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察报告初稿.doc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察报告初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察报告初稿.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沈阳市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察工程物探勘查工作报告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2012年9月报告名称:沈阳市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察工程物探勘查工作报告实施单位: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项目负责:张秉书 报告编写:王 允 杜丽娜 李 晨 何 祎 参加人员:丁连靖 陈文军 牛燕义 王 建 王立志 曹 梁报告审核:徐光辉 凃晓芳总 工:王得利总 经 理:付 刚提交单位: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提交日期:2012年9月目 录1 前 言11.1 项目来源11.2 工作任务及目的11.3 任务完成情况22 区域地热地质概况32.1 自然地理交通概况32.2 区域地质概况42.2.1 大地构造位置42.2
2、.2 地层62.2.3 构造72.3 区域地热地质概况82.3.1 导热、导水通道92.3.2 热储盖层92.3.3 热储层93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技术113.1 勘查区地层地球物理特征113.2 工作方法技术113.2.1 重力勘探123.2.2 磁法测量123.2.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123.2.4 氡气测量123.2.5 微动测深123.2.6 大地电场岩性探测134 工作部署及实施154.1 工作布置及工作量154.2 工作实施174.2.1 测地工作174.2.2 重力勘探194.2.3 磁法测量214.2.4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234.2.5 氡气测量264.2.6 微动测
3、深264.2.7 大地电场岩性探测304.3 工作质量评述304.3.1 执行标准及其作业依据304.3.2 测地质量评价304.3.3 重力勘探质量评价304.3.4 磁法测量质量评价334.3.5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质量评价344.3.6 氡气测量质量评价344.3.7 微动测深质量评价345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解释推断355.1 大桥勘查区(区)勘查方法解释推断355.1.1 大桥勘查区简介355.1.2 重力勘探成果解释355.1.3 磁法测量成果解释375.1.4 CSAMT勘探成果解释385.1.5 氡气测量资料解释405.1.6 微动测深资料解释405.1.7大地
4、电场岩性探测资料解释445.1.8 综合解释推断455.1.9 勘探地热井位置选择475.1.10 井孔结构设计及出水量、出水温度预测485.2 怪坡勘查区(区)勘查方法解释推断495.2.1 怪坡勘查区简介495.2.2 重力勘探成果解释495.2.3 磁法测量成果解释515.2.4 CSAMT勘探成果解释525.2.5 氡气测量资料解释535.2.6 微动测深资料解释535.2.7大地电场岩性探测资料解释555.2.8 综合解释推断555.2.9 勘探地热井位置选择575.2.10 井孔结构设计及出水量、出水温度预测575.3 七星山勘查区(区)勘查方法解释推断585.3.1 七星山勘查区
5、简介585.3.2 重力勘探成果解释595.3.3 磁法测量成果解释615.3.4 CSAMT勘探成果解释625.3.5 氡气测量资料解释645.3.6 微动测深资料解释645.3.7大地电场岩性探测资料解释695.3.8 综合解释推断705.3.9 勘探地热井位选择725.3.10 井孔结构设计及出水量、出水温度预测735.4 马全沟勘查区(区)勘查方法解释推断745.4.1 马全沟勘查区简介745.4.2 重力勘探成果解释745.4.3 磁法测量成果解释755.4.4 CSAMT勘探成果解释765.4.5 氡气测量资料解释775.4.6 微动测深资料解释775.4.7大地电场岩性探测资料解
6、释795.4.8 综合解释推断795.4.9 勘探地热井位选择805.4.10 井孔结构设计及出水量、出水温度预测816 结论与建议826.1 结论826.2 建议83附图1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总幅)附图2 沈北新区大桥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附图3 沈北新区怪坡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附图4 沈北新区七星山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附图5 沈北新区马全沟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附图6 沈北新区大桥勘查区(区)布伽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附图7 沈北新区大桥勘查区(区)磁力T等值线平面图附图8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综合剖面
7、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9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2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10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3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11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4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12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5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13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6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14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7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15 沈北新区大桥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成果图附图16 沈北新区怪坡勘查区(区)布伽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附图17 沈北新区怪坡勘查区(区)磁力T等值线平面图附图18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19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
8、-2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20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3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21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4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22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5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23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6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24 沈北新区怪坡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成果图附图25 沈北新区七星山勘查区(-1区)布伽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附图26 沈北新区七星山勘查区(-2区)布伽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附图27 沈北新区七星山勘查区(-1区)磁力T等值线平面图附图28 沈北新区七星山勘查区(-2区)磁力T等值线平面图附图29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综合剖面解释推断
9、成果图附图30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2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1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3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2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4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3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5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4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6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5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7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6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8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7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9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8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0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39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1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40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
10、-12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41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3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42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4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43 沈北新区七星山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成果图附图44 沈北新区马全沟勘查区(区)布伽重力异常等值线平面图附图45 沈北新区马全沟勘查区(区)磁力T等值线平面图附图46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1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47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2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48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3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49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4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50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5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
11、51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6综合剖面解释推断成果图附图52 沈北新区马全沟勘查区(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成果图附图53 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成果图(总幅)附表1 大桥勘查区(区)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推断赋水层埋深表附表2 怪坡勘查区(区)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推断赋水层埋深表附表3 七星山勘查区(区)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推断赋水层埋深表附表4 马全沟勘查区(区)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推断赋水层埋深表1 前 言沈北新区是沈阳重点推进的四大发展空间之一,是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新型产业的集聚区、生态市建设的先行区和和谐社会的示范区。2011年,沈北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在沈阳北部再造一座生态沈阳城”的战略部
12、署,拟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地热资源优势,提出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用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来部分代替传统能源,以期更好的为沈北新区的建设服务。1.1 项目来源2011年6月,为查清沈北新区地热资源赋存情况,沈阳北尚地热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沈阳志诚招投标有限公司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察工程”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拟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分区块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以查明沈北新区地热地质条件,并最终确定勘探地热井位置,为后期开发地热资源提供依据。经过竞标,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中标。受沈阳北尚地热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本次勘查工作采
13、用重力勘探、磁法测量、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氡气测量、微动测深、大地电场岩性探测以及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通过面积性勘探、剖面测量以及点测等方式对沈北新区地热资源赋存状况进行探查,为该区开发地热资源提供依据。按照项目要求,勘查工作分4个勘查区进行,并分别开展物探勘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如下:区为大辛二勘查区,经调整暂不实施;区为大桥勘查区,布设物化探剖面30.8 km;区为怪坡勘查区,物化探工作面积为12.2 km2,布设物化探剖面17.15 km;区为七星山勘查区,细分为-1和-2两个小区,共计物化探工作面积为67.2 km2,布设物化探剖面76.2 km; V区为马全沟勘查区,物化探工作面积
14、为11.2 km2,布设物化探剖面15.65 km。本次勘查工作面积累计为90.6 km2,累计布设物化探剖面139.8 km。1.2 工作任务及目的 本次勘查工作旨在利用现有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查(物探)手段,结合以往的地质、水文地质及物探资料,综合解译推断,查明工区地热地质条件,在条件较好地段确定勘探地热井位置,进行钻探勘查施工,以期详尽地了解该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具体工作任务如下:利用物探勘查手段查明各勘查区内断裂构造的发育情况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并确定其位置及其控制规模;了解地层时代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并查明各时代地层的组合、岩性及埋深;查明含水层分布规律
15、及埋藏深度;查明各勘查区热储层的岩性及顶板埋深、热储盖层的岩性特征及其组合特征;通过综合分析各勘查区所属范围内的地热地质条件,选择地热地质条件优越、供热方便的地点作为勘探地热井的最佳井位。提交沈阳市沈北新区地热资源勘察工程物探勘查工作报告。1.3 任务完成情况我公司于2011年10月进入沈阳市沈北新区勘查区展开物探工作,截至2012年6月,在4个勘查区共完成物化探测网布设90.6 km2,物化探剖面布设139.8 km,重磁勘探面积90.6 km2,重磁勘查剖面137.2 km,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剖面138.65 km,氡气测量剖面58 km,微动测深点54个、大地电场岩性探
16、测点88个,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预期成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通过对多种物探方法采集数据的整理、处理与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行了综合解释推断,取得如下成果:推断了各勘查分区的地层组合及埋深、断裂位置及其空间展布形态;基本查明各勘查分区内热储层与热储盖层的组合特征和分布情况;基本查明各勘查分区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在各分区划分了地热资源钻探勘查远景区;在各勘查分区内选择地热地质条件较好部位确定了勘探地热井井位,其中,在大桥勘查区(区)、怪坡勘查区(区)、七星山勘查区(区)各确定了井位2处,在马全沟勘查区(V区)确定井位1处,并设计了相应的钻井深度及井身结构,预估了出水温度及出水量。2 区域地热地质概
17、况2.1 自然地理交通概况沈北新区(原新城子区)地处沈阳市区北郊,位于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东北城市走廊”中部,南靠沈阳市区,北隔辽河、万泉河与铁岭市、法库县相望,东与抚顺市、铁岭县毗邻,西接辽西走廊,与新民市、于洪区相连。是连接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省区的黄金通道和“东北城市走廊”的枢纽重地。坐标介于东经 12316至12348,北纬4154至4211之间(图2-1)。长大铁路、哈大专客,沈哈、沈环高速公路,101、102、203国道穿境而过,沈北新区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9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沈北新区总面积852 km2,总人口28万人。图2-1 勘查区交通位置示意图沈北新区共有
18、国省干线公路三条,总长度84km,县级公路9条,总长27km,乡级公路15条,总长155km,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线、村级公路为补充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沈大、沈哈高速公路连结成网,并在境内设有4个出口。国、省、市、区、乡五级公路四通八达,沈阳至哈尔滨、沈阳至承德、沈阳至明水、沈阳至平岗等4条过境国、省级公路干线同区乡级公路形成了密集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长大铁路贯穿境内,南下可抵辽南沿海及关内,北上可达长春、哈尔滨及中俄边境口岸,详见图2-1。沈北新区地势平坦、开阔,平均海拔为58 m;全区地势自东向西倾斜,东高西低,东部属丘陵地貌,中部属黄土堆积平原,西部属辽河冲积平原
19、。沈北新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5,年降水量672.9mm。沈北新区内有辽河、蒲河等7条河流绵延流过。蒲河是浑河右岸主要支流,发源于铁岭县横道河子乡想儿山,从东北流向西南。经棋盘山水库,穿长大、沈山两条铁路,经新城子、于洪区。蒲河在区内主要流经过的村庄有河南村、大桥村、佟古家子村、前坟村及新华村,沿河建有蒲河公园及景观大道。2.2 区域地质概况2.2.1 大地构造位置沈北新区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中朝准地台(,一级构造单元)内,跨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即胶辽台隆(1)和华北断坳(3)。勘查区西部(区、区)位于华北断坳内的下辽河断陷(1 3,三级构造单元)内,勘查区东部(区、
20、区)则位于胶辽台隆的铁岭-靖宇台拱(1 1,三级构造单元)内(图2-2)。铁岭-靖宇台拱为古陆核,早元古代时期局部地区有地槽形堆积,经辽河运动形成结晶基底,中、上元古代有燕山型沉积,古生代全区隆起,中生代时期处于活化阶段,有断陷盆地形成和岩浆活动,新生代时期沿浑河断裂有玄武岩喷发和煤盆地形成。华北断坳为新生代的强烈坳陷区,NE向断裂及断块运动控制着华北断坳的内部差异及其发展。区域范围内主要涉及一个三级构造单元,即下辽河断陷,下辽河断陷是郯庐断裂带北段形成的中新生代大陆裂谷型断陷盆地,中生代前属稳定地块;中生代后进入大陆边缘活动带阶段;早白垩世形成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老第三纪时进入了大陆裂谷发育
21、的主要时期;渐新世末期,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改变,导致裂谷夭亡,盆地经历了短期的准平原化;新第三纪以来辽河断陷整体下沉坳陷,范围进一步扩大。图2-2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简图图2-3 勘查区新构造运动分区图从新构造运动来看(图2-3),勘查区东部(区、区)为辽东上升隆起区,勘查区西部(区、区)位于下辽河-辽东湾下降区。 2.2.2 地层从已有资料来看,沈北新区位于沈北中、新生代坳陷内,处在新城子-虎石台向斜上,分析勘查区东南零星出露的地层,并结合钻孔资料了解到沈北新区分布有太古界、元古界及新生界等。1)太古界(Ar)勘查区内的太古界(Ar)的岩性为花岗片麻岩及片岩,属深度变质岩系,分布于勘查区南
22、部地区和勘查区内的西北部和东南部。2)元古界(Pt)勘查区内的元古界为蓟县系雾迷山组,本组地层分为下、中、上三个层位,下部层位岩性以深灰色中厚层白云岩、碎屑白云岩、燧石条带白云岩为主;中部岩性主要为灰黑色、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白云岩及燧石条带白云岩;上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燧石条带白云岩,夹少量石英砂岩及板岩。总厚度大于3210m。该组岩溶裂隙较为发育,赋水性好,是沈北地区主要的热储目地层。3)新生界老第三系(E)勘查区内的新生界老第三系主要发育有古新统木梳屯组和渐新统洋河组,新第三系发育有上新统邱家屯组,新第三系上覆第四系。老第三系古新统木梳屯组岩性分上下两层,下部为白色砂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沈阳市 新区 地热资源 勘察 报告 初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