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ppt
《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ppt(1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2/21,矿井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主讲教师:程磊/副教授,博士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Tel:13703896128Email:,2023/2/21,参 考 文 献,王显政 煤矿安全新技术余明高 煤矿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王德明 矿井火灾学 煤矿安全规程 矿井防灭火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23/2/21,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失的燃烧现象都为火灾(由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制定颁布的火灾统计管理规定中定义)。广义地说,凡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火灾。火灾是工伤事故类别中的一类事故。在消防工作中有火灾和火警之分,两者都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当人员和财产损失较小时
2、称为火警。矿井火灾定义:指发生在矿井井下或地面井口附近,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形成灾害性的一切非控制燃烧。,4,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自燃火灾隐患:矿井某一区域出现如下预兆之一时,即存在自燃火灾隐患: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煤岩空气和水温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风流中氧含量降低,其消耗量呈上升趋势。自燃火灾(自然发火):矿井某一区域出现如下现象之一时,即定为发生自燃火灾:由于自燃出现火炭、火焰、烟雾等现象;由于自燃出现空气、煤炭、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其风流中出现CO,且有上升趋势。,5,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火区:井下火灾无
3、法直接扑灭而予以封闭的区域,称为火区。矿井火灾重大事故:防灭火规范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源引起的井下火灾,统称矿井火灾事故。凡矿井火灾造成以下后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一万元的物资(包括资源)损失;造成生产中断8小时以上;造成封闭工作面或采区冻结煤量。凡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均必须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并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报告。,6,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矿井火灾危害:简单总结为:生成有毒气体、高温和窒息性烟雾,造成人员中毒死亡与烧伤(95%以上为中毒死亡);条件具备可产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扩大影响范围;成为瓦斯、(瓦斯)煤尘爆炸的火源;烧掉、冻结或呆滞大量煤炭资
4、源,影响正常生产秩序;烧坏或封闭设备材料,造成经济损失;救灾耗费人、财、物,安全风险大。,7,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8,CO浓度对人的影响:CO本身无毒性,所谓中毒是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符号Hb)通过肺与CO结合时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妨碍了Hb向体内运送氧的机能,因而造成体内缺氧,形成内部窒息,同时血液中的coHb 妨碍O2Hb的解离,从而形成中毒作用。其结合力比氧强210300倍。,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9,CO浓度对人的影响:分为急性中毒(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中毒(超过最高允许浓度若干倍)。,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2023/2/21,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2023/2/
5、21,1998年9月6日,安徽淮北局朱仙庄煤矿井下掘进巷道顶部煤自燃,引起大火,导致12名矿工死亡(其中包括副矿长、总工程师各1名)、3人受重伤。2000年11月4日,江西丰城局坪湖煤矿井下的皮带机因摩擦引起大火,导致33名矿工被困井下。此次事故造成13死亡、1人失踪,19人受伤。其中5人重伤。,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典型矿井火灾事故,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2023/2/21,2002年12月8日,吉林万宝煤矿(省属国有地方煤矿)绞车房火灾事故,造成井下30名矿工遇难。2002年10月29日广西南宁市二塘煤矿(国有地方)井下4采区变电所变压器着火,引燃相邻木支架,火区长度70米。当时井下共有作业人
6、员35人,其中30遇难。,1、矿井火灾定义及危害,2、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典型事故),1事故时间:2004年11月28日7时6分。2事故类别:瓦斯爆炸。3事故性质:责任事故。4爆源点:陈家山煤矿415综放工作面下隅角支架尾梁后侧区域。5.伤亡人数:造成166人死亡,4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65.91万元。6.发生多次爆炸: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于12月2日凌晨3时25分、6时15分、7时45分和10时53分,又相继发生了4次爆炸,但未伤人。,2、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典型事故),2004年11月23日10:2010:30 415上隅角起爆松动顶煤,上隅角采空区发生瓦斯爆燃,83#89#架后
7、溜槽处发现明火,并有大量青烟。2004年11月24日12:10上隅角再次发生瓦斯爆燃,工作面烟雾很大。12:14发现53#架的尾梁下部着火,采用洒水灭火,12:36明火扑灭;决定只割煤不放顶煤,加快推进速度。2004年11月28日07时10分井下四泵房安检员韩朝云汇报听到爆炸声、巷道烟雾大,安子沟抽放泵站电话汇报,其风井防爆门被摧毁,有黑烟冒出;事故死亡166人,受伤45人。2004年12月2日3:25、6:15、7:45、10:53相继发生4次爆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415 面 爆 源 点,415运顺,415回风巷,415高位巷,1号联络巷,四总回,四皮下,四轨下,415灌浆巷,415工作
8、面,2、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典型事故),415下隅角局部剖面图,415运巷,1号联巷与415运巷的交叉口,转载机头,顶 煤,工作面采面煤壁位置,工作面后梁位置,1号联络巷,炮眼位置,炮眼,瓦斯通过裂隙流动,工作面位置,思 考,1、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燃如何发生的?2、如何防范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燃?,矿井火灾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内容应围绕一个目标和三个问题。一个目标:防止煤矿火灾发生,对于已发生的火灾要防止其扩大并最大限度地减小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三个问题:(1)火灾是如何发生的?其内容主要是研究矿井火灾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条件以及各类火灾发生过程和特点,这是防灭火的理
9、论基础;(2)如何防止火灾发生?包括火源预测、火灾预防和防治技术;(3)火灾发生后如何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3、矿井防灭火研究的内容,2023/2/21,4、矿井火灾发生三要素,2023/2/21,氧浓度3的空气,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不能维持,氧浓度12,瓦斯失去爆炸性,4、矿井火灾发生三要素,2023/2/21,(1)可燃物:矿井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在煤矿里经常遇到的可燃物有:煤、坑木、编织物,炸药、可燃性气体、各种油料等。(2)引然源:足以引起燃烧的热源。如:煤的自燃、静电火花、摩擦热源或火花、电流短路火花等。(3)助燃剂:燃烧过程中与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维持燃烧过程继续。常见助燃剂
10、有氧气。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火灾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4、矿井火灾发生三要素,2023/2/21,5、矿井火灾分类及特征,2023/2/21,矿井火灾与分类,B 类火灾,D 类火灾,C 类火灾,A 类火灾,按可燃物的性质,5、矿井火灾分类及特征,2023/2/21,矿井火灾与分类,发生在进风井、进风大巷或采区进风风路内的火灾,称为进风流火灾。,下行风流火灾,下行风流是指沿着倾斜或垂直井巷、回采工作面如进风井、进风下山以及下行通风的工作面)自上而流动的风流,即风流由标高的高点向低点流动。发生在这种风流中的火灾,称为下行风流火灾。在下行风流中发生火灾时,火风压的作用方向与矿井主扇风压的
11、作用方向相反。,进风流火灾,上行风流是指沿倾斜或垂直井巷、回采工作面自下而上流动的风流,即风流从标高的低点向高点流动。发生在这种风流中的火灾,称为上行风流火灾。当上行风流中发生火灾时;因热力作用而产生的火风压,其作用方向与风流方向一致,亦即与矿井主扇风压作用方向一致。,上行风流火灾,按发火地点及对矿井通风的影响,5、矿井火灾分类及特征,其他分类方法 还有按火源特性,可分为原生火灾与再生火灾;按可燃物状态分类,可分为阴燃火灾与和明火火灾;按发火地点的不同分类,可分为井筒火灾、巷道火灾、采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硐室火灾;按燃烧物的不同分类,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油料火灾、坑木火
12、灾、瓦斯燃烧火灾、煤炭自燃火灾等。,2023/2/21,5、矿井火灾分类及特征,2023/2/21,在世界各采煤国家中,我国是矿井火灾发生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在593个国有重点煤矿中,自然发火危险矿井占51.3%,煤自燃氧化形成的自然发火现象近4000次,形成火灾次数高达360次,在矿井火灾中,煤炭自然发火占90%以上。煤巷高冒区、煤巷巷帮、采空区、上下隅角、地质构造破碎带、煤柱和开切眼及停采线等都是自燃火灾的多发场所。据统计,自然发火发生在采空区、巷道及其它地点的分别占60%、29%和11%。工作面搬家和不正常推进以及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或破碎带都是煤自燃发生频率较高时期。,6、矿井火
13、灾现状及防治技术,2023/2/21,50年代,开始研究并推广黄泥灌浆防灭火技术,60-70年代,开始研究并推广阻化剂防火、均压通风、高倍数泡沫灭火等技术,80-90年代,开始研究并推广矿井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系统、惰气防灭火、快速高效堵漏风、胶带机火灾防治等技术,90年代至今,开始研究并推广以综放面综合防灭保障体系为代表的防灭火技术,6、矿井火灾现状及防治技术,2.1 煤的自燃学说,1)黄铁矿作用学说 黄铁矿作用学说是最早试图打开煤炭自燃之迷的学说之一,它在十七世纪提出并很快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该学说认为:黄铁矿吸氧后体积膨胀,挤碎了煤块,增大了裂隙,同时黄铁矿吸氧后有水时要发生放热反应,热量聚积
14、,以致煤的燃烧。,2)细菌作用学说 煤炭自燃的起因是细菌求生活动的过程,这种活动能助长煤中有机物的氧化发酵生热,而导致煤的自燃。,3)酚基作用学说 酚基作用学说认为:煤的有机化合物中,以酚基最易受到氧化,所以最初是酚基类氧化发热而导致其它有机物的氧化发热。,4)煤氧复合学说 煤中含有一种易于被空气低温氧化的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的多少,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的高低,变质程度越高,活性物质就越少。煤接触氧后,活性物质在低温下与氧化合,放出微热,热量积聚而导致煤的自燃。,2.2煤炭氧化过程,1)准备期(潜伏期)煤在低温下吸附空气中的氧,在煤的表面生成不稳定的初级氧化物羧基OH、羟基COOH,煤温与环境
15、温度不变,煤重增加,着火点降低,化学活性增加。,2)自热期自热前期:煤温上升,不稳定的初级氧化物进一步生成H2O、CO2、CO及CxHy。自热后期:当温度达到60-80的临界温度时,氧化速度加剧。,3)燃烧期(自燃期)煤温达到着火温度(无烟煤400、烟煤320-380、褐煤300)开始燃烧。,4)冷却风化煤在氧化过程中,如有良好的冷却散热条件以至温度不能上升,则发生风化。风化后的煤不再发生自燃。,为什么有的煤能自燃,有的煤不会自燃,如:河南焦作的煤不易燃,陕西铜川、辽宁抚顺、甘肃窑街等的煤易燃。煤炭自燃与否取决于煤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外部的散热条件。因此煤炭的自燃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内因因
16、素:指煤本身的自燃倾向性,煤本身的氧化能力和物理化学特征。煤要自燃,首先必须要有自燃倾向性,即要有自燃的能力。外因因素:指煤在氧化过程中的通风供氧和热交换的条件。因此,煤炭自燃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煤本身要有自燃倾向性;(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破碎堆积)2)要有连续的供氧条件;3)热量易于积聚;4)足够的氧化时间。,2.3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与分类,2.4 煤炭自燃倾向性影响因素,影响煤炭自燃倾向性的因素(内因因素)主要有:1)煤的变质程度2)煤的水分3)煤岩成分4)煤的含硫量5)煤的粒度、孔隙度与脆性,影响煤炭自燃的外因因素:影响煤炭自燃的外因因素主要有:1)煤层地质赋存条件2)地质构造
17、的破坏程度3)围岩性质4)采掘技术因素5)通风条件,2.4 煤炭自燃倾向性影响因素,鉴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对于掌握自燃火灾的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火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第228条规定: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容易自燃、自燃、不易自燃三类。新建矿井的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由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煤样和资料送国家授权单位作出鉴定,鉴定结果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煤炭管理部门备案。生产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目前常用的测试方法有:1)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 2)着火温度降低值测定法,2
18、.5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1)煤的自燃倾向性 煤在常温下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2)流动色谱吸氧法 应用热导法双气路气相色谱分析检测技术,测定煤对流态氧的吸附能力,以吸氧量表征煤的氧化自燃性能。3)步骤(1)煤样的预处理 制备好的煤样称取1g装入标准样品管中,通以氮气(流量30cm3min),在柱箱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处理1.5h。(2)吸氧量的测定 将处理好的煤样,在柱箱温度为30,热导温度为80-100,载气氮流量为300.5cm3min,吸附氧气流量为200.5cm3min的条件下,吸附氧气20min后,测定脱附峰面积S1;将煤样倒出,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样品管空
19、管吸附氧气5min,测定脱附峰面积S2;根据S1、S2计算吸氧量值。,(3)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 以每克干煤在常温(30)、常压(1.0133104Pa)下的吸氧量作为分类的主指标,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按表1、表2分类。(4)允许误差 煤吸氧量测定结果的允许平行误差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表2 高硫煤、无烟煤自燃倾向性分类表,表1 褐煤、烟煤类自燃倾向性分类表,表3 煤吸氧量测定的平行实验误差,专用标准样品管结构示意图,ZRJ-1型流态色谱吸氧仪器,2.6 煤层自燃危险程度及自然发火期,如前所述,煤炭的自燃与否,主要取决于煤炭本身的自燃倾向性,煤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外部的漏风供氧和热交换的条件。因
20、此,煤的自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内因因素,即煤炭自燃倾向性;一个是外因因素,即煤炭氧化过程中的连续供氧和蓄热的条件。内因的影响因素是先天的因素,是在成煤之前或在成煤的过程中就已经存在了的。如前面所述:煤的变质程度、煤的水分、煤岩成分、煤的含硫量、煤的粒度、孔隙度与脆性等。而外因的影响因素则是后天的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变动、煤层赋存条件、开拓开采条件和通风条件等的影响。实验证明,一个煤层或矿井自然发火的危险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煤的自燃倾向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受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开拓、开采和通风条件的影响。一个弱自燃倾向性的矿井,如果不重视安全工作,乱采乱伐,四处漏风,则煤炭自燃发火的几率可能要比
21、一个强自燃倾向性的矿井大。因此。影响煤炭自燃的外因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4.2 煤层自然发火期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47条规定:1、煤层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该煤层定为自然发火煤层:1)煤炭自燃引起明火;2)煤炭自燃发生烟雾;3)煤炭自燃发生煤油味;4)采空区测取的CO浓度超过矿井 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2、巷道中煤层自然发火期应以自然发火地点在揭露煤之日起至发生自然发火时为止的时间计算,一般以月为单位。3、回采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期应以工作面开切眼之日起至发生自然发火时为止的时间计算,一般以月为单位。煤炭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煤层自然发火期三者关系:煤炭自燃倾向性是煤层的自然属性,是煤本身
22、的氧化能力和物理化学特征,即煤层自燃的能力。自然发火危险程度包含了内、外因的因素,表征煤层可能发生自然发火危险程度的大小。煤层自然发火期是自然发火危险程度在时间上的量度。,2.6 煤层自燃危险程度及自然发火期,3 防止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防止煤炭自燃的措施很多,如预防性灌浆、阻化剂、均压、凝胶、注惰气等。但最重要的方法还是要有正确的开拓开采方法,合理的开拓系统与采煤方法对于防止煤炭自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兴将巷道布置在煤中:煤层大巷、煤层上山、煤层集中巷等。因煤软易掘,投入小、见效快。采煤方法则采用:房柱式、高落式、垛式、仓储式等老法采煤。挑肥拣瘦,大量丢失余煤,煤炭
23、的堆积导致火灾频频不断打乱了生产次序,欲速这不达。如:甘肃窑街二、三号井,在开采初期,几十米的厚煤层采用清一色的煤巷布置采煤方法为高落式、煤皮假顶,回采率仅30-40%。投采的3-4年间矿井火灾频频发生,生产处于采采停停、停停采采的被动局面。煤巷布置方式,在薄煤层、单一中厚煤层、不自然煤层中是可行的,但维护费也高。若布置在自燃倾向性严重的煤层、厚煤层、煤层群中,将得不偿失,可能会被火烧得焦头烂额、夜不安宁。因此,正确地选择开拓开采方法是很重要的,对于厚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的煤层矿井,尤应如此。,3.1 合理的巷道布置系统,为了防止煤层自然,对开拓开采的要求是:正确的开拓方式,合理的采煤方法,就是
24、增强矿井的先天防火能力。开拓开采应做到:最小的煤层暴露面;最大的煤炭回采率;最快的煤炭回采速度;最易于封闭的采空区。,1)采用岩石巷道 尽量减少切割煤层,以最小的煤层切割量获得最大的煤炭回采率。因此对厚煤层、多煤层群矿井的开拓开采布置应采用:岩石水平大巷岩石上山岩石集中平巷联络石门。尽量少掘辅助性巷道。,2)区段巷道垂直布置,区段布置方式:(1)内错式布置(2)外错式布置(3)重叠式布置,应采用走向长臂式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采煤方法,杜绝房柱式、高落式、垛式、仓储式等老法采煤。要做到:(1)少丢煤或不丢煤,尽量减少可燃物;(2)控制矿山压力,减少煤柱破坏;(3)合理布置采区;(4)加快回
25、采速度;(5)减少巷道维护时间;(6)坚持正常的采序。(由外向里、由上向下、由前向后)。,3.2 合理的采煤方法,3.3 控制矿山压力、减少煤体破碎,由于受采掘的影响,破坏了煤岩体内原有的内力平衡状态,从而要引起应力的再分布,也就形成了应力的集中。如图所示。由于集中应力的影响,使巷道壁压裂、压碎、变形等,从而引起漏风和造成蓄热的环境。如孤岛煤柱的集中应力很大,很易自燃。要将巷道布置在集中应力的卸压带内。控制矿山压力的另一方法是:减少受矿压影响的巷道的服务年限,在未压裂压碎巷道时就开采完毕。,3.4 合理的通风系统,火灾三要素是同时具备:可燃物、热源、供氧;自燃四要素是同时具备:自燃倾向性、蓄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火灾 防治 理论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