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前地质预报方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4第二章 编制范围4第三章 地质概况43.1 自然地理概况43.2 隧道地形、地貌53.2.1 尤溪隧道53.2.2 罗布隧道53.2.3 富口隧道63.3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63.3.1 尤溪隧道工程地质条件63.3.2 罗布隧道工程地质条件93.3.3 富口隧道工程地质条件103.4 隧道水文条件113.4.1 尤溪隧道水文条件113.4.2 罗布隧道水文条件123.4.3 富口隧道水文条件123.5 地震烈度133.6 主要不良地质133.6.1 尤溪隧道不良地质133.6.2 罗布隧道不良地质133.6.3 富口隧道不良地质13第四章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34.1
2、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目的134.2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内容144.3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总体方案144.3.1 断层破碎带预报方案164.3.2 高地应力预报方案164.3.3 高地温预报方案164.4 尤溪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64.5 罗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84.5 富口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84.6 机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94.7 林村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94.7 其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20第五章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215.1 地质调查215.1.1 隧道开挖面的地质素描215.1.2 岩体结构面调查255.1.3 隧道涌水观测255.1.4 资料提交25
3、5.2 TSP超前地质预报265.2.1 预报原理及方法275.2.2 提交资料285.2.3 预报范围295.3 超前地质探孔295.3.1 超前地质探孔特点295.3.2 钻进方式305.3.3 钻孔数量及深度305.3.4 钻孔布置及其参数305.3.5 与隧道施工工序衔接315.3.6 资料提交315.4 综合地质预报31第六章 成果资料326.1 即时报告326.2 日常报告326.3 最终成果报告32第七章 超前地质预报资源配置337.1 组织人员机构33地质工程师简历表347.2 投入的仪器设备及主要设备45第八章 超前地质预报的工期46第九章 超前地质预报质量保证措施46第十章
4、 超前地质预报安全保证措施4810. 1 成立超前地质预报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4810. 2 编制各项超前地质预报安全制度4810.3 预报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保证措施4910.4 预报钻孔机械的安全保证措施49第一章 编制依据1.1 新建向莆线向塘至莆田(福州)段尤溪隧道设计图(向莆施资(隧)74号)2008.11;1.2 新建向莆线向塘至莆田(福州)段罗布隧道设计图(向莆施资(隧)60号)2008.09;1.3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1.4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1.5 尤溪隧道、罗布隧道、富口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6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技术规范、规则和标准及有关文件。第二章
5、 编制范围1、尤溪隧道进口段6186m的正洞(DK369+670DK375+856)及长度为1799.43m的秀村斜井施工地质超前预报。2、罗布隧道2765m(DK355+159DK357+924)、富口隧道2008m(DK329+563DK331+571)、林村隧道、机场隧道、镇头一号隧道、镇头二号隧道、罗坑隧道、大水湾隧道、廷庄隧道、黄坪峡隧道、肖墩隧道、陈同坑隧道、下仑隧道、大基口隧道、乐厝一号隧道、乐厝二号隧道、乐厝三号隧道、琅口隧道、九峰山隧道、梅山寺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第三章 地质概况3.1 自然地理概况我标段共21座隧道,全长21025m。隧址分布于福建省三明市和南平市
6、境内。该地区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区域均具有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点:气候温暖湿润,季风明显,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冬短夏长,春秋平分,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下半年主要受来自海洋的湿润而温暖的热带或海洋气团控制,常刮南风;上半年主要受干燥寒冷的副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夏秋之交常受台风袭击。隧区纬度较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8.9。最高为7月份,多年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7.9,最冷月为1月份,多年月平均气温为7.6。每年11月至次年1月为霜期,年平均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602mm。 3.2 隧道地形、地貌 本标段线路途经福建省将乐县、沙
7、县、尤溪县3个县市,线路主要穿越武夷山脉、戴云山脉,地势中间高两端低,区内水系发达,局部采空区、软土为主要不良地质。本线跨越沙溪、尤溪。3.2.1 尤溪隧道尤溪隧道位于福建省境内,进出口分别位于沙县和尤溪县,隧道全长12974 m。进口里程DK369+670;出口里程DK382+664。浅埋部位有两段,里程分别DK370+142DK370+182,隧道埋深24 m;DK370+315DK370+345,隧道埋深34 m。隧道设辅助坑道2座,分别为:秀村斜井,溪口尾斜井。其中我标段负责施工进口段正洞(DK369+670DK375+856),长6186 m;秀村斜井1799.43 m。尤溪隧道起于
8、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南阳乡大基村,止于福州市尤溪县西城镇新坑村。隧址区以中低山貌为主,进口段为丘陵地貌,属构造剥蚀山地。测区位于戴云山脉中部,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区内沟谷深切,山峰林立。总体地形:DK371+300DK382+630段地形险峻,沟谷幽深,呈“V”字型,地形标高为250850 m,中间最高山峰(五马槽)1015.60 m。地形坡度一般3050。3.2.2 罗布隧道向莆铁路罗布隧道起讫点桩号DK355+159-DK357+924,全长2765m,为双线隧道,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出口位于沙县琅口镇镇头村。隧道通过地段为低山丘陵地貌,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山势陡峻,地势北东高、南西低,为
9、武夷山脉的中部南侧,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隧道最大埋深230m,最小埋深为8.4m。测区内沟谷纵横,植被发育、灌木杂草丛生。地形坡度相对较陡。3.2.3 富口隧道隧道通过地段属于低山丘陵地貌,为构造剥蚀山地,为武夷山脉的中南部南侧,山脉主要走向为北东南西,测区内植被发育,灌木杂草丛生,地形坡度较缓,一般为1020,局部沟谷坡度达到25。3.3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本标段线路主要经过中低山区,山高谷深,河流发育,植被发育,火山、岩溶、盆地、峡谷、丹霞等地貌绮丽多姿,地面标高约为1001250,相对高差约为2001000m,山坡自然坡度为2545,基岩裸露区可达5060。本线所经地区剥蚀中、低山及
10、丘陵区构造发育,受构造影响,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火山岩和部分花岗岩存在不均匀风化现象;断陷盆地的部分沉积岩层和变质岩路堑地段存在顺层滑动的可能。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隧道围岩级别一般为级,隧道洞身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路堑高边坡,特别是顺层和岩体破碎地段须加强支挡防护。区内硬质岩分布较为广泛,级配碎石材料和A、B组填料来源较为丰富。盆地、谷地、阶地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表层为黏土、粉质黏土,局部夹淤泥质土、淤泥层,下部为砂砾石层;岗地主要为残坡积棕红色粉质黏土、网纹黏土等。 3.3.1 尤溪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隧址区地形系戴云山脉的主体部分,区域构造上处于闽西北隆起带、闽西南拗陷带和闽东火山断坳带交
11、汇。区域性政和大埔北东向断裂在测区的南东部通过。构造以北东向为主体,主要表现为走向NESW挤压断裂带和裂隙带,其次有NWSE向的张性列席带。随址区共发现有12条断裂,以北北东向、北东向为主。其中F1、F2、F4断层属于大华柳塘北北东向断裂带,F5、F6、F7、F8断层属于丁地皇会北东向断裂带,其他几条小断裂属于主断裂的次生断裂和构造。 (1)F1断层:为1:5万地质图上大华溪源底断层,长度14.5km,可见宽度210m,推测宽度约70m,产状30032080。断层带内岩石破碎,片理发育,构造蚀变强烈,有绿泥石化、硅化。经钻探、物探验证有石英脉、辉绿岩脉侵入。沿走向延伸长度2000 m。属区域性
12、断层,断层两侧裂隙较发育,上下盘影响宽度各约20 m。该断层DK373+110DK373+180与隧道中线大角度相交。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有影响。该断层导水性不良。(2)F2断层:为1:5万地质图上溪源底柳塘断层,长度约19 km,可见宽度35m左右,产状:1207585。岩石破碎,强硅化,局部有糜棱岩,经钻探、物探验证有石英脉和辉绿岩脉顺断层侵入。沿走向延伸长度2000 m。断层两侧裂隙发育,主要裂隙有两组,产状为:12075,34条/m;3080,23条/ m。上下盘影响宽度各20 m左右。该断层具弱导水性。分布于DK374+735DK374+770,与隧道中线近直交,对隧道围岩级别
13、、洞身稳定性有影响。 (3)F3断层:碎裂岩、裂隙发育,团块状硅化、褐铁矿化、糜棱岩化。可见宽约2060 m,产状:1802207585,经钻探、物探验证有多个挤压断裂面,绿色构造蚀变强烈,断层面呈舒缓波状,断层带内岩石破碎,断层两侧裂隙发育,下盘影响宽度80 m左右,上盘影响宽度100 m,裂隙储水教丰富,有下降泉水渗出,流量约0.0020.0015L/S。属区域性压扭性断层秀村南段断层的派生断层。断层走向顺水沟分布,导水性一般。于DK374+880DK374+965与隧道中线40斜交,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大,可能产生涌水。(4)F3-1断层:裂隙密集及硅化带:可见宽度5m左右,
14、裂隙发育,显挤压痕迹,断面舒缓波状,硅化较强,产状:203075。属F3断层的分叉派生构造。规模较小。裂隙影响宽度上下盘各约20 m左右,长度1000m。于DK375+158DK375+163与隧道中线呈大角度相交。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大,储水较丰富。(5)F4断层:为1:5万地质图上秀村南段断层,长度1819 km,可见宽度6070 m,产状2803207580。糜棱岩、裂隙硅化带,绿色构造蚀变较强,有石英脉充填,呈长条形和团块状。硅化带沿山脊分布,经物探、钻探验证,断层宽度100m。走向长度3000m。断层两侧裂隙发育,上下盘影响宽度各约3050m,导水性不良。于DK375+7
15、45DK375+865与隧道中线呈大角度斜交。该断层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有影响。(6)F5糜棱岩、碎裂岩带:为1:5万地质图上府竹漈头圩断层,长约8 km,可见宽度70m,产状:1502107075,糜棱岩带内有绿泥石化、硅化,断层带内裂隙发育,岩石碎裂。经钻探验证:深部有多个绿色蚀变带和破碎带。属区域性压扭性断层。地表稻田有泉水渗出,经测算,流量为0.0010.04L/S,水温19C,属富水断层。在隧道轴线部位有宽约3.0 m的花岗斑岩脉顺断层侵入。断层两侧裂隙较发育,产状:8080的35条/ m;15065的15条/ m;17075的835条/ m。上下盘影响宽度各约20 m。走向长
16、度2000m。断层走向在地表沿水沟分布,导水性一般。于DK376+865DK376+935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斜交。该断层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大,可能产生涌水。(7)F6断层:为1:5万地质图上杉溪溪口断层,长9.4 km,可见宽度10m,产状3403507580。挤压裂隙硅化带,可见挤压透镜体,裂隙发育,岩石破碎,硅化比较强,上下盘影响宽度各约20m,沿走向长度800m,属压扭性断层,规模小,导水性不良。于DK377+998DK378+008与隧道轴线直交。断层规模小,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小。(8)F8断层:为1:5万地质图上高山隔金鸡寺断层,长约14.3 km可见宽度
17、80m,产状3103407080,断层现象在不同部位分别表现为以强硅化、绿色构造蚀变和糜棱岩化主,挤压透镜体、片理、断层泥发育,经钻探、物探验证深部有多个硅化破碎带,拌有石英脉和铁质热液充填。属区域性张性断层,规模大,断层走向沿小溪分布,导水性一般。于DK379+990DK380+098与隧道中线大角度相交。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影响较大。该断层走向在隧道东部700m处穿越溪口尾,水库坝高约13m,坝长约80m,为微型水库。由于隧道中线距离较远,推测隧道施工对水库影响小。(9)F9断层:可见宽度:20m60m,产状34075,局部倾向相反。节理密集带,节理面平直,平行排列,节理面禁闭微张,
18、拌有较强的硅化。发育有23组节理,产状:27029075的2条/ m;1707580的818条/ m;2208023条/ m;岩石碎裂,属F8区域性断层的次级构造。显压性特征,长度2000m,导水性不良。于DK380+396DK380+412。与隧道中线近直交,对隧道围岩级别、洞身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10)F10、F11断层:可见宽度10m 左右,F10断层产状:24085、F11断层产状:18075。为F7与F8断层之间的“X”节理密集带,发育有2组节理,岩石破碎,局部表现为石英脉充填。3.3.2 罗布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所经地区剥蚀中、低山及丘陵区构造发育,受构造影响,岩体节理、裂隙较发
19、育;火山岩和部分花岗岩存在不均匀风化现象;断陷盆地的部分沉积岩层和变质岩路堑地段存在顺层滑动的可能。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隧道围岩级别一般为级,隧道洞身工程地质条件较好;路堑高边坡,特别是顺层和岩体破碎地段须加强支挡防护。区内硬质岩分布较为广泛,级配碎石材料和A、B组填料来源较为丰富。盆地、谷地、阶地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表层为黏土、粉质黏土,局部夹淤泥质土、淤泥层,下部为砂砾石层;岗地主要为残坡积棕红色粉质黏土、网纹黏土等。F断层:断层角砾岩,呈棱角状,岩石破碎、硅化,张性裂隙中有石英脉充填,并可见石英晶簇,断层产状31032080,断层破碎带宽约10m。该断层属区域性新庄断层为正断层,长达
20、4.5Km。分布于DK355+725DK355+745,走向与路线夹角约35,对隧道围岩级别有影响。地下水较发育,断层导水性较好,断层属中等富水区。褶皱构造:隧道中部(DK356+140DK357+410)为二叠系地层形成的华力西印支期椒畔向斜之核部,岩性为童子岩组第一、二段,东南冀为文笔山组,西北冀残缺不全,为以轴面近直立的向斜,冀部发育次一级小褶皱。轴面产状13080,左冀岩层产状3025,右冀岩层产状20025。3.3.3 富口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隧道区分布的地层较简单,主要为中上元古届万全岩峰群下峰组,二长石英片岩,变粒岩,志留纪花岗岩;冲洪积岩,粉质黏土,灰色灰黄色。流塑软塑,主要分布于
21、隧道进口外冲沟溪流及稻田中,厚度一般2.0m3.0m.元古界黄谭组,为黑云二长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浅灰色,鳞片变晶结构,变粒结构,条带状构造,进口段为1050600,洞身及出口段为2200550.岩石较软,层间裂隙较发育,易风化,分布于DK330+070DK331+671,地貌上呈平缓的山坡。侵入岩:侵入岩为隧道区内广泛分布的主要岩性,侵入岩时代为志留纪芦村单元花岗岩,浅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微片麻理较发育,地表出露处一般为全强风化,厚度一般为3.0m6.0m。下伏为弱风化,岩石较硬,裂隙较发育,工程性能较好,分布于进口段DK329+563DK330+143。此外有多出沿断层侵入的石英脉
22、。3.4 隧道水文条件沿线水系主要为闽江水系。沿线地下水主要类型主要有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部分地段存在岩溶水;第四系砂、卵、砾石、类土为主要赋水层。除第四系冲洪积层孔隙潜水、岩溶水、断层带裂隙水较发育外,一般地下水不发育。3.4.1 尤溪隧道水文条件隧道区地表水以沙县南阳乡与尤溪县西城镇分界线为分水岭(里程DK372+690),向南东、北西两侧排泄。北西侧水系发育呈树枝状,由南东流往北西东溪河,在沙县附近汇入沙溪河;南东侧水系呈树枝状由北西流往南东,汇入音头溪。隧道进口当地侵蚀面标高为220m左右。隧道区地形高差大,冲沟坡度陡,水流急,排水通畅。旱季流量小,雨季流量增大数倍数十倍。暴雨、洪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前 地质 预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