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2015年版) .ppt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2015年版)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2015年版) .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著名法学家边沁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人分一块饼。只能用刀来切,没有任何的尺子、天平什么的测量工具来保证一刀下去,饼能公平得被分成平等的两份。也就是说,两人都有可能在这次利益的分配中吃亏或者占到便宜,这次分割,将注定是难以达到实质公平的。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两人心服口服呢?,边 沁 分 饼,法理曰:法的正义包含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但两者不能兼顾的时候,我们要如何作出取舍?康德曾就此有过精彩的阐述,他说:“一次不准确的判决污染的只是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污染的却是水源。
2、”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无论那一个,都不比另外一个距离真正的正义更近。但是,程序正义,却离法律的正义更近。,一人切,另一人先拿,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大还是法大?,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3、,决定了我国法律的性质,保证法律面前人人拥有实质性的平等,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力量源泉(p173),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解决保障条件的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解决法治是为了谁的问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解
4、决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现方式问题),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与道德的区别,产生的方式不同:法律是自觉的、确定的、有形的,并有特定机构制订;道德是自发的,有时是无形的。,表现方式不同:法律以法典等成文方式表现出来;道德是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意识、信念和心理之中,通过人们的言行和内心信念表现出来。,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与道德的区别,实现的方式不同:法律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坚强后盾,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力;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维持。,调整对象不完全相同:法律所调整的主要是人的外在行为;道德则涉及人的外
5、在行为和内在思想、动机。,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与道德的区别,评价尺度和标准不同:法律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违法与不违法、罪与非罪、有效与无效、正当与不正当;道德的则是善恶观、公正观、是非观、荣辱观。,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不同:法律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是法定的;道德的内容主要是以义务为主的。,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与道德的联系,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可以变成法律),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道德的层次,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与道德的联系,道
6、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城管打人),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无法可依时道德起作用),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四、加强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深刻认识宪法实施和依宪治国的重大意义,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法治思维的含义(p178),第一,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第二,法治思维以法律
7、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法治思维的含义(P178),第三,法治思维以法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第四,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P178179),一是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法律是依据,人治思维则主张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才智。,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稳定性和一惯性。,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一、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法治思
8、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P178179),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大众意志,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四是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是在于最高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价值取向是指个人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规则意识是指个人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己。,法治思维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P179,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p180,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
9、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绝望的主妇 现年37岁的韩群凤原是广东东莞一白领,13年来无微不至地照料2名双胞胎脑瘫儿子,因不堪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去年一番准备后亲手将他们溺死在浴缸里。近日,检察机关对韩群凤涉嫌故意杀人一案提起公诉,东莞市法院将于近期审理这个特殊的杀人犯。很多人为这个“绝望的主妇”求情,法院表示慎重对待。,绝望的主妇该如何判刑?,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绝望的主妇 公诉机关认为,鉴于韩群凤作案时控制能力明显削弱,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因为经心理测试,韩群凤被确认案发前患有抑郁症。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
10、韩群凤有期徒刑五年。,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权力制约,是指在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也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权力制约具体要求(p180),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职权法定,辅警有单独执法权吗?,思考,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协警就是:原属于社会人员,被公安部门(或交警队)聘用,没有经过编
11、制、人事、财政部门认可,工资由公安部门(或交警队)自己解决。从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可以看出,协警不能行使人民警察的权力,只能配合、协助警察行使法定的权力,他们本身没有单独的执法权。,职权法定,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2005年11月3日,广东省惠州市市民谢小姐在上班途中遭到抢劫。谢在追赶劫匪一段路后,恰逢迎面开来一辆警车,谢即拦住警车请求开车的警察追赶劫匪。谁知,该警察犹豫片刻说:“我已经下班了,你报警吧”,并拿出自己的手机给谢,让她打电话报警。事后,谢小姐向警方投诉,认为该警察的行为属于行政不作为。,有权必有责,这个时候警察该去抓贼吗?,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2、,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有权必有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九条之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本案中:“警察下班后”即是在“非工作时间”;那是否是“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应该,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p181,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
13、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人权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行政保护是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必须要涉及处置社会成员的利益问题,很容易发生损害或侵犯人权的现象。劳教制度的执行就是最为典型,因而现在该制度已经被废止。,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二、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行政保护是关键环节,任建宇案 任建宇曾是重庆市彭水县大学生村官2011年,因为在腾讯微博和腾讯博客复制、转发、评点一百多条“负面信息”,被重庆市公安局以“涉嫌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2015年版 第七 树立 法治 观念 尊重 法律 权威 2015 年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