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在喜马拉雅山.doc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师在喜马拉雅山.doc(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 师 在 喜 马 拉 雅 山 译者前言 自古高人、隐士之行迹多止于传闻而难目睹,故常人虽心向往之然却苦无门径可寻。本书是当代著名之密宗圣哲喇麻尊者(Swami Rama)在喜马拉雅山区参访一百余位高人隐士的实录。书中充满了智慧的火花、灵性的体验和难为一般人所信服的神奇法力,藉此以帮助吾人进入那妙不可言的心灵世界。如果您是一位探求生命真义的勇士,本书将让您在直探本源的路上更上一层楼;如果您对不可知的神秘世界充满了好奇,则它亦将是一本现代桃花源记,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世界的智慧源自东方,东方的智慧来自喜马拉雅山。了解喜马拉雅山在灵性上的传承,必使吾人对生命的真谛有更深一层的认识。翻阅本书,悠游一
2、番,定会使您满载而归不虚此行。本书作者喇嘛尊者于一九二五年出生在印度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婆罗门书香世家。三岁时即获喜马拉雅山一位伟大圣者的启蒙。年少之时常云游于喜马拉雅山,登山之间,参访了一百廿余位印度大师、高人和隐士。自一九三一至一九四四年间,他在印度许多不同的学校和修道院传授奥义书和佛教经典。一九四六-一九四七年他去西藏修习西藏密宗。之后他专心经典的研习和更精深的禅定修持,直参宇宙心灵的最高层次。一九四九年喇嘛尊者荣历香卡阿查尔亚僧团的主席。在一九五二年初他毅然抛舍此无上尊荣的职位,归隐喜马拉雅山。他回到喜马拉雅山接受上师对他最后的教诲和指示,然后启程前往西藏。他花了三年的时间在欧洲学习西方心
3、理学、哲学和医学。一九七O年他荣任美国Topoka,Kansas等地明宁哲基金会(Menninger Foundation)的顾问,从事“内在心灵世界的自动控制”研究计划。他是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瑜伽科学与哲学学院的创办人、校长和灵性上师。其总部设于美国,在世界各地尚有许多分支机构。古人有言:英雄征服了世界,但是征服不了自己,圣人征服了自己,但是不愿去征服这个世界。愿本书能带给您灵性上的升华,不要为俗世的洪流给吞没了。目 录 我的探索 作者序言-在您的莲花足下 一、喜马拉雅山的灵性教育 神圣的喜马拉雅山 我的上师和父母 我的上师和出家王子 雪人真相 如何住在山洞 二、上师的教诲 学习给予 上师
4、对学生的考验 夜过森林 越过洪流 我对上师的奉献 寂寞 幻相,宇宙的面纱 真金不怕火 上帝的形像 历练的必要 诅咒中的祝福 三、直接体验之路 直觉乃真知之源 真知驱除不幸 快乐的真言 蜜蜂之咒 误用咒语 无妄之灾 搬运法 吐火的异人 高深莫测 瑜伽圣女 长生不老 四、谦卑为怀 骄傲无益 自大的教训 心里的问题 十全十美 熟能生巧 万花谷的异人 五、克服恐惧 我不是鬼 我怕蛇 老虎洞 六、出世之路 天眼 我与舞娘 脱胎换骨 出污泥而不染 新生 出家的第一天 虚名的烦恼 卵石行者 诱惑 修行与婚姻 梦幻泡影 成功的秘诀 手表的故事 裸形外道 未脱三界外 失即是得 七、四方参访 鼎鼎大名 献上真心
5、无因即无果 在甘地的修道院 成功和失败之路 马荷西拉曼 奥诺宾多上师会见记 喜悦之流 密宗三学派 索麻 八、超越伟大的宗教 九、至上的庇护 净土-汉萨斯 死亡的约会 十、心灵的力量 沙岸上的教诲 物质互变法 驴子三味 那个我是谁? 心灵的体验 十一、痊愈的力量 目睹灵力治病 无为疗法 灵力治病 在神庙里治病 众大师的跟前 十二、上师的恩典 古鲁-真知之源 哭泣的圣像 上师的照片 谁能控制永恒 一半这里一半那里 年青寡妇的脱险 上师的慈悲 三摩地的祝福 祖师在圣地西藏 悟道前的准备 十三、超越生死 生死只是两个逗号 如何面对死亡 离舍法 夺舍法 超越生死的上师 十四、西方之旅 重覆再现的映像 闭
6、黑关 东方与西方 我的传承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我的探索 喇嘛尊者(Swami Rama)承袭了喜马拉雅山圣者崇高的精神。他是一位科学家、哲学家、慈善家、瑜伽行者和灵性指引者。白天忙于教导和帮助他的学生,晚间则大都在静坐。在我走上灵修道路前,最吸引我的是他对整个人类的慈爱和对于每个人的深切了解。最后我决定走上灵修道路,并在喜马拉雅山的丽诗克诗(Rishikesh)山麓向他学习,此处位于恒河沿岸,这也是我正式受戒为一修行者的地方。我有很多机会和他一起到喜马拉雅山一些他喜欢的地方旅行,藉此机会他从繁忙的写作和教育工作中略事休养,其中有个地方在庇护的手臂(ProtectingArms)这故事中提到过我和
7、一群美国学生,曾在此和尊者一起生活。它是我所见过最美丽和神圣的地方,晚上我们住在庙旁的一间茅屋里,白天则在外面的枞树底下打坐。我有很多机会见到喇嘛尊者的博爱胸怀和善行。在和他一起旅行时,我碰到根多学生拿他的奖学金在大学里就读。在哈德瓦(Hardwar)我拜访了一间他所支助的眼科诊所;我也到过喜马拉雅山兰士唐(Landsdowne)附近一家由他建立的科学院。年轻时他曾到这一带游历过,那些村民仍以宝丽巴巴(Bhole BaBa)意即仁慈的圣者,来尊称他。行迹所到之处总有很多欢迎的人群以及当地的鼓手,他们引导我们成列行进。敬仰尊者的人,从简朴的村民到印度社会的领导阶层都有,且为数众多。在我访问康普耳
8、(Kanpur)期间,曾受苏南达白(Sunanda Bai)的招待,她是一位印度极负盛名的外科医生,并且是喇嘛尊者的虔诚弟子。从彼此的闲聊中,我得到很多的激励,她认识尊者已有多年,同时她的一些经历也印证了书中所述的一些事。后来当我和尊者一起在印度旅行时,方才完全了解他所述的一些如奇迹般的故事。在德里、康普耳、丽诗克诗和一些山区,我曾碰到认识尊者至少已三十年的一些人们,他们告诉了我一些亲身经历的事实。在印度旅游期间,尊者常述及他在西方的工作情况。他曾告诉我,准备在美国建立一个机构,以科学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体验,并将记录出版同时也教导人们这方面的学问。他说:“我们必须组织一个人文协会以作为沟通东西
9、文化的桥梁。”我们遵循着来自喜马拉雅山上由上师和祖师所传来的讯息,我们也经常感到他们的出现。照我们的传统,我们深信瑜伽的通俗意义是指曾为那些伟大的圣者们所遵循的“哲学和修练”的途径,不仅是喜马拉雅山的圣者,还包括了禅、佛教、苏菲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者。瑜伽就是指引我们走上一条修练身心的光明大道。尊者说过:“我们都很渴,又未能直接饮到泉水,只啜到由漂浮在生命湖面上残枝碎叶所带的水份。其含量是如此的微少,以至无法解除我们的渴望。若要得到完全的圆满,唯有超越一切束缚并往内部深潜以发现那存于本身的自性光明。”本书内,一部份的故事和教化是由尊者亲自向我述说所得到的记录。有时我们一起坐到早上四时,讨论生
10、命哲学和他自身的经历,这些容后再作更详尽说明。另外的一些故事是采自尊者自己的日记。在丽诗克诗,我很幸运的能有机会目睹此日记。第三个资料来源则是尊者在美国的演讲集。从以上这些来源,我得以编撰此书。有天我将手稿带在身边,尊者问我身边带了什么东西?我回答说:“这些手稿是我从你的演讲、日记和教导中所收集的资料,请您从中选择一些以编成书。”他没理会我的请求,并把这些手稿搁置了二年之久。最后,我的同僚布朗得大唐(Brand Dayton)、伯尔克博士(DrBurke)、阿亚博士(DrArya)和奥布瑞恩博士(DrOBrien)鼓励我出版成书。这些灵性故事不能算是喇嘛尊者的私人传记,仅是描述他的一些事迹。文
11、章编排的方式未按年代顺序,而是以主题为主,但在每个主题里,我尽力将其中的故事照时间先后来编写。每个故事里都寓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这些经验可帮助我们从身、心等各方面来了解自己。我很高兴能将此书贡献给读者,希望这些尊贵的生活能予你我莫大的激励,并愿你走上灵性的光明大道。 Swami Ajaya一九七七年九月 在您的莲花足下这些不是我个人的生活描述,而是从那些喜马拉雅山的圣哲们以及我敬爱的上师那儿,所收集到的一些弥足珍贵的亲身经历。在一个静寂的夜晚,突然有一缕光线穿透云雾,乘空而来,我疑惑着它所代表的意义。那个夜晚,你让我窥见那神圣的爱,然后我听到你说她的名字,而开始了我生命的新纪元。在我内心的深处,
12、开启了一盏明灯,并且继续点燃,有如祭坛前的明灯。他,像你一样,在我生命之歌中注入了喜乐与愁怅,并使我了解“经由奋斗而得的欢乐和去掉染污之后的欢乐,都不是笔墨之所能形容的。”对了解你信息者,在这地球上将永无恐惧。因此,现今那些感恩的追随者在您的莲花足下奉上千瓣莲花。喇嘛尊者 一、喜马拉雅山的灵性教育 儿童时期是整个生命结构的基石,在此时播种下的种子日后将绽放出生命的花朵,儿童教育实远比大学教育为重要。人类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的指引和外在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神圣的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绵延二千四百公里,埃弗勒斯(Everest)峰,海拔8848公尺,矗立于尼泊尔和西藏的边界,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波斯、
13、印度、西藏和汉地都歌颂过它的伟大壮丽。喜马拉雅山是由梵文而来,“喜马”意为“雪”,“拉雅”意为“家”,喜马拉雅山就是白雪之家,我希望你们了解到喜马拉雅山不只是雪山,而是蕴藏瑜伽行者高度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座名山,这些智慧适合千百万的人们,无论其宗教信仰为何。这个固有和丰富的传统,至今仍然存在着,因为这座独一无二的名山不断地向世人敲击着灵性的钟声。我在喜马拉雅山山谷中出生长大。自幼往来其间已超过四十五年之久,并受教于此间的圣哲;我碰到旅居于此的一些大师,并在他们足前学习,从而体会到他们伟大的灵性智慧。从旁遮普喜马拉雅山经窟玛云(Kumayun)喜马拉雅山到嘉华(Garhwal)喜马拉雅山,从尼泊尔
14、到阿萨姆(Assam)和从锡金到不丹、西藏,我的足迹涉及这些一般游客无法攀登的地方。我爬到5800到6100公尺的高山上,并未配带任何氧气设备或现代登山的装备。我常常因没有食物可吃而昏迷不醒、疲倦不堪,甚至于伤痕累累,但最后总是绝处逢生。对我而言,喜马拉雅山是我的灵性之母,住在那儿犹如在母亲的膝下。她以自然的环境来使我长大,并以特殊的生活方式来激励我。当我十四岁时,有位圣者祝福我,并给我一张用bhoja patra树皮作的叶片。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对你而言是渺小的,但愿你走上灵性的道路。”我现在仍将它保存着。我从圣者们那里所得到的爱,就像形成喜马拉雅山上冰河的终年积雪一样,溶化注入了数以千计的
15、河流。当爱成为我生命之主时,我变得无所畏惧,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穿越无数的河川和积雪深厚的山谷,在任何情况之下,我内心都很欢欣地去寻觅那些遁隐的圣者们。我生命中的每一时刻都充满了灵性的经验,这些真是很难为众人所了解。喜马拉雅山上仁慈友善的圣者们只有一个理念:对自然之爱,对生物之爱和对万有之爱。喜马拉雅山的圣者首先教我欣赏自然之音。于是我开始聆听花朵、鸟儿甚至草木树林等传来的歌声、音乐。每件东西里都蕴藏着无尽的美。假如一个人不知道去学习欣赏自然界美好的音乐和重视她的美,那么促使人们找寻来自源头之爱的渴望,在远古时期即已消逝。你是否需要藉着心理分析去发掘大自然里美丽的歌声、梦想、美丽的外貌等等
16、蕴藏着这么多幸福的泉源呢?这个大自然的福音自冰冻的河流、覆满百合的山谷、满布花朵的树林及星星的光彩中不停的诉说着。真理本身具有的圣洁、高贵和荣耀散发着真善美的知识,让人们经由真理而看到自然的美好。人一旦学会了欣赏自然的奥妙,他的意识将随着感官而受到自然界的吸引。这种灵魂激荡的经验,可以从恒河的涟漪、徐徐的风声、树叶的奏鸣及雷雨的怒吼中体会出大自然动人的旋律。待一切束缚全都解除,自性光明自然显现。他可以登至山顶,觉知那尽入眼底的辽涧,在那寂然处,即是爱的源头。只有诚信之眼才能见到此中爱的光辉,这天籁在我耳边回荡,深深悸动了我的心弦,成为记忆中美妙的乐章。圣者们的发现,巩固了整个人类在宇宙中的和谐
17、。他们将智慧、知识传予人们,使他们也能拥有光明、真理和美丽,以走上自由快乐的大道。他们让人类认清这世上的阴影和幻境,透过他们的慧眼可以见到整个宇宙的一体性。在年轻时,我曾坐在凯拉萨(Kailasa)山脚下饮着梦色柔吧(Mansarobar)湖的冰水,通常我以大自然之母在甘果垂及克达拿斯所裁的蔬菜和菜根为食。住在喜马拉雅山山洞内是很快活的,随兴之所至遨游于山间,信笔拈来,作些笔记,在夜晚前我同到洞里,在日记中填满了我和喜马拉雅山的圣者、瑜伽行者及其他灵性大师们的接触记录。这地方是山迪雅、吠舍(Sandhya Vasha)文的发源地,很多现代学者将它译为曙光文学(the twilight lang
18、uage)。实际上我受教此文之方式完全迥异于现代学者的观念,它纯然是一种瑜伽文字,只有少数几位幸运的瑜伽行者、先圣先贤能说此文。在哲学和理念上,它和梵文很接近,因为它的每个音根都具很深的意义。这种文字只用于灵性方面的讨论,没有世上俗务的词汇。当太阳和月亮结合,当白天和夜晚结合,当任脉和督脉同等地流动,这种联合就叫山迪雅(Sandhya)或苏逊纳(Sushumna)。这是曙光文字的前身,在苏逊纳(Sushumna)文流行期间,瑜伽行者获得了任何他人所未曾经历过的最大喜乐,且瑜伽行者彼此沟通时即是以这种难被他人了解的语文来交谈。歌咏吠陀诗歌的方法由于吠陀文与梵文文法彼此不同而逐渐失传,同样地山迪雅
19、吠舍文法亦因完全基于音声(Sounds),而逐渐失传。如同古典音乐家能由声音和音调来作笔记,因此山迪雅吠舍文之音声也能用来作笔记,由此形成了德瓦(Devas)文。当一个人于早晨或傍晚,坐在山顶时,他能看到四周的美景。如果他是位灵修者,则更能了解到这些美景和上主是不可分的,她的特质就是真、美和永恒。这里是一块光明之地;在喜马拉雅山上,黎明和黄昏不仅仅是因地球自转所形成的时刻,还包含着更深的意义。早晨、下午、黄昏和夜晚,每个时辰皆有那无可言喻的壮丽景色。一天之内,山中便有多次不同的颜色变化,因为太阳随时在为它服务。早上呈银白色,中午为金黄色,而夜晚则是红色,我能以任何言语来解释它的美丽吗?不,这只
20、有内心才能体会到,言语是不足以表达的。它们的美是壮丽无比的,充其量我也只能聊到万分之一的美。山上的早晨是如此幽静和神圣,使得灵修者自然保持沉默,这也是喜马拉雅山上的人们都成了静坐者的原因;大自然加强了静坐的气氛。当我住在山洞时,黎明将冉冉上升的太阳置于掌中,如同母亲每天早上站在面前将我叫醒。阳光温和地穿透进来,山洞中住有几位瑜伽行者在上师跟前学习奥义书(Upanishads)的智慧。黄昏时分,气候清朗,阳光穿透云层,就像油漆匠在雪白的山峰上倒了百万种颜色,创造出一幅无法用人工仿造的画面,在中国西藏、印度和波斯的艺术家皆或多或少受到喜马拉雅山美景的薰陶。有几次我设法将它绘出,但终属枉然;因为我的
21、画就像小孩涂鸦一般。真正的美是超乎人类思想领域的,它是一种心底的感受,当一个人觉知了较高层次的大自然之美后,他就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当他了解到那产生所有美丽的本源后,他便将开始写诗作词,而绘具和颜色在此时已无法表达意识最精微的层面了,灵性之美唯有在更深入更精微的层面上方能将它表达出来。喜马拉雅山最古老的游客是来自孟加拉湾的云朵。由海洋上升的这些云雾一直航向喜马拉雅山的山顶,拥抱雪白的山群,最后雪溶化为水再流向平原。它们夹着祝福滋润了印度的土地。卡力达沙(Kalidasa)一首伟大的梵文诗篇,有东方莎士比亚的美誉,其中有很多首诗即是歌颂这些变化的。美格朵(Meghdoot)就是汇集这些诗歌而成,
22、在这些诗篇中,卡力达沙描写籍云朵传送讯息给住在喜马拉雅山上所敬爱的人。罗摩记(Ramayana)和大战诗(Mahabharata),这两首著名的印度史诗,就是描述赞美喜马拉雅山的朝圣之旅。甚至现代的印度和晤鲁都(Urdu)诗篇亦无法不歌颂喜马拉雅山的灵丽。很多梵文诗像玛尹恩纳(Mahimna)唱起来宛如游客正在上下喜马拉雅山。虽然我不是一个好的诗人,但也喜欢写诗吟咏。印度的古典音乐即是模仿由喜马拉雅山的姑娘所唱出优美的旋律。喜马拉雅山对大多数的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和旅游者而言仍然充满神秘,但对于有诚心的人,它会泄露它最重要的讯息。唯有神秘学家能揭开这些神奇山峰的真正秘密。我常和我心爱的熊徜徉于
23、山间,这只熊对我很忠实。它不伤害任何人,然而对那些离我太近的人,它会将他击倒。我叫它宝拉(Bhola),在那些日子里它是我最要好的同伴。我们在一起有十一年之久,它住在我山洞穴附近,每次总是坐在那儿等着我出来。我上师不许我对这只熊执著太深,常嘲弄我,称我是个耍熊的。在早上,我经常带些登山用具跑到离我洞穴四至六里的山顶,并随身带着日记、铅笔和这只熊。九月十五日以后,山上开始下起雪来,但我仍然继续到山顶的长途跋涉,唱着圣母诗歌。遵循我们传统的人,我的生命就是属于他们的,这种念头常在我心中浮现出来。我并不计较自己的成败得失,只是真诚的服膺圣者们的道统传承。有几次犯了戒,但都被宽恕了。在那些时候,有很多
24、高深的心理和灵性经验发生。有时觉得自己象是未带王冠的国王,无需任何人的陪伴或交谈,只感到平和清净。我发现大自然是最为平静的,她只对那些庸人自扰者产生干扰,但对那些欣赏和喜爱她的人,她会给予他们智慧。这点在喜马拉雅山上就显得更真实了。山上怒放着各色各样的花朵。那些具有诗人想像力的人,当他从覆满白雪的山顶望下时,这些布满花朵的山坡看来,就像一尊壮丽的大花瓶,虔诚的弟子将它用来献给他尊敬的古鲁(Guru)意为上师或本尊师。我经常在这些美丽的花床旁边,两眼凝视天空,寻觅它们的园丁。所有长在山上的花儿中,最漂亮的要算是百合花和兰花了。数百种的百合花在冬天过后,有时甚至抢在降雪前,绽放着粉红色的美丽花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师 喜马拉雅山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3319.html