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与驱动防滑系统教学课件PPT.ppt
《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与驱动防滑系统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与驱动防滑系统教学课件PPT.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12 车轮制动防抱死系 统与驱动防滑系统,1掌握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功用、组成,正确 描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驱动防滑系统(ASR)的功用、组成,正确描述其结 构和工作原理。,3熟悉ABS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学习目标和要求,课题12 车轮制动防抱死系统与驱动防滑系统,12.1.1 制动力和附着力的关系,12.1.1.1 地面制动力,车轮在此力矩的作用下给地面一个向前的作用力,与此同时,地面给车轮一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切向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是地面制动力,它是迫使汽车减速或停车的外力。,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
2、2.1.1.2 制动器制动力,由于地面制动力是由地面提供的外力,若将汽车架离地面,地面制动力就不存在了,这时阻止车轮转动的是制动器摩擦力矩。将制动器的摩擦力矩转化为车轮周缘的一个切向力,并将其称为制动器制动力。,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1.3 轮胎与道路附着力,附着力是地面阻止车轮滑动所能提供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1.4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轮胎与道路附着力的关系,在制动过程中,车轮的运动只有减速滚动和抱死滑移两种状态。要想获得好的制动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又要
3、有附着系数较高的路面提供足够的地面制动力。,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2 滑移率,12.1.2.1 滑移率的定义,滑移率是指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滑移速度在车轮纵向运动中所占的百分比例,用S表示。其定义表达式为,S=(v-r)/V100%,式中 S 车轮的滑移率;r 车轮的自由滚动半径;,车轮的转动角速度;,v车轮中心的纵向速度。,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2.2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图12-1 不同道路条件下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附着系数取决于路面性质。一般干燥路面附着系数大,潮湿路面附
4、着系数小,冰雪路面附着系数更小。,(3)在各种路面上,当滑移率为20%左右时,纵向附着系数最大,制动效果最好。,(2)在各种路面上,附着系数都随滑移率的变化而变化。,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3 ABS的功能、组成及分类,即使在非常恶劣的路面条件下,ABS也能够保证车辆:,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3.2 ABS的组成及分类,1ABS的组成,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器,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典型的ABS的组成如图12-2所示。,图12-2 典型的ABS系统结构,1车轮转速传感器;2右前制动器;3制动主缸;4储液室
5、;5真空助力器;6电子控制装置(ECU);7右后制动器;8左后制动器;9比例阀;10ABS警示灯;11储液器;12调压电磁阀总成;13电动泵总成;14左前制动器,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ABS的分类,(1)按组成结构的不同,ABS可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2)按制动力源的不同,ABS可分为气压式、液压式和气顶液压式,(3)按控制回路的不同,ABS可分为单通道控制回路、双通道控制回路、三通道控制回路和四通道控制回路4种,其中通道是独立调节的制动回路。,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MK20-型ABS系统的组成如图12-3所示。,1ABS控制器;2制动主缸和真
6、空助力器;3自诊断插口;4ABS警告灯(K47);5制动警告灯(K118);6后轮转速传感器(G44/G46);7制动灯开关(F);8前轮转速传感器(G45/G47),图12-3 MK20-型ABS系统组成图,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16发动机盖下ABS继电器盒;2、14发动机盖下熔断丝、ABS继电器盒;3、15前乘客席仪表板下熔断丝、ABS继电器盒;4右后轮传感器;5左后轮传感器;6、13驾驶员席侧仪表板下熔断丝、ABS继电器盒;7维修检查插口;8ABS控制装置;9左前轮传感器;10调节器装置;11右前轮传感器;12仪表总成,图12-4 本田第三代ABS系统的组成及
7、各工作部件的位置,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4 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传感器不断把各个车轮的转速信号及时输送给ABS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对4个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汽车的参考车速、各车轮的速度和减速度,确定各车轮的滑移率,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4.1 常规制动阶段,图12-5 ABS常规制动阶段示意图,1低压蓄能器;2总泵;3助力器;4常闭阀;5车辆制动器;6常开阀;7压力阀;8液压阀;9吸入阀,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4.2 制动压
8、力保持阶段,图12-6 ABS制动压力保持阶段示意图,1低压蓄能器;2总泵;3助力器;4常闭阀;5车辆制动器;6常开阀;7压力阀;8液压阀;9吸入阀,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4.3 制动压力减小阶段,图12-7 ABS制动压力减小阶段示意图,1低压蓄能器;2总泵;3助力器;4常闭阀;5车辆制动器;6常开阀;7压力阀;8液压阀;9吸入阀,课题12.1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2.1.4.4 制动压力增大阶段,图12-8 ABS制动压力增大阶段示意图,1低压蓄能器;2总泵;3助力器;4常闭阀;5车辆制动器;6常开阀;7压力阀;8液压阀;9吸入阀,课题12.
9、2 ABS系统的控制,12.2.1 ABS电控系统的组件结构与工作原理,通常ABS系统,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12.2.1.1 车轮转速传感器,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1电磁感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图12-9 电磁感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MK20-I型ABS系统共有4个车轮转速传感器,图12-10 前车轮转速传感器(G45/G47)和后车轮转速传感器(G44/G46)安装位置,1齿圈;2转速传感器,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2霍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霍尔元件,永久磁铁,电子电路,传感头,课题12.2
10、 ABS系统的控制,霍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的工作过程是:如图12-11所示,图12-11 霍尔式车轮转速传感器磁路示意图,(a),(b),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12.2.1.2 制动压力调节器,1制动压力调节器的作用,在制动时根据ABS电子控制单元(ECU)的控制指令,自动调节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并处于理想滑移率的状态。,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2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类型,(2)根据压力调节器与制动主缸的结构关系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3典型的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1)桑塔纳2000轿车ABS制动压力调节器采用循环
11、式调压。,图12-12 桑塔纳2000轿车ABS制动压力调节器,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2)广州本田雅阁轿车ABS制动压力调节器采用循环式,图12-13 广州本田雅阁轿车ABS制动压力调节器,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12.2.1.3 电控单元,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12.2.2 ABS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12.2.2.1 检修前的注意事项,(1)ABS与常规制动系统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制动系统出现故障,通常应首先判断出是ABS的故障还是常规制动系统的故障。(2)制动液每年要求更换一次。(3)在对高压储能器这类制动系统的液压系统进行维修之前,应首先泄压。(4)制动液压系
12、统进行维修以后,对制动系统进行空气排除。(5)尽量选用生产厂家推荐的轮胎。(6)高温环境容易损坏ECU。一般ECU只能承受90温度,或在一定时间内承受85温度,在对汽车进行烤漆作业时,应视情况将ECU从车上拆下,课题12.2 ABS系统的控制,12.2.2.2 故障诊断基本步骤,Text in here,(1)听取用户反映,(2)直观检查,1)制动液面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2)保险丝、继电器、插头和连接器是否良好。,3)检查ABS ECU连接器(插头和插座)连接是否良好。,4)检查ABS ECU和压力调节器等的接地线是否接触可靠。,(3)路试,(4)读取故障代码,(5)快速检查,课题12.2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车轮 制动 抱死 系统 驱动 防滑 教学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