁宰(2)确诊为恶性传染病的屠畜禁宰。(3)因患有或疑为恶性传染病死亡的畜尸或其他传染病及一般疾病死亡的畜禽,不得冷宰食用(应工业用或销毁)。如
4、确系物理因素致死,经检验肉质量好,无害化处理后可供食用。(4)在牛、羊、马、驴、骡畜群中发现炭疽时,患畜禁宰,其同群的全部牲畜立即测温、分群,分别对待;体温正常者急宰;不正常者隔离治病,注射有效药物,观察3日,无高温及临床症状时屠宰;如不注射有效药物,需隔离14日,无高温及临床症状方可屠宰。猪群发生后也如此处理。(5)经炭疽疫苗预防注射的家畜,未超过14日的禁宰(检疫证明)。(6)被狂犬病或疑似狂犬病患畜咬伤的家畜,咬伤后未超过8天且未发现狂犬病症状者,准予屠宰,其肉尸,内脏经高温处理后出厂。(7)确诊为野兔热的兔,应采取不放血的方法扑杀销毁,禁止屠宰食用,2急宰(1)无碍肉食卫生的一般性疾病
5、和患一般传染病而有死亡危险时,急宰。对急宰病畜兽医必须出具急宰证明,以供宰后检验时查对。(2)凡疑似或确诊为口蹄疫的家畜,立即急宰。同群亦全部急宰完。(3)患布病、结核病、肠道传染病、乳房炎和其他人畜共患病的病畜急宰。(4)患鸡新城疫、鸡瘟、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鹦鹉热、禽霍乱、禽伤寒、副伤寒的家禽应急宰。(5)兔患巴氏杆菌病、伪结核病、坏死杆菌病、脓毒症、球虫病者急宰。,3缓宰(1)一般性传染病和其他普通病,如轻伤、过度疲劳、软弱等,有治疗希望,预后良好者,或是有疑似传染病而喂精确真的牲畜,又有隔离消毒条件,符合经济利益者,可以缓宰。(2)肥度不够的成年牲畜、体重不合格的幼畜、怀孕母畜,均应暂时
6、饲养一段时间,待母畜分娩后,弱小牲畜肥育合格后再宰。(3)发现无淘汰证明书的役畜、种畜、母畜、乳畜,应缓宰,经核实后再论。4疫情报告如发现牛瘟、口蹄疫、马传贫及其他当地基本扑灭或原来没有流行过的某种传染病,应立即报告疫情(当地和产地兽医防检机构)。,第二节 HACCP在肉类和禽类产品中的应用,HACCP(hazard anan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一种食品安全保证系统1959年美国皮尔斯柏利公司与美国航空和航天局耐蒂克(Natick)实验室在联合开发航天食品时形成的1971年皮尔斯柏利公司在美国食品保护会议(national conf
7、erence on food profection)首次提出HACCP1974年HACCP在科技文献中大量出现美国是最早应用HACCP原理的国家(1989年10月发布食品生产的HACCP 原理)欧共体于1993年对水产品的卫生管理实行新制度,逐步采用实施HACCP管理制度,我国1990年提出食品加工应用HACCP的研究十一届亚运会食品卫生防病评价中也应用了HACCP原理(1991)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等单位对乳制品、熟食及饮料等实施HACCP监督管理的课题应用HACCP概念、原理,HACCP七个基本原理: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定关键限值,保证CCP受控制确定监控CCP措施建立纠偏措施确立
8、有效的记录保持程序建立审核(验证)程序以证明HACCP系统是在正确运行中,淋浴,冷却,主要部分,加工,分级、复检、过秤、入库,劈半,修整和冲洗,开膛去内脏,放血,致昏,附属部分,包装冷冻,鲜销,终消费,牲畜屠宰加工工艺流程,冷冻,进一步加工,热烫,CCP1,剥皮或退毛,CCP2,CCP3,CCP4,CCP5,CCP6,猪肉生产的HACCP计划表,猪屠宰的危害及控制措施,第三节 屠畜的宰后检验,一、宰后检验的目的,意义和特点意义:宰前检验漏检的病畜当健康畜屠宰解体后,经过对肉尸,脏器所呈现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而检出。宰后检验肉尸是整个肉品检验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在消灭家畜疫病,
9、防止传染以及对于保证肉品卫生质量。,特点:(1)病理解剖学是为死后诊断服务的,它所描述的病理变化往往是典型的变化,是接近死亡和死后尸体解剖的病理变化,而宰后检验除急宰的屠畜以外,都是早期的及潜伏期的病理变化,肉尸和内脏的病理变化是发生发展中的形态变化。(2)宰后检验是在生产条件下,高速度的流水作业时进行的,要求检验人员在瞬间(几秒钟1-2分钟)对屠畜的健康状况作出准确的判定,即要准要快。(3)为了保证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能在高速度流水作业的屠宰加工条件下,迅速,准确地对屠畜的健康状态作出判定,规定了必须接受检验的组织和操作方法。,二、宰后检验的一般要求1.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养成习惯,以免
10、漏检。2.为了保证肉的卫生质量,只能在一定的部位切开,而且应有一定的限度。3.检验中如遇到病变或污染病畜肉尸,应立即把用过的刀钩放2烧碱内消毒,加换备用的刀钩进行下一个肉尸和内脏的检验。4.宰后处理合于食用无害化处理化制(炼制工业用油)销毁。作出后三者处理要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全面系统地检验肉尸和内脏,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验。,三、猪的宰后检验中被检淋巴结的选择(一)淋巴系统在肉检中的重要意义淋巴系统是家畜有机体坚强的防御屏障之一。它的主要机能是对进入血液淋巴的细菌、病毒及其他异物(包括炭疽、色素、细胞崩解产物等)有吞噬、滤过和消毒作用。淋巴结中的网状内皮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能抑制或杀灭
11、病原微生物,减弱或破坏毒素,扣留悬浮的微小颗粒。每个淋巴结都有一定的管辖区,只要在这个区域内,出现异常物质,在几十秒或一、二分钟内,就会被带进主管该区的淋巴结内。,(二)选择被检淋巴结的基本原则屠畜淋巴结数目很多(一般都有300多个),分布很广,它们从组织汇集淋巴液的情况又很复杂。1.首先着眼于淋巴液和输出淋巴管的主要流向。2.选择收集淋巴液范围较广的而且是病原、异物较易侵入引起发病部位的淋巴结。3.选择位于浅表的、容易施行剖检的淋巴结。4.不破坏胴体的完整性和不影响商品外观。,(三)猪的被检淋巴结的选择,畜体各部组织细胞间隙,腔静脉,左静脉,头颈部淋巴管,前半体及胸腔器官淋巴结,后半体及腹腔
12、器官淋巴结,右静脉,乳糜池,总胸导管,左右气管导管,猪的淋巴循环径路,猪全身表层的淋巴结:猪全身有18个淋巴中心,47个淋巴结群,约190个淋巴结,遍布全身各处。不必要也不可能都检,以猪第 11条肋骨前界划分为前后二部分即前半躯和后半躯。以鼻甲骨到下颌骨连线把头部划分为两部分即上半部和下半部。,猪头部被检淋巴结的选择(1)头下半部:颌下淋巴结 颌下副淋巴结(2)头上半部:腮淋巴结 咽后外侧淋巴结 咽后内侧淋巴结,颌下、腮、咽后内侧、咽后外侧、肩浅腹侧、颌下副、肩浅背侧、颈浅中、颈后,前半躯被检淋巴结的选择:(1)颈浅淋巴结(2)颈深淋巴结,腘淋巴结、乳房、髂下淋巴结,1髂下、2腹股沟浅、3腘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宰前宰后 检验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