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卧龙特区耿达乡幸福沟泥石流应急勘查报告毕业设计.doc
《汶川县卧龙特区耿达乡幸福沟泥石流应急勘查报告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汶川县卧龙特区耿达乡幸福沟泥石流应急勘查报告毕业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量崩塌、颗粒侵蚀堆积物和滑坡堆积体,为坡面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物质来源,并引发了大量的坡面泥石流,对山区居民点、公路和自然保护区造成危害尤为严重。本文为了勘查泥石流进行了地形测绘、地质调查与测绘、典型断面测量、勘探与试验等勘查方案的设计,进而查明该区泥石流基本特征,为泥石流应急治理提出设计方案。关键词:泥石流 基本特征 勘查方案ABSTRACTThe numerous landslides , landslide accumulation bodies and particle erosion debris that caused by the Wenchuan ear
2、thquake provides a richsourceofloose material for Slopedebris flowsand have caused a lot of slope debris flows . These debris flows cause serious harm to the mountain settlements, roads and nature reserves. This paper in order to explorati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debris flow terrain geology sur
3、vey and mapping, typical section measurement, exploration and test of exploration scheme design,and then find ou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debris flow, emergency management for debris flow design scheme proposed.Key words: Debris flow;Basic characteristics;Exploration pla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1.前言11.
4、1.勘察设计的目的与任务11.2.勘查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12.工程概况22.1.地形地貌22.2.地层岩性32.3.地质构造42.4.气象水文53.泥石流基本特征53.1.泥石流沟域特征53.1.1.沟域形态53.1.2.沟道特征63.2.泥石流危害63.2.1.泥石流危险区范围73.2.2.泥石流危害现状73.3.泥石流灾害史和流体特征73.4.泥石流沟物源类型、分布及物源量估计73.4.1.崩滑堆积物源83.4.2.坡面侵蚀物源83.4.3.沟床堆积物源94.泥石流勘查方案104.1.勘查范围104.2.治理工程初步设想104.3.采取的主要勘查技术措施104.4.勘查工作总体布置114.
5、4.1.地形测绘工作布置114.4.2.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布置114.4.3.典型断面测量工作布置114.4.4.勘探与试验工作布置154.5.勘查工作量及实施中调整要求184.6.勘查技术要求194.6.1.地形测量194.6.2.地质调查与测绘204.6.3.勘探和试验225.勘查组织机构及人员235.1.勘查项目指挥部235.2.项目管理及工程技术人员246.预期勘查成果24致 谢25参考文献26附录27幸福沟泥石流勘察设计1. 前言1.1. 勘察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本次工作的目的在于拟定勘察方案基础上,进行地形测绘工作布置、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布置、典型断面测量工作布置及勘探与试验工作布置等
6、勘查工作下,查明幸福沟地区泥石流沟域环境地质条件、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及危害,为泥石流治理工程提供设计方案。勘察设计的任务是通过沟域地质调查测绘手段,辅以少量剖面测量和坑槽探工程来查明泥石流物源条件;采用沟道典型断面测绘,查明泥石流沟道条件和特征,获取泥石流特征参数;为查明拟布治理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则需布置一定的勘查工程,并采集相应的试样进行分析测试。测量工作完成之后进行室内资料处理与解释,以达到查明该区泥石流基本特征及危害的目的。1.2. 勘查设计依据及参照规范本次勘查设计依据及参照的文件和规范主要有:1、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会议精神和四川省地矿局川地矿函2008114号关于2008年地震重灾
7、区地质灾害应急勘查、设计工作安排情况的报告;2、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T /T02202006);3、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 50021-2001);4、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5、钻探技术规范(DZ/00791);6、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0141-94);7、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8、工程测量规范(GB BV50026-93);9、国家水准测量规范;10、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11、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2. 工程概况2.1. 地形地貌幸福沟沟域地形总体上属深切割构造侵蚀低山和中山地形,沟域岸坡以陡坡地貌为主,
8、一般坡度3545,岸坡植被发育,乔、灌、草均有生长,地震前地质灾害较少,生态环境良好,是野生大熊猫良好的栖息场地。但由于斜坡较陡,地形临空条件发育,为沟域内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以及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的汇集提供了有利条件。幸福沟沟域形态近似矩形,总体上为V型谷地貌,特别是上游沟段和各支沟通常沟谷较为狭窄,纵坡较陡,水流湍急,且动态变化较大,具陡涨陡落的山溪沟谷特征。幸福沟下游段宽度略大,灯草坪以下沟段谷宽一般50100m左右,但在流沙沟段和蒋家沟段局部沟谷较为狭窄,宽度仅1520m左右。沟域内局部发育原冰川退缩形成的宽缓的堆积台地,如神树坪、灯草坪、黄草坪等(如照片1),
9、这些宽缓台地往往成为人们相对集中的居住和耕作生产区。幸福沟泥石流没有典型的流通区,沟域主要为形成区和堆积区组成,堆积区主要分布于沟口场镇扇形地区,其余地段为形成区。其中,形成区上游段(头道沟以上)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踏勘未发现明显变形破坏迹象,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物源量较少,属清水区(如照片2),二道沟以下沟段沿沟斜坡变形及崩滑现象发育,支沟沟岸及沟源常有崩滑现象发育,支沟泥石流较多,属泥石流的物源区。 照片1 黄草坪冰水堆积台地地貌照片2 方子沟上游清水区地貌特征流通堆积区位于幸福沟电站以下沟段,长约1.1km,宽约0.6km,面积约50104m2,扇区堆积厚度1015m左右,扇区泥石流堆积
10、物方量约600104m3挤压巴郎河成为巴郎河凸岸。因耿达场镇修建人为改道的影响,现幸福沟主要由扇区右侧流过并汇入主河巴郎河,扇区堆区物不会参与泥石流活动。此外,幸福沟支沟发育,有的支沟沟口形成泥石流堆积扇体,如瓦厂沟、洞口槽沟、核桃坪沟等均形成了堆积扇地,这些扇地区也成为人们集中居住区和农业耕作生产区,但同时也易于遭受支沟泥石流的危害。2.2. 地层岩性沟域位于龙门山地层分区与马尔康地层分区的接触带,区内主要出露元古界黄水河群(Pthn)、志留系茂县群(Smx)、花岗岩体()、闪长岩体()、花岗闪长岩体()和第四系地层(Q)。区内主要地层及分布情况详见图1。区内地层岩性特征由老至新描述如下:1
11、、元古界黄水河群(Pthn):包括三个岩性组,其中下部岩性组以浅灰色安山岩为主夹英安岩、细碧岩、流纹斑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等,底部为灰绿色绿泥石流玄武岩;中部岩性组主要为绿灰色绿泥石片岩、石英纤闪片岩、黑云阳起石片岩、斜长石英片岩、黑云绿泥斜长片岩、角闪片岩、长英变粒岩夹结晶灰岩、黑云石墨石英片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上部岩性组主要为黑色石墨石英片岩、灰色薄厚层状石英岩夹灰色薄厚层状结晶灰岩、绿泥石英片岩等。2、志留系茂县群(Smx):下部第二岩性组主要底部为炭质千枚岩夹石英岩,上为灰绿色千枚岩、砂质千枚岩;第三岩性组主要为灰色绢云母石英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夹灰色薄厚层状结晶灰岩;第四岩性组主要
12、为银灰、灰色绢云母石英千枚岩夹薄层石英岩、板状结晶灰岩;第五岩性组主要为灰绿色绢云母石英千枚岩夹银灰色砂质千枚岩、薄层结晶灰岩。3、第四系松散堆积层(Q):包括泥石流堆积物(Q4sef)、冲洪积物(Q4pl+al)、残坡积物(Q4el+dl)、冰水堆积物(Q4fgl)等。泥石流堆积物(Q4sef)和冲洪积物(Q4pl+al)主要分布于幸福沟灯草坪以下沟段沟中和沟口扇形地区、各支沟扇形地分布区域等,堆积物主要为碎块石土,通常结构松散,碎块石无分选性,磨圆度较差。残坡积物主要分布于斜坡坡脚地带,岩性主要为粘性土夹碎块石,结构较松散,碎块石分选性较差,磨圆度差。冰水堆积物主要分布于神树坪、灯草坪、黄
13、草坪等冰水台地区,岩性主要为碎块石土或粘性土夹碎块石组成,结构较松散,碎块石总体上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部分块石具有一定的磨圆度。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普遍含大量碎块石和漂砾,含量多在50%以上,其成分以花岗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千枚岩、片岩、板岩等为主,钻探施工困难,岩石类别为类。图1 幸福沟沟域地质略图2.3. 地质构造勘查区为四川省盆地地层分区与龙门山地层分区接触带,地质构造复杂,沟域内主要发育一组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的断层,而断层正是两套地层的接触带。区内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伴随断裂活动,在上升中有短暂间歇。区地震活动较为频繁,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008年5月12日,地处龙门山断
14、裂带上的汶川县映秀镇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工作区属耿达场镇附近,距震中映秀镇平面距离仅10余公里,地震使评估区内建筑物破坏严重,大部分建筑成为危房,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浅表层松动,出现山体滑塌、崩落破坏。2.4. 气象水文幸福沟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本区处于巴郎河流域的暴雨区,冬季受青藏高原气候影响明显,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雨量较为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932.6mm,降雨量主要集中于59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8%,多集中降雨,成为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根据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的暴雨量等值线图,耿达地区的1h、6h、24h最大暴雨量分别
15、为20mm、45mm、90mm。据吴积善等著泥石流及其综合治理,四川山区泥石流激发雨量一般为一次雨量4850mm左右或10min雨量812.2mm,1min雨强0.81.2mm左右。由于地震后,幸福沟内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松散物源量大增,其激发雨量可能还更低。勘查区降雨较丰沛,且雨量集中,其雨强完全可以满足激发泥石流的条件,暴雨是该泥石流的主要引发因素。3. 泥石流基本特征3.1. 泥石流沟域特征3.1.1. 沟域形态幸福沟沟域形态近似矩形,沟域平均纵向长度8.6km,平均宽度3.9km,沟域面积33.3km2,沟域最高点位于北东侧火烧坡,高程4141m,最低点位于幸福沟汇入巴郎河口,高程152
16、0m,相对高差2621m。表1 幸福沟各主要支沟基本特征统计表序号支沟名称沟长(m)沟域面积(m2)相对高差(m)平均纵坡()1蒋家沟2.10.7413266312瓦厂沟3.34.1415984843流沙沟2.31.2916247064神树坪沟1.70.826533845洞口槽沟4.96.1317503506核桃坪沟1.20.644783987金鸡沟1.70.829475578干河坝沟4.76.6120414349头道沟2.20.67106048210二道沟2.11.34111253011方子沟0.90.57418464幸福沟支沟发育,且分布不对称,大部分支沟分布于沟域东部,且长度较大,西部支
17、沟较少,且较短。较大的支沟主要有蒋家沟、瓦厂沟、流沙沟、神树坪沟、洞口槽沟、核桃坪沟、金鸡沟、干河坝沟、头道沟、二道沟、方子沟等,各支沟基本特征统计如表1。3.1.2. 沟道特征幸福沟总体上为深切割“V”型谷,总体上具有岸坡陡峻,切割深度较大的特点。主沟纵长10.5km,主沟沟头最高点九大包高程为3285m,沟口与巴郎河交汇处高程为1520m,相对高差1765m,主沟平均纵坡降168,其中上游与岩窝沟支沟交汇处以上沟段纵坡陡峻,平均纵坡519,而以下沟段总体上纵坡略缓,纵坡54206,且呈现陡缓相间的空间变化特征。幸福沟上游较为狭窄,从金鸡沟以下至沟口沟段逐渐变宽,下游宽度一般可达50100m
18、,但局部地段也较为狭窄,形成宽窄相间的变化特点,局部形成卡口,为泥石流工程治理设拦碴坝等拦挡工程提供了有利条件。3.2. 泥石流危害幸福沟为老泥石流沟,曾分别于1964年和1981年两次暴发泥石流,5.12地震后至今,主沟尚未发生泥石流灾害。但沟域内松散固体物源量大增,目前已有头道沟、金鸡沟、核桃坪沟、洞口槽沟、蒋家沟等支沟发生了泥石流灾害,如照片3照片6,幸福沟在暴雨条件下发生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照片3 头道沟泥石流沟槽冲刷照片4 洞口槽沟沟口泥石流堆积照片5 金鸡沟泥石流沟口堆积照片6 蒋家沟泥石流沟口堆积3.2.1. 泥石流危险区范围幸福沟泥石流危险区范围主要为沿沟两岸预
19、测最高泥位线以下区域及支沟泥石流威胁区域。据此确定的泥石流危险区范围详见应急勘查工作平面布置图(附图),泥石流危险区面积为1.2km2。3.2.2. 泥石流危害现状根据确定的泥石流危险区范围,幸福沟威胁对象主要为沟口耿达乡场镇(包括场镇周边的香猪场板房安置点等),沟内灯草坪、核桃坪等居民点还受到支沟泥石流的威胁,据调查访问,幸福沟泥石流现威胁居民住户共294户1176人,并可能威胁到沟口S303省道公路和桥梁的交通安全。因此,幸福沟泥石流目前危害程度属特大型,进行勘查和治理显得必要而紧迫。3.3. 泥石流灾害史和流体特征地震前,幸福沟为低频泥石流,据访问,该泥石流曾于1964年和1981年两次
20、暴发,幸未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两次泥石流均为暴雨洪水诱发,主沟泥石流性质为稀性泥石流,规模为中大型。5.12地震后至今,幸福沟尚未暴发过泥石流灾害,但沟内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和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增多,雨季已有数条支沟有少量泥石流冲出,因此,泥石流暴发的危险性增大,一旦遇到暴雨等不利情况,其发生较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有所增大。3.4. 泥石流沟物源类型、分布及物源量估计幸福沟泥石流的物源类型主要分为崩滑堆积物源、坡面侵蚀物源和沟床堆积物源,通过踏勘,对物源类型及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对物源量进行了初步估计。3.4.1. 崩滑堆积物源崩滑堆积物源主要分布于主沟和支沟沟岸及沟源部位,分布较为广泛。其
21、中主沟崩滑类物源主要为灯草坪上游通往黄草坪公路的滑坡变形体,该变形体宽约300m,长约150m,平均厚度约15m,方量约67.5104m3,目前尚未进入沟床,但变形破坏迹象明显,其变形破坏迹象主要为公路路基拉裂变形下错和公路上方坡体拉裂变形破坏,公路内侧坡体局部滑塌等,其变形破坏迹象如照片7和照片8。其滑坡变形一方面破坏了通往黄草坪的公路,如果发生整体滑移变形破坏,部分将进入幸福沟,参与泥石流活动,因而成为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源,如果不进行治理,预计其可能参与幸福沟泥石流活动的物源量约20104m3。照片7 灯草坪上游滑坡公路拉裂照片8 灯草坪上游滑坡局部滑塌3.4.2. 坡面侵蚀物源幸福沟地震
22、前植被覆盖率较高,沟内生态环境较好,森林覆盖率达7080%,为良好的大熊猫栖息地,据访问,沿沟常见有大熊猫出没。因此,区内水土流失轻微,可提供泥石流活动的面状物源较少。但地震后,部分地段斜坡出现规模不等的滑塌变形,植被遭到一定的破坏,斜坡结构变得较为松散,因此,局部地段水土流失可能加剧,较为典型的如干河坝沟左岸斜坡变形区域、干河坝沟与岩窝沟汇合处幸福沟右岸斜坡变形区、神树坪后山斜坡变形区等,这些物源均为5.12地震后新增的物源,如照片9和照片10所示,沟内地震后出现的水土流失面状物源区面积共约0.9km2平均厚度约3m,可提供的松散固体物源总量约270104m3,按特大暴雨条件下侵蚀厚度1m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汶川县 卧龙 特区 耿达乡 幸福 泥石流 应急 勘查 报告 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